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景。无端细雨不成泥。卧看物态随时变。柳絮因风揔不齐。
怪石
或乖或雅或峥嵘。山泽癯容此孕精。对案三时 翁与可。
不妨呼作石先生。 (第 11L 页)
欲抄录则 特旨毕录后。双书梗槩如小注㨾。为宜耶。 特旨中已详本事。虽不录。恐不至阙事。如何。恨不于漱 翁合
席时共议也。曾见 英庙御制序跋。不满四五行。 王言之体然尔。弁揭恐无疑。两制俱模本书刊之似好。否则楷 (第 482L 页)
知行该备。且此章为一篇之体要。而阙却知一边其可乎。谓慎独之非为知者。恐为陆王之资口而非善读者也。然晦 翁合
两节而言不睹闻时。固当持守。然不可不致察。谨独时固当致察。然不可不持守。(朱子说止此。)此说若不以知 (第 366H 页)
归客真逢大有年。罪罚相将犹未蔽。身名从古两难全。都忘宠辱暝心坐。洞里斯 翁合
唤仙。(岭上老翁尚无恙。)
太白山城。瞻谒太师公铁像。
万仞山头一片城。丹楹翠桷拂云明。升平保障英灵 (第 265H 页)
 凡再度往复。俞公答书略曰。来书所谓仁义未尝离气而只得谓之理者。甚甚善善。仁既只得谓之理则德亦不得不谓之理也审矣。又曰至若所谓明属于气德属于理八字。深得栗 翁合
心性之旨。 (第 163L 页)
文油抹更争光。企斋夏永薰生几。骆谷岚深润透床。二物并能除热恼。一篇还复助清凉。北窗真味君先得。乞与衰 翁合
退藏。
天磨山僧日訚。遥寄卷轴。求诗甚勤。次前人韵。书以还之。
寺古山深一径微。想应方丈挂禅衣。遥看 (第 317L 页)
娇娆满眼却颠迷。晚见幽姿欲噬脐。酷爱瑶英窥牖笑。绝怜疏影傍床低。诗 翁合
赏清肝肺。俗子休攀浪品题。天种北人浑未惯。争言桃李谩成蹊。
地瘦苔斑夕照残。干摧枝古镇馀寒。风怀冷落 (第 23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