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類書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續道藏
太玄部
经。寻复化灭。不见文字。圣
王去后。吾法灭尽。如是久后。弥勒当下世间作佛(出法
灭尽经卷中)


法显
佛国记云。耆阇崛山。未至头三里。有
石窟南向。佛本于此坐禅。西北三十步。复有一石窟。
阿难于中坐禅。 …… (第 0852a 页)
开元释教录。于首楞严三昧经下标云。或直云首
楞严经。是也。法苑珠林引王惔冥祥记二验。皆在
东晋之世。 法显
佛国记。耆阇崛山石窟。佛于此住
说首楞严。首楞严三昧经首云。一时佛在王舍城
耆阇崛山中。是知晋宋间持 (第 0852c 页)
竺法护译
* 鬼问目连经一卷

* 失译
* 杂藏经一卷

* 沙门 法显

* 饿鬼报应经一卷

* 失译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

* 安世高译 (第 0668b 页)
于教不说世出世二
边。于谛不见真俗二边。于化不定权实二边。是故
为众放眉间光。

钞譬如闇中宝者。喻 法显
略。喻中五事。一闇。二宝。
三无灯。四有眼。五不可见。喻阙有眼一事。法中五
事。一障染。二心宝。三无 …… (第 0035b 页)
。言依
行发故。合为说。贤首云。四诸地后得随事起行。悲智不住。五诸地加行。所起解行。为趣地方便。六寄 法显
成。诸地差别。此三合为说大)更以义取。略有二种。一唯就十地
以明。以證智为果分。方便寄法等并因分。此 (第 0036c 页)
复二义。
一以修證相对。则方便造修为因分。息修契实为
果分。二以诠表相对。则以寄 法显
地差别为因分。
真实證智为果分。如初三地寄同世间次三寄二
乘及禅支道品等。令众因此表解地义为因。所表 (第 0036c 页)
所许。此乃求三。何阙求一。答出外不见。必有异
途。将昔许三。以求异意耳。亦得是索一也。

此中下二合 法显
索果。文句曰。若依大品云。是乘从
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若未出时。巳乘是乘。争出火
宅。何故复言。车 (第 0400b 页)
法例多
喻意显法无边而略如其喻也。】

「所以尔者至穷终方原始。」

【释曰此显位上下相即也由是下以 法显
人故皆
始终一齐耳。】

「如上同时至佛者即其事也。」

【释曰初例总显别又云下引地经与十住偈文皆 (第 0251c 页)
上空义而已。上以诸 法显
则曰是法即生即
灭。次以心念明则曰刹那刹那。然意犹难晓。
故复徵释云云。九十刹那等如经未检。夫以
(第 0299c 页)
该之。若
论我所。即假名所托。本当实法。今以者字当
之。约能计者说。当是人法二执。一切法集下。
以实 法显
空。实本非假。为成空义故。以名等
三假言之。法境界空者。正言人法所显之空。
此空无相故不可转。此空不 …… (第 0306b 页)
。虽当入忍位。
而非已入。亦常学伏忍法。而非久修伏道故
不可名字是为定人。则又曰是定人者。是以
定人 法显
其不定。文理自直。但如向正一二
字。则可知矣。第二明性种性中。言如四念
处等。本小乘观法。今通约别圆 (第 0312b 页)
萨契穷实性。自体无染。故无体无生
也。
△三赞上品。】

「发光菩萨夜摩王。」

【谓随闻思修等。照 法显
现。故名明地。现犹发也。明
即光义。】

「应形往万诸佛刹。」

【化境。】

「善能通达三摩地。隐 (第 0552c 页)
生四弟子而示迹佛则有异前文以佛显佛。

【玄】或将迹 法显
本法

本弟子所證證迹佛之證。

四恒离车

离车梵音也此翻边主其国多义让五百长者迭
为王。

乃至 (第 0488c 页)
生灭之法通教奏无
生故妙别教奏恒沙法故大圆奏一总诸法故持然
一音之奏四教随闻故曰可解。

般遮于瑟 法显
传翻为大会。

四乾对教
藏则界内事教菩萨以拙度度物如钟
鼓之有形量故名乐也通则界内理教谈巧度度物 (第 0502a 页)
何但独得云唯识耶。故知若约事理圆谈。则须趣举。
一尘一念。皆具三千。若约解行难易明之。则须剋就。
法显
具。故章安问云。十界互相。有为因为果。答俱
相有也。而果隔难显。因通易知。又四念处。引大论。明
难解 (第 0859b 页)
真谛。发二
眼二智者。含中故也。正如向约教旨示含中是也。或
约别接说。如曰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 法显

二智。一往约名言。次第别异也。或兼二接说。如曰别
圆接通。名曰含中。此正从本而言。发源于此故也。 (第 0169b 页)
情有相之三。以不离诸 法显
非相之相故。则曰非无
性具微妙身等。是则终日常即。终日常离。即离俱时。
性具旨显。方曰妙达即具者也。 (第 0179b 页)
 如来八十归真际」
#+END_VERSE


【大般涅槃三德秘藏名曰真际即一切三世诸佛
机息应转放身命处也广示大雄示灭化事莫过 法显
所译涅槃经故彼曰如来既受波旬所请自
言却后三月当般涅槃所应度者皆巳毕竟即语
阿难言我于今夜入灭汝诣鸠 (第 0098b 页)
云微妙净法身湛然应一切(二岂耶下释成不二)可解(二果用下约因
理释又二初举果例成)
可解(二乘 法显
相又二初明果必由因又二初示所依理本)有本
者本即因也由本因三业一念即空假中致果成三
密不思议用也或有 (第 0323b 页)
是十乘之解果报是三
法之相旨归是息化之理今故不言但举正观成
前五妙起教成后五妙。】

「【钞】巳约心 法显
乎妙旨虽知十妙不离一念若非
妙行何能成之故玄文虽立观心而且托事附法
盖非部意故多阙略若具论能成之功须 (第 0429c 页)
初通叙佛性旨归(四)

* 初积学潜心(自)
* 二意成解行(恐)
* 三喻 法显
(万)
* 四思修则契(若)
* 次别叙今文缘起(二)

* 初假梦(曾) (第 0506a 页)
无相亦无相如
海浪虽异均一湿性故无差别以譬诸识唯心亦
无异相是亦以八识从六识则异六识从八识则
不异以 法显
譬亦应可知心名采集业者据唯识
谓八识心能集诸法种起诸法故业亦法也意则
七识缘藏识等恒审思量计以为我故 (第 0145c 页)
者生常无常过若无分别觉永离常无常
从其所立宗则有众杂义等观自心德言说不可得。」

【将以无常显常以二 法显
不二故复陈三义明之
则所谓常及双非皆究竟果德名偏义圆其理一
也言如来所得智是般若所熏者谓修德之智全 …… (第 0216c 页)
法随顺涅槃有如顺流而非去义故曰如来不随
诸去流转谓于法悟性不随相转故不同去流以
去是生死坏灭义故若以 法显
譬而流亦无流以
前后流均一水故又曰生死本际不可知者是复
以生死对涅槃若以本际言之则皆不可知覆释
上不 (第 0221c 页)
经云太子饲虎
巳群臣白王宜收骸骨出山平地阇维收取舍利
起塔供养此乃往昔所起之塔此品之初从地涌
出者是 法显
三藏传云西域有国名竺刹利东行
二日至萨埵投身喂虎处此处有塔众宝挍饰王
臣供养不绝又饿虎经后记云尔时国 (第 053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