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載記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兵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中觀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神部
寺峰律师。游学十诵。有龙光寺僧绰建元寺
法宠。并道秀域中声高梵表。乃服膺坐右
禀 宗成 实。刻情砥砺寝食忘疲。苦思沈沦
坑岸斯坠。弥历寒暑博习大成。至年三十
法轮便转。自此远致学徒盛开讲肆 (第 0478b 页)
法宠。并道秀域中声高梵表。乃服膺坐右
禀 宗成 实。刻情砥砺寝食忘疲。苦思沈沦
坑岸斯坠。弥历寒暑博习大成。至年三十
法轮便转。自此远致学徒盛开讲肆 (第 0478b 页)
绝。还京服业。迄于唐运。八
十馀卒矣。
释昙观。莒州人。七岁出家。慕欣法字。及进
具后寻讨义门。偏 宗成 实袪析玄滞。后
以慧解乱神本也。乃返驾澄源摄虑岩壑。
十六特胜弥所留心神咒广被锁殄邪障。高
问周远及 (第 0672c 页)
十馀卒矣。
释昙观。莒州人。七岁出家。慕欣法字。及进
具后寻讨义门。偏 宗成 实袪析玄滞。后
以慧解乱神本也。乃返驾澄源摄虑岩壑。
十六特胜弥所留心神咒广被锁殄邪障。高
问周远及 (第 0672c 页)
十一称量前事二托界成法三集僧方轨
四以法成僧五和别相形六简众净秽七心欲表和
八陈戒本事九提问所宗十举 宗成 答。」
【别列中大约为言一八及十缘通事别馀之七种
缘相俱通今文第八随事显缘故云陈戒即行筹
告令也四 (第 0748b 页)
四以法成僧五和别相形六简众净秽七心欲表和
八陈戒本事九提问所宗十举 宗成 答。」
【别列中大约为言一八及十缘通事别馀之七种
缘相俱通今文第八随事显缘故云陈戒即行筹
告令也四 (第 0748b 页)
不殊二作故。】
「次解大门第三缘戒境心且依二宗不同。」
【三缘境即约四门以辨三世。】
「初就当 宗成 论所陈有四一能缘心二所缘境三发
戒相四约防非。
初缘戒心但约现在念念虽谢不无续起即以此心
为戒因本 (第 0266b 页)
「次解大门第三缘戒境心且依二宗不同。」
【三缘境即约四门以辨三世。】
「初就当 宗成 论所陈有四一能缘心二所缘境三发
戒相四约防非。
初缘戒心但约现在念念虽谢不无续起即以此心
为戒因本 (第 0266b 页)
叙计中有四。一标宗。二释义。三举法。四
结定。此即标宗也。诸外道等为立常宗既无
同喻。迷情不息遂云。 宗成 但须异喻。不必要
藉同喻方成。
论云。异法遍故 述曰。此下释义也。三义为
三。此第一义也。立同为表 …… (第 0788c 页)
受自所
生麦果作决定因缘。汝若计有自然常因。麦
果即从自然而生。便失此摄受决定因缘能
生自果也。又汝 宗成 立初二细微云。第三细
果定有所因(宗)以是果故(因)犹如粗果(喻)此则
以有所生粗果證有自宗所许微细 (第 0797b 页)
结定。此即标宗也。诸外道等为立常宗既无
同喻。迷情不息遂云。 宗成 但须异喻。不必要
藉同喻方成。
论云。异法遍故 述曰。此下释义也。三义为
三。此第一义也。立同为表 …… (第 0788c 页)
受自所
生麦果作决定因缘。汝若计有自然常因。麦
果即从自然而生。便失此摄受决定因缘能
生自果也。又汝 宗成 立初二细微云。第三细
果定有所因(宗)以是果故(因)犹如粗果(喻)此则
以有所生粗果證有自宗所许微细 (第 0797b 页)
可分为三别。如论所云。戒如
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明喻即目何用
深思。寻喻乃三约贼唯一。事分三义 宗成 一
灭。故重张之意存通领。旦如礼敬一法用息
慢高。如不屈躬斯名犯戒。常念在心斯学定
也。常知无我斯名 (第 0861c 页)
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明喻即目何用
深思。寻喻乃三约贼唯一。事分三义 宗成 一
灭。故重张之意存通领。旦如礼敬一法用息
慢高。如不屈躬斯名犯戒。常念在心斯学定
也。常知无我斯名 (第 0861c 页)
广惠施饶益众生
未曾休息以此善根回求法界无量佛刹是名法
界无尽回向也此十回向总以无边行海随顺大
愿为 宗成 就普贤法界德用为趣也疏除狭劣障
成广大善者显益及所为也心不回向即为狭劣
以回向心一毫之善皆遍法界故云 (第 0298b 页)
未曾休息以此善根回求法界无量佛刹是名法
界无尽回向也此十回向总以无边行海随顺大
愿为 宗成 就普贤法界德用为趣也疏除狭劣障
成广大善者显益及所为也心不回向即为狭劣
以回向心一毫之善皆遍法界故云 (第 0298b 页)
之相约行则约佛自行所得之法不作此解何分在
缠能诠之名哉然则明佛自行所得之法意令学者
闻名识体依体明宗 宗成 有用起教分别亦若是而
巳矣是则初心之人便得果佛五章作自巳受用而
佛世尊只先得我之五章者也问签(五)( (第 0003a 页)
缠能诠之名哉然则明佛自行所得之法意令学者
闻名识体依体明宗 宗成 有用起教分别亦若是而
巳矣是则初心之人便得果佛五章作自巳受用而
佛世尊只先得我之五章者也问签(五)( (第 0003a 页)
永八年索秋之比自延历寺宗澄法印之灌顶
借寄此书同九年中夏之候托当寺睿舜显兴房
令书写之毕同晚夏之初托 宗成 少辅公令一校
毕。
同六月七日(于时)于东大寺尊胜院护摩堂南西新
学问所手自书直谬字毕为兴隆佛法劝 (第 0668c 页)
借寄此书同九年中夏之候托当寺睿舜显兴房
令书写之毕同晚夏之初托 宗成 少辅公令一校
毕。
同六月七日(于时)于东大寺尊胜院护摩堂南西新
学问所手自书直谬字毕为兴隆佛法劝 (第 0668c 页)
为
宗令诸菩萨修行契入为趣二会宗者若
就总望信解行德摄位为宗通成佛果为
趣信能必到如来地故近望唯信为 宗成
位为趣若依长科十分之宗此下三品以
为一分即果用应机周遍法界以为其宗
依此起信为趣故此亦名正报因果亦是 (第 0500b 页)
宗令诸菩萨修行契入为趣二会宗者若
就总望信解行德摄位为宗通成佛果为
趣信能必到如来地故近望唯信为 宗成
位为趣若依长科十分之宗此下三品以
为一分即果用应机周遍法界以为其宗
依此起信为趣故此亦名正报因果亦是 (第 0500b 页)
释也(文殊心下覆成上二然即贤首品初生起之意寻文可知)三宗
趣者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
智大行为 宗成 就普贤实德为趣。
四解妨者问文中但辨一百馀愿何有行
耶答文中辨行略有数重谓就所历事中
始自出家终于 (第 0689b 页)
趣者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
智大行为 宗成 就普贤实德为趣。
四解妨者问文中但辨一百馀愿何有行
耶答文中辨行略有数重谓就所历事中
始自出家终于 (第 0689b 页)
成非说人体兼示说人之处)三宗趣者亦先通后别
通以二品明平等因果为宗会前差别为
趣别以此品明平等圆因为 宗成 平等果
无二为趣。】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
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
如 (第 0805b 页)
通以二品明平等因果为宗会前差别为
趣别以此品明平等圆因为 宗成 平等果
无二为趣。】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
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
如 (第 0805b 页)
皆以
因果为其宗趣若以修因为宗得果为趣举果为
宗令修因为趣二者所信因果为宗令得差别因
果为趣举差别为 宗成 所信为趣举差别为宗令
得平等为趣平等为宗融差别为趣举平等为宗
令成行为趣举顿成诸行为宗令信平等为趣举 (第 0825c 页)
因果为其宗趣若以修因为宗得果为趣举果为
宗令修因为趣二者所信因果为宗令得差别因
果为趣举差别为 宗成 所信为趣举差别为宗令
得平等为趣平等为宗融差别为趣举平等为宗
令成行为趣举顿成诸行为宗令信平等为趣举 (第 0825c 页)
起者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或初从善知识所
闻名或从经卷中闻名故名在初以闻名故次识法
体体显次行行即是宗 宗成 则有力力即是用用能
益物益物故教他闻名是自行之始施教是化他之
初有始有终其唯圣人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 (第 0030c 页)
遍一切处
即以此觉而为始觉故不思议境即是观此之观
行方是圆宗故知体显次行文宽义紧须善解之
用居四者以 宗成 故方有力用言 (第 0031a 页)
宗成 者显体竟
也金体起宗宗还显体全鉴发光光还显鉴显鉴
既毕现像无遗是故 (第 0031a 页)
宗成 能遍益物教居后者用
能益物益物之方在乎施教故教当五闻名等者
然名之与教俱能诠理以约自他而分两章自行 (第 0031a 页)
禀从名命章化他初施从教命章有始有终等
者即二始终寻名得体 宗成 发用自行始终也施
教益他他亦寻名乃至发用仍成始终故知五章
有二始终文举二始形出两终矣。
△二拣别二初 …… (第 0031a 页)
下明宗定在于果合云前二是因后三是果恐
文误也然体非因果而是因果所显之理寻名得
体犹是因中信解显理未是 宗成 果显之理故分
属因四教行前四是行者对后施教故前皆行何
者名是行法体是行本宗是行果用是行德五自
他复以 (第 0031b 页)
闻名或从经卷中闻名故名在初以闻名故次识法
体体显次行行即是宗 宗成 则有力力即是用用能
益物益物故教他闻名是自行之始施教是化他之
初有始有终其唯圣人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 (第 0030c 页)
遍一切处
即以此觉而为始觉故不思议境即是观此之观
行方是圆宗故知体显次行文宽义紧须善解之
用居四者以 宗成 故方有力用言 (第 0031a 页)
宗成 者显体竟
也金体起宗宗还显体全鉴发光光还显鉴显鉴
既毕现像无遗是故 (第 0031a 页)
宗成 能遍益物教居后者用
能益物益物之方在乎施教故教当五闻名等者
然名之与教俱能诠理以约自他而分两章自行 (第 0031a 页)
禀从名命章化他初施从教命章有始有终等
者即二始终寻名得体 宗成 发用自行始终也施
教益他他亦寻名乃至发用仍成始终故知五章
有二始终文举二始形出两终矣。
△二拣别二初 …… (第 0031a 页)
下明宗定在于果合云前二是因后三是果恐
文误也然体非因果而是因果所显之理寻名得
体犹是因中信解显理未是 宗成 果显之理故分
属因四教行前四是行者对后施教故前皆行何
者名是行法体是行本宗是行果用是行德五自
他复以 (第 0031b 页)
摄。】
「摄此诸文故言以灭恶生善为用也。」
【其意可见。
△五判教相若论生起则寻名得体依
体立宗 宗成 有用用则设教此乃制立五章次第
若究五义须明总别名总三法体宗用三别示三
法今之教相判前总别时味所摄文二 (第 0077c 页)
「摄此诸文故言以灭恶生善为用也。」
【其意可见。
△五判教相若论生起则寻名得体依
体立宗 宗成 有用用则设教此乃制立五章次第
若究五义须明总别名总三法体宗用三别示三
法今之教相判前总别时味所摄文二 (第 0077c 页)
义诸说不同。依龙猛宗。约四悉檀。以释我闻。
(梵音悉檀。诸说不同。一云不翻。含多义故。或说翻之。或翻 宗成。 或翻为墨。或翻为印。或翻为定。或翻或就
究竟。如是异翻。难可定准。南岳禅师云。如大涅槃。胡汉并称也。 (第 0181b 页)
(梵音悉檀。诸说不同。一云不翻。含多义故。或说翻之。或翻 宗成。 或翻为墨。或翻为印。或翻为定。或翻或就
究竟。如是异翻。难可定准。南岳禅师云。如大涅槃。胡汉并称也。 (第 0181b 页)
声为佛事。或初从善知识所闻
名。或从经卷中闻名。故名在初。以闻名故。次
识法体。体显次行。行即是宗。 宗成 则有力。力
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闻名是自行
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终。其唯圣人
乎。 (第 0001b 页)
名。或从经卷中闻名。故名在初。以闻名故。次
识法体。体显次行。行即是宗。 宗成 则有力。力
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闻名是自行
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终。其唯圣人
乎。 (第 000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