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府学明洪武三十年知府陈惟德始建于城内北
隅学宫卑隘后迁于城外东南向正统间知府蒋
彦广重建成化十二年知府何楚英重修 丘浚

弘治十三年知府谢瑚迁东向正德间知府徐球 (第 10b 页)
仅七
百耳自后奏报劫掠杀越城市无虚日总兵颜彪
都御史叶盛尝与战颇报斩获及军回而贼复集
于是御史王朝远 编修丘浚
俱条上两广用兵机
宜诏有能捕侯大狗予千金爵一级卒无应者兵 (第 5b 页)
主事冯俊属予为
记因记其鼎创与夫为治之槩俾勒诸石以为方
来者劝云

  重建梧州府学碑记       邱 浚


  梧郡界两广间实为岭南要地上以边徼弗靖命
御马监太监陈公都察院右都御史韩公平江伯
陈公畀以节钺专征 …… (第 25b 页)
之气以囿
之道义之区斯又其微意所在焉公建学立庙之
意其有见于斯乎

  太平府学记          邱 浚

  国家受天休命克相上帝以治以教际天所覆之
地凡具人形居地之上者咸有以安其生复其性
广西左右两江在岭 (第 28a 页)
 一名界河在今静海县西北受滹沱易巨马三水(巨/马)

 (即涞/水)合御河东至独流口入海此河在直沽口西亦
 不得指为逆河 明丘文庄浚
又言当于直沽入海之
 后依禹贡逆河法截断河流横开长河一带收其流
 而分其水以逆河为横绝之河承西汉之误 (第 16a 页)
 不常与水门每不相值或并水门而冲决淤漫之浚
 治无已所溉之地一再岁而高矣西方地高水安可
 往使让复作或亦不可行矣 丘文庄
谓古今无出此 …… (第 5a 页)
 水门每不相值或并水门而淤漫之且所溉之地亦
 一再岁而高矣后将何如哉矧旱则河水已浅难于
 分溉潦固可泄而西方地高水安可往 丘文庄
谓古
 今无出此策夫乃身未经历耶刘中丞问水集中言
 之甚详盖名言也惟宋任伯雨曰河流混浊淤沙相
 半流 …… (第 8b 页)
 听之说循两河之故道守先哲之成矩便是行所无
 事舍此他图即孟子所谓恶其凿矣(潘季驯河/防一览)
 贾让三策明臣 丘浚
谓古今治河无出此策而近有
 诋其谬者是二者皆过也夫论古人者必论其世毋
 泥其所言平其心毋逞其所快然后 (第 9a 页)
 汴乃汴渠也盖昔河汴堤坏则汴水东与河合日月
 弥广而为兖豫民害今堤既成则河东北入海而汴
 东南入泗是分流复其故迹也 (丘浚
大学/衍义补) (第 9b 页)
勘一开水门以免横溃谓黄河发星宿入中国合华
夷之水千流万派归于一壑泛溢其常也况孟津以下
土疏易冲故先臣 丘浚
请多开水门以杀上流之势诚
为有见今欲于黄河分流故道量设减水石门以泄暴
涨是一说也第恐黄水汹涌石门之所 (第 10a 页)
 山数处犹有所分如毛氏赤河之断虽以元人挑河
 入淮而东北之道犹微有存焉者今则以一淮而受
 众水之归而无涓滴之渗漏矣  丘仲深
谓以一淮 (第 21a 页)
 之一是今之水较宋为甚小矣再查黄河自宋神宗十
 年七月大决于澶州北流断绝河遂南徙合南清河
 而入于淮而先臣 丘浚
大学衍义补曰此黄河入淮
 之始则仁宗景祐三年黄河尚未会淮业巳为泗州
 暴矣今乃归罪于黄或未可也 一泗 (第 16b 页)
 至元中以寿张县尹韩仲晖等言自安民山开河北
 至临清凡二百五十里引汶绝济直属漳御建闸三
 十有一度高低分远近以节蓄泄赐名会通河 
 文庄
曰会通河之名始见于此然当时河道初开岸
 狭水浅不能负重每岁之运不过数十万石非若海
 运之多也是故终元 (第 21b 页)
闸在上闸东四里普济闸在平津/下闸东十三里通流闸在通州城内至普济闸十二里)
(以上诸闸皆通惠河经行之所 丘文庄
云自通州陆挽/至都城仅五十里耳而元人所开之河总长一百六十)
(四里其间置闸坝凡二十处所费盖亦不赀今废 (第 12a 页)
  运河水
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十月辛卯工部管河郎中欧阳
烈奏木栾店河口及各堤岸冲决乞加补塞卫河自临
清抵直沽止有三减水闸乞于德州以北增修减水石
坝一座仍于沿河筑拦水月堤以护河岸并将天津等

卫军补浅夫审编正副逐堤编巡修补工部议覆从之
(明世宗实录/)
 都御史于湛题名记略云或谓海运由浙西不旬日
 可达都下较之河运费省而功倍 丘文庄
衍义补言
 之详矣近年言者亦多厌河运之劳而欲举 (第 1b 页)
文庄

 策子顾极言河运之利而欲侈诸臣之功示诸久远
 何也曰海运之法作俑于秦效尤于元祖宗已弃之
 策三代 (第 1b 页)
以前未闻也 文庄
计漂溺之米而不计漂溺 …… (第 1b 页)
 卒管卒之官能独免乎考之元史至元二十八年海
 运漂米二十四万五千六百有奇至大二年漂米二
 十万九千六百有奇即如 文庄
言每舟载米千石用
 卒二十人则岁溺而死者殆五六千人此胜国之所
 忍于民人也奈何今日亦忍于民人哉河运之 (第 2a 页)
捎数十舟同时俱靡不可避也一夫大呼则万橹皆停
此腰脊咽喉之譬先臣 丘浚
所忧不可散也若我朝太
平熙洽主于河而协以海自可万万无虑故都燕之受
海犹凭左臂从胁下取物也元人用之百馀 (第 23a 页)
 元故都北以居庸巫闾为城南以大海为池转运之

 路淮安为中枢河运为左翼海运为右翼永乐中尚
 循元之故道以会通河成遂罢 丘浚
尝极言海运之
 利而罗洪先访其道里岛屿若风雨云日之占验载
 之舆图中所以屡议屡格者不过动色于风涛耳不 (第 19a 页)
 临清正德刘齐之乱运船煨烬者五六千艘此往事
 明徵今直恬然谓无事耳忧国者宜有先事之防矣
 (郑晓吾学编馀以是又一 丘文庄
海运之利之/说也隆万泰天 至明亡言新河者皆本此)
 从古治水称神禹禹治水首黄河黄河自昆崙发源
 万 (第 4a 页)
 成化七年令瓜淮水次兑运官军下年俱过江就各
处水次兑运 正德元年议准湖广水次于长沙汉口
交兑 三年令移河南山东兑粮于临清水次 嘉靖
十一年议准遮洋山东二总岁运河南粮仍旧在小滩
镇水次交兑 十二年议准湖广粮俱赴蕲州汉口城
陵矶三处水次交兑 十六年题准江西吴城水次原
兑粮改进贤水次交兑 万历元年题准湖广衡水荆

岳长沙漕粮原在城陵矶交兑者改并汉口水次 十一
年改汉口交兑于千金沙洲陈公套水次(以上俱明会典/)
  丘文庄
曰汉唐建都于关中汉漕仰于山东唐漕仰
 于江淮其运道所经止于河漕一路宋都汴梁四冲
 八达之地故其运道所 …… (第 21a 页)
 (其详即如吾浙运丁水次受兑于官给漕截之外强/悍纲司每多需索无餍且携带土宜获利不少而室)
 (家团聚于舟中运道安行而无/阻 文庄
所言殆与今日异矣)
国朝定鼎燕京岁输东南漕以充军国之用有正兑米
改兑米正兑入京仓改兑入通仓每岁运四百 (第 22a 页)
  (魏军见之果退/道济全师而还)霍赤冈(在府城东北二十里辽主/耶律德光灭晋尝屯兵于)
  (此/)牟驼冈(在府城西北十五里宋牧马之所按 邱/浚
世史正纲靖康元年春金人犯京师)
  (兵屯牟驼/冈即此)鸑鷟冈(在通许县东南四十/里昔傅有彩凤集上) (第 10a 页)
  (杨颠高问东君春几许为君怜浮生恍如蝶梦栩/栩羡 贤客里渐磨岁月两眼青山图画松翠看)

  (云眠安得王乔/术飞舄颇通玄)
  明丘浚
过朱仙镇责高宗杀武穆(调沁为国除忠为/园春敌报仇可恨)
  (堪哀顾当时乾坤是谁境界君亲何处几许人才 …… (第 86b 页)
  (看如发恭逢盛事/己亥顺治冬月)春月过河阳金谷园怀古(调满/江红)

  (问俗驱车漫经过河阳金谷慨当初 琼台
雕榭朱/轮华毂燕啄飞花春䆗窱笙吹残月秋芬馥取明)
  (珠十斛买娉婷藏金屋空青蝇点秀之毒金甲闪/伦之 (第 89a 页)
请用广运之宝钤识仍藏
于文渊阁永远备照庶无遗失奉旨是次日于左顺门
用宝讫(文渊阁/书目)
原弘治五年 大学士邱浚
请于文渊阁近地别建重楼
不用木植但用砖石以累朝实录御制玉牒庋于楼上
内府藏书庋之下层每岁曝书委翰林堂 …… (第 15a 页)
善则范阳牛纶修撰则吴中陈鉴博野刘吉钱塘童)
(缘华容黎淳编修则西蜀李本毗陵王㒜馀姚戚澜宜/兴徐溥琼山 邱浚
泰和尹直安成彭华霅川陈秉中临)
(川徐琼四明杨守陈临江吴汇检讨则严州傅宗安成/张业河东邢让翰林五经博 (第 19a 页)
子大傅吏部尚书)
(谨身殿大学士徐溥撰文太仆寺少卿姜立纲书弘治/三年庚戍钱福榜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武英殿)
(大学士邱浚
撰文大理寺右寺副刘棨书弘治六年癸/丑毛澄榜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刘健撰)
(文大理寺左传副兼司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