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五
明 黄训 编
礼部(仪制上/)
总论礼乐之道 (丘浚/ )
臣按宋儒朱熹上疏于其君谓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
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
一书固为 …… (第 1a 页)
书焉古云礼
乐百年而后兴今承六圣百有馀年于兹矣所谓圣人
在天子之位而制礼作乐者兹其时欤
礼仪之节 (丘浚/ )
臣按成周盛时以礼持世凡其所以建国而辨方正位 …… (第 2b 页)
安敢肆然辄加语
于其上哉尚冀执事之见察也鲍书并往执事聪明过人
有入手处幸有以教我不宣
王朝之礼一 (丘浚/ )
臣按前代朝仪无一定之制时有更改惟我朝自祖宗 …… (第 8b 页)
节润画
为图式悬于两长安门用以表正百官观示列辟俾人人知
所趋辟世世得以遵守永为定制云
王朝之礼二 (丘浚/ )
臣按此后世大朝贺宴会之礼所由起自汉行岁首庆
贺礼魏晋以后又有贺冬至礼唐中叶又有所谓贺生 (第 10b 页)
明 黄训 编
礼部(仪制上/)
总论礼乐之道 (丘浚/ )
臣按宋儒朱熹上疏于其君谓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
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
一书固为 …… (第 1a 页)
书焉古云礼
乐百年而后兴今承六圣百有馀年于兹矣所谓圣人
在天子之位而制礼作乐者兹其时欤
礼仪之节 (丘浚/ )
臣按成周盛时以礼持世凡其所以建国而辨方正位 …… (第 2b 页)
安敢肆然辄加语
于其上哉尚冀执事之见察也鲍书并往执事聪明过人
有入手处幸有以教我不宣
王朝之礼一 (丘浚/ )
臣按前代朝仪无一定之制时有更改惟我朝自祖宗 …… (第 8b 页)
节润画
为图式悬于两长安门用以表正百官观示列辟俾人人知
所趋辟世世得以遵守永为定制云
王朝之礼二 (丘浚/ )
臣按此后世大朝贺宴会之礼所由起自汉行岁首庆
贺礼魏晋以后又有贺冬至礼唐中叶又有所谓贺生 (第 10b 页)
名臣经济录卷二十六
明 黄训 编
礼部(仪制中/)
设学校以立教一 (丘浚/ )
臣按真德秀言古法其近民者教弥数故二十五家为
闾闾有塾民朝夕处焉四闾为族则岁之读法十有四
士生斯时 …… (第 1a 页)
名虽不同其以土著教人则一也
设学校以立教二 (丘浚/ )
臣按郡县有学始北魏献文时而其生徒有数亦于是
时始也唐制天下都督府州县学校有生徒各因其州
县之等定 …… (第 2b 页)
设学校以立教三 (丘浚/ )
臣按三代以后文治首称宋朝然其立学乃在四世之
后自其开国至是几八十年矣我圣祖以岁戊申开国
明年即诏 (第 3b 页)
府州县立学其太学之立乃在未登极之前
三年岁乙巳也方其初立学擢许存仁为博士以专学
事四年升学为四品设祭酒即拜存仁为之存仁元儒
许谦之孙谦承考亭正学而存仁承上命以为教一宗
朱氏之学非六经四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所
谓全体大用之学者也所谓治事者固巳在乎经义之
中一时学校之士无不明经者经明以之治事凡所谓
水利边防等事皆自此而推之也宋人乃分之为二则
是以体用为二事而非圣贤之学矣
设学校以立教四 (丘浚/ )
臣按礼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祖宗以
来最重教官之选往往取之耆儒宿学其后科目兴乃
取之乙榜 …… (第 4a 页)
设学校以立教五 (丘浚/ )
臣按太学之教所以聚天下贤才使之讲明经史切磋
琢磨以成就其器业以为天下国家之用非颛颛以计
岁月较高 …… (第 5b 页)
始为依亲之例教
法稍变祖宗之旧疆场无事储蓄日充请敕所司申明
旧法以复祖宗养士之旧
设学校以立教六 (丘浚/ )
臣按太学之设教养生徒以为国家之用其关系至重
张载有言人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国家之有贤
才犹人家 …… (第 7a 页)
正月二十二日行
图籍之储 (丘浚/ )
臣按宋朝以文为治而于书籍一事尤切用心历世相
承率加崇尚屡下诏书搜访遗书或给以赏或赐以官
凡可以得 …… (第 43a 页)
依拟行钦此
清入仕之路 (丘浚/ )
本朝科举参酌前代之制而取厥中凡所谓明经宏词
诸科一切革罢惟存进士一科洪武三年诏天下行省
以是年秋 (第 64a 页)
明 黄训 编
礼部(仪制中/)
设学校以立教一 (丘浚/ )
臣按真德秀言古法其近民者教弥数故二十五家为
闾闾有塾民朝夕处焉四闾为族则岁之读法十有四
士生斯时 …… (第 1a 页)
名虽不同其以土著教人则一也
设学校以立教二 (丘浚/ )
臣按郡县有学始北魏献文时而其生徒有数亦于是
时始也唐制天下都督府州县学校有生徒各因其州
县之等定 …… (第 2b 页)
设学校以立教三 (丘浚/ )
臣按三代以后文治首称宋朝然其立学乃在四世之
后自其开国至是几八十年矣我圣祖以岁戊申开国
明年即诏 (第 3b 页)
府州县立学其太学之立乃在未登极之前
三年岁乙巳也方其初立学擢许存仁为博士以专学
事四年升学为四品设祭酒即拜存仁为之存仁元儒
许谦之孙谦承考亭正学而存仁承上命以为教一宗
朱氏之学非六经四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所
谓全体大用之学者也所谓治事者固巳在乎经义之
中一时学校之士无不明经者经明以之治事凡所谓
水利边防等事皆自此而推之也宋人乃分之为二则
是以体用为二事而非圣贤之学矣
设学校以立教四 (丘浚/ )
臣按礼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祖宗以
来最重教官之选往往取之耆儒宿学其后科目兴乃
取之乙榜 …… (第 4a 页)
设学校以立教五 (丘浚/ )
臣按太学之教所以聚天下贤才使之讲明经史切磋
琢磨以成就其器业以为天下国家之用非颛颛以计
岁月较高 …… (第 5b 页)
始为依亲之例教
法稍变祖宗之旧疆场无事储蓄日充请敕所司申明
旧法以复祖宗养士之旧
设学校以立教六 (丘浚/ )
臣按太学之设教养生徒以为国家之用其关系至重
张载有言人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国家之有贤
才犹人家 …… (第 7a 页)
正月二十二日行
图籍之储 (丘浚/ )
臣按宋朝以文为治而于书籍一事尤切用心历世相
承率加崇尚屡下诏书搜访遗书或给以赏或赐以官
凡可以得 …… (第 43a 页)
依拟行钦此
清入仕之路 (丘浚/ )
本朝科举参酌前代之制而取厥中凡所谓明经宏词
诸科一切革罢惟存进士一科洪武三年诏天下行省
以是年秋 (第 64a 页)
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七
明 黄训 编
礼部(仪制下/)
一道德以同俗一 (丘浚/ )
臣按汉宣帝会诸儒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同异然惟讲
议之而巳未有成书也至唐太宗始命孔颖达会诸儒
臣撰五经 …… (第 1a 页)
一道德以同俗二 (丘浚/ )
臣按程子谓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臣窃以谓
得贤才又正风俗之本必欲得贤才以正风俗而一道
德又其本 …… (第 3a 页)
行三代之政乎用元之法而欲致古之治犹食乌喙而
望其引年附独木而济大川也
严旌别以示劝 (丘浚/ )
臣按天下之起于一家之积无一家之不理然后天下
之平由此其基焉易不云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鸟兽
必相与群 …… (第 26a 页)
相礼
而野不能睦族没则告于祖而贬其主不祠富而不以
教者不祠师之有道则祠之不能师者则否
郡国之礼一 (丘浚/ )
臣按先儒谓乡饮有四一则三年宾兴贤能二则乡大
夫饮国中贤者三则州长习射四则党正蜡祭今世所
行者惟存 …… (第 35b 页)
亡其垂世警俗之意深矣传曰礼之教化也
微其止邪于未形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其此
意欤
郡国之礼二 (丘浚/ ) (第 36b 页)
臣按此古人行乡饮酒礼之三也窃惟今制一岁凡再
行乡饮酒礼既行之于正月望日又以十月朔旦行焉
岁首之礼宜如常制合养在官在民之老以正齿位若
夫孟冬之月百谷告成农夫终岁勤苦始得少息请略
仿周人蜡祭之礼备牲醴以索祭鬼神聚民之老者饮
以劳之遂礼其年高有德者以为大宾而以其能帅子
弟耕稼者为众宾庶合古礼意云
家乡之礼一 (丘浚/ ) …… (第 37a 页)
类者尚或有之乞敕有司痛
加禁约一洗从前之积习以昭盛代之文明毋使片翳
寸颣以为大明之玷
家乡之礼二 (丘浚/ )
臣按黄润玉谓大宗绝立后小宗绝不立后为今制然
观宋儒陈淳谓古人继嗣大宗无子则以族人之子续
之而不及 …… (第 39a 页)
不承父命而辄称已父母为伯叔可乎是贪利而忘亲
也如此则传序既明而争讼亦息矣
家乡之礼三 (丘浚/ )
臣按周礼以本俗六安万民注谓本俗为旧俗窃以谓
本者人生本然之道淳古所行者今则变而浇漓矣于
是申而明 (第 41b 页)
明 黄训 编
礼部(仪制下/)
一道德以同俗一 (丘浚/ )
臣按汉宣帝会诸儒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同异然惟讲
议之而巳未有成书也至唐太宗始命孔颖达会诸儒
臣撰五经 …… (第 1a 页)
一道德以同俗二 (丘浚/ )
臣按程子谓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臣窃以谓
得贤才又正风俗之本必欲得贤才以正风俗而一道
德又其本 …… (第 3a 页)
行三代之政乎用元之法而欲致古之治犹食乌喙而
望其引年附独木而济大川也
严旌别以示劝 (丘浚/ )
臣按天下之起于一家之积无一家之不理然后天下
之平由此其基焉易不云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鸟兽
必相与群 …… (第 26a 页)
相礼
而野不能睦族没则告于祖而贬其主不祠富而不以
教者不祠师之有道则祠之不能师者则否
郡国之礼一 (丘浚/ )
臣按先儒谓乡饮有四一则三年宾兴贤能二则乡大
夫饮国中贤者三则州长习射四则党正蜡祭今世所
行者惟存 …… (第 35b 页)
亡其垂世警俗之意深矣传曰礼之教化也
微其止邪于未形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其此
意欤
郡国之礼二 (丘浚/ ) (第 36b 页)
臣按此古人行乡饮酒礼之三也窃惟今制一岁凡再
行乡饮酒礼既行之于正月望日又以十月朔旦行焉
岁首之礼宜如常制合养在官在民之老以正齿位若
夫孟冬之月百谷告成农夫终岁勤苦始得少息请略
仿周人蜡祭之礼备牲醴以索祭鬼神聚民之老者饮
以劳之遂礼其年高有德者以为大宾而以其能帅子
弟耕稼者为众宾庶合古礼意云
家乡之礼一 (丘浚/ ) …… (第 37a 页)
类者尚或有之乞敕有司痛
加禁约一洗从前之积习以昭盛代之文明毋使片翳
寸颣以为大明之玷
家乡之礼二 (丘浚/ )
臣按黄润玉谓大宗绝立后小宗绝不立后为今制然
观宋儒陈淳谓古人继嗣大宗无子则以族人之子续
之而不及 …… (第 39a 页)
不承父命而辄称已父母为伯叔可乎是贪利而忘亲
也如此则传序既明而争讼亦息矣
家乡之礼三 (丘浚/ )
臣按周礼以本俗六安万民注谓本俗为旧俗窃以谓
本者人生本然之道淳古所行者今则变而浇漓矣于
是申而明 (第 41b 页)
名臣经济录卷二十八
明 黄训 编
礼部(祠祭上/)
总论祭祀之礼 (丘浚/ )
臣按朱子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
言以明之所谓吾不与祭如不祭盖谓当祭而或有疾
病不得巳 …… (第 1a 页)
百馀年矣臣请朝廷遇有遣官摄祭亦准此制而
以礼官行事庶合周官大宗伯王不与则摄位之文
郊祀天地之礼一 (丘浚/ )
臣按祀典之载于礼者莫先于舜典也上帝之祭前此
未有其名虽易有殷荐上帝之象然象乃孔子所笔也
书之所谓 …… (第 2a 页)
致明灵之格者非一日矣万世所当遵守
郊祀天地之礼二 (丘浚/ )
臣按先儒谓以形体而言谓之天以主宰而言谓之帝
天与帝一也周礼言祀昊天上帝而后又言祀五帝亦
如之所谓 …… (第 4a 页)
非礼也苏轼言祖宗几年合祭一旦分之恐
致祸朱子谓其说甚无道理然两郊之说在宋似为难
行与今日之事异矣本朝 丘浚 之言以类于上帝类字
强训为合此盖臆说又以元始礼天地同牢不为渎不 …… (第 9b 页)
顺天地之性也此亦郊
天而并祭地也草庐吴先生谓天地并尊似拂易传天
尊地卑之义故著此论
宗庙飨祀之礼 (邱浚/ )
臣按古者天子七庙各自为室自汉明帝以后始为同
堂异室之制行之千有馀年一旦革之以复古制盖亦 …… (第 20b 页)
其如遣亲臣代献如古诸侯助祭之礼亦未为不可而
何必拘泥 邱浚 十八日行礼之臆说哉夫以成宪宜遵
为言者臣按中庸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
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陈 …… (第 56a 页)
降从简易而垣寝不备乐舞不陈主祭不
亲则是本欲尊之而反卑本欲亲之而反疏祇见贬损
而未见所以为隆重矣先年 大学士邱浚 谓宜间一日
祭一庙历十四日而遍七庙此盖无所处而强为之说
不自知其言之涉于迂阔此就礼节仪文而言臣等所 (第 65b 页)
明 黄训 编
礼部(祠祭上/)
总论祭祀之礼 (丘浚/ )
臣按朱子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
言以明之所谓吾不与祭如不祭盖谓当祭而或有疾
病不得巳 …… (第 1a 页)
百馀年矣臣请朝廷遇有遣官摄祭亦准此制而
以礼官行事庶合周官大宗伯王不与则摄位之文
郊祀天地之礼一 (丘浚/ )
臣按祀典之载于礼者莫先于舜典也上帝之祭前此
未有其名虽易有殷荐上帝之象然象乃孔子所笔也
书之所谓 …… (第 2a 页)
致明灵之格者非一日矣万世所当遵守
郊祀天地之礼二 (丘浚/ )
臣按先儒谓以形体而言谓之天以主宰而言谓之帝
天与帝一也周礼言祀昊天上帝而后又言祀五帝亦
如之所谓 …… (第 4a 页)
非礼也苏轼言祖宗几年合祭一旦分之恐
致祸朱子谓其说甚无道理然两郊之说在宋似为难
行与今日之事异矣本朝 丘浚 之言以类于上帝类字
强训为合此盖臆说又以元始礼天地同牢不为渎不 …… (第 9b 页)
顺天地之性也此亦郊
天而并祭地也草庐吴先生谓天地并尊似拂易传天
尊地卑之义故著此论
宗庙飨祀之礼 (邱浚/ )
臣按古者天子七庙各自为室自汉明帝以后始为同
堂异室之制行之千有馀年一旦革之以复古制盖亦 …… (第 20b 页)
其如遣亲臣代献如古诸侯助祭之礼亦未为不可而
何必拘泥 邱浚 十八日行礼之臆说哉夫以成宪宜遵
为言者臣按中庸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
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陈 …… (第 56a 页)
降从简易而垣寝不备乐舞不陈主祭不
亲则是本欲尊之而反卑本欲亲之而反疏祇见贬损
而未见所以为隆重矣先年 大学士邱浚 谓宜间一日
祭一庙历十四日而遍七庙此盖无所处而强为之说
不自知其言之涉于迂阔此就礼节仪文而言臣等所 (第 65b 页)
考
大儒之定论参前代之故实伸弟子从师之义慰后学
向道之心以龟山跻于从祀宜合公言谨议
释奠先师之礼 (丘浚/ )
臣按塑像之设中国无之至佛教入中国始有也三代
以前祀神皆以主无有所谓像设也彼异教用之无足 …… (第 24a 页)
正旦日食对(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鸿胪寺奏习正旦贺仪
上召礼部翰林院官问曰正旦日食百官奏贺可行乎
尚书吕震对曰日食与朝贺之时先后不相妨侍郎仪
智曰终然同日免贺为当上顾问翰林诸臣古有日食
行贺礼否黄淮杨荣金幼孜皆未有对臣士奇对曰日
食天变之大者前代元正日食多不受朝宋仁宗时元
正日食富弼请罢宴彻乐宰相吕夷简不从弼曰万一
契丹行之为中国羞后有自契丹回者言彼是日罢宴
仁宗深悔今免贺诚当上曰君子爱人以德不以姑息
其免贺及宴仍赐百官节钞上于敬天致诚必求当理
未尝苟徇人言大率类此
历象之法 (丘浚/ )
臣按洪武中刻漏博士元统言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 …… (第 26b 页)
读元史历志(杨廉/)
前代之历唐虞三代无可考自汉至元凡四十馀历汉
兴四百馀年更三造历唐兴三百馀年更七造历宋
兴三百馀年更十八造历本朝大统历采用元授时历
自洪武至今百四十年未尝更造而一一皆验则斯历
真可以行之永久矣授时历乃许平仲郭守敬所造知
历数既精明历理又精恐古今之历未有过之者也其
法不用历代积年日法最为简易 琼台丘氏 作大学衍
义补引洪武中刻漏博士元统之言谓授时历元年远
数盈渐差天度拟合脩改考之统所改元推步不应历
家 …… (第 33a 页)
应决罪囚不决而淹禁反狱者罪坐夲年巡按御史著
为定例则反狱之祸可弭而地方不致有他变矣
举赠谥以劝忠 (丘浚/ )
臣按先正有言国家所以驭臣下者不过祸福荣辱而
巳为善者生享其福死受其荣不善者生遇其祸死蒙 (第 42a 页)
大儒之定论参前代之故实伸弟子从师之义慰后学
向道之心以龟山跻于从祀宜合公言谨议
释奠先师之礼 (丘浚/ )
臣按塑像之设中国无之至佛教入中国始有也三代
以前祀神皆以主无有所谓像设也彼异教用之无足 …… (第 24a 页)
正旦日食对(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鸿胪寺奏习正旦贺仪
上召礼部翰林院官问曰正旦日食百官奏贺可行乎
尚书吕震对曰日食与朝贺之时先后不相妨侍郎仪
智曰终然同日免贺为当上顾问翰林诸臣古有日食
行贺礼否黄淮杨荣金幼孜皆未有对臣士奇对曰日
食天变之大者前代元正日食多不受朝宋仁宗时元
正日食富弼请罢宴彻乐宰相吕夷简不从弼曰万一
契丹行之为中国羞后有自契丹回者言彼是日罢宴
仁宗深悔今免贺诚当上曰君子爱人以德不以姑息
其免贺及宴仍赐百官节钞上于敬天致诚必求当理
未尝苟徇人言大率类此
历象之法 (丘浚/ )
臣按洪武中刻漏博士元统言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 …… (第 26b 页)
读元史历志(杨廉/)
前代之历唐虞三代无可考自汉至元凡四十馀历汉
兴四百馀年更三造历唐兴三百馀年更七造历宋
兴三百馀年更十八造历本朝大统历采用元授时历
自洪武至今百四十年未尝更造而一一皆验则斯历
真可以行之永久矣授时历乃许平仲郭守敬所造知
历数既精明历理又精恐古今之历未有过之者也其
法不用历代积年日法最为简易 琼台丘氏 作大学衍
义补引洪武中刻漏博士元统之言谓授时历元年远
数盈渐差天度拟合脩改考之统所改元推步不应历
家 …… (第 33a 页)
应决罪囚不决而淹禁反狱者罪坐夲年巡按御史著
为定例则反狱之祸可弭而地方不致有他变矣
举赠谥以劝忠 (丘浚/ )
臣按先正有言国家所以驭臣下者不过祸福荣辱而
巳为善者生享其福死受其荣不善者生遇其祸死蒙 (第 42a 页)
职则恤典所加
各有攸当而功赏为重庶几不滥施矣缘系明恤典以
定功赏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赏功之格一 (丘浚/ )
臣按后世计首级以定军功始于此呜呼生天地间而
灵于物者人也人与人同类相生以相爱相死以相卫
人之理也 …… (第 22a 页)
功当生者二功其有不曾临陈而亡
者虽无禦敌之功亦为王事而死亦须同伍开报量加
优赉其子孙
赏功之格二 (丘浚/ )
臣按陆贽此疏可见有唐一代赏功之格所谓爵号者
如今公侯伯之类所谓职事者如今都督都指挥千百
户镇抚之 …… (第 26a 页)
立矣伏惟圣神留意毋轻以赏功之典以为施恩之
具而轻以授之嬖倖技艺之流则天下国家不胜大幸
赏功之格三 (丘浚/ )
臣按朝廷立武爵以待有功之臣必亲临行阵者然后
为军功彼其出禁旅左右承奉者虽有年劳当别甄叙 …… (第 27b 页)
而其子岂亦有异能而
使之世其官乎有异能且不可况实无异能在其身且
不可况又延及其子孙乎
赏功之格四 (丘浚/ )
臣按祖宗立为武职专以赏有功之臣以延及其子孙
世其职而不迁不计满限不用磨勘父死而子继兄亡 (第 28b 页)
各有攸当而功赏为重庶几不滥施矣缘系明恤典以
定功赏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赏功之格一 (丘浚/ )
臣按后世计首级以定军功始于此呜呼生天地间而
灵于物者人也人与人同类相生以相爱相死以相卫
人之理也 …… (第 22a 页)
功当生者二功其有不曾临陈而亡
者虽无禦敌之功亦为王事而死亦须同伍开报量加
优赉其子孙
赏功之格二 (丘浚/ )
臣按陆贽此疏可见有唐一代赏功之格所谓爵号者
如今公侯伯之类所谓职事者如今都督都指挥千百
户镇抚之 …… (第 26a 页)
立矣伏惟圣神留意毋轻以赏功之典以为施恩之
具而轻以授之嬖倖技艺之流则天下国家不胜大幸
赏功之格三 (丘浚/ )
臣按朝廷立武爵以待有功之臣必亲临行阵者然后
为军功彼其出禁旅左右承奉者虽有年劳当别甄叙 …… (第 27b 页)
而其子岂亦有异能而
使之世其官乎有异能且不可况实无异能在其身且
不可况又延及其子孙乎
赏功之格四 (丘浚/ )
臣按祖宗立为武职专以赏有功之臣以延及其子孙
世其职而不迁不计满限不用磨勘父死而子继兄亡 (第 28b 页)
以严守卫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宫禁之卫一 (丘浚/ )
臣按本朝十二卫即唐人十六卫之遗制凡诸卫之亲
军皆以番直宿卫执戈戟严巡儆监门禁而锦衣所掌
者乃卤簿 (第 22b 页)
仪仗之事旗手所司者乃旗纛金鼓之物诸
卫皆统军卒而锦衣独领校尉力士即周之虎贲旅贲
也诸军皆世卒而府军独签幼军即汉之六郡良家子
也始之设亲军也仅十有二后又稍有加焉诸卫正倅
一惟其世独锦衣之任则不以世而以能盖天子御座
则夹陛而立天子御辇则扶辕以行出警而入跸承旨
而传宣皆在所司也矧又诏狱所寄人之死生系焉是
尤不可不慎择其人也
宫禁之卫二 (丘浚/ )
臣按本朝宿卫虽有武臣然皆爪牙之任而无有所谓
腹心股肱之臣请如唐人以大臣番直如太宗之用李
大亮者如 (第 23a 页)
宫禁之卫一 (丘浚/ )
臣按本朝十二卫即唐人十六卫之遗制凡诸卫之亲
军皆以番直宿卫执戈戟严巡儆监门禁而锦衣所掌
者乃卤簿 (第 22b 页)
仪仗之事旗手所司者乃旗纛金鼓之物诸
卫皆统军卒而锦衣独领校尉力士即周之虎贲旅贲
也诸军皆世卒而府军独签幼军即汉之六郡良家子
也始之设亲军也仅十有二后又稍有加焉诸卫正倅
一惟其世独锦衣之任则不以世而以能盖天子御座
则夹陛而立天子御辇则扶辕以行出警而入跸承旨
而传宣皆在所司也矧又诏狱所寄人之死生系焉是
尤不可不慎择其人也
宫禁之卫二 (丘浚/ )
臣按本朝宿卫虽有武臣然皆爪牙之任而无有所谓
腹心股肱之臣请如唐人以大臣番直如太宗之用李
大亮者如 (第 23a 页)
照数还官每马定以亩数仍给贴与
照听其种牧如此则名当其实强豪不至兼并其于马
政似亦有裨
牧马之政一 (丘浚/ )
臣按议者谓秦汉以来唐之马最盛原其所以盛者盖
以监牧之置得其地而监牧之宜得其人而牧养之有
其法也唐 (第 73a 页)
都关中其地宜马我朝都幽冀亦是良马所
生之地然马之蕃息不及唐之盛者岂无其地与其人
欤盖袭用宋人保马之法牧马于民而官之所以牧者
徒有其名而政之未举焉必欲举其政请下户部究查
永乐以来牧马草场为官民所耕佃者尽以还官及所
在閒田未经开垦者亦俾报官遣使经量创为牧马之
所而俾谙练民事臣僚讲求其利害以闻必上有益于
国下无害于民真有利而无害然后立为一代经久之
计以为国家足兵之良法
牧马之政二 (丘浚/ )
臣按我朝奄有四海之大凡中国所谓宜马之地皆在
焉非若唐人自中叶以后失去河北宋人失幽燕宁夏
之地其后 (第 74a 页)
也并中原而失之然是时未尝去兵而用兵
也未尝乏马今天下无事所谓马政事者特以为操习
预备之具耳司戎行者往往以乏马为忧掌国计者切
切以扰民为虑何哉不行先王之政而袭用王安石之
弊政故也噫无事之时且尔一旦事出仓卒又将何以
济哉臣闻天下无难处之事君子怀先事之忧当閒暇
之时而豫为之处置稽之于古验之于今广询访于众
谋不拘泥于故迹其间必有不亏官不损民之良法有
利而无害者出焉
牧马之政三 (丘浚/ )
臣按今日马政两京畿及山东河南牧之于民山西陕
西辽东牧之于官在官者有名而无实在民者有损而
无益国家 (第 74b 页)
承平踰百年于兹矣正居安思危之日脩政
举废之时乞下本兵柄大臣推求祖宗立法养马之意
寺监之养必循名而责实民间之畜必无损而有益立
为通融之法两京畿及山东河南于民养之外择地以
立监牧山西陜西辽东于官养之外设法以为俵散制
畜养之规脩厩牧之所勘牧地之数广收市之利分支
兑之等宽追陪之限如此则民称其实有益而无损矣
牧马之政四 (丘浚/ )
臣按古今马政汉人牧于民而用于官唐人牧于官而 …… (第 75a 页)
脩攘制禦之策 (丘浚/ )
臣按自古国都于其近边必有牧马之所其间必积刍
豆以为饲秣之具方无事时资以牧育固为近便然世
道不能常 (第 84a 页)
照听其种牧如此则名当其实强豪不至兼并其于马
政似亦有裨
牧马之政一 (丘浚/ )
臣按议者谓秦汉以来唐之马最盛原其所以盛者盖
以监牧之置得其地而监牧之宜得其人而牧养之有
其法也唐 (第 73a 页)
都关中其地宜马我朝都幽冀亦是良马所
生之地然马之蕃息不及唐之盛者岂无其地与其人
欤盖袭用宋人保马之法牧马于民而官之所以牧者
徒有其名而政之未举焉必欲举其政请下户部究查
永乐以来牧马草场为官民所耕佃者尽以还官及所
在閒田未经开垦者亦俾报官遣使经量创为牧马之
所而俾谙练民事臣僚讲求其利害以闻必上有益于
国下无害于民真有利而无害然后立为一代经久之
计以为国家足兵之良法
牧马之政二 (丘浚/ )
臣按我朝奄有四海之大凡中国所谓宜马之地皆在
焉非若唐人自中叶以后失去河北宋人失幽燕宁夏
之地其后 (第 74a 页)
也并中原而失之然是时未尝去兵而用兵
也未尝乏马今天下无事所谓马政事者特以为操习
预备之具耳司戎行者往往以乏马为忧掌国计者切
切以扰民为虑何哉不行先王之政而袭用王安石之
弊政故也噫无事之时且尔一旦事出仓卒又将何以
济哉臣闻天下无难处之事君子怀先事之忧当閒暇
之时而豫为之处置稽之于古验之于今广询访于众
谋不拘泥于故迹其间必有不亏官不损民之良法有
利而无害者出焉
牧马之政三 (丘浚/ )
臣按今日马政两京畿及山东河南牧之于民山西陕
西辽东牧之于官在官者有名而无实在民者有损而
无益国家 (第 74b 页)
承平踰百年于兹矣正居安思危之日脩政
举废之时乞下本兵柄大臣推求祖宗立法养马之意
寺监之养必循名而责实民间之畜必无损而有益立
为通融之法两京畿及山东河南于民养之外择地以
立监牧山西陜西辽东于官养之外设法以为俵散制
畜养之规脩厩牧之所勘牧地之数广收市之利分支
兑之等宽追陪之限如此则民称其实有益而无损矣
牧马之政四 (丘浚/ )
臣按古今马政汉人牧于民而用于官唐人牧于官而 …… (第 75a 页)
脩攘制禦之策 (丘浚/ )
臣按自古国都于其近边必有牧马之所其间必积刍
豆以为饲秣之具方无事时资以牧育固为近便然世
道不能常 (第 84a 页)
请旨奉圣旨这所言说的是都依拟行吏兵二部便会
官推举素有才望谋勇的文武大臣各两三员来看
军伍之制一 (丘浚/ )
臣尝因汉唐宋之军制而论之汉之材官踵秦而置唐 …… (第 36b 页)
守成规以为宗社不拔之基
其间固有军伍悬空之处将领积多之患惟在设法填
补调停之则尽善矣
军伍之制二 (丘浚/ )
臣按苏轼之策于汉唐宋兵制之得失瞭然明白就其
三者而论之宋之禁军不如汉之践更汉之践更不如
唐之府兵 …… (第 38a 页)
试中为率不治六分以上者奏请罚治其试中军士
算及八分以上者公同会举升赏推用每二年一次
举行如此庶营操著实而兵皆练习可用矣
战陈之法 (丘浚/ ) (第 55b 页)
臣按西汉会稽郡治在今苏州则吴之海舟可通闽久
矣臣尝因是而通考天下之海道观秦运负海粟以给
北边及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道入齐汉武伐东越亦
自会稽以舟师入闽则燕可至齐齐可至吴吴可至闽
盖自秦以前则已通行矣然吴既可至闽闽之至广尤
易易然臣于制国用条尝请复元人海运今日诚能用
军三四万人舟四五千艘由海道漕运因而教以水战
则东可以制朝鲜南可以制交阯噫当元盛时而知为
此备则张士诚方国珍岂敢称乱哉惜乎当时惟以运
粮而不习水战
简阅之教 (丘浚/ )
臣按教阅之法备于周礼在春夏有振旅茇舍之制在
秋冬有治兵大阅之制中春振旅王执路鼓中秋治兵
王载太常 …… (第 56b 页)
欤苟此数者未有其人抱火积薪殆未足喻
也乞留意焉狂瞽之言不识当否恃爱妄发幸乞恕之
不宣
京辅之屯一 (丘浚/ )
臣按自古建都者皆于四近之地立为辅郡所以为京
师屏翰也汉以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唐亦以华 …… (第 61a 页)
方足禦备之具而关隘有守
如此则都城巩固宗社奠安矣万一臣言可采见之施
行其于国计不为无补
郡国之守 (丘浚/ ) (第 63a 页)
官推举素有才望谋勇的文武大臣各两三员来看
军伍之制一 (丘浚/ )
臣尝因汉唐宋之军制而论之汉之材官踵秦而置唐 …… (第 36b 页)
守成规以为宗社不拔之基
其间固有军伍悬空之处将领积多之患惟在设法填
补调停之则尽善矣
军伍之制二 (丘浚/ )
臣按苏轼之策于汉唐宋兵制之得失瞭然明白就其
三者而论之宋之禁军不如汉之践更汉之践更不如
唐之府兵 …… (第 38a 页)
试中为率不治六分以上者奏请罚治其试中军士
算及八分以上者公同会举升赏推用每二年一次
举行如此庶营操著实而兵皆练习可用矣
战陈之法 (丘浚/ ) (第 55b 页)
臣按西汉会稽郡治在今苏州则吴之海舟可通闽久
矣臣尝因是而通考天下之海道观秦运负海粟以给
北边及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道入齐汉武伐东越亦
自会稽以舟师入闽则燕可至齐齐可至吴吴可至闽
盖自秦以前则已通行矣然吴既可至闽闽之至广尤
易易然臣于制国用条尝请复元人海运今日诚能用
军三四万人舟四五千艘由海道漕运因而教以水战
则东可以制朝鲜南可以制交阯噫当元盛时而知为
此备则张士诚方国珍岂敢称乱哉惜乎当时惟以运
粮而不习水战
简阅之教 (丘浚/ )
臣按教阅之法备于周礼在春夏有振旅茇舍之制在
秋冬有治兵大阅之制中春振旅王执路鼓中秋治兵
王载太常 …… (第 56b 页)
欤苟此数者未有其人抱火积薪殆未足喻
也乞留意焉狂瞽之言不识当否恃爱妄发幸乞恕之
不宣
京辅之屯一 (丘浚/ )
臣按自古建都者皆于四近之地立为辅郡所以为京
师屏翰也汉以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唐亦以华 …… (第 61a 页)
方足禦备之具而关隘有守
如此则都城巩固宗社奠安矣万一臣言可采见之施
行其于国计不为无补
郡国之守 (丘浚/ ) (第 63a 页)
分矣缘奉钦依都察院看
了来说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靖九年十月初五
日奉圣旨是依拟行
守边固圉之略 (丘浚/ )
臣按月令于孟冬之月既命百官谨盖藏命有司循行
积聚无有不敛而又命有司坏城郭戒门闾脩键闭慎
管钥者此 …… (第 17b 页)
分之一独不可用石煤乎倘以为便乞下便纳挑运
州县计其买办雇觅工价所费几何俾其办价送官
量给与之市石煤以㸑是亦良便
列屯遣戍之制一 (丘浚/ )
臣按此秦汉以来谪有罪者戍边之始盖置恶人于荒
僻之地以禦魑魅古典也秦始皇谪治狱吏不直筑长 (第 22b 页)
城汉武帝谪吏有罪者出朔方其来远矣但有罪系狱
者人非一等有农民有游民与夫工商吏卒不一𩔖焉
彼事末农工商贾平日习劳苦事役作之人用以戍边
无不可者若夫名为士流系宦籍者率多懦软脆弱之
人平日呻吟佔毕不经劳役一旦使之被坚执锐以从
事队伍之间以禦强敌用此以儆众庶固为可矣其如
误国计何况边塞之地馈饷为难内地米一斛至边计
其费不止三斛也乃岁苦内地良民运三十斛米以养
一无用之人无乃非计欤必欲重困罪人使彼知警岂
无别策而必用此乎
列屯遣戍之制二 (丘浚/ )
臣按汉人疆场之间既巳广屯增戍列营置坞而国有
征伐又藉京师之兵夫内地有寇可出京师兵以平之
若夫边圉 …… (第 23b 页)
之爵禄劝天下之大憝哉
遏盗之机一 (丘浚/ )
国初于南京设为四十八卫每卫各有营营两际各为
门本卫官军就居其中遇有警急起集为易又于五城
各设兵马 …… (第 31b 页)
之诚愚也然不失为爱天之深臣愚请于皇城中预蓄
二高竿猝有不测之事即于 琼台 上立之悬红灯为号
其事缓急以灯多少为符预以遍告诸总戎大臣俾知
其故又于九门上各立高竿以悬红灯定多少之 …… (第 35b 页)
为进止分散之今如此则不
烦三令五申而六军万姓可以不言而谕不召而至矣
此亦愚者之一虑也
遏盗之机二 (丘浚/ ) (第 35b 页)
臣按盗贼之窃发往往以妖术惑众伏读律文有曰凡
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
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
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
事扇惑民人为首者绞为从者流其法可谓严矣圣祖
制法之初其虑一何远也然欲禁绝其源当自京师首
善地始宜敕巡城御史及兵马司官凡京城内外有假
鬼神降神书符以救病执事为名者即令街坊火甲具
名报官究治驱遣之其当禁治而不禁治与容而为之
者治以重罪及通行天下凡人家有收畜异书者皆许
赴官受直三月之后不首者他人首发重罪之是亦治
朝遏乱之一术也
遏盗之机三 (丘浚/ )
臣按富苏二臣所见略同盖盗贼窃发古今代有彼其
纷纷攘攘之徒为人所劫制者心无定志为利而动既
可以诱胁 …… (第 36b 页)
若水必不量江面张元吴昊必不
为夏人之用黄师宓必不主侬氏之谋徐伯祥必不引
交人以入寇也
遏盗之机四 (邱浚/ )
臣按大盗之起必劫刑狱必掠公库必杀官吏自古祸 …… (第 38a 页)
词矣是虽一州一
县之事积而累之天下之大宗社之安未必不由此也
为国家远虑者所宜深致意焉
遏盗之机五 (丘浚/ )
臣按彭城乃天下南北之要冲其形势风俗物产苏轼
言之尽矣虽然汉唐都关中此地在当时为远郡宋都
汴梁此地 (第 40a 页)
在当时为陪辅其在今日则在南北两京之
间运道所必经之地凡今天下十三藩其九藩皆由兹
以北上南出数百里则为帝乡兴王之地祖宗陵寝所
在关系非但汉唐宋时比也臣于京辅屯兵条下请于
此处立为大镇命大将一员统领江淮上班官军于此
守镇一以守护漕运一以屏蔽皇陵而于一方之盗贼
亦藉是以镇遏之则两京有通融之势万里无隔绝之
患而宗社之安如磐石之固矣
遏盗之机六 (丘浚/ )
臣按先正有言元之失天下招安之说误之也何则人 …… (第 40b 页)
遏盗之机七 (丘浚/ )
臣按自古论盗贼者多矣惟宋秦观之言最为切中机
要谨备录之以为后世之鉴观之言曰治平之世内无
大臣擅权 (第 42a 页)
了来说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靖九年十月初五
日奉圣旨是依拟行
守边固圉之略 (丘浚/ )
臣按月令于孟冬之月既命百官谨盖藏命有司循行
积聚无有不敛而又命有司坏城郭戒门闾脩键闭慎
管钥者此 …… (第 17b 页)
分之一独不可用石煤乎倘以为便乞下便纳挑运
州县计其买办雇觅工价所费几何俾其办价送官
量给与之市石煤以㸑是亦良便
列屯遣戍之制一 (丘浚/ )
臣按此秦汉以来谪有罪者戍边之始盖置恶人于荒
僻之地以禦魑魅古典也秦始皇谪治狱吏不直筑长 (第 22b 页)
城汉武帝谪吏有罪者出朔方其来远矣但有罪系狱
者人非一等有农民有游民与夫工商吏卒不一𩔖焉
彼事末农工商贾平日习劳苦事役作之人用以戍边
无不可者若夫名为士流系宦籍者率多懦软脆弱之
人平日呻吟佔毕不经劳役一旦使之被坚执锐以从
事队伍之间以禦强敌用此以儆众庶固为可矣其如
误国计何况边塞之地馈饷为难内地米一斛至边计
其费不止三斛也乃岁苦内地良民运三十斛米以养
一无用之人无乃非计欤必欲重困罪人使彼知警岂
无别策而必用此乎
列屯遣戍之制二 (丘浚/ )
臣按汉人疆场之间既巳广屯增戍列营置坞而国有
征伐又藉京师之兵夫内地有寇可出京师兵以平之
若夫边圉 …… (第 23b 页)
之爵禄劝天下之大憝哉
遏盗之机一 (丘浚/ )
国初于南京设为四十八卫每卫各有营营两际各为
门本卫官军就居其中遇有警急起集为易又于五城
各设兵马 …… (第 31b 页)
之诚愚也然不失为爱天之深臣愚请于皇城中预蓄
二高竿猝有不测之事即于 琼台 上立之悬红灯为号
其事缓急以灯多少为符预以遍告诸总戎大臣俾知
其故又于九门上各立高竿以悬红灯定多少之 …… (第 35b 页)
为进止分散之今如此则不
烦三令五申而六军万姓可以不言而谕不召而至矣
此亦愚者之一虑也
遏盗之机二 (丘浚/ ) (第 35b 页)
臣按盗贼之窃发往往以妖术惑众伏读律文有曰凡
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
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
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
事扇惑民人为首者绞为从者流其法可谓严矣圣祖
制法之初其虑一何远也然欲禁绝其源当自京师首
善地始宜敕巡城御史及兵马司官凡京城内外有假
鬼神降神书符以救病执事为名者即令街坊火甲具
名报官究治驱遣之其当禁治而不禁治与容而为之
者治以重罪及通行天下凡人家有收畜异书者皆许
赴官受直三月之后不首者他人首发重罪之是亦治
朝遏乱之一术也
遏盗之机三 (丘浚/ )
臣按富苏二臣所见略同盖盗贼窃发古今代有彼其
纷纷攘攘之徒为人所劫制者心无定志为利而动既
可以诱胁 …… (第 36b 页)
若水必不量江面张元吴昊必不
为夏人之用黄师宓必不主侬氏之谋徐伯祥必不引
交人以入寇也
遏盗之机四 (邱浚/ )
臣按大盗之起必劫刑狱必掠公库必杀官吏自古祸 …… (第 38a 页)
词矣是虽一州一
县之事积而累之天下之大宗社之安未必不由此也
为国家远虑者所宜深致意焉
遏盗之机五 (丘浚/ )
臣按彭城乃天下南北之要冲其形势风俗物产苏轼
言之尽矣虽然汉唐都关中此地在当时为远郡宋都
汴梁此地 (第 40a 页)
在当时为陪辅其在今日则在南北两京之
间运道所必经之地凡今天下十三藩其九藩皆由兹
以北上南出数百里则为帝乡兴王之地祖宗陵寝所
在关系非但汉唐宋时比也臣于京辅屯兵条下请于
此处立为大镇命大将一员统领江淮上班官军于此
守镇一以守护漕运一以屏蔽皇陵而于一方之盗贼
亦藉是以镇遏之则两京有通融之势万里无隔绝之
患而宗社之安如磐石之固矣
遏盗之机六 (丘浚/ )
臣按先正有言元之失天下招安之说误之也何则人 …… (第 40b 页)
遏盗之机七 (丘浚/ )
臣按自古论盗贼者多矣惟宋秦观之言最为切中机
要谨备录之以为后世之鉴观之言曰治平之世内无
大臣擅权 (第 42a 页)
论条例(尹直/)
予观问刑条例盖弘治中尚书白昂等所定拟朝廷初
亦慎重诏谕详审至于再三然诸大臣刑名欠精不无
窒碍如杀一牛罪至罚十行之数月边将奏称军需缺
乏盖牛禁过重人莫敢杀皮骨觔角无处可买朝廷悔
而难改乃谕东厂官校莫加刺访以此益见祖宗之法
不可少更更则有弊(琐缀/录)
定律令之制一 (丘浚/ )
臣按汉之律百有馀万言可谓烦多矣而大辟之刑至
千有馀条视成周时盖数倍焉元成之世奇请他比又
日益滋多 …… (第 12b 页)
未以后有建请者或救
时弊或达民情则别书之以俟他日裁择如此则民知
所遵守吏不能为奸矣
定律令之制二 (丘浚/ )
臣按自魏李悝作法经六篇萧何加以三篇为九章后 …… (第 13b 页)
窒碍明白具奏集
议不许辄引前比违者治以专擅之罪如此则法令画
一情罪相当而民志不惑矣
定律令之制三 (丘浚/ )
臣按冬曦之言谓立法贵乎下人尽知何必饰其文义
简其科条请更定科条直书其事毋假文饰以其准加
减比附量 …… (第 16a 页)
书简约如此无乃详于古而略于今重乎词而轻乎法
哉迂儒过虑死罪死罪伏惟圣明矜察
定律令之制四 (丘浚/ )
臣按唐有律律之外又有令格式宋初因之至神宗更
其目曰敕令格式所谓敕者兼唐之律也我圣祖登极
之初洪武 (第 17b 页)
予观问刑条例盖弘治中尚书白昂等所定拟朝廷初
亦慎重诏谕详审至于再三然诸大臣刑名欠精不无
窒碍如杀一牛罪至罚十行之数月边将奏称军需缺
乏盖牛禁过重人莫敢杀皮骨觔角无处可买朝廷悔
而难改乃谕东厂官校莫加刺访以此益见祖宗之法
不可少更更则有弊(琐缀/录)
定律令之制一 (丘浚/ )
臣按汉之律百有馀万言可谓烦多矣而大辟之刑至
千有馀条视成周时盖数倍焉元成之世奇请他比又
日益滋多 …… (第 12b 页)
未以后有建请者或救
时弊或达民情则别书之以俟他日裁择如此则民知
所遵守吏不能为奸矣
定律令之制二 (丘浚/ )
臣按自魏李悝作法经六篇萧何加以三篇为九章后 …… (第 13b 页)
窒碍明白具奏集
议不许辄引前比违者治以专擅之罪如此则法令画
一情罪相当而民志不惑矣
定律令之制三 (丘浚/ )
臣按冬曦之言谓立法贵乎下人尽知何必饰其文义
简其科条请更定科条直书其事毋假文饰以其准加
减比附量 …… (第 16a 页)
书简约如此无乃详于古而略于今重乎词而轻乎法
哉迂儒过虑死罪死罪伏惟圣明矜察
定律令之制四 (丘浚/ )
臣按唐有律律之外又有令格式宋初因之至神宗更
其目曰敕令格式所谓敕者兼唐之律也我圣祖登极
之初洪武 (第 17b 页)
易者乎易者忽之以为
疏而不屑为难者重之以为高而不敢为则是圣人之
道终无适而行也悲夫
制刑狱之具一 (丘浚/ ) (第 35a 页)
臣按自文帝废肉刑至是盖三百年一旦欲复之难矣
孔融之议专为惜人是即所谓虽欲改过自新其道无
繇者也肉刑有五宫居其一乃其中尤惨者也四刑止
毒其身宫刑乃绝其世人之有生承传禅续其来有非
一世而一旦绝之于其身岂非人生大惨哉自汉文帝
废肉刑后有议欲复之者仁人君子必痛止之夫于人
之有罪者尚不忍戕其生绝其世乃有一种悖天无亲
之徒自宫其身以求进以祖宗百世之脉云仍万世之
传而易一身之富宠岁月如流人生几何胡不思之甚
耶愚民无知而自落陷阱上之人亦恬然视之而不知
禁止何哉兹亦斁彝伦败风化感伤和气之一端有国
者严为之禁而罪其主使用力之人是亦不忍人之政
之大者也
制刑狱之具二 (丘浚/ )
臣按唐虞三代以来俱用肉刑至汉文帝始废肉刑用
笞其原盖权舆虞刑之鞭扑也除死罪外自墨劓以下 …… (第 36a 页)
之意恤刑之仁所以著于律文者
万世之下咸如一日所以恢皇仁于九有绵国祚于万
年者端在于斯
明流赎之意 (丘浚/ )
臣按自废肉刑之后惟宫一刑尚存然多取反叛馀孽 (第 37b 页)
为之亦或有生而隐宫及自宫以求进者官府不以为
刑也唐初虽断右趾太宗以为肉刑久除不忍复而房
玄龄亦谓今肉刑既废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又刖人
足是六刑也于是除之宋人于今五刑之外又为刺配
之法岂非所谓六刑乎聚罪废无聊之人于牢城之中
使之合群以构怨其愤愤不平之心无所于泄心中之
意虽欲自新而面上之文巳不可去其亡去为盗挺起
为乱又何怪哉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迄不能制
之是皆刺配之徒在在而有以为之耳目也
慎眚灾之赦 (丘浚/ )
臣按赦之为言释其罪之谓也后世之赦乃以蠲逋负
举隐逸荫子孙封祖考甚至立法制行禁令皆于赦令
行焉失古 (第 38b 页)
人眚灾肆赦赦过宥罪之意矣臣愚以为赦
令之颁宥罪之外蠲逋减税省刑巳责弛工罢役宽征
招亡凡宽民惠下之道因赦而行可也非此属也一切
付之有司行马凡夫赦文之初作条件之初拟也必须
会集执政大臣各拟所司合行条贯从公计议必于律
例无碍必于事体无违必于人情不拂断然必可行的
然必无弊如蠲逋也其物必可除后决不至于复追如
宽征也其事必可巳后决不至于再作其文意必不至
解而两通其前后必不至言而相戾既处置其事宜复
讲解其文理明白切当然后著于赦文行于天下则上
之所谓颁者无虚文下之所沾者皆实惠矣
明复雠之义 (丘浚/ ) …… (第 39a 页)
而不
敢辄专杀以犯于法则天下无难处之事国家无难断
之狱人世无不报之雠地下无枉死之鬼矣
戒滥纵之失 (丘浚/ )
臣按宋至理宗时土地巳蹙穷民残喘待日而毙多方
以妪乳之犹恐不足以存而一时监司守令乃为严刑
苛法以籍 (第 44a 页)
疏而不屑为难者重之以为高而不敢为则是圣人之
道终无适而行也悲夫
制刑狱之具一 (丘浚/ ) (第 35a 页)
臣按自文帝废肉刑至是盖三百年一旦欲复之难矣
孔融之议专为惜人是即所谓虽欲改过自新其道无
繇者也肉刑有五宫居其一乃其中尤惨者也四刑止
毒其身宫刑乃绝其世人之有生承传禅续其来有非
一世而一旦绝之于其身岂非人生大惨哉自汉文帝
废肉刑后有议欲复之者仁人君子必痛止之夫于人
之有罪者尚不忍戕其生绝其世乃有一种悖天无亲
之徒自宫其身以求进以祖宗百世之脉云仍万世之
传而易一身之富宠岁月如流人生几何胡不思之甚
耶愚民无知而自落陷阱上之人亦恬然视之而不知
禁止何哉兹亦斁彝伦败风化感伤和气之一端有国
者严为之禁而罪其主使用力之人是亦不忍人之政
之大者也
制刑狱之具二 (丘浚/ )
臣按唐虞三代以来俱用肉刑至汉文帝始废肉刑用
笞其原盖权舆虞刑之鞭扑也除死罪外自墨劓以下 …… (第 36a 页)
之意恤刑之仁所以著于律文者
万世之下咸如一日所以恢皇仁于九有绵国祚于万
年者端在于斯
明流赎之意 (丘浚/ )
臣按自废肉刑之后惟宫一刑尚存然多取反叛馀孽 (第 37b 页)
为之亦或有生而隐宫及自宫以求进者官府不以为
刑也唐初虽断右趾太宗以为肉刑久除不忍复而房
玄龄亦谓今肉刑既废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又刖人
足是六刑也于是除之宋人于今五刑之外又为刺配
之法岂非所谓六刑乎聚罪废无聊之人于牢城之中
使之合群以构怨其愤愤不平之心无所于泄心中之
意虽欲自新而面上之文巳不可去其亡去为盗挺起
为乱又何怪哉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迄不能制
之是皆刺配之徒在在而有以为之耳目也
慎眚灾之赦 (丘浚/ )
臣按赦之为言释其罪之谓也后世之赦乃以蠲逋负
举隐逸荫子孙封祖考甚至立法制行禁令皆于赦令
行焉失古 (第 38b 页)
人眚灾肆赦赦过宥罪之意矣臣愚以为赦
令之颁宥罪之外蠲逋减税省刑巳责弛工罢役宽征
招亡凡宽民惠下之道因赦而行可也非此属也一切
付之有司行马凡夫赦文之初作条件之初拟也必须
会集执政大臣各拟所司合行条贯从公计议必于律
例无碍必于事体无违必于人情不拂断然必可行的
然必无弊如蠲逋也其物必可除后决不至于复追如
宽征也其事必可巳后决不至于再作其文意必不至
解而两通其前后必不至言而相戾既处置其事宜复
讲解其文理明白切当然后著于赦文行于天下则上
之所谓颁者无虚文下之所沾者皆实惠矣
明复雠之义 (丘浚/ ) …… (第 39a 页)
而不
敢辄专杀以犯于法则天下无难处之事国家无难断
之狱人世无不报之雠地下无枉死之鬼矣
戒滥纵之失 (丘浚/ )
臣按宋至理宗时土地巳蹙穷民残喘待日而毙多方
以妪乳之犹恐不足以存而一时监司守令乃为严刑
苛法以籍 (第 44a 页)
积石
为中国河此定论也予见近世之论河源者每以一夫
之目废千古之论故为之辨(山居杂著/)
除民之害 (丘浚/ )
臣按天地间为民害者在天有旱潦之灾在地有河海
之患然雨𤾉之为旱潦也有时而人犹可以先事为之
备若夫 …… (第 39a 页)
而制六
合孔子复生必从文皇帝之见矣曰都燕之利则既闻
命矣海运由浙西不旬日可达都下较之河运费省而
功倍 丘文庄 衍义补言之详矣近年言者亦多厌河运
之劳而欲举 (第 52b 页)
文庄 之策子顾极言河运之利而欲侈诸
臣之功示诸久远何也曰海运之法作俑于秦效尤于
元祖宗已弃之策三代以前未闻 (第 52b 页)
也 文庄 计漂溺之米 …… (第 52b 页)
卒之官能独免乎考之元史至元二十
八年海运漂米二十四万五千六百有奇至大二年漂
米二十万九千六百有奇即如 文庄 言每舟载米千石
用卒二十人则岁溺而死者殆五六千人此元人海运
之弊之明验也若之何乃尤人而效之哉河运之费 (第 53a 页)
为中国河此定论也予见近世之论河源者每以一夫
之目废千古之论故为之辨(山居杂著/)
除民之害 (丘浚/ )
臣按天地间为民害者在天有旱潦之灾在地有河海
之患然雨𤾉之为旱潦也有时而人犹可以先事为之
备若夫 …… (第 39a 页)
而制六
合孔子复生必从文皇帝之见矣曰都燕之利则既闻
命矣海运由浙西不旬日可达都下较之河运费省而
功倍 丘文庄 衍义补言之详矣近年言者亦多厌河运
之劳而欲举 (第 52b 页)
文庄 之策子顾极言河运之利而欲侈诸
臣之功示诸久远何也曰海运之法作俑于秦效尤于
元祖宗已弃之策三代以前未闻 (第 52b 页)
也 文庄 计漂溺之米 …… (第 52b 页)
卒之官能独免乎考之元史至元二十
八年海运漂米二十四万五千六百有奇至大二年漂
米二十万九千六百有奇即如 文庄 言每舟载米千石
用卒二十人则岁溺而死者殆五六千人此元人海运
之弊之明验也若之何乃尤人而效之哉河运之费 (第 53a 页)
夫纪政教明职守以示后世史氏职也故书其事以为
居位者规
重台諌之任 (丘浚/ )
唐制御史大夫一人中丞二人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
侍御史𨽻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𨽻焉三曰察院监
察御 …… (第 3a 页)
之
帝德广运圣神文武异世同符呜呼有君如此其忍负
之鋐之凉薄深惧尽职之难也遂书此以自规
定职官之品 (丘浚/ )
臣按纳言今通政司之职太祖高皇帝命曾秉正为通
政使谕之曰壅蔽于言者祸乱之萌专恣于事者权奸
之渐故必 (第 39a 页)
有喉舌之司以通上下之情以达天下之政
昔者虞之纳言唐之门下省皆其职也官以通政为名
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无壅遏之患其审命令以正有司
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
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毋巧言以取容毋
苛察以邀功毋谗间以欺罔公清直亮以处厥心庶不
负委任之意呜呼后世人臣有居此职者服膺圣祖此
训则非惟职任之脩举而于辅成国家太平之治实亦
有赖焉
重台諌之任一 (丘浚/ ) (第 39b 页)
臣按今世諌官虽无定职然祖宗设立六科实以言责
付之凡内而百司外而藩郡应有封章无不经由者矧
列署内廷侍班殿陛日近清光咫尺天颜上无所于属
下有所分理欧阳脩所谓争是非于殿陛之间今虽无
此比至于司马光所谓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
萃于一官则今犹古也然则是职也亦岂易得其人哉
必如光所谓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
次则重惜名节次则通知治体必得如是之人以居谏
官则上而君德必有所助下而朝政必无所缺矣
重台谏之任二 (丘浚/ )
臣按给事中自秦以来为加官至宋元丰中始有定职
其职专以封驳而已我朝始分为六科设都给事中左
右给事中 …… (第 40b 页)
科累朝批旨亦或及之然未尝著为令不敢袭而称之
作中书舍人题名记
简侍从之臣 (丘浚/ )
唐武德二年改内史舍人为中书舍人臣按此中书舍
人设官之始然是官也故𨽻于中书省故以中书舍人
为名我 (第 46b 页)
居位者规
重台諌之任 (丘浚/ )
唐制御史大夫一人中丞二人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
侍御史𨽻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𨽻焉三曰察院监
察御 …… (第 3a 页)
之
帝德广运圣神文武异世同符呜呼有君如此其忍负
之鋐之凉薄深惧尽职之难也遂书此以自规
定职官之品 (丘浚/ )
臣按纳言今通政司之职太祖高皇帝命曾秉正为通
政使谕之曰壅蔽于言者祸乱之萌专恣于事者权奸
之渐故必 (第 39a 页)
有喉舌之司以通上下之情以达天下之政
昔者虞之纳言唐之门下省皆其职也官以通政为名
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无壅遏之患其审命令以正有司
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
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毋巧言以取容毋
苛察以邀功毋谗间以欺罔公清直亮以处厥心庶不
负委任之意呜呼后世人臣有居此职者服膺圣祖此
训则非惟职任之脩举而于辅成国家太平之治实亦
有赖焉
重台諌之任一 (丘浚/ ) (第 39b 页)
臣按今世諌官虽无定职然祖宗设立六科实以言责
付之凡内而百司外而藩郡应有封章无不经由者矧
列署内廷侍班殿陛日近清光咫尺天颜上无所于属
下有所分理欧阳脩所谓争是非于殿陛之间今虽无
此比至于司马光所谓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
萃于一官则今犹古也然则是职也亦岂易得其人哉
必如光所谓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
次则重惜名节次则通知治体必得如是之人以居谏
官则上而君德必有所助下而朝政必无所缺矣
重台谏之任二 (丘浚/ )
臣按给事中自秦以来为加官至宋元丰中始有定职
其职专以封驳而已我朝始分为六科设都给事中左
右给事中 …… (第 40b 页)
科累朝批旨亦或及之然未尝著为令不敢袭而称之
作中书舍人题名记
简侍从之臣 (丘浚/ )
唐武德二年改内史舍人为中书舍人臣按此中书舍
人设官之始然是官也故𨽻于中书省故以中书舍人
为名我 (第 4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