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清代道教文獻
   局隶之工部至于上用兵仗则以宦官之兵仗
   局盔甲厂理之戎器之政视前代尤为疏略矣
   考天文奎十六星著于垣象为天之武库圣
   象之
重戎兵之制故成周夏官冬官各有戈盾
   弓矢之职而职金玉府所藏以良兵器与秘器
   图球并重汉自萧和 (第 32b 页)
海盐图经中都志武林梵志名山记合璧事𩔖海录碎
事七修𩔖藁职官分纪郑氏书目国史经籍志日涉编
天下碑记 王象之
碑目五灯会元高僧传列仙通鉴剑
侠传图绘宝鉴宣和画谱谭子化书彭晓参同契注东
国通鉴驭交记辍耕录实宾录容 (第 7a 页)
  徐延琼  安重霸
唐道袭(案欧阳五代史作唐袭而北梦琐言亦云唐峰/二子道袭官皆至节将是道与袭为二人也然)

(通鉴为复名 王象之
碑目载阆州有/唐道袭碑似又非单名已今从之)阆州人也始以舞
童事高祖美眉目便佞有心计已而寖预谋画为马军 (第 1b 页)
吴秀康庄记一卷
米万钟园记二卷
 补
  宋
税安礼地理指掌图一卷 王象之
舆地纪胜二百卷
王观之舆地图十六卷
王日休九丘总要三百四十卷 (第 55a 页)
之恩其为子孙黎民之利不
亦溥乎臣又有请焉一人作法天下之则也凉贪之弊
其应不爽陛下年来务鸠聚而广诛求藩 王象之
又何
责焉愿皇上下明制遵太朴爱人力惜国用为散财发
粟之仁捐货利之私行见风声一倡臣庶景从天子不
言有无 (第 30a 页)
  部山即部龙之峤也五岭之第五岭也(一清按后汉书吴佑傅章
怀注引南康记曰五岭南康大庾一也桂阳甲骑二也九真都庞三也临贺萌渚四也始安越峤五也广
州记则以为大庾一始安二临贺三桂阳四而以九真为揭阳合为五岭是注所言五岭之次与邓记合
第考班志九真郡有都庞县应劭曰庞音龙师古曰音庞而桂阳之部龙乃岭峤之名
王象之
舆地纪胜
曰山之绝顶曰都逢土人语讹曰庞也不知都部字相似庞龙音相连而强以都逢为土音山之绝顶之
说殆因岭 (第 5b 页)
元年又徙治鄞或有寇害复徙句章后汉晋
宋齐梁皆因之隋平陈并馀姚鄞鄮三县入句章𨽻吴
州后改越州仍𨽻焉 (王象之
按隋志有馀继县而舆地/广记于馀姚县下注云隋平陈省)
(入句章唐志于馀姚县下注云析故句章县置以县置/姚 (第 2a 页)
    诸家多见拓夲而能䌷绎前闻博考方志于
    徵文考献之中寓补葺图经之意其用力良
    勤且宋时因志地而兼志碑刻者莫详于
    象之
舆地碑目而河淮以北概属阙如惟是 (第 2a 页)
    书于诸道郡邑纲分目析沿革釐然较 象之
    
特为赅备朱彝尊尝欲取所引隶续诸条以
    补原书二十一卷之阙今考所引如曾南丰
    集古录施氏大 (第 2b 页)
 刋皆不著名氏亦颇阙不备此蜀本有涪右任慥序

 言之颇详
历代疆域志十卷
 临川布衣吴澥撰
舆地纪胜二百卷
 知江宁县 金华王象之
撰盖以诸郡图经节其要略
 而山川景物碑刻诗咏初无所遗行在宫阙官寺实
 冠其首关河版图之未复者犹不与焉 …… (第 17a 页)
 季允为之序

舆地图十六卷
  王象之
撰纪胜逐州为卷图逐路为卷其搜求亦勤
 矣至西蜀诸郡尤详其兄观之漕夔门时所得也
皇朝方域志二百卷
 东 (第 17b 页)
 能道也宋朱晦翁张南轩游南岳寻访不获其后晦
 翁作韩文考异遂谓退之诗为传闻之误盖以耳目
 所限为断也 王象之
舆地纪胜云禹碑在𡵺嵝峰又 (第 2b 页)
 达兰在潍州乃遣贝勒台吉趋淮以为援(按此条所/载与宋史)
(御韩世忠传及通鉴纲目同其中纪录之误业经/ 批通鉴辑览驳正仰惟)
(圣鉴超卓洞烛千古今敬录于/ 此以订循诵习传之谬)
金山屹峙江心何能驰骑且乌珠志在济江岂肯行次
中流舍舟以临险地致有疑当日金山与南岸相连属
者不知浮玉之名即取其无所附丽而树影中流钟声

两岸唐时名句流传苏轼亦有阻风金山之作则山之不能
通陆自昔已然方舆纪要因于金山下增对岸二字谓
庙在银山殊无确据况世忠屯戍焦山与金山银山东
西相去均远登眺亦无所见其为附会显然惟 王象之
及熊克皆云庙在北固较为可信盖北固距江南岸既
得振策以驰而山居东北与焦山正直故可登之以觇
虚实二人皆以 (第 5a 页)
不傅不当以予兄弟之陋而并废也清伯名澄仲文名
质秀叔名瑀中甫弟观之也
 王谦之字吉甫淳熙甲辰进士
  王象之
(阙/) 庆元丙辰进士博学多识著舆地纪 …… (第 3a 页)
长因游而得作书之趣余乃因书而得山川之
趣其迹虽不同然未可尽以迹拘也当从议者而问之
嘉定辛巳孟夏东阳王 象之

 葛洪字容父东阳人淳熙十一年进士少从吕成公
 学得义命一语终身服膺初仕时方禁道学为考试
 官独以 (第 5a 页)
   珠红袍玉带振策以驰既坠复跳而免目
金山屹峙江心何能驰骑且乌珠是时志在济江岂肯
行次中流舍舟以临险地致有疑当日金山与南岸相
连属者不知浮玉之名即取其无所附丽而树影中流
钟声两岸唐时名句流传苏轼亦有阻风金山之作则
山之不能通陆自昔已然方舆纪要因于金山下增对
岸二字谓庙在银山殊无确据况世忠屯戍焦山与金

山银山东西相距均远登眺亦无所见其为傅会显然
王象之
及熊克皆云庙在北固较为可信盖北固踞
江南岸既得振策以驰而山居东北与焦山正直故可
登之以觇虚实二人皆以 (第 22b 页)
   以外惟陈思宝刻丛编颇为该洽而又多残
    佚不完独此书蒐采赡博叙述详明视郑樵
    金石略 王象之
舆地碑目增广殆至数倍前
    代金石著录之富未有过于此者深足为考 (第 2a 页)
 永济庵邑士王总得捐田居僧主浮梁修造
  祠庙
 魁星祠在县南淳祐辛亥知县魏端介建
 三圣庙在县南(据 王象之
舆地纪胜绍兴府三圣庙/即普州三景兄弟以死国列祀典神)
 (名思忠思立思谊张魏公奉立庙和尚原/今行都旌 (第 5a 页)
十四
 舆地碑记目      目录类二(金石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舆地碑记目四卷 宋王象之
(第 1a 页)

    之
金华人尝知江宁县其书乃以天下碑刻
    地志之目分郡编次而各注其年月姓氏大
    略于下起临安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舆地碑记目卷一     宋 王象之 

  临安府碑记
吴太帝黄武二年刻字(在栗/山)东晋孙文度镌石铭(在富/阳县)
(之鸡笼山义/熙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舆地碑记目卷二     宋 王象之 

  广德军碑记
颜真卿横山庙碑(碑载自梁天监五年至唐天宝中/以祈祷感应始赠水部员外郎)广
德军桐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舆地碑记目卷三     宋 王象之 

  常德府碑记
唐桃源碑(详载温造/所述碑中)唐梁山庙(唐元和四年董挺撰修/阳山庙碑唐太和九年) (第 1a 页)
所藏得蔡中郎石经四千
二百七十字有奇以楷书释之又得古文篆隶三体石
经遗字八百一十九并镵诸石永贻不朽 王象之
舆地碑目云石本九经在成都府学
曹学佺四川名胜志云诸刻今皆不存所存者孔门七
十二子像石经礼记有数段在合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