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續道藏
,与 陈襄
、陈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
《谯定传》:定,字天授,涪陵人。一日至汴,闻伊川程颐讲道于洛,洁衣往见
曰:孙先生非隐者也。于是范仲淹、富弼皆言复有经术,宜在朝廷。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迁殿中丞。 《陈襄
传》:襄,字述古,福州候官人。少孤,能自立,出游乡校,与陈烈、周希孟、郑穆为友。时学者沈溺于雕琢之文
骛请托,而法官尤甚,有一人号望火马,又一人号日游神。盖以其日有奔趋闻风即至,未尝暂息故也。
《宋史 陈襄
传》:襄举进士,调浦城主簿,摄令事。县多世族,以请托胁持为常,令不能制。襄欲稍革其俗,每听讼,必使数
伤财赋》,举子多用。畜积字畜,本音五六反,广韵又呼玉反,声近御名,介坚欲黜落,攽争之,遂至諠忿监试。 陈襄
闻其事,二人皆赎金,而中丞吕公著又言责之太轻,遂皆夺主判,是时雍子方为开封府推官,戏攽曰:据罪名当决
州取地图。是时丞相陈秀公守扬,绐使者欲尽见两浙所供图,仿其规模供造。及图至,都聚而焚之,具以事闻。 陈述古
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群盗莫知的为盗者。 述古
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 述古
自率同职,祷甚肃,祭讫,以帷围,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人,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
爱,一女耶拱辰言塞且知谮之不行,也遽曰臣不知陛下能屈己,爱民如此真尧舜之主也洒泣再拜而出。
《宋史 陈襄
传》:襄留意教化,进县子弟于学。或谗之于富弼,谓其诱邑子以资过客,弼疑焉。人劝毁学舍以塞谤,不听。
乳母部外编
《东坡杂记》:有中书吏陈昱者,暴死三日而苏初见壁有孔,有人自孔掷一物至地,化为人乃其亡姊也。携其手自孔中出曰:冥吏追汝,使我先见吏在傍,昏黑如夜,极望有明处。已而见冥官,则 陈襄述古
也。问昱何故杀乳母,曰:无之呼乳母,至血被面,抱婴儿熟视。昱曰:非此人也。乃闻下吏追陈周官,遂放昱还
钱协
按《宋史·钱惟演传》:协字穆父,彦远之子也。生五岁,日诵千言。十三岁,制举之业成。熙宁三年试应,既中秘阁选,廷对入等矣,会王安石恶孔文仲策,迁怒罢其科,遂不得第。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 陈襄
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协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
郑穆
按《宋史本传》: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千数,与 陈襄
、陈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举进士,四冠乡书,遂登第,为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 ……封考妣,从之。改集贤校理,求外补,通判汾州。熙宁三年,召为岐王侍讲。嘉王出閤,改诸王侍讲。府僚阙员, 御史陈襄
请择人,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者。凡居馆阁三十年,而在王邸一纪,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讲说有法
默,泰昌以后,国论纷纭。而维持禁止,往往赖抄参之力,今人所不知矣。
《元城语录》曰:王安石荐李定时, 陈襄
弹之,未行。已,擢监察御史里行,宋次道封还,词头辞职,罢之。次直吕大临,再封还之。最后,苏子容又封还

赵景纬
按《宋史本传》: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景定元年,知台州,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首取 陈述古《
谕俗文》书示诸邑,且自为之说,使其民更相告谕、讽诵、服行,期无失坠。约束官吏扰民五事。取《孝经庶人章
胡寿安
按《明外史·循吏传》:寿安,字克仁,歙县人。建文中,举于乡,入国学。历事吏部,授信阳知县,调获鹿,并有政绩。以内艰归。永乐十一年,服阕起,补新繁。首延父老,询邑中利病,而罢行之。每岁春,躬行原野,劝民耕植。遇田亩荒芜,或庐舍圮坏者,辄询其窘乏所由,为之资给。常举 宋陈襄
教民格言劝导,民间子弟多欢然从化。岁久旱,田畴尽裂,斋戒祷神,大雨沾足。性淡泊,布衣粝食,如未仕时。
《俞汝尚传》:汝,尚知导江县,新繁令卒,使者使承其乏,将资以公田,辞,不许,至则悉以周旧令之家。 《陈襄
传》:襄举进士,调浦城主簿,摄令事。县多世族,以请托胁持为常,令不能制。襄欲稍革其俗,每听讼,必使数
陈诸侯之孝,作《富贵二箴》。
《郑穆传》:穆熙宁三年,召为岐王侍讲。嘉王出阁,改诸王侍讲。府僚阙员, 御史陈襄
请择人,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者。凡居馆阁三十年,而在王邸一纪,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讲说有法
建上蔡书院,礼景纬为堂长,以疾辞。依旧职差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首取 陈述古《
谕俗文》书示诸邑,且自为之说,使其民更相告谕、讽诵、服行,期无失坠。约束官吏扰民五事。取《孝经庶人章
州刺史,迁西上閤门使,再归郎中班。曾公亮荐之,复以嘉州团练使为太原、泾原路总管。夏人寇用亮堡,转运使 陈述古
摄渭帅,几移文索援兵,不听,率诸将偕请,又不听,乃趣以手书。 述古
怒,移几为凤翔,且劾生事。朝廷以总管非转运使所得徙置,遣御史出按, 述古
黜,几亦改鄜州。召判三班院。边吏告夏人趋大顺,英宗问几。几曰:大顺天险,非夏人可得近,正恐与大顺为雠
伪署官吏。上曰:小人无知,此儿戏尔。独流其首恶,馀释之。庚戌,宋遣使馈其先帝遗物。辛亥,宋以即位,遣 陈襄
来报,即遣知黄龙府事萧图古辞、中书舍人马铉往贺。壬戌,南府宰相韩王萧唐古致仕。壬申,以广德军节度使耶
为京西路同提点刑狱。壬午,右正言李常贬通判滑州,监察御史里行张戬贬知公安县,王子韶贬知上元县。癸未, 侍御史知杂事陈襄
罢为同修起居注,程颢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公事,前秀州军事判官李定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五月癸巳,诏
可与为忠言赋      苏轼
  庶言同则绎         前人
  学问至刍荛赋         陈襄
  论听言疏         薛叔似
  折槛旌直臣赋        李纲
  乞差官看详封事劄子 
世行己不可不宏,常令我容人勿令人容我,宁令人负我,勿令我负人,曹操有宁负人之言,此奸雄之所以逭诛也, 陈述古
有当容人之言,此先正之所以立训也。
《贤奕》:人于仓卒患难中处不乱,未必才识了得,必其胸中器局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