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塔不台” 相关资源

地理類
編年類
時令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行仁则王。假仁则伯。人之好名者。亦伯之流也。
礼者。仁之施也。智者。义之藏也。
尝见农岩集中与闵斯文 彦晖
辨。知觉为智。知觉固未始外于智。然智觉属气。不当列于五常之智。览过既久。以知觉为智。今不记为何人之说 (第 287H 页)
数言。一以实数言。此则似无可疑矣。气盈。亦月之所不及。此亦不难晓。今便适忙甚。不暇一一。
答李同甫 彦晖
往复。欲一奉质而未及矣。承已见之。且谓所论。 (第 555L 页)
  

答闵 彦晖(丁丑)
   大学章句序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小注。云峰胡氏曰。朱子四书称仁曰心之德爱之理。义曰心之制事 (第 4H 页)
 先生本拟毕命农岩。而大夫人时在京第。故为便省侍。栖息近郊。且以石室书院。江山清旷。颇有斋居藏修之乐。遂定居焉。作外轩数楹以处焉。扁曰三山阁。前有沙渚三。故又命其地曰三洲。
再疏辞职。递。
答闵 彦晖(以升)
书。
 大学序文小注。云峰胡氏曰。朱子四书。仁义礼皆有定训。独智字未有明释。尝欲窃取朱子之意以 (第 424H 页)
。故认知觉为智。不免于以理妙理。以理涵理。农岩论辨。精深微密。毫发不差。而后来群儒。疑信相半。非直闵 彦晖
之听莹已矣。三渊又作智字说。阐扬农岩馀意。其言通达奇伟。不袭前言。愚于两先生立论。所尝笃信。无容赞一 (第 582H 页)
   寿席敬次存窝诗(九月十二日。设小酌。)
   颁胜(癸酉)
   祈谷
   大慈山房占韵漫赋(七月既望。同仲氏访 彦晖
于山房。)
   张淮安(善冲)丈挽诗
   大殿端午帖(丙子)
   荡春台口号(送仲氏于碧蹄馆归
可也。岂容强屈苟合。以自取自欺欺人之讥哉。早晚必蒙镌诲。有所砭正。斯谨拱而俟之。近见农兄文集。其抵闵 彦晖
书。以胡云峰所引知即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者。谓朱先生本训心之知觉。而云峰移以训智之性。章句盖 (第 255L 页)
询而审处如何。且尤翁所论立于墓所者。乃不迁位之庙。而玄石以为高祖庙。此与尤翁说不合。亦未知何故耶。闵 彦晖
之论。果亦云何。如有所闻。亦望示及。
答朴尚甫
所谕去就之宜。固非如我陋劣所能知者。然念儒者出处。有 (第 298H 页)
有准则者也。知觉则此心虚灵之用。神妙而不可测者也。夫以知觉专为智之用。犹不可。况直以智言之可乎。其答 彦晖
书曰。请兄且试先思心之神明与虚灵知觉。是同是别。又思所谓虚灵知觉。是性之体段。抑是心之妙用。又曰。孟 (第 587H 页)
有略有意义之语。)八板泷冈阡表。(欧阳公葬其父崇公于庐陵泷冈。自为阡表。)范文叔。(仲黼。)王迪功。 (彦晖。
)○韩志(韩持国撰明道志。)○龟山之铭。(胡文定撰龟山 (第 394L 页)
  

与闵 彦晖(以升)
桧浦案下。显益禀质既鲁。知见亦浅。虽自童稚。妄窃有意于古人为己之学。而只以己意为学。无师友之助。其 (第 256H 页)
介之中。不太峻隘。都事君亦自谓不如。雅恶近名。不以学问自命。而于圣言经旨。多有妙契独至之见。久周旋如 彦晖
者。犹未深知。一日闻公说鲁论荷蒉章义。大惊曰此朱先生所未发也。遂以向上事勉之。幼悟草诀。十龄已挥洒屏 (第 154H 页)
揄天纵,堂侄行教,自教,明教,从子道教,德教,三从侄时教,孝教,胄教,春教,夏教,再从孙东洙。闵以升 彦晖。
李师吉子贞。李熞君晦频数来会。庶弟指子惠教,懋教,从子智教,仁教,三从子硕教,从孙东衡,三从孙东任兄 (第 59H 页)
如君长作伴。免教偷惰度残年之句。明斋先生弟农隐素简严。于人少可。见先生深加敬重。尝阅便览。告明斋曰闵 彦晖
逝后。门下无礼学人。今得汝柔诚幸矣。谓先生曰吾欲观师弟讲讨说。遂索取礼疑问答诸纸。居数日。明斋就农隐 (第 200H 页)
保宿拙。惟是学日退而齿益添。韩子所谓聪明不及于曩时。道德日负于初心者。每念之凛然耳。顷在斋所。与闵君 彦晖
颇有讲磨之益。今失之矣。尤可叹也。时事如水益下。何足道者。想兄亦不得不为之嘅然千万。适闻仲氏将启觐行 (第 176L 页)
  答李匡运
   答明斋
   答宋质夫(徵殷)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九
 礼说○祧迁埋主
   答闵 彦晖(以升)
   答朴士心(泰恒)
   答南子闻
   答南子闻
   答权汝柔
   答权汝柔
   答南
  有一士人。有两子而长子废明。故依礼经传重于次子矣。士人死。次子依父命承重。厥后长兄生子而年长。或以归宗于长孙为可云。次子之意亦然。问于闵 彦晖。
则以为礼经长子废疾则有传重次子之文。父既已传重。不可任意归宗云。故遂寝其议。未几次子死。次子之子仍为 (第 196L 页)
  答曰。此礼亦常所疑者。如闻丧之晚者若适子。则虽踰期而闻之。自成服至祥禫。当一如在家之常礼。安可以练期已过而只行大祥耶。如此者。容或有一丧再练之节矣。立后晚与闻丧晚。疑于不同。闵 彦晖
尝引小记疏。接其馀服之说。以为不同之證。而疑礼问解。既以司马操之言为定。则接其馀服之说。今不可用。而 (第 296L 页)
 家礼源流多误字。故欲校證后还呈旧本。盖恐传讹而致眩后观也。但考校极未易。若难久留则亦欲姑为还纳。以待他日更借而校之。下教如何。
上明斋书(戊寅四月十八日)
伏惟此时。服履起居若何。千万意表。遽承从氏参判令监违世之讣。岂料畴昔一叙。竟作千古耶。西望长号。惊恸何言。况闻其夫人之丧在前冬。德门丧𥚁。胡至此酷。伏想侍御者暮境相依。奄见存殁。惨怛之怀。不亶同堂友爱之情而已也 。顷
者彦晖之逝。士友之痛惜。迄今未已。丧予之恸。益复如何。仰冀道体珍重。勉加诱腋讲讨之工。以振起后学之士 (第 112H 页)
之不同。亦有其意耶。○此段疏文引传语。或结于下。或弁于上。取其文顺而已。别无他意矣。
来教崔汝和,闵 彦晖
之意曰。适适相承。乃泛言之适。非弼指父祖己三世皆正体也。虽庶子承重。养他子为后。亦可谓适适相承矣。疏 (第 30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