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續道藏
 首曰吾惟有书数千卷遗汝

吴师仁字坦求钱塘人笃学励志不事科举 陈襄
邓温
 伯蒲宗孟皆以遗逸荐于朝元祐初被召命以学坦
 求平生不问卜中年丧亲庐其墓日托栖真寺僧造
 饭一 (第 3a 页)
 节以制度不伤财赋举子多用畜积字畜本音五六
 反广韵又呼玉反声近御名介坚欲黜落攽争之遂
 至諠忿监试 陈襄
闻其事二人皆赎金而中丞吕公
 著又言责之太轻遂皆夺主判是时雍子方为开封
 府推官戏攽曰据罪名当决臀杖 (第 5a 页)
 用齿衰男女为其徒各止三十人两京倍其数四五
 焉著为定令以徇其习且使后世不得复加也(本朝/景德)
 (中天下二万五千寺嘉祐间三万九千寺 陈襄述古
判祠部日说云用江邻几杂诗)
杜牧之和裴杰新樱桃诗云忍用烹酥酪从将玩玉盘
 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遂知唐 (第 4a 页)
 前忝一麾公馀尝得预言诗玉阶跬步为霖早云路
 风波得志迟浴凤池深春荡荡观鱼台古草离离重
 来故老休相问请揭纱笼有旧碑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 陈述古
作杭守东坡作倅 (第 7b 页)
述古
令东坡作诗云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 …… (第 7b 页)
 风雨寒我亦平生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濠守侯德裕侍郎藏东坡一帖云杭州营籍周韶多蓄
 奇茗尝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杭 述古
 
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 (第 9b 页)
欲言故托以附子由信后见书果言宗椽(乃丞/相字)子督
学有文而沉静若愚刚毅不可犯及见元素稍异待
既而 陈述古
自旁郡移南都过亳复有旨还旧任大
人为作乐语云铜符方拜新留守竹马还迎旧使君
杨陈大喜自此相知尤深督学字 (第 9b 页)
 金镀丰稷奉使见其供具器皿皆神宗赐高丽之物
 盖高丽制于契丹每遇契丹使至其国所居殿上鸱
 尾皆暂撤去
郑待制穆字闳中福州人与刘彝 陈襄
皆以德行为世
 所尊号四先生时郑归闽公亦有诗送之曰清晓都
 门祖帐开路人相与叹贤哉流尘几翳看山眼落日 (第 9a 页)
料钱例宋次道云李长主在宫中请十千
晚年增至七百千福康出降后月给千贯
景德中天下二万五千寺今三万九千寺 陈述古
判祠
部云章伯镇勘会省案岁给椽烛十三万条内酒坊祖
宗朝糯米八百石真庙三千石仁宗八万石 (第 4a 页)
人而辍也遂师事之
福唐有陈烈季甫周希孟公辟郑穆闳中 陈襄述古
穷经
苦节以古人相期故当时有四先生之号章望之表民
作四贤传行于世又其友人刘彝执中方佐胡安定先
生兴学 (第 5b 页)
早达是把孟子做
不识字人看底人
邹至完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
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陈襄述古
云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

徐仲车云做仁且做仁未到得能反处仁到尽处然后可 (第 4a 页)
 之变也方春秋时当舍经而用变以权宜从事盖左

 氏亲授于圣人者如此 密学陈襄
当有书辨其非是云
   诗话
梁钟嵘作诗评掎摭本根总核华实收昭明之所遗可谓至矣
 其序云夏歌曰郁陶乎 (第 21a 页)
 (二月省汶/山郡并蜀)

荀卿为兰陵令县在汉属东海郡今沂州承县诚斋延
 陵怀古有兰陵令一章盖误以南兰陵为楚之兰陵
 也古灵(若璩按古/灵 陈襄
号)诗亦误(若璩按魏地形志兰陵郡/兰陵县有荀卿冢与史记)
 (卒因葬/兰陵合)
文中子父曰铜川府君( (第 5a 页)
维均举坐大笑想老乳母亦吐气泉下 陈密学襄
荐贤一疏三十三人自涑水至郑侠皆知名
当世独五人不甚显如虞太熙刘载薛昌朝吴贲吴恕
俟考太熙等尺牍见奕修 (第 7a 页)
  东坡录沿流馆诗
东坡在翰林被旨作上清储祥宫碑哲宗亲书其额绍
圣党祸起磨去坡文命蔡元长别撰玉局遗文中有诗
云淮西功德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
炙不知世有段文昌其题云绍圣中得此诗于沿流馆
中不知何人作也戏录之以益箧笥之藏此诗乃东坡

自作盖寓意储祥之事特避祸故托以得之味其句法
则可知矣
  石屋洞题名
临安石屋洞崖石上有题名二十五字云 陈襄
苏颂孙
奕黄灏曾孝章苏轼同游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内
东坡姓名磨去仅存髣髴盖崇宁党祸时也
  柳展如论 (第 12b 页)
帝飞白记其略云熙宁六
年冬以事至姑苏安简王公子诲出所赐公端敏二字
又有作钱塘六井记其略云熙宁五年太守 陈公述古
至问民之利病明年春六井毕修故详其语以告后人
运司又差先生往润州道出秀州钱安道送茶和诗
七年甲寅先生年 (第 8a 页)
  律中黄钟赋(唐裴度/)

  黄钟管赋(唐阙名/)
  黄钟养九德赋 (宋陈襄/
)
  黄钟赋(元毛元庆/)
  黄钟宫为律本赋(唐王棨/)
  律吕相生赋(唐王起/)
  律吕相 …… (第 19b 页)
  斲雕为朴赋(宋欧阳修/)
  藏珠于渊赋(宋欧阳修/)
  中堂远千里赋(唐谢观/)
  学问至刍荛赋 (宋陈襄/
)
  天下为一家赋(宋吕大钧/) …… (第 44a 页)
  高宗梦得说赋(唐李观/)

  文王葬枯骨赋(唐白行简/)
  神女不过灌坛赋(唐王棨/)
  周公成文武之德赋 (宋陈襄/
)
  周以宗强赋(宋沈初/)
  沛父老留汉高祖赋(唐王启/)
  四皓从汉太子赋(唐王棨/)
  …… (第 45a 页)
  焚雉头裘赋(宋文彦博/)
  任官惟贤材赋(宋范仲淹/)
  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宋范仲淹/)
  三公调阴阳赋 (宋陈襄/
)
  六官赋(宋范仲淹/)
  六事廉为本赋(宋苏轼/)
  贤不家食赋(宋范仲淹/)
  鸿渐于 …… (第 47a 页)
  制器尚象赋(宋范仲淹/)
  车同轨赋(唐白行简/)
  德车结旌赋(宋宋庠/)
  百工由圣人作赋 (宋陈襄/
)
  耀德不观兵赋(唐张随/) (唐王棨/)
  倒载干戈赋(唐王棨/)
  铸剑戟为农器赋(唐裴 …… (第 48a 页)
  读书镫檠赋(明王一翥/)
 卷六十四  武功
  善师不阵赋(唐阙名/)
  有征无战赋(唐陈山甫/)
  善胜不武赋 (宋陈襄/
)
  不阵而成功赋(宋田锡/)
  师贞丈人赋(唐独孤授/) …… (第 68a 页)
  天道益谦赋(宋范仲淹/)

  蒙以养正赋(宋范仲淹/)
  复其见天地之心赋(宋王禹偁/)
  损先难而后易赋 (宋陈襄/
)
  蹇赋(明何景明/)
  履霜坚冰至赋(唐王起/)
  履薄冰赋(唐皇甫湜/) (唐阙名/) …… (第 73a 页)
  天爵赋(元陶安/)
  孝者善继人之志赋(宋文彦博/)
  中者天下之大本赋(宋文彦博/)
  至诚尽人物之性赋 (宋陈襄/
)
  德至者色泽洽赋(宋刘弇/)
  卮言日出赋(宋王禹偁/)
  慎所好赋(唐阙名/)
  同人 (第 75a 页)
 卷九十四  音乐

  琴赋(汉傅毅/) (汉蔡邕/) (晋嵇康/)  (宋陈襄/)
    (
元杨维桢/)
  焦桐入听赋(唐王起/)
  无弦琴赋(唐张随/)
  五色琴弦赋(唐仲子陵/)
  …… (第 29a 页)
  太公璜赋(元杨维桢/)
  荆山璞赋(元范琮/) (元谢一鲁/) (元孔浍/)
    (元文逢原/)
  缫藉赋 (宋陈襄/
)
 卷九十七  玉帛
  金赋(唐阙名/) (唐韦岫/)
  金精百鍊赋(唐周渭/)
  披沙拣金 …… (第 33a 页)
  粤王台赋(明黎民表/)
  阿房宫赋(唐杜牧/)
  馆娃宫赋(唐黄滔/) (宋王阮/) (宋范成大/)
  咸阳宫赋 (宋陈襄/
)
  宣防宫赋(宋刘跋/)
 卷一百九  览古 (第 49a 页)
一律之动静俾四时而式序彼唐尧敬授羲和钦若未
曰穷于寒暑者哉
  黄钟养九德赋        (宋/)陈 襄
惟黄钟之起一本太极以函三导微阳而敷畅养九德
以稽参五声正而八音和清宫旁达六府修而三事治
元化中含始其 (第 24b 页)
继崇堤而
节水将下塘而注陂羌运漕而达河亦溉旱而涵㳽泽
及田畴之广乃继闻于太傅之记辞钱氏置千兵而设
陈氏述古
资众僧而缮治既大备于苏公树三塔于
中流横六桥于长堤复继志于赵侯与□扩波光于板
日续曲院之一支亭馆日增 (第 25a 页)
  周公成文武之德赋(以公旦成此文/武之德为韵)
                (宋/)陈 襄
天开周道臣有姬公灭管蔡流言之乱成文武盛德之
风摄政宣谋纂徽柔之懿铄勤王致理集保定之元功
足以绍重光于 (第 11a 页)
者之深功何百城而能及
  三公调阴阳赋(以中辅之职燮/理阴阳为韵)  (宋/)陈 襄
朝无阙政官设居方故三公俾辅和于邦国用调燮于
阴阳居槐位以分班洞均舒惨列鼎司而效职灼序柔
刚伊昔令王宠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