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史伯璿” 相关资源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子并时而起皆有得于道者也至于项安世黄震方逄
史伯璿
之徒无虑数十人皆发明朱子之道者也至
于以文章名世如黄溍吴师道吴莱柳贯皆为一代之
儒宗而贯与师道皆学于 (第 5b 页)
其去如此者二人焉家本匮也钱以予困
乏者槥以资不能丧者汲汲若不及尤刻意教诸子□
礼币使师事乡先生郑如圭 史伯璿
时时诲之曰业诗
书之谓儒治法律之谓吏二者皆足以发身人顾多乐
从吏者不以吏之取效捷于儒之致用乎然儒术宽 (第 11a 页)
  春王正月辨
汉人说经多为宋儒掊击然实事求是汉人近古闻见
犹真学者不之考求而率为支离牵缀之谈则过信宋
儒之失也春秋聚讼莫甚于春王正月之一言谓周人
时月俱改者孔安国郑康成也(朱文公孟子/注主此说)谓改月不
改时者胡康侯也谓时月俱不改者蔡仲默也元人陈
定宇张敷言 史伯璿
吴渊颖等皆祖述汉人自胡传颁 (第 15a 页)
而违者亦或有焉文日繁而辨日起岐
愈多而道愈幽使读之者不舍源而寻流则弃同而即
异君子盖病之也吾乡乡先生 史君文玑
苦求于学笃
信坚守朱子之说反覆研究殆三十年遂取诸家纂辑
之编而去取焉乖戾者折而阙之隐昧者引而伸之旁 (第 5b 页)
躯壳甚厚则又自戾其说矣黄帝书
言水寔浮天而朱子云天外无水又朱子取沈存中
笔谈之说谓月本无光曜日而明而 史文玑
云月体
如镜面光背暗其近日远日而光有亏盈者盖常面 …… (第 9b 页)
  周礼疏神农以上有大九州黄帝乃于神州内分九
州世纪云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颛顼所建尧
遭洪水增幽并营为十二州禹平水土还为九州安

错言置于何所也按九州之错周髀浑天之说其形
各异后之论者多主浑天然其说亦各不同朱子云
地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甚久而不堕又云地是水
载盖巳不能一其说矣利西江谓地浑沦一球上下
四旁皆生齿所居 史文玑
又谓天之在地下者皆水
与土所满地有根著当在南枢不动之处虽有圣人
乌能折其衷乎

  川谷何洿 (第 14b 页)
   四书管窥三集(三首/)

闽黄泽敷仲永乐壬辰余校文礼部时所选奏进士也
而未尝识之其佐外藩也尝见其封事惓惓爱民之意
卓然今之贤方岳也今从吾友朱与言寄惠此本因并
志其人云
四书管窥四册永嘉 史伯璿文玑
著盖出饶氏辑讲何
氏集成胡氏陈氏发明金氏考證许氏丛说倪氏辑释
之后其论诸家之失皆平正的确刻板在永嘉郡 (第 3b 页)
   释拜

   释弁一
   释弁二
   释弁三
   释钩
   駮 史伯璿
月星不受日光辩
   驳朱锡鬯书杨太真传后
   杂记
   杂说
   张真人府印说
   得姓述 …… (第 2a 页)
   三国志书后
   诸夏侯曹传书后
   上秦小岘按察书
   答蒋松如书
  七年在新喻得文十三首
   驳 史伯璿
月星不受日光辩 (第 12a 页)
史伯璿
月不受日光辩
中西法皆言月星无光受日光以为光儒者言天亦主之
(第 44b 页)
史氏伯璿
以为不然其辩月光非受日光曰物之影必
倍于形地与水十万里对日之冲影当倍此以天度计之
一度二千六百里有奇 (第 44b 页)
三十四卷〈胡炳文〉,《四书集编》二十六卷〈真德秀〉,《四书类编》二十四卷〈汪九成〉,《四书管窥》五卷 〈史伯璿〉
,《四书纂疏》〈阙〉卷,《四书辑语》四十卷〈宋陈应龙〉,《四书集略》四十二卷〈卢孝孙〉,《四书集义》
百九十一卷目录
 春秋部总论九
  元黄泽春秋解〈论因事实以考书法〉
  熊朋来经说〈周正考〉
   史伯璿
文集〈三正说 改时改月〉
  程端学春秋本义〈春秋纲领〉
经籍典第一百九十一卷
春秋部总论九
元黄泽 ……互举其例,是以三统历昭二十年作正月己丑朔旦日,南至正月至七月皆以失闰而差,至闰八月乃本年之八月也。 史伯璿
文集三正说 改时改月
书伊训篇元祀十有二月,太甲篇三祀十有二月,蔡氏传谓:三代虽正朔不同,然皆以寅月
所从张敷言意分之,则以为民俗之所用,一为史策之所书而并行不悖,是夏与周两存之矣,后世博综之儒,若罗泌 史伯璿
杨慎之徒,皆踟蹰焉,而无所主岂非事难于定论乎?然而其疵可指也,鲁与列国并建为侯邦者也,史不同其奉周一 ……人改时与月,宋伊川胡安国则谓周人改月而不改时,独九峰蔡氏谓不改时亦不改月,至于元儒吴仲迂陈定宇张敷言 史伯璿
吴渊颍汪克宽辈,则又远宗汉儒之谬,而力诋蔡氏之说,谓以言书则为可从,以言春秋则不可从于乎四时之序,千 ……周之月数皆改,必其朝觐聘问颁历授时,凡笔之史册者,则用时王正朔,其民俗岁时相与话言,则皆以寅月起,数 史伯璿
又因其说谓诗咏歌之词,所言以寅月起数者,即所谓民俗岁时相与话言者也,是不知周礼朝觐之类,皆从夏正,而
疑 卷
孟梦恂著

四书集解 卷
宁德陈尚德著

四书解说 卷
何逢原著

四书管窥又管窥外编 卷 史伯璿
著, 伯璿
平阳人,精究四书,得朱子之旨。

四书述义 卷
朱谧著

四书备遗 卷
天台陶宗仪著

四书提纲 卷 ……三十四卷〈注〉胡炳文
四书集编二十六卷〈注〉真德秀
四书类编二十四卷〈注〉汪九成
四书管窥五卷〈注〉 史伯璿
四书纂疏 卷
四书集义一百卷〈注〉卢孝孙
四书集义精要三十卷〈注〉元刘梦吉
四书丛说二十卷〈注〉许谦 ……书精义集要》三十卷。

陈尚德四书集解 卷
王圻曰:宁德人。

何逢原四书解说 卷
见续文献通考 史伯璿
四书管窥 卷又管窥外编 卷
王圻曰: 伯璿,
平阳人,精究四书,得朱子之旨。

朱谧四书述义 卷
见续文献通考

陶宗仪四书备遗 卷
王圻曰:天台
文万篇。

《性理群书》 卷
永新冯翼翁著

《馀力稿》 卷
乐平朱公迁著

《管窥外编》 卷
平阳 史伯璿


《正学编》 卷
浙人陆正著

《先儒法言粹言》 卷
浮梁吴仲迁著

《续皇极经世书》 卷
槁城
敬夫书 答吴晦叔书 答林择之书〉
  魏了翁正朔考〈七月陈王业也〉
  荆川稗编〈赵汸熊朋来周正考  史伯璿
三正说 周洪谟周正辨〉
  群书备考〈正朔〉
皇极典第二百五卷
正朔部汇考
上古
黄帝轩辕氏,初定正 ……以对孟献子所谓七月日至也,冬日至而传称春正月,夏日至而经书秋七月,则春秋所书时月,皆用周正,明甚。 《史伯璿
三正说》
《书·伊训篇》:元祀十有二月。《太甲篇》三祀,十有二月。蔡氏传谓:三代虽正朔不同,然皆以寅 ……伊川、胡安国则谓,周人改月而不改时。独九峰蔡氏谓,不改时,亦不改月。至于元儒吴仲迂、陈定宇、张敷言、 史伯璿
、吴渊颖、汪克宽辈,则又远宗汉儒之谬,而力诋蔡氏之说。谓以言《书》,则为可从。以言《春秋》,则不可从 ……之月数皆改,必其朝觐聘问,颁历授时,凡笔之史册者,则用时王正朔,其民俗岁时相与话言,则皆以寅月起数。 史伯璿
又因其说,谓诗咏歌之词所言,以寅月起数者,即所谓民俗岁时相与话言者也。是不知《周礼》朝觐之类,皆从夏
言意分之,则以一为民俗之所用,一为史策之所书,而并行不悖。是夏与周,两存之矣。后世博综之儒,若罗泌、 史伯璿
、杨慎之徒,皆踟蹰焉,而无所主。岂非事难于定论乎。然而其疵,可指也。鲁与列国,并建为侯邦者也。史不同
沓不尽。又自谓尝候潮于东南海,见月临卯东海潮平而南海未长,月临午,南海潮平而东海已消,皆不同时。天台 史氏伯璿
则以为谓潮水与月相应,则可谓水往从月,则不可盖,谓水与月皆物也而无相从之理,此于襄公说中,或有意外之
汇编庶徵典
 第二十四卷目录
 日异部总论
  宋张子正蒙〈参两篇〉
  荆川稗编〈唐一行论日蚀略  史伯璿
论日月蚀〉
  娄元礼田家五行〈论日〉
  群书备考〈论日蚀〉
 日异部艺文一
  日蚀上表     ……外反观则交而不蚀。又曰:使日蚀不可以常数求,则无以稽历数之疏密,若可以常数求,则无以知政之休咎矣。 《史伯璿
论日月蚀》
《诗·十月之交篇》:日有蚀之晦朔,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掩日而日为之蚀。望而
渔樵问答         宋邵雍
  天地万物造化论       王柏
  论天地          元史伯璿
  辩天外之说        明杨慎
 天地总部艺文二
  两仪诗          晋傅元
  一 ……圣人,后天地而生,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殁,知天地之终者,畴克然哉。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论天地》 元·史伯璿
天问集注: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刺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黄帝问于岐伯
合东南多水西北多山处均平论,则地仍以嵩高山下阳城为中,但取最高顶心处则昆崙为中也。《井观琐言》:平阳 史氏伯璿,
亦近代博考精思之士,然揣摩太甚,反成傅会。所著管窥外编其持论多无一定之见,如论天地,既谓天属气,地属
  熊氏经说〈左传襄昭间所言岁星与天官书及今历家算木星各不同〉
  荆川稗编〈宋濂论月五星 吴澄七政左旋说  史伯璿
七政违天右转说 王应电七政右旋说〉
  刘氏杂志〈论七政〉
 七政部艺文
  齐七政赋        ……五、金六、水七、月八。夫土、水、火,其行之速,过于日、金。水、月,其行之迟,又不及日,此其大率也。 《史伯璿
七政违天右转说》
《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蔡氏传曰:天体至圆,周围三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