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小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大都既克得元十三朝实录乃诏修元史以左丞相/李善长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炜为总)
 (栽徵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陈基 赵/埙
曾鲁高起赵汾张文海徐尊生黄篪传恕王锜傅)
 (著谢徽十六人为纂修开局天界寺取元经史大典/诸书资参考帝 …… (第 21b 页)
 (隐恶以垂鉴戒阅六月书成而元统以后之史未备/乃分遣使者欧阳佑等十二人往北平山东采遗事)
 (明年续修仍以濂祎总其事复徵 赵埙
及朱右贝琼/朱廉王彝张孟兼高逊志李懋李汶张宣张简杜寅)
 (殷弼俞寅十/四人为纂修)质实(经世大典元 …… (第 21b 页)
 (统顺帝即位年号天界寺在江宁县城南二里宋濂/字景濂金华潜溪人迁浦江王炜字子充义乌人汪)
 (克宽字德一祁门人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宋禧字无/逸馀姚人陶凯字中立临海人陈基字敬初临海人)
  (赵埙
(第 22a 页)
伯友
新喻人曾鲁字德之新淦人高启字季/迪长洲人赵汸字子常休宁人张文海鄞人徐尊生)
 (字大年淳安人傅恕字如 (第 22a 页)
 (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纪载况史记/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乃诏中书右丞相宣国公李)
 (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总/裁徵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陈基 赵)
 (埙
曾鲁高启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谢徽十六人同为纂修开局天界寺取元经世大)
 (典诸书以资参 …… (第 8b 页)
 (百六十九卷至三年二月乙丑儒士欧阳和等采摭/元统以后事实还朝仍命翰林学士宋濂待制王祎)
 (为总裁 赵埙
朱右贝琼朱世廉王彝张孟坚高巽志/李懋李汶张宣张简杜寅殷弼俞同十四人续修七)
 (月丁亥朔书成计五十有 (第 8b 页)
三卷纪十志五表二传三/十六凡前书未备者悉补完之通二百十二卷学士)

 (宋濂表进诏刋行之赐白金二十两文绮帛各二授/儒士张宣等官惟 赵埙
朱右朱世廉乞还从之 洪)
 (武实录四年七月林弼小传亦云/与修元史今无其名不知何官)
朱右元史补遗 (第 9a 页)
田/人)
厉光潜居集二卷(字仲潜/青田人)
项昌铭中山吏隐集(青田/人)
朱维嘉素履集(缙云/人) 赵埙
琴鹤集(字伯和/缙云人)
练鲁倥侗集八卷外集四卷(字希曾松阳人元乡/荐明初徵之不出)
陈德恂少微集( (第 45a 页)
  编修朱濂
朱濂字伯清浙江义乌人洪武三年续修元史乃徵濂

与儒士 赵埙
朱右贝琼王彝张孟兼高巽志李懋李汶
张宣张简杜寅殷弼俞同俱充纂修书成擢编修俾授
楚王经濂自幼酷嗜考亭之 …… (第 11b 页)
  编修桑慎
桑慎字仲修世居常州迁嘉兴洪武初擢编修改监察
御史贤能廉直孝亲睦姻苦行力学逼于古人诤廷则
有折槛之风諌友则有面折之直以行部海南奏诛卫
使张荣坐不避八议罪谪琼安置未尝怨怼凡动止合
礼琼志称之

  编修董琰
董琰字子庄江西乐安人洪武间为编修迁国子司业
廖道南曰予考国史乃得朱孟辨 赵埙
者以修元史徵
吴升周孟东以贤良徵桑慎陈晟以儒士徵俱为编修
晟自撰族谱与孟辨孟东俱见宋濂文集而其行义之 (第 17b 页)
详弗可考也孔子曰予犹史之阙文也呜呼岂史之阙
文尔矣乎赞曰蒋敬谦慎蔡玄敦约王釐遭际朱右弘
博下迨罗周董朱为俦 赵埙
吴升孟东清修桑慎陈晟 (第 17b 页)
   订音
圣祖尝召学士乐韶凤宋濂待制王僎修撰李叔允编
修朱右 赵埙
朱濂典簿瞿庄邹孟达典籍孙蕡达鲁与
权谕之曰韵学起于江右殊失正音有独用当并为通
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 (第 16a 页)
   纂修
洪武六年十二月以儒士朱右 赵埙
朱濂孙作为编修
以纂日历故也作辞不拜明年五月日历始成云纂修
擢用盖自此始洪武末年充修史官者有教谕等官 (第 10b 页)
  董德镛(阙/)
  徐树藩(阙/)
  熊汝学(阙/)
  李慎修(阙/)
  张嘉绩(阙/)
   赵 埙(阙/)
  黄兆穰(福建晋江人官/生崇祯十年任) (第 97a 页)
  纂脩擢用
洪武六年十二月以儒士朱右 赵埙
朱濂孙作为编修
以纂日历故也作辞不拜明年五月日历始成云纂修
擢用盖自此始洪武末年充修史官者有教谕等官 (第 11b 页)
一体
追封从之仍命后不为例
  考订声音文字
圣祖尝召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濂待制王僎修撰李叔
允编修朱右 赵埙
朱濂典簿瞿庄邹孟达典籍孙蕡答
禄与权谕之曰韵学起于江左殊失正音有独用当并 (第 24a 页)
  修日历宝训
圣祖时设起居注后惟专设本院史官常谕学士詹同
等曰国史贵直书是非善恶昔唐太宗观史命直书建
成之事其意欲以公天下也予平日言行可记其是非
善恶汝等皆当明白直书勿为隐讳庶使后世观之不
失其实洪武六年七月壬寅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詹

同等言自上起兵渡江以来征讨平定之绩礼乐治道
之详虽有纪载而未成书乞编日历藏之金匮传之后
世上从其请八月甲申上御东黄阁命同与侍讲学士
宋濂为总裁官侍读学士乐韶凤为催纂官员外郎吴
伯宗儒士朱右 赵埙
朱廉徐一夔孙作徐尊生同纂修
乡贡进士黄昶国子生陈益旸等誊写九月四日开局
于西华门内分年纂辑日轮寺人守 …… (第 1b 页)
  修史
洪武二年二月丙寅朔诏修元史以中书左丞相宣国
公李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袆为
总裁徵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陈基
曾鲁高启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
谢徽十六人同为纂修开局于天界寺取元经世大典 (第 12a 页)
诸书以资参考时方召诸儒考礼于是儒士徐一夔梁
寅周子谅胡行简刘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时曾鲁辈
以元史方成共奏留之因命与诸儒同纂修九月元史
成纪三十八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二卷濂等
表上之惟元统以后尚缺三年二月乙丑诏续修元史
时儒士欧阳佑等采摭元统以后实事还朝仍命濂与
待制王祎总裁儒士 赵埙
朱右贝琼朱世廉王彝张孟
兼高逊志李懋张宣李汶张简杜寅殷弼俞同十四人 …… (第 12b 页)
书未备者悉补完之通二百
十二卷濂等率诸儒以进诏刋行之人赐白金二十两
文绮帛各二授儒士张宣等官各有差惟 赵埙
朱右朱
濂乞还田里从之后令解缙还家著述十年乃复来朝
因命改修元史之舛误及踵成宋书删定经礼凡例皆
以留 (第 13a 页)
 王祎(子充浙江义乌儒士/洪武初以待制兼任)迮原霖
 唐肃  陈迪   王廉  蔡玄
 蒋敬  廖赐(江西吉/安人)吴沈(见/前)  朱廉
  赵埙  
谢肃(浙江上虞人明/经洪武中任) (第 20b 页)
馀矣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赐金币将授官以老病辞还结庐石门山四)
(方多士从学/称石门先生) 赵埙(新喻人洪武初将修元史命宋/濂王祎为总裁官徵山林遗逸)
(之士为纂修官埙与焉书成赐赉遣归而顺帝朝/犹未备乃命欧阳佑等往北平采其遗事重开史)
(局仍以濂祎总裁徵四方文学士为纂修先后两/局并与埙一人而巳书成诸儒多授官埙不授寻)
(召修日历授翰林编修命与宋濂同职/史馆濂兄事之出为靖江王府长吏卒)
曾鲁(新淦/人七)
(岁暗诵五经稍长日取三史记之寻及其馀凡数/千年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洪武初召修元史书 (第 19a 页)
四)
(方多士从学/称石门先生)赵埙(新喻人洪武初将修元史命宋/濂王祎为总裁官徵山林遗逸)
(之士为 纂修官埙
与焉书成赐赉遣归而顺帝朝/犹未备乃命欧阳佑等往北平采其遗事重开史)
(局仍以濂祎总裁徵四方文学士为纂 (第 19a 页)
  中原音韵高安周德清著以答萧存存托张汉英作词
之问也学士虞集序之其平声分阴阳前所未发也入
声派入三声者广其韵耳张萱谓之北雅智谓北人未
尝无入声也洪武正韵宋濂王僎 赵埙
孙蕡等定正本
高安而存入声依三衢毛居正论字画杨时伟笺之王 (第 34a 页)
  明人赠昙霄上人卷


  詹同赠内侄昙霄诗   赵埙
赠霄上人序

  宋濂题

  明人题崔氏友竹轩记

  莫礼友竹轩记    秦约诗

  詹曑诗( (第 16a 页)
之清水潭墓今久阙展省是行
也愿归结茅庵于墓侧朝夕居其间以尽孝思公不忘
亲戚之好尚有以教之公乃以其事语 赵埙
曰我外舅
与故奎章学士邵庵先生雍郡文靖公宗系同出于雍
国忠肃公子尝游文靖公之门有师友之契霄上人之
行 …… (第 4a 页)
为师
法名昙霄字具瞻虽学佛而通儒书大义盖其家学云
洪武七年岁在甲寅秋七月甲午朔翰林国史院编修
官清江 赵埙

上人昙霄者宋丞相虞忠肃公彬甫之遗裔也其姑归 …… (第 5a 页)
今阁老詹先生同文而上人因与先生有连一旦来谒
将还庐墓于丹阳先生请 赵翰林伯友
为序且令余题
其左方西方圣人之教一则曰孝二则曰孝故升忉利
天为母说法而所演大报恩经亦孳孳弗倦桑门每取 (第 5b 页)
  总裁徵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汸陶凯高
  启等同修元史自元统至正间事无可据遣儒士
  欧阳佑等诣北平采访明年再修仍濂祎总裁而
  以 赵埙
朱佑贝琼张孟兼等同修然备员而已笔
  削皆取上裁且见文稍深古者辄芟去曰恶用是
  独即旧志为书可矣时 …… (第 11b 页)
  乙丑开局至秋七月丁亥书成又复上进以卷计
  者纪十表二传三十有六凡前书有所未备颇补
  完之其时与编摩者则臣 赵埙
臣朱佑臣贝琼臣
  朱世廉臣王廉臣王彝臣张孟兼臣高逊志臣李
  𢡟臣张宣臣李汶臣张简臣杜寅臣俞寅臣 (第 12b 页)
之其平声分阴阳前所未发也入
声𣲖入三声者广其韵耳张萱谓之北雅智谓北人未
尝无入声也洪武正韵宋濂王僎 赵埙
孙蕡等定正本
高安而存入声依三衢毛居正论字画扬时伟笺之王
应电曰正韵间以小篆正楷书之讹而未尝以古文 (第 81b 页)
  洪武正韵
东董冻笃 支纸寘(质/)齐荠哜 鱼语御(屋/)模母暮(屋/曷)
灰贿诲(屋/)皆解戒(屑/)真轸震(质/)寒旱翰曷 山汕散杀
先诜霰屑 萧筱啸(屑/药)高杲诰(药/)歌果个(药/)瓜寡卦(杀/)
嗟姐借(屑/)阳养漾药 庚梗更格 尤有宥(质/)侵寝沁缉

覃𧝓□沓 盐琰艳叶 (二十二韵洪武初宋濂王僎 赵埙
孙□等奉诏撰后孙吾)
(与编赐/名韵会)
  郝京山谱(十二韵/)
同 迟 危 虞 孩 真 田 调  (第 29a 页)
  元史
元史列传八卷苏布特九卷苏布特一人作两传十八
卷谔勒哲图十九卷谔勒哲巴图亦二人作两传盖其成书
不出于一人之手宋濂序云洪武元年十二月诏脩元
史臣濂臣祎总裁二年二月丙寅开局八月癸酉书成
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三卷顺帝时
无实录可徵因未得为完书上复诏仪曹遣使行天下
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县上之三年二月乙丑开局七月

丁亥书成纪十卷志五卷表二卷传三十六卷凡前书
有所未备颇补完之总裁仍濂祎二臣而纂录之士独 赵埙
终始其事然则元史之成虽不出于一时一人而
宋王二公与赵君亦难免于疏忽之咎矣昔宋吴缜言
方新书来上之初若 (第 38a 页)
愿归结茅庵于葬侧朝夕居其间以尽孝思公不忘亲
戚之好尚有以教之公乃以其事语 赵埙
曰我外舅与
故奎章学士邵庵先生雍郡文靖公宗系同出于雍国
忠肃公子尝游文靖公之门有师友之契霄上人之行 …… (第 28a 页)
为师
法名昙霄字具瞻虽学佛而通儒书大义盖其家学云
洪武七年岁在甲寅秋七月甲午朔翰林国史院编修
官清江 赵埙

上人昙霄者宋丞相虞忠肃公彬甫之遗裔也其姑归
今阁老詹先生同文而上人因与先生有连一旦来谒
将还庐墓 (第 29a 页)
于丹阳先生请 赵翰林伯友
为序且令予题
其左方西方圣人之教一则曰孝二则曰孝故升忉利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