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農家類
釋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二德用超异。上虽内外
充裕但是自利之体。向下方显利他之用。又分二。
一上助佛化。】

「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

【从佛者。非但随从侍卫而巳。乃依而不违其轨辙
也。转有流行不滞之相。轮有摧碾运动之功。盖 (第 0193a 页)

之法轮。能摧碾众生粗细烦恼。运出众生生死险
道。佛能转之。菩萨亦依其轨辙而转之。 妙堪
遗嘱
者。以声闻人愿行非妙。但取速灭。如世老人不堪
寄嘱。今实菩萨。又巳从转法轮。故智悲双妙。湛承 (第 0193a 页)
疑顿息。】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论曰大比丘为众所知识者也常随世尊有一 (第 0003a 页)
鹙子目连之徒。
△二叹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
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智水妙湛。不随欲有无明惑业而出 …… (第 0778a 页)
也。法华叹众。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所谓善
超诸有也。能于国土成就威仪者。随刹现身正容
悟物也。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者。道能助化。德足利
生也。而又严毗尼而作范。示应身而度生。意非利
彼一时。直欲拔济未来使皆超诸 (第 0778a 页)
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
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令声闻有声
闻威仪令出家者畏而象之故能从佛转轮 妙堪

嘱等。

▲所谓下引净名文显不思议用也智者云声
闻入定不能现四威仪如迦叶入定至弥勒出世方
乃现变 (第 0707a 页)
权文。又云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
作声闻缘觉。此发迹文也。】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长水云。法有摧碾烦恼义。喻之若轮。自既摧惑亦能转教令他破惑。孤山云。 (第 0183a 页)

诸尊者见佛始卒。佛所说法皆悉随从。故于今经及以涅槃 妙堪
遗嘱。涅槃中 (第 0183a 页)

法相宜。虽曰说法无法可说又不妨终日说法。虽曰
度生无生可度又不妨终日度生。故不曰堪遗嘱。而
更曰 妙堪
遗嘱。如是。若非住持中道何能若此。以故
从佛二句转叹住持之所以也。

次中。意谓何以为
善超诸有。乃 (第 0047a 页)
与大比丘
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
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
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 (第 0385c 页)
意在内。转轮。佛法能摧破惑障。运出生死之喻。
虽受遗嘱。实忘彼我能所之相。说法如幻。度生同
空。故称 妙堪。
毗尼。戒律也。在身曰严。在心曰净。六 (第 0385c 页)
竟。

二明位叹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
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
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初据迹明位。皆是者。无异众故 (第 0017c 页)
旭日先照高山。如洪霈
不芽败种。迨乎治轮转曜。黑山暂明。方等挫其小心。
般若充于大志。将事遗嘱。须迪 妙堪。
欲湛定心。乃阐
斯教。就祇桓精舍。集应法上贤。缘以戒为定因。示发
起于自恣。淫碍禅境。解爱缠以顶咒。 (第 0001a 页)
。故孤山指为十地。此从开显
释也。
○四叹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明诸大弟子皆住首楞严定也。古 …… (第 0603c 页)
(文)盖从佛
转五时法轮示为权行使实行成五味之益是从
佛转轮义也。然佛在世则随转法轮。佛灭度后则 妙堪
遗嘱。皆佛子之事。如父临终必有遗嘱。佛以
教法付诸弟子亦名遗嘱。须知声闻不堪付嘱。如
老病人不堪寄金 …… (第 0604a 页)
可托。以诸菩萨善能问答使佛法久住于
世。增益炽盛利安众生。方名妙堪。如此经阿难能
种种问佛诠显深义乃 妙堪
之相也。又临灭时种
种问答名 (第 0604a 页)
妙堪。
灭后使佛法久住亦名妙堪。故此
二句是释佛子住持也。次二句释善超诸有。毗尼
翻灭。灭身口诸非故。或云此 (第 0604a 页)
一班。如云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
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
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
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上是阿难通序之
文正明诸大弟子巳住首楞严定。 …… (第 0599b 页)
有。既能超之讵非大乘灭尽定耶。又云能
于国土成就威仪岂非现诸威仪耶。次八句释上首
楞严定。初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释佛子住持也。严净
毗尼弘范三界释善超诸有也。若不具大乘十戒乌
能生大乘灭定。又既超诸有即可为三 (第 0599b 页)
漏。回心大阿罗汉。而非定性声闻可
比者。】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试以大阿罗汉之德言之。以 …… (第 0343c 页)

仪。成就巳。亦成就人。非若昔日之耽寂灭。而不肯
成就众生也。又能助扬佛化。转大法轮。荷担家业。 妙堪
如来付托之遗嘱。非若昔日之不堪受是法
也。又能身严心净三聚之戒。言为世法。行为世则。
而大范乎三界焉 (第 0343c 页)
。生起现行。以平等性智。而能现起威仪)
(△〔温陵云〕随刹
现身。正容悟物也)
。】

「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

【【疏】智堪遗付也。法有摧辗业烦恼义。喻之若轮。自
既摧破障。亦能转教。令他破惑。(〔悫 (第 0526b 页)

刚般若曰。须菩提。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无著曰。为令一类贪著福德菩萨。深妙广大之 妙堪
任故。若不言无住布施。有大福德。非唯不能广摄下根。亦于无住法。失自宗故)
(卐二持者得果显智
慧门 ……
(第 0813c 页)
。超妙严之一门者。不其然乎。当是时。佛尚
住世。人未去圣。室罗筏之会。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
阿罗汉。 妙堪
遗嘱。故佛与之说法。其言简。其旨明。直
破咎根。不存枝叶。而阿难詶诘。犹多悲泪。系辞云。作
易者其有 (第 0842c 页)
不漏落取相不取相二边)大阿罗汉。佛子住持。(三序诸比丘之德)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开扩)(师范)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捝起)(接过)未 …… (第 0006a 页)
失名佛子住持诸有者
即业惑果三有漏之法也能于下叹叙别德清严可畏轨范行人名成就
威仪禀佛遗言能建大义名 妙堪
遗嘱乃至净尸罗而作范示应身以度
生此则智悲俱运积功长劫故能拔济未来而超诸尘累也辟支迦罗此
云独觉俱舍 (第 0007a 页)
性是回心向佛乘者此上即六种成
就谓信闻时主处众也。】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叹德也先叹自利德住者安住如来宫殿故 …… (第 0271a 页)
诸威仪非若昔日耽寂灭而不肯成就众生也
从佛转轮者谓助佛扬化转大法轮非若昔日但
念空无相无作不欣说法也 妙堪
遗嘱者谓如来
以家业付之之谓遗以后事托之之谓嘱今既荷
担家业又能发愿持经故曰 (第 0271a 页)
妙堪
非若昔日不堪
受是法不生一念好乐也严净毗尼弘范三界者 (第 0271a 页)
之轮。诸
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处于诸有。不为界系。故曰善
超。】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
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首二句。孤山云。随刹现身 (第 0465a 页)
汉句是显位佛子下十二
句是叹德也。】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
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无漏者无欲漏无有漏无无明漏诸惑断尽也 …… (第 0223b 页)
三土若观心因缘即空假中是圆教佛子住无
上戒持无作法轮圆超诸有也次能于国土成就
威仪是别叹戒德从佛转轮 妙堪
遗嘱是别叹慧
德严净毗尼弘范三界是广叹成就威仪德谓不
惟成一国威仪乃遍为师范于三界也应身无量
度脱众 (第 0224a 页)
生是广叹从佛转轮德谓不惟从一化佛
转轮乃同佛应身无量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是
广叹 妙堪
遗嘱德谓不惟护持正法像法乃悲愿
尽于未来也约教者若但指五天竺国为国土指
别解脱戒为威仪指生灭无生四谛 (第 0224a 页)
。不违轨辙。既能成巳成物。自不畏生
死。而欣寂灭。慈父之宝藏。正好付托。法子之才德。
正好担荷。故曰 妙堪
遗嘱。夫遗嘱者。谓托付一大
事因缘。使未来众生。有所皈命也。今观佛子。早巳
严净毗尼。具足梵行。其身 (第 0005c 页)

落二边也。善超诸有。则不漏于有。能于国土下。则
不漏于空。所谓善超者。即诸有而超诸有故也。所
妙堪
者。能超诸有。而又能于国土从佛转轮。不
滞于空有。故堪遗嘱。且又严毗尼以弘范三界。示
应身而度脱众生 (第 014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