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义 传     刹书记

   惟 谨     道 谦
   善 建     惠 明
    永 颐     
道 济
   无 本     惠 嵩
   蓬莱圆禅师   正 觉
   觉 先     石 林
  (第 114b 页)
  手影戏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

一笑还从掌握来(夷坚志/)
  咏菖蒲
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
叶叶如何有泪珠(补续高僧传/)
   永 颐
    (第 17b 页)
永颐
(第 17b 页)
山老
仁和唐栖寺僧 (第 17b 页)
云泉

  初秋忆湖上诸山
山中夏日足幽娱葛帔藤床诵宝书白拂惹云黏几案 …… (第 17b 页)
  月夜游冷泉亭
地灵泉上寺松壑定深清独听子规叫况逢山月明树

藏春洞黑石拥夜泉鸣日出喧车马终非隐者情(以上 云泉)
(
集/)
  道 济
   道济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临海李都尉文和远
   孙受度于佛海禅师居灵隐后居净慈 (第 19a 页)
    曾由基王谌李自中董杞陈宗远黄敏求程
    炎子刘植张绍文章采章粲盛世忠程垣王
    志道萧澥萧元之邓允端徐从善高吉释圆
    悟 释永颐
凡四十八人考林逢吉即林表民
    之字盖前后刋板所题偶异实得四十七人
    又诗馀二家为吴仲方张 (第 2a 页)
乎否也且逌然重为我解颐矣
   云泉释
天下之物苟有可观必有可取苟有可取必有可乐余
尝观于 (第 20b 页)
云泉
油然而起圛然而行徘徊乎山泽之间弥
纶乎宇宙之际变化倏忽望之而成色测之而不可为
象者此非云也耶源源而来 (第 20b 页)
混混而流滔滔汨汨不舍
昼夜行乎涧溪之曲放乎江海之大濆瀵疏瀹听之而
成声取之而无不得其欲者此非泉也邪之二物者或

升而上或趋而下其势若不同及其遍雨天下流润四
海其用等耳之二物者岂尝有意于其间哉尝行其所
可行而止其所可止(阙/)  已也故幽人处子得而狎
之而名卿大夫(阙/)    国家者无不得而取之也
幽人处子得其细名卿大夫得其大易地居之则皆然
也余生越之东鄙进不获为名卿大夫之事退不能蹈
幽人处子之节愧(阙/) 云泉
者也余闻有一物之物有什
百千万亿兆之物有一人之人有什百千万亿兆之人 …… (第 21a 页)
间万有不齐而吾可以抚而
有之衽席之上此无他君子所观观其理也君子所取
取其理也君子所乐乐得其理也肰则若 云泉
者其可 …… (第 21b 页)
取而乐乎其不可取而乐乎余不知也知之者 云泉

人也 (第 22a 页)
云泉
之人前侍御史康公也公入佐天子出掌宪
度从容进退之间而人不见其有为之迹公之于 (第 22a 页)
云泉

三而一之者也余尝慕其为人而识其客陈子尚因为
之言如此庶亦 (第 22a 页)
云泉
之徒也邪
  与许门诸友论宗法
仆不佞获与诸君讲以文之好虽不可谓之知言然未
尝不槩于心也此见有以宗法 (第 22a 页)
 (朱南杰学吟一卷古栝王琮雅林小藁一卷芳庭斯/植采芝集二卷钱唐陈起芸居乙藁一卷霅川吴仲)
 (孚鞠潭诗集一卷龙泉沈说庸斋小集一卷唐栖 释/永颐云泉
诗集一卷金华王同祖学诗初藁一卷四)
 (明陈允平西麓诗藁一卷钱唐何应龙橘潭诗藁一/卷柯山毛珝吾竹小藁 …… (第 36a 页)
 (黄文雷看云小集一卷汴人赵希㯝抱拙小藁一卷/丹阳葛起耕桧庭吟藁一卷碧涧利登骳稿一卷廉)
 (村薛嵎 云泉
诗一卷山阴葛天民无怀小集一卷钱/唐余桂渔溪诗藁一卷又渔溪乙藁一卷长沙刘翰)
 (小山集一卷大梁张良臣 (第 36b 页)
  (三十/卷)

如璧(号倚松老人本抚州士人/名饶德操有倚松集二卷)
祖可(字正平庐山僧即苏庠之弟少有恶/疾故又称癞可有瀑泉集十三卷)
善权(字巽中靖安人/有真隐集三卷)
怀深(法号慈受靖康/间住吴之灵岩)
显万(字致一浯溪人有/浯溪集二十一卷)
道济(始出家灵隐后居净慈风狂与/市井伍人以为颠故又称济颠)
元肇(字圣徒通州/人有淮海集)
居简(号北涧蜀僧始居净慈后/隐飞来峰有北涧集十卷)

善珍(字藏叟/泉州人)
斯植(字建中号芳庭住南岳寺有/采芝集一卷采芝续藁一卷) 永颐(字山老杭/之唐栖人)
自南
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非/子华亭人止杭之玛瑙寺)
了慧(字岳重宝/觉寺僧)
道举
显忠 (第 72b 页)
  (三十/卷)

如璧(号倚松老人本抚州士人/名饶德操有倚松集二卷)
祖可(字正平庐山僧即苏庠之弟少有恶/疾故又称癞可有瀑泉集十三卷)
善权(字巽中靖安人/有真隐集三卷)
怀深(法号慈受靖康/间住吴之灵岩)
显万(字致一浯溪人有/浯溪集二十一卷)
道济(始出家灵隐后居净慈风狂与/市井伍人以为颠故又称济颠)
元肇(字圣徒通州/人有淮海集)
居简(号北涧蜀僧始居净慈后/隐飞来峰有北涧集十卷)

善珍(字藏叟/泉州人)
斯植(字建中号芳庭住南岳寺有/采芝集一卷采芝续藁一卷)
永颐(字 山老
杭/之唐栖人)
自南
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非/子华亭人止杭之玛瑙寺)
了慧(字岳重宝/觉寺僧) (第 72b 页)
向者里推
托师云何曾梦见山僧来僧云恁么去也师叱云者
弄泥团汉。

僧参师问仙乡那里僧云福建师云那一府 僧云泉
州师云东西两塔立虚空明甚么边事僧云今日却
好到资福师云未到资福巳前意作么生僧云和尚
还要第二杓师云甚 (第 0436b 页)
老僧如何是佛答云汝即是若信得及
沿途逍遥就路还家若信不及待等驴年。】

「法眼因闻井被沙塞却泉眼乃问 僧云泉
眼不通
被沙碍道眼不通被甚么碍僧无对自代云被眼
碍。」

【师拈云有道碍眼有眼碍道这个说话颠倒不少。 …… (第 0534a 页)
陈应聪 李明应 李崇德 张应士
李云逵 陈世闲 何登应 冯景馀 冯光耀
张蓬峰 何可至 张门杨氏
山老
宿 庆湛 清玉 普睿 普济 通社
光常 联睿 庆联 永贞 永恒 珠明
庆知 大智 澄法 澄月 净孝  (第 0536c 页)
僧参师问甚处来云漳州南山来师云南山有一条
鳖鼻蛇汝摸得著么僧无语师云汝不是南山来。

僧参师问那里来 僧云泉
州来 (第 0276c 页)
云泉
州近日公令
巳严汝作么生跳得出僧云一拳打出师云作么生
打僧顿足师便啐。 (第 0276c 页)
北民悍,为择其不便者六事具以报。明年夏,巡警学生卒业,恩铭诣校试验,锡麟乘间以枪击之,被重创。知县陆 永颐
锐身救护,先殒。锡麟令经历顾松闭校门,不从,亦毙之。从者负恩铭还署,遂卒。事闻,赠太子少保,谥忠悯,
牛           施东洲
  牵牛           林逋山
  牵牛花           僧永颐
  甲子岁后园牵牛      元郝经
  牵牛           明吴宽
  牵牛花        ……河归。
《牵牛》林逋山
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深结此花。
《牵牛花》 僧永颐
老梅枝上挂牵牛,引得青花上树头。秋圃日斜风露冷,倒垂长蔓拂鸣鸠。
《甲子岁后园牵牛》元·郝经
野花照
来红〈二首〉       方岳
  和雁来红          薛嵎
  感雁来红          僧永颐
  雁来红          元周翼
  题雁来红        明斯一绪
  老少年〈三首〉    ……。
《和雁来红》薛嵎
若将群卉分高下,此种无因到画栏。寒蝶不知红是叶,飞来犹作野花看。
《感雁来红》 僧永颐
落落云中雁,亭亭阶下草。草心将变红,雁声来已早。霜风日夜催,对此忘吾老。玲珑叶数层,次第颜色好。燕脂
闻蝉          陆游
  闻蝉二首         林景熙
  秋蝉             永颐
  咏蝉          金党怀英
  闻蝉            周昂
  闻蝉         ……薰风一曲换西凉。
其二

近交纸薄云翻手,旧梦冠空雪满颠。却忆画船曾听处,夕阳高柳断桥边。
《秋蝉》 永颐
日落秋蝉噪柳津,为伤风露咽声频。送晴送雨江亭外,偏感舟行晚泊人。
《咏蝉》金·党怀英
槁壤阴潜罢转丸
山赋         梁吴均
  诋仙赋〈并序〉      宋宋祁
  八公山赋        明王 永颐
 八公山部艺文二〈诗〉
  八公操          汉刘安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     齐谢朓 ……馀痕。武安阴语而前死兮,更生伪铸以赎论。彼逞诈以罔时兮,宜自警于斯文。
八公山赋        明王 永颐
繄八公之胜峙兮,俨
于其易。又何可议到于其难乎。改量之请。恐难轻施。新还起之式。行之几年。已成著令。事体不轻。至于汰落之 永颐。
陈咸之蠲税。查陈充代之前。难容他议(是白遣)。孟山火税。移补军饷事。臣窃有愚见。该县即本道最残之邑也 (第 484H 页)
立本谷。以本钱收捧也。牟作租停退。还作本色也。税大同作钱。停退荡减也。田大同大米。以小米代捧也。田畓 永颐
免税也。结钱蠲减退捧也。赈资谷空名帖也。大同米留作常赈谷也。储置米上下。以钱需用。军门各司屯谷。以钱 (第 223H 页)
一万六千馀名。自所居地方官。从多少作队。每年冬三朔内。行哨队鍊三次。且哨队鍊时。试射放。三次居首者。 永颐
身役。两次居首。减给当年身役。则可以为激劝之道。而必不以偏苦为怨矣。 或曰。停番之军。既纳身布。又赴 (第 117H 页)
所增之数。俱是有厅,武学之窠。其视骑步甲士之类。苦歇悬殊。高下顿异。一转而兼司仆。再转而为司果。仍得 永颐
于束伍之籍。而骑甲之分隶于营邑者。或排番而立役。执典涓之贱事。或作保于官属。应无厌之诛求。虽卖田牛雇 (第 156H 页)
  田赋
结揔中。凡良田美畓。多是歇卜也。瘠田下畓。举皆重卜也。好庄则富豪之所有也。簿土则穷民之垦辟也。自打量之初。势力不侔。颠倒若是是白遣。逐年浦落。成川之全失田形。而未入 永颐。
白徵税纳者。比比有之。或不无泥生新起之处。监任辈抵死牢讳。不为现告。非逐库踏验。无以查出。改量作结。 …… (第 313L 页)
 各邑结揔。昭载量案。而民被屡百年休养生息之泽。可以起垦者。已尽无馀。而十数年来。歉荒频仍。水旱备无。浦落未蒙 永颐
者及流离死亡者之陈废无主处。责税末由。甚至有称以乞卜结民处。分排出税。已是可闷。而况又加之以还加起名 (第 313L 页)
色。不计实起之有无多少。以几结几卜。作为定式。逐年添录。年积岁久。而便成膏肓。此是虚卜之一条根

柢也。若从实抄执。不限数爻。随现入录是白遣。如无新起处。不必强责充数。则庶可为实惠。
 年久旧陈田畓之未蒙 永颐。
而年例状请以新灾推移俵给者近千结。而此非一年二年所致之数也。年条既久。难以究覈。然既已连年俵给。则无 …… (第 314H 页)
大惩创之会。若有一半分变通。则何惮而不为也哉。有民然后有国。有国然后。亦有宫土。臣以为白徵虚结。许令 永颐。
宫土免税结中可以减省者还属。漏税与冒称者。亦为 (第 315H 页)
  
(自营既给丁复结。先生祀孙承旨公允谊。呈状固辞曰。家有奴婢。可以奠守。井有百亩。足为祭田。复求为募丁复结。则不徒事体之未安。实有损于公家。郡以此再报于营。营给米三十石。墓奴杂役。令 永颐
下。自后如申弼夏,徐世辅,李勉兢,张瀚,李洛秀,尹彝铉,李汇宁,李汇溥,孙相骏诸知郡。相继立旨。助给 (第 20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