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續道藏
丨丨仁宗/特丨丨资善堂遣使谕曰此会)
(特为卿设可尽醉也仍诏自令/由经筵出者为例神宗实录)荐三十三人 (枢密直学/士陈襄
在)
(经筵曰尝论丨当世之士自司马温公而下丨丨丨丨/最后言郑侠小臣愚直敢言如此是亦发于忠义非陛)
( …… (第 5b 页)
浩除少保大/观文醴泉观使)
(兼侍读进读三朝宝训及真宗正说事关治体及当法/祖宗者必委曲援引开广上心引 陈襄
故事荐石斗文) (第 5b 页)
 (膳部/郎中)
事类言明堂(徐邈为祠部上言南北郊及丨/丨丨宗庙毁建言皆有證魏志)立太庙(晋/改)

(丨丨丨挚虞为祠/部郎职其事职类)应礼乐(许允之字之奇才丨丨/丨擢为祠部郎同上)酌故
(后魏裴修兼祠部曹每有疑/议修撰斟丨咸有丨丨北史)损礼仪(周舍博学精义/理梁武帝召拜)
(祠部郎丨益丨丨/多自舍出梁书)有史才(谢沈为祠部郎/丨丨丨职略)传礼学(贺德/基世)
(丨丨丨三世为/祠部郎南史)呼为冰厅(祠部丨丨丨去声丨言/其清且冷也因话录)不博
都门(唐省中语后行祠屯/丨丨中行丨丨同上)执奏僧道 (陈古灵先生襄
(第 10b 页)
述古
判尚书祠部)
(时译经僧法护遗表度十僧赵槩奏列子/庙三年度道士襄皆丨丨不行神宗实录)祠曹所领(祭/以 (第 10b 页)
 历代沿革(国朝太平兴国四年别置侍讲以常参官/充政和七年诏改侍讲为直讲详见赞读)
事类经佐(眷彼藩邸高选丨丨/唐大诏令姚元之制)师范(其归登吕元膺宜/侍讲承华丨丨磐)
(石可充太子诸王侍/讲元和册太子赦)赐紫(至道二年以孙奭为/诸王府侍讲丨丨)答拜(大/观)
(二年定王嘉王府侍讲沈锡奏真宗时以张士逊为王/友命王丨丨以示宾礼今讲读之官职在训导亦王之)
(友傅也可如王友例/令王答拜续会要)可为劝戒(郑穆字闳中为嘉定二/王侍讲府僚缺员 御史)

(陈襄
请择人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也居馆/下三十年在王邸一纪非公事不至执政之门讲说有)
(法丨丨丨丨者 (第 4a 页)
惟世臣巨室为能余嘉祐中始识懿敏王公于成都其)
(后从事于岐而公自许州移镇平凉方是时虏大举犯/边转运使 陈述古
摄帅事与副总管刘凡议不合军无)
(纪律边人大恐声摇三辅及闻公来吏士踊跃传呼旗/旆精明鼓角欢亮虏即日解 (第 18a 页)
州长洲县日赋五题/人多傅诵太宗丨其丨召丨丨丨授直史)
(馆赐五品服择犀带/以宠之真宗实录)一见知奇才 (陈述古
知河阳县会/富公移镇河阳丨丨) …… (第 16b 页)
(人听政之暇时一至学/丨加丨丨之言行录)劝学谕子弟 (陈襄
(第 18b 页)
述古
号古/灵知仙居县公于)
(正岁因耆老贺作丨丨一篇且丨之曰尔遣丨丨亟来/就学于是从之翕然邑人自是有所矜 …… (第 18b 页)
德政是师(贤哉过县/尹丨丨丨)
(吾丨万事无锋颖一心惟孝慈家贫因客冗发白为民/饥谁刻前山石令人去后思 陈古灵
赠剡县过秘丞诗)
为政风流(子贱弹琴宰邑日终军弃繻英妙时承家节/操尚不泯丨丨丨丨今在兹杜甫题洛明府) …… (第 23b 页)
(疏帘丨丨离纲罟政未息风澜悯物刑多省劳/心席少安秖惭无惠政求配古人难 陈古灵
诗)凫看令
尹仙(翟表郎官瑞丨丨丨丨丨单父/畏多服河阳贵少年杜甫诗)官清马骨高(县古/槐根)
(老丨 (第 25a 页)
禁先生诘其僧曰吾闻石丨岁现光俟复现/当取其丨就观之自是丨复有丨程伊川撰明道先生)
(行/状)奸首丧气 (陈襄
王建州之浦城簿会邑阚令公独当/县事每听讼必使数人环列于前私谒者)
(无所𤼵由是邑人知公之不可干老丨 (第 8a 页)
暇日泛丰湖登白鹤峰追和东坡诗/陶写罗浮风物殆尽凡四奉祠丨丨丨丨户屦常满侄)
(朴模皆/登第)谓四先生 (陈襄
(第 5a 页)
述古
福州人有学行与陈烈/郑穆周希孟友善闽人丨之丨丨丨)
赐仙花带(陈睦贤良绛之孙王俊民榜第二人及第元/丰 …… (第 5a 页)
之韵语阳秋云绎丨丨至孝尝作/丨丨丨以娱其母王介甫赠之诗云种竹尝疑出冬)
(笋开池故/合涌寒泉)李伯纪 陈襄
(第 6a 页)
(陈襄
李纲伯纪序襄之文/曰所著文章殆所谓有德) (第 6a 页)
傅尧俞字钦/之郓州项城人元)
(裕四年拜中书侍郎/在位三年卒丨丨丨)元通金石人(傅楫字元通尝从学/于 陈襄
襄称之曰傅)
(丨丨丨丨丨也/以其女妻之)使金不肯拜(傅察字公晦孟州济原人/宣和七年接伴金丨时金) (第 4b 页)
憔悴欧阳公拒霜花)唤作拒霜(千枝扫/作一番)
(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丨丨丨丨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东坡和 陈述古
拒霜花)宇不凄凉(拒/霜)
(花已吐吾丨丨丨丨天地虽肃杀草木亦芬芳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装浓霜湿丹脸西 (第 2b 页)
辄承(吉温推事未穷而先计赃/成奏乃引囚问震以裂成)
(丨丨丨丨无敢迕鞭楚/未收于壁而狱具矣)钟能辨盗 (陈述古
知浦城县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
(为盗者 (第 3a 页)
述古
绐之曰某庙有丨至灵丨丨丨为盗者摸/之则有声不盗者摸之无声以帷帷之阴使人以墨涂)
(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 (第 3a 页)
拳于
今之士君子
   元祐人材
观古灵之荐藁而后知元祐人材之贤(长编熙宁九年/哲宗初即位古)
(灵 陈襄
荐司马公而下三十三人章藁司马光韩维吕/公著乞诏还词苑或居经幄苏颂宜居编修孙觉李常)
(范纯仁可充侍从 (第 17a 页)
 林駉 撰
   朱氏之学
元祐初元擢用横渠人曰吾道之幸不知异日节惠之
谥此所以为幸也(哲宗元祐二年 陈襄
荐三十六人张/载预其列 又至宁宗嘉定间谥节)
(惠/)建炎中兴召用龟山人曰儒学之荣不知异日文靖
(第 1a 页)
月以兵部员外郎/宋琪为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以琪)
(参知政事十一/月拜同平章事)近例左右史次补知制诰而 陈襄
以右 …… (第 17a 页)
后得莹中尊/尧集遂改神宗实录盖蔡卞据王安石日录妄修神)
(宗实/录也)气高行古人皆化之不曰迂阔而自变 (陈襄
与乡/士陈烈周)
(希孟郑穆四人者气高行古以天下之重为己任时学/者溺于篆籀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学指为迂 …… (第 24a 页)
殊重谨微密君)
(相予久予嘉君伐/得象乃建州人也)荐贤报国莫非名士则见于古灵之藁
(陈襄福州侯官人号 古灵先生
哲宗元祐初荐司马温/公而下凡三十三人皆节义忠正之士谓之古灵藁)
受遗诏于治平之初(曾公亮泉州人治平初 (第 25a 页)
可属危难举王存以张
子厚为学行修明以吴育为端良吴恕为器识凡见于一
藁者亦皆君子人也(长编熙宁九年古灵 陈襄
荐司马/温公而下三十三人章藁司马光)
(韩维吕公著乞诏还词苑或居经幄苏颂宜居编修孙/觉李常范纯仁可充 (第 10a 页)
   荐贤
乾兴初年仁宗即位之始也而王曾首荐吕夷简之相
(长编仁宗谋相/王曾荐吕夷简)熙宁九年哲宗即位之元也而 陈襄
(第 12a 页)
荐司马光之用(长编熙宁九年 陈襄
荐司/马温公而下三十三人)夫人主临御
之初兴起事功寤寐人材毛发丝粟寸能不遗为人臣
者不念公家榱桷之用 …… (第 12b 页)
国朝知人之明荐人之公为大臣者
惟知荐贤报国为事为士夫者惟知行已律身为常上
以公取下以公进盖不特如王曾 陈襄
所荐也噫盛矣
曹彬一代名将也教子登坛韬略世授卒以二子荐之 (第 13a 页)
教授湖苏间束脩弟子以)
(数千计时方尚词赋独湖学以经义/入时务学中故有经义斋治事斋)闽中则有周希孟 陈述古
之流(墓志蔡襄知福州闽士专用赋应科举公/得周希孟以经学传授学者尝数百人又)
(有陈襄字 (第 19a 页)
述/古
以经学名)周子之在濂溪(周茂/叔)张横渠之在关中(张/载)
(字子厚设/教关中)康节二程之在洛(邵雍 (第 19a 页)
维迂儒循/默崔昈性颇严以之代维庶有补益)王府
侍讲谨选德行之人(四朝国史郑穆为岐嘉二王侍讲/府僚缺员 陈襄
请择人神宗曰如) (第 37a 页)
文馆太子中允和㠓直集贤院赵邻/几直史馆杜镐知秘阁先是但有直文馆于是始备三)
(馆之/职)至嘉祐以蔡抗 陈襄
充秘阁校理陈绎充馆阁校
勘而三等之官备矣(长编嘉祐四年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蔡 (第 11a 页)
陈襄
集贤校) (第 11a 页)
(乃所以/求知也)噫荐人者既公所荐被荐者不私所干又何患
荐举之失职也昔 陈襄
荐司马温公而下三十三人剡
章遗墨炯炯不磨绍兴天子特为赏音呜呼安得荐人
如古灵被荐如温国以为异日之美谈 (第 9a 页)
(绍兴元年诏/曰近得 陈襄)
(
荐章草起司马光而下三十三人德行言语政事文理/皆所具备今宣示百辟卿士可亦各举所知得其人当)
(受上赏其 (第 9a 页)
 往来久而倾圮民佃以为浮屋元祐中方达源为御
 史建言乞重修短垣护其堤岸疏入报可遂免渰溺
 之患达源名蒙桐庐人 陈述古
婿多与苏黄游奏疏
 见其家集中用载于此臣闻为治先务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