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樂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左传六年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是年二月公/侵郑取匡为)

  (晋讨/也)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聘礼 聘君/
与夫人一)
  (使兼致之夫/人不别使)晋人兼享之十年冬武叔聘于齐齐
  侯享之曰子叔孙若使郈在君之 …… (第 50a 页)
遭丧之礼以行杜预谓闻晋襄有疾臆说也
聘礼遭丧岂独主国之丧哉其礼有五一主国君之丧
二主国夫人世子之丧三 聘君
之丧四私丧谓使者父
母之丧五宾介之丧其礼皆详于聘礼故曰豫备不虞 (第 57a 页)
使者尊)宾东面致命(致其/君命)大夫降阶西再拜
稽首宾辞升成拜受币堂中西北面(于堂中央之西受/币趋 聘君
之命)
宾降出大夫降授老币无傧(不傧宾/辟君也)摈者出请事宾面
如觌币(面亦见也其谓之面威/仪质也○ …… (第 27a 页)
唯升堂/由西阶凡介之位未有改也)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贿/子)
(人财之言也纺纺丝为之今之縳也所以遗 聘君
可以为衣服相厚之至也○縳息绢反)礼玉束帛
乘皮皆如还玉礼(礼礼 (第 32a 页)
聘君
也所以报享也亦言玉璧/可知也今文礼皆作醴○皆者谓贿)
(纺与礼玉二事其升/受皆如还玉之仪也)大夫出宾 …… (第 32a 页)
(受币于某宫可知略之○受上介璋宾受之也宾受璋/当亦垂缫而致命本以君夫人 聘君
夫人但妇人无外)
(事亦君命之故言致/命若非君命然也)执贿币以告曰某君使某子贿授
(某子若言高子国 …… (第 34b 页)
 记燕聘宾之礼
无行则重贿反币(无行谓独来复无所之也必重其贿/与反币者使者归以得礼多为荣所)
(以盈 聘君
之意也反币谓礼玉束帛乘皮所以报 (第 49b 页)
聘君/
之享礼也昔秦康公使西乞术聘于鲁辞孙而说襄仲)
(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厚贿之此/谓重贿反币者也今文曰贿反 (第 49b 页)
 宾亦宜有傧不胜其费故虽尚文而亦有所止也
大夫对北面当楣再拜受币于楹閒南面退西面立
 问卿大夫北面受币则授者必南面此南面受币则
 授者必北面也私面似可用敌者之礼然大夫于
 君
之问听命受币皆北面壹如对本国之君礼不可
 以无报故于私面北面而进币盖不敢如将君命之 …… (第 24a 页)
 南面而奉君命而为邦交又不敢用私家敌者受授
 同乡之礼也还玉则宾主同乡以彼此皆将君命耳
 大夫受币再拜而不稽首以别于听 聘君
之命也
 问卿宾东面致命而南面授币私面大夫北面拜礼
 而南面受币皆礼意之曲而当者
摈者出请众介面如觌 …… (第 24b 页)
 大夫则承君之命而为君还玉宾则终聘之事而为
 君受礼故皆不敢拜
聘享夫人之聘享问大夫送宾公皆再拜
 四者皆答 聘君
之正礼故知主君必申其敬而宾不
 敢亲见也若亲见则拜送不可以不答拜聘享又再 …… (第 28b 页)
 为前退辟之礼问大夫又别为之仪皆非所安故并
 以辟为敬焉介可以视主君之拜者义不敢答也问
 大夫而主君乃拜焉示 聘君
为己而加礼故大夫转
 不敢私拜于宾馆也宾不敢见而主君拜送示好命
 之有终犹始见将命而拜其至也观主君为 …… (第 29a 页)
 礼若微有缺焉主君于使者拜无不答终又总其大

 节而再拜者四焉 聘君
遣使时宜再拜而送之而经
 记无其文岂告庙卜聘筮日筮使之礼皆包于君卿
 图事之中而所述直自命使者始前此 (第 29b 页)
 (郝仲舆曰出迎宾自出迎也乘皮设宾设四皮于门/内也礼宾曰傧亲奉束锦以傧劳者束锦以先皮也)

 (劳者拜而稽首敬使者如敬 聘君
也劳者/乃揖宾有司之执皮者出受之以退也)
夫人使下大夫劳(句/)以二竹簠方(句/)玄被纁里有盖其
实 …… (第 11b 页)
   礼请受宾固辞公答再拜摈者立于阈外以相
   拜宾辞摈者授宰夫于中庭(郝仲舆曰若宾私/觌外有方物私献)
   (主君则以 聘君
之命将之俟于门外摈入告/君礼辞而受如受士介觌之礼宾不入也)
   兄弟之国则问夫人(郑康成曰兄弟谓 …… (第 25b 页)
 (上介异馆卿大夫往劳之上/介亦不见士介为受雁也)
   右卿大夫劳宾介 币之所及皆劳不释服(大/夫)
   (以上 聘君
皆有问币故行聘享毕卿大夫/不脱朝服即往劳宾于馆先施贵敏也) …… (第 27a 页)
   (之使皆礼之当然/无傧不为无饔也)无饔者无飨礼
宾朝服问卿卿受于祖庙下大夫摈摈者出请事
 (诸侯大国三卿既聘其君即问及卿大夫皆 聘君
之/命也下大夫摈公使为之也傧者即下大夫也○高)
 (紫超曰聘本为君也而因以及其夫人而并以问其/卿大夫 …… (第 33b 页)
 (大夫卿也米谓黍粱稷无稻筐实五斗八筐康成谓/黍粱各二筐稷四筐陈于门外二以并南陈牲陈于)
 (后东上○高紫超曰 聘君
于大夫有乘皮束帛之问/故大夫于宾亦有太牢八筐之饩盖 (第 38a 页)
聘君
所以致礼)
 (于其臣者厚而其臣之所/以致礼于宾者亦隆也)
宾迎再拜老牵牛以致之宾再拜稽首受老退宾再 …… (第 38a 页)
 (不于庙也不礼宾君丧则使大夫摄主以受于聘享/毕不设醴以礼宾以非正主也主人谓摄主毕归礼)
 (谓飧饔享食之类尽以归宾宾不尽受受惟饔饩饮/食不可废也贿与礼玉主君所以答 聘君
无主君则)
 (否赠以答私觌君丧无觌则否凡所否者/皆以哀毁不可行嘉礼且嗣主未君故也)
遭夫人世子之丧 …… (第 47b 页)
 (郑康成曰遭丧谓所聘之国君薨夫人世子死也此/三者皆大夫摄主人长衣素布衣也去衰易冠不以)
 (纯凶接/纯吉也)
   右遭主国丧 聘君
若薨于后入境则遂赴者未至则哭于巷衰于馆
受礼不受飨食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 (第 48a 页)
  (聘君
使臣之君使臣未入他境君薨则反已入境而/闻之遂终聘事赴告丧也赴者未至所聘之国则哭)
 (于巷未可为位也 …… (第 48b 页)
 (肃也遍复命如聘如君存尽言赐礼不敢以存亡异/心也子臣皆哭告毕乃哭也使臣出与介更入北向)
 (哭又出袒衣括发入殡宫/门右即位踊如奔丧礼也)
   右 聘君

若有私丧则哭于馆衰而居不飨食
 (郑康成曰私丧谓其父母哭于馆衰而居不敢/以私丧闻于主国不敢凶服于 (第 49a 页)
圭也君享用璧夫人用琮天地配合之象也圭璋特达瑞也璧琮有加往德也周礼曰瑑)
(圭璋璧琮以覜聘○疏曰前已受 聘君
圭此受享君束帛加璧又受聘夫人璋又受享夫人琮前陈币不陈圭)
(璧琮是以至此始言而复连言束帛玄纁以其是相 …… (第 6a 页)
使)
(者尊)宾东面致命(致其君命)大夫降阶西再拜稽首宾辞升成
拜受币堂中西北面(于堂中央之西受币趋 聘君
之命)宾降出大夫降
授老币无摈(不摈宾辟君也)○摈者出请事宾面如觌币(面亦见也)
(其谓之面威仪质也 …… (第 42a 页)
                     


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贿予人财之言也纺纺丝为之今之縳也所以遗 聘君
相厚之)
(至也○縳息绢反说文居掾反声类今正绢字○疏曰此未知何用之财不应在礼玉之上下有礼玉束帛报) (第 50a 页)
(聘君
之享物欲厚礼于彼故特加此纺是以郑云厚之至也周礼内司服注素纱今之白縳)礼玉束
帛乘皮皆如还玉礼(礼礼 (第 50a 页)
聘君
也所以报享也亦言玉璧可知也○疏曰上文聘宾行享)
(之时束帛加璧束帛加琮今报享亦有璧琮致之)大夫出宾送 …… (第 50a 页)
右报享

公馆宾(为宾将去亲存送之厚殷勤且谢 聘君
之意也公朝服)宾辟(不敢受主国君见已于此)
(馆也此亦不见言辟者君在庙门敬也○疏曰如卿大夫劳宾礼故云 …… (第 50b 页)
为中衣中衣长衣继皆掩尺表之曰深衣纯袂寸半耳君丧不言使大夫受子未君无)
(使臣义也)

右遭主国丧 聘君
若薨于后入竟则遂(既接于主国君也)赴者未至则哭于 …… (第 54a 页)
(外臣也)入门右即位踊(从臣位自哭至踊如奔丧礼)

聘君


若有私丧则哭于馆衰而居不飨食(私丧谓其父母也哭于馆衰而居不)
(敢以私丧自闻于主国凶服于君之吉 (第 55a 页)
  (二十/四)归父聘晋还而公薨
聘礼复命之礼云公南乡使者执圭反命曰以君命聘
于某君某君受币于某宫某君再拜以享某君某君再
拜若 聘君
薨于后归执圭复命于殡升自西阶不升堂
子即位不哭辩复命如聘子臣皆哭与介入北乡哭出
袒括发入门右即位踊是 (第 17a 页)
  (十/四)授玉东楹之东讥郑伯行速
聘礼云公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郑玄云中堂南北
之中也入堂之深尊宾事也东楹之间亦以君行一臣

行二也聘礼大夫奉命来 聘君
臣不敌故授玉于东楹
之间国君来朝尊卑礼敌且传言东楹之东以讥郑伯
行速明礼当授玉于两楹之间
  (十 (第 7b 页)
以玉鲁贿荀偃束锦加璧非礼也聘礼礼玉束帛以礼 聘君
未闻贿其臣虽有重贿亦不以璧宋以妾为夫人
馈左师束锦与马先之以玉则春秋六币之乱久矣韩
起聘郑私觐子产以 (第 35a 页)
夫还璋如初入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礼
玉束帛乘皮皆如还玉礼注贿予人财之言也纺纺丝
今之縳(音绢)也所以遗 聘君
可以为衣服相厚之至也礼 …… (第 44a 页)
聘君
也所以报享也亦言玉璧可知也○又公馆宾
宾辟上介听命注为宾将去亲存送之厚殷勤且谢 (第 44b 页)

之意也宾不敢受国君见己于此馆○又聘享夫人
之聘享问大夫送宾公皆再拜注拜此四事○又宾三
拜乘禽于朝讶听 (第 44b 页)
入告)宾迎大夫还璋如初入(初谓还圭/以上还玉) 宾裼迎大夫
 贿用束纺(贿与人财也纺纺丝为/之以遗 聘君
为加币)礼玉(礼礼聘君所/以报享也玉)
(用璧琮/亦如享)束帛 乘皮 皆如还玉礼 大夫出 宾送
(第 24b 页)
(以上/报享)公馆宾(宾行之先一日亲存送之以宾将去/致殷勤且谢 聘君
之意也公朝服) …… (第 24b 页)
之冠也大夫为君斩衰夫人世子齐衰比去衰)
(易冠不以纯凶接纯吉也此盖以/补上文所不及 以上遭往国丧) 聘君
若薨于后(遣使/后薨)
入竟则遂(未入则/反奔)赴者未至(赴告也使者已得告其/赴主君者尚未至也)则 …… (第 28a 页)
丧云降东序即位西乡哭成踊彼子礼与/此异也又奔丧云袭绖于序东绞带反位此亦然但)
(异共处所尔丧/以上遭 聘君)
若有私丧(父母/之丧)则哭于馆 衰而居(不/敢)
(以私丧自闻于主国也衰者奔丧云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 …… (第 28b 页)
 虽士介 宾既复命往(已为之长又同事/之义不忍恝也)卒殡乃归
(以上宾/介死)小聘曰问 不享 有献 不及夫人 主人
不筵几 不礼 面不升(觌也曰/面略之)不郊劳 其礼如为

介三介(礼饔饩之属掌客凡诸侯卿大夫士为国客则/如其介之礼谓从君为介之礼也此注以如介)
(为聘之上介则与彼别矣二以上小聘右第十章言礼/之变凡五节一主国之丧 聘君
之丧三私丧四宾介)
(死五/小聘)
 记久无事则聘焉(注事谓盟会之属仪案疏以此为/周礼之殷聘据聘 …… (第 30a 页)
 (所宝见享之厚也聘用命圭/一圭而已不得云惟其所宝)宗人授次(聘日门外之/次宗人掌宗)
 (庙不掌次以受聘于庙故凡事/主之盖掌次供之此乃授之也)次以帷 少退于君
 之次(君之次者两君相朝 聘君
亦有次也此/无 (第 33a 页)
聘君
之次盖以相朝时设次之地言)上介执
 圭如重(如不/克也)授宾 宾入门皇(庄盛/之)升堂让(后/升)将 …… (第 33a 页)
 行则重贿反币(无行谓专聘此国无他往也反币经/所谓礼玉束帛乘皮也凡聘皆然重)

 (贿者 聘君
之意专不可无以答/之且使者亦以得礼多为荣也)曰子以君命在寡君
 (子谓宾经聘时宾致命公左还将/拜摈者 …… (第 37a 页)
 (意然不飨者亦仍以币致之也聘义使者聘而误主/君不亲飨食所以愧厉之则其辞不云君有故也)
 过则饩之(过失礼之小亦致飨也而曰饩则生致其/牢礼视致飨为杀矣 案 聘君
遣使必慎)
 (择而命之岂有获罪于主国之理曰罪曰过/不过行礼之误尔注谓有罪则执非古法也)其介为
  (第 37b 页)
六年伐郑皆止书荆之本号恶其猾夏外之也/至是来聘于鲁嘉其始能聘故称人以进之也杜氏注)
(不书荆子使某来 聘君
臣同辞者盖楚之始通未成其/礼纂例啖子曰凡外裔朝聘皆称人君臣同辞 荆人)
(远来聘鲁非鲁有德以怀来之 (第 22b 页)
  虽曰学之一心于是至于食肉三月而不知其味此
甚不近人情南轩曰三月之久犹忘味焉则几于不
化矣故程子以三月为音字谓圣人之心不如是其
固也此说正三月之误是也然以三月二字并一音
字却为牵强闻韶下亦不须更有音字王滹南曰或
言月字为日字之误皆不可必当姑阙之予谓日字
比诸说最为有理学者宜从之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注刘 聘君

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见他本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
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案此
章之言史 (第 22b 页)
  博文约礼圣门之要法博文所以验诸事约礼所以体
诸身(大雅)○夫子教颜子只是博文约礼两事自尧舜以
来便自如此说惟精便是博文惟一便是约礼(夔孙)○博
学于文考究时自是头项多到得行时却只是一理所
以为约若博学而不约之以礼安知不畔于道徒知要

约而不博学则所谓约者未知是与不是亦或不能不
畔于道也(僩)○大抵圣贤之教不过博文约礼四字博
文则须多求博取熟讲而精择之然后可以浃洽而通
贯约礼则只敬之一字已是多了日用之间只以此两
端立定程课不令间断则久之自有进步处矣(荅 章季思)

礼是归宿处凡讲论问辩亦只是要得正当道理而有
所归宿耳若博文而不约之以礼便是无归宿处(恪)
知崇 (第 9b 页)
  先天图二
邵子先天方位以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

不相射八卦相错为据而作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
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之图于是为之说曰数往者顺
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乾一兑二离三/震四生之序也)
(震初为冬至离兑之中为春分乾末/交夏至故由震至乾皆已生之卦)知来者逆若逆天
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生/之序也巽初为夏至坎)
(艮之中为秋分坤末交冬至/故由巽至坤皆未生之卦)又仿此而演之以为六十
四卦方位夫卦之方位已见帝出乎震一 章康
节舍其
明明可据者而于未尝言方位者重出之以为先天是 (第 19a 页)
   名号猾夏不恭始以号举盖狄之也其后慕义
   来聘进书荆人逮其浸盛书人书国至是来聘
   书爵书名春秋进之待以恕也厥后薳罢来
   君
臣名氏俱登于册与中国无异词矣易曰小
   人革面顺以从君也程氏曰小人勉而假善君
   子所容也更往治 (第 17b 页)
 逸造关朗易传明知伪作而即据之证河图洛书此

 宋人习气最可笑者卢荷亭尝云五十为卒自汉至
 宋注论语者非一至刘 聘君
始为此言则前此诸儒
 必依文注解明矣乃以数千年依文注解之书而屈
 而就之一时一人之言而至今相安恬不为 (第 4b 页)
儒多驳此例/者考之弗详尔)十八年盟于绘(陈氏曰特相盟虽伯/者亦不书且见晋衰)
三踊而出(孔氏曰聘礼若 聘君
薨于后归执圭复命于/殡升自西阶不升堂子即位不哭辨复命如)
(聘子臣皆哭与介入北面哭出袒括发入门右即位 (第 10b 页)
报夫人之币(孔/氏)
(曰聘礼者诸侯使卿聘邻国之礼也执圭以致君命执/璧以致享币其于夫人则聘用璋享用琮 聘君
与夫人)
(一使兼致之夫人不别使也传言报夫人之币则晋之/夫人尝有聘鲁者矣礼夫人不别遣使则晋之夫人聘) (第 5a 页)
    襄二十有九年吴子使札来聘
呜呼吴楚来聘许之乎非中国之诸侯不会盟不在会

盟之国不通聘春秋之法也经书春秋诸侯之聘鲁未
有不会不盟而后聘也不与中国之会盟者楚吴也倏
然来聘吾知其为何人哉荆人来 聘君
不书不知其君
也臣不书不知其臣也不知其君臣则曰人而已齐桓
之伯内外之界限素严也楚吴之君臣岂得使通于中 (第 17a 页)
九先生平居尝语二子曰吾殁则祔于盛材之先茔其
孤遂以是年某月日葬于其所遵治命也娶同邑 聘君
和溪先生程公之女勤俭以相成其家业程夫人生与
先生同年卒于先生前十九年癸巳五月八日子男二
人曰希曰偕女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