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黄瑞节” 相关资源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禮類
樂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時令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太玄部
 卦为体而蓍为用。卦之用。即蓍之用。故乾之初爻潜龙勿用者。已寓其虚一不用之意。(邵子亦有如此说矣。)圣人微意。自可想于不言之中矣。今虽以切近易见者言之。试为屈指而计数。则虚一不用之象。亦有可言。人之计数者。必先以母指计一数。而二三四

五。各以次屈其指焉。五指既皆屈。则母指却藏于四指之下而不见。所可见者。只上四指而已。此非藏其一而不用之象欤。手指虽曰体。数则五。而计数之际。只见其四。而其一则不见。是犹五行虽曰五数。而运行则只是四气。土却不与焉者矣。然母指虽藏于四指之下。而四指者皆枕倚而屈伸焉。土虽寄于四气之中。而四气又皆为持载焉。此又非一之不用而实为其用之原者欤。
  虚一象太极之说。详于启蒙。而朱子论之尤切矣。至明蓍策篇末附注 黄氏瑞节
所论。武陵丁氏原衍翼衍之说。论大衍之体数用数。尤为详备。而一之居中不用之象。自晓然矣。今按其说而作图 (第 411H 页)
杨氏说处。岂其全注本皆杨氏之所辑。而周氏移附时。特加杨氏之号于其按说邪。但于其中多引黄刘诸人之说。而 黄氏瑞节。
乃是元季之人。则又似不尽出于杨氏之所辑何邪。且周氏之移附此注。盖嫌其间断文公本书也。而今于见行本。还 (第 201L 页)
论说甚多。至于雠正同异而题跋其后。此见于大全书矣。若世所谓参同朱注者。即俞氏琰所裒辑。而所谓附录者。 黄氏瑞节
采摭朱子平日言论及于此书者。以备参绎者也。然其书皆略而不备。至于孔穴肯綮之地。多有所未得发挥者矣。意 (第 99L 页)
 序礼经。 以备矣二字看则盖言三代礼经之大备。不但周礼仪礼二经而已。下文存于今云者始以二经言。而要解以礼经备矣。为周礼仪礼。不能无疑。
似然。然二代之礼不见于今。所谓礼经非仪周而何哉。
 杨氏复曰。 家礼附注未知谁所为邪。下文所录 黄氏瑞节
既是元季人。则似 皇明人所为。其姓名伏乞 批诲。
附注是周氏复所为。详见问解卷首。
 祭礼(止)不同 (第 394H 页)
所谓衍文者。明此之亦当然也。泛看诚不能无疑。若就标题中。略载大传本文与注。则似晓然。如何。
  七板 黄氏瑞节
曰。不得祀者。退溪曰。指继高祖而言。有阙文。
愚意窃谓黄氏所谓以上为大宗之祖者。非必指别子也。盖虽继 (第 615L 页)
注数家。皆无所发明。闻有朱子所解而独未之见。辛亥春。始得俞石涧琰发挥一册。则朱子解参入于其中。而兼有 黄氏瑞节
所附录者。观俞氏所述。与真一等三家鲁卫耳。朱子所解。亦略而不备。而至于孔穴肯綮之地则几于襄野迷涂之叹 (第 452H 页)
  十九岁七闰为一章者。盖九为天数之终。十为地数之终。十九岁而天地之数俱终。故当七闰也。自一岁馀十日零八百二十七分。积十九年。得全日一百九十日零分。积一万五千七百一十三分。以日法九百四十分除之。计成日一十六日零六百七十三分。通前所得全日总计二百单六日零六百七十三分。将此数于十九年内。分作七个闰月。计三七二百一十日内。少三日二百六十七分。(二百一十日。以二百单六日。减之。馀三日二百六十七分。故云少。)七闰月之中。合除此三日二百六十七分。均作三个月小尽正恰好。故气朔分齐。定是冬至在十一月朔。是为至朔同日而为一章之岁也。(右见易学启蒙)
气朔分齐之说。性理大全。有 黄瑞节
之所论。而其说误。张旅轩易学图说。亦有所论。而其说亦非。惟此启蒙所谓均作三个月小尽正恰好云者。盖得之 (第 195H 页)
 气朔之分。更无馀欠。
去了齐字而但曰气朔之分无馀欠。则语涉模糊。盖馀则俱馀。欠则俱欠。是谓分齐。而无馀欠三字。未足以发明分齐之意。恐当曰气朔两分。恰与相齐而更无馀欠然后。意足耳。分齐二字。古今诸家说罕见有

说得著处。如启蒙小注 黄氏,瑞节,
玉溪诸说。皆未免可疑。而三山指要图所载说。亦恐非分齐本意。岂高明疑及于此而别立一条耶。
 析合补空。 (第 342L 页)
 玉斋胡氏曰闰馀全日总计二百单六日零六百七十三分。将此数于十九年内。分作七个闰月。计三七二百一十日内。少三日二百六十七分。七闰月之中合除此三日二百六十七分。均作三个月小尽。正恰好。故气朔分齐。(启蒙小注)○金农岩曰若如胡氏说则冬至入于前章晦日。合置三个大月四个小月。
  黄氏瑞节
曰所谓气朔分齐者。十九年合气盈朔虚。得二百单六日。不尽六百七十三分。七闰月亦二百单六日。不尽六百七十 (第 397H 页)
游升降。其所谓四游。乃是春西夏北秋东冬南。似与朱子之说有异。昔有疑四游之说者。朱子只以恐有此理答之。 黄瑞节
亦谓地有升降。张子特因旧说而未之易耳。)
邵子曰。天以气而依乎地。地以形而附乎天。天地自相依附。天惟 …… (第 307L 页)
  余襄公安道海潮图
朝生为潮。 朔日(日出潮生。日入汐至。)自后其期渐移。及望常缓一夜潮。早晚之期。(日缓三刻有奇。与月不及之数同。)望日(汐反为潮。潮反为汐。)自后又渐移。及晦复缓一昼潮。夕至为汐。 后朔(潮还为潮。汐还为汐。)缩一昼夜之潮汐。而返前朔之期。盖法于月足三十日之数而与日合也。
삽화 새창열기 黄瑞节
曰。潮汐消长。则惟余襄公海潮图序。最明白。盖潮之消息。皆系于月。月临卯酉。则潮涨于东西。月临子午。则 (第 308L 页)
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曲礼)○内则。庶子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终事而后敢私祭。
(上同小注) 黄氏瑞节。
 黄氏元季人。不仕。
(旁亲之无后者以其班祔章小注)祔祭。伯叔则祔于曾祖之傍。一边在位牌。西边安伯叔 (第 443L 页)
司马。荐 除斋郎。登第。官献纳。)
주-D001答李公浩问目
黄勉斋说(见答奇明彦别纸。)
正蒙集解 (黄瑞节
著。)
曼肤((佞倖传)曼。言质柔而色理光泽也。)
鬷明((左)叔向适郑。鬷蔑恶。立于堂下。一言而善 (第 407H 页)
云乎哉。昔武陵丁氏者。生于朱,蔡之后。其贤不及朱,蔡。而乃为原衍翼衍之说。其中发明虚一之说最为精到。 黄氏瑞节。
以丁氏之说为出朱,蔡之外。可谓备之备也。故君子不以人废言可矣。谨辨。
企斋文集卷之一
 记
  
(第 47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