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四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別史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附文嘉书画记
严氏书画纪 茂苑文嘉 嘉靖乙丑五月提学宾崖
何公檄余往阅官籍严氏书画凡分宜之旧宅袁州之
新宅省城之诸宅所藏书画尽发以观历三阅月始克
毕事当时漫记数目以呈不暇详别今日偶理旧箧得
之因重录一过稍为区分随笔笺记一二傅诸好事明

窗净几时一披展恍然神游于金题玉躞閒也隆庆戊
辰冬十二月十七日文江草堂书 法书一 魏二
钟繇荐焦季直表一初藏吴中张氏后归石田先生家
复在王元美处吴匏庵定为真迹然非元常笔也 戎
路帖一唐摹本妙 晋六 王羲之此事帖一 震泽王
本乃金章宗故物凡二十字纸墨如新精神焕发傅
世之宝也 月半帖一真迹也亦曾入唐时内府者
大热帖一吴中王氏 …… (第 18a 页)
 梅道人野竹居卷纸本水墨画草草而成极有天趣
 按题识盖为陶南村作后有诗跋十馀人大半多名
 士始于钱惟善讫于王冕(此卷在 震/泽王氏)
 丑按云林诗 (第 85a 页)
 闻其语遂改度稍去俗气渐趋平淡然绝不为人知
 诚哉𧸛鼎易售也
 又闻秦太虚楷书古诗十九首一卷系盛年笔妍媚
 动人今藏 震泽王氏
惜不及见之
  艳艳 (第 11a 页)
 为何元朗故物今在溪南吴氏江南人家以倪画有
 无为其清浊政为此等尤物品定耳 倪元镇林亭
 秋霁直幅在 震泽王氏
笔墨生动奕奕有神兼得元
 镇四题品上上 倪迂元文馆图奇峰古木图桐里
 夕凉图并在王氏奇迹上上
雅宜山 …… (第 53b 页)
 图上或以简淡少之过矣
 一峰道人春山欲雨图笔法不类平时清逸之极与
 王叔明岩居高士同品此等妙迹难为不知者道也
 闻 震泽王氏
藏子久虎林秋晚叔明具区林屋仲圭
 夏山欲雨三图皆巨幅妙绝惜余未及见之
大痴溪山小景 仆留云间三四载每 (第 75b 页)
频瞻望心积烟霞默往还爽气逼人自朝暮小匆徙倚
底须关文林奉和(真迹/)
  震泽王氏
宝藏沈启南洞庭秋霁大横披相传为济
 之学士作其画高丈许阔倍之笔意全出董北苑位
 置古雅点染皆有深趣生 …… (第 22b 页)
 鹿城梁辰鱼书 不负碧山巢记 室之西北隅隙
地广轮仅二寻许结一巢高可二丈强古之民巢居予
之构窄而出于屋上类于巢北山悠然相对颜之曰不
负碧山巢客讶曰闻碧山不负吾未闻不负碧山云也
何居予应之曰昔有学士不供职御史劾之学士曰碧
山不负吾遂焚章长啸而去予以俗吏奉职无状亦为
御史论列自分不能遂甘老焉不俛首向人复图贪冒

故曰不负碧山夫碧山不负吾云者山为主吾为寄以
隐为高尚飘然有轻世之志焉吾不负碧山云者吾为
主山为窝以归为知止退然不敢有轻世之志亦恬然
无复有希世之望焉巢窄甚然排闼则碧山入座相对
妩媚云烟缥缈峰峦巉崿旦暮寒暑风雨阴晴变态不
穷俯槛则流水在下潮汐往来坎坎舟子纵横声彻墙
屋身不出户牗坐想沧溟 震泽
东西争若献秀而与此
山相为表里巢取胜也若是主人无求自足虽古考槃 (第 24b 页)
  王延哲
明尚宝少卿王延哲文恪少子也其母张氏寿宁侯鹤
龄之妹昭圣皇后同产延哲少以椒房入宫中性豪侈
一日有持宋椠史记求粥者索价三百金延哲绐其人
曰姑留此一月后可来取直乃鸠集善工就宋版本摹
刻甫一月而毕工其人如期至索直故绐之曰以原书
还汝其人不辨真𧸛持去既而复来曰此亦宋椠而纸

差不如吾书岂误耶延哲大笑告以故因取新雕本数
十部散置堂上示之曰君意在获三百金耳今如数予
君且为君书幻千万亿化身矣其人大喜过望今所传
震泽王氏
摹刻印即此本也又有持琥珀求售者中
有蜘蛛形状如生索值百金延哲谓蛛果生耶曰然然
则碎而视之果尔即偿百金 (第 21b 页)
 笔及之也其人老成忠厚民甚爱之此不必言但欲

 知之耳洞主命官事记亦见之决非僻书但此无书
 可检耳此𩔖传疑正不必深说也
 今日得蕲州寄来 王信伯
集并语录读之骇人此洞
 记所为作也然以一噎而废食又以过当故愚意欲
 明者更加意也恐后人观之复如今之视 (第 3b 页)
禹朱光庭刘绚李吁吕
大钧吕大临则大忠附苏炳谢良佐游酢杨时刘安节
尹焞则张绎附马伸则孟厚侯仲良周行已附 王蘋

郁胡安国胡宏胡宪刘子翚刘勉之李侗朱松朱熹张
栻吕祖谦魏梃之刘清之陆九龄陆九渊陈亮蔡元定
蔡沈后集 (第 2b 页)
善者以类应有
朋自远方来充之至于塞乎天地皆不孤也(释所谓不/孤不必比)
(党只天下/归仁便是)
   王蘋
春秋录第二十六
诗书易言圣人之道备矣何以复作春秋盖春秋圣人
之用也诗书易如律春秋如断案诗书易如药方春 …… (第 11a 页)
生之言言下领意焞不如绎能终守先生之学绎亦不
如焞先生欣然曰各中其病(释观此程门师/弟子言甚真实) 王信伯
问学于伊川曰愿闻一言先生曰勿信吾言但 (第 19a 页)
措独伊川凝然不动岸上有樵者厉声问曰舍去如斯
达去如斯欲答之而舟已行(右五条见震泽语录 王蘋/信伯
门人信州周宪所记)
(亦释樵/ 隐者)
说之见伊川先生论曾子易箦事先生曰是礼也君子
所以贵乎礼者为 (第 25a 页)
   布衣入馆 震泽王蘋
少师事龟山高宗宿闻其名又以诸郎官力
荐驾幸吴门起召赐对以布衣赐进士出身正字中秘
制曰朕于一时人才苟得 (第 12b 页)
    谬而于二先生之语则不能无所遗于是取

    诸人集录参伍相除得此十二篇以为外书
    凡采朱光庭陈渊李参冯忠恕罗从彦 王蘋
    
时紫芝七家所录又胡安国游酢家本及建
    阳大全集印本三家又传闻杂记自王氏麈
    史至孔文仲疏 …… (第 1b 页)
    (不见于诸篇/者附于此)
  卷八
   游氏本拾遗(游定夫察/院家本)
  卷九
   春秋录拾遗(吴人 王蘋信伯
学于伊川先/生集录诸言春秋者为此篇) (第 4a 页)
 厚所作西铭能养浩然之气者也
子谓尹焞鲁张绎俊俊恐他日过之鲁者终有守也
尹子张子见先生曰二子于某言如何尹子对曰闻先
 生之言言下领意焞不如绎能终守先生之学绎亦
 不如焞先生欣然曰各中其病 王信伯
问学于伊川曰愿闻一言先生曰勿信吾言但 …… (第 3b 页)
 气有限养得仲尼已是多也(圣贤以和气生须和气/养常人之生亦藉外养)
 (也/)
问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曰恭而安与与容与之貌有雍
 容气象(乂 王信伯
语云问踧踖如也曰恭而安 (第 12a 页)
王信/伯
问伊川又曰与与容与之貌又问孔子言)
 (舜之韶尽善武王之武未尽善/何也曰此圣人之心有所未足)
伊川以 (第 12a 页)
 动之斯和是亦感与应乎曰然
门弟子请问易传事虽有一字之疑伊川必再三喻之
 盖其潜心甚久未尝容易下一字也
先生又云见 王信伯
云昔时问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
 忧之意于张思叔思叔对曰尧舜其犹病诸后因侍
 伊川伊川问鼓万物而不与圣人 …… (第 33b 页)
 岂可不知其故哉
伊川涪陵之行过滟滪波涛汹涌舟中之人皆惊愕失
 措独伊川凝然不动岸上有樵者厉声问曰舍去如
 斯达去如斯欲答之而舟已行
  右五条见震泽语录 (王蘋信伯
门人/信州周宪所记)
说之见伊川先生论曾子易箦事先生曰是礼也君子 (第 37a 页)
 子畏秋山萧寺全学王蒙笔意未及示云
颜清臣祭伯濠州刺史文真迹在李九疑处又祭侄季
 明文真迹在吴象成处皆名物也而祭侄尤为杰出
 云 震泽王氏
藏吴道子毗沙门天王小直幅绢本著色全
 学张僧繇凡为天人大小共三十异兽二中间旌旗
 器具一一古雅且奇伟 …… (第 29b 页)
 里路不读万卷书看不得杜诗乃知画史亦大未易
 董其昌书(真迹/)
米南宫真迹 研山铭 五色水浮昆崙潭在顶出黑
 云挂龙怪烁电痕下 震泽
极变化阖道门(后题云宝/晋斋前轩)
 (书子于都下见真本及研山图随宋/元人题跋甚众 见杨仪骊珠 (第 37b 页)
 舍人在中书刘忠肃公顾龙图在门下王右丞在尚

 书而吏部则苏公子容孙公莘老元祐人才信乎极
 一时之盛矣成化丙午八月上丁致斋春坊朝房书
 宽
王蘋
汝咸以儒学擢在道山比赞相臣纂修钜典凡
笔削之去取兼载不遗核朱墨之异同咸得其当按指
事实录之法彰辨是与 (第 25b 页)
非之明备一代之成书诏万世
而垂宪首嘉事领之绩可忘䌷绎之劳恭览奏篇叹美
无斁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宋著作 王先生
在绍兴初以布衣被荐得召见行在
 当戎马间陈说数百言正而不迂高宗重之且有通
 儒之目遂除秘书省正字未几 …… (第 26a 页)
   胡文定公二帖
安国顿首顷在行阙奉所多教方欲再造问信已以罪
行矣既渡湘水之西山居自省相望数千里无缘再通
声息怀思可量去此见报伏审赐对受知(阙/)寘瀛馆岂
特交游之私庆也已辱书贶欣承校正多馀德履增福

未期晤集切冀顺时为此道自卫不宣安国顿首 信伯
学士执事
安国再启一别三十年年光既及而学未至回省初心
旦夕自愧每闻德誉想造养之益深也 (第 27a 页)
信伯
既亲见
伊川文人入其堂奥责任亦不轻矣使斯道遂行邪说
不得汩之也直有望于君勉之安国再启
   尹和靖十 …… (第 27a 页)
不得上问必能深察向承教论语二事今已改正或更
有未定处有的便无惜贬谕朋友切磨之道废而不讲
正赖吾 信伯
也万万留念颙望颙望贵眷各叶吉庆时
暑以保爱为祝小侄墺以受恩今年三月得岳祠亦薄
有禄廪侥倖侥倖亦恐知之 …… (第 28b 页)
过念末由拜会□冀顺时保重前需召除以副友执之
愿谨专附状起居不周焞顿首再拜 信伯
通守学士
贤友执事五月十六日谨空
焞再启近两收所惠教墨获闻动静感慰兼至过荷不
忘甚幸甚幸常州往来冲要 (第 29a 页)
应接不能不少劳神用在 信伯
处之必不废力有暇进道否有学者来讲此道否
必不倦以告也块处僻寺向风不胜驰情焞再拜贵
眷各惟上下安裕夏暑 …… (第 29a 页)
拜会之期向风驰情秋暑尚
炙伏乞顺时保重前需大来以副愿望下情岂胜拳拳
使还谨奉状起居兼谢不周焞顿首再拜 信伯
通守
学士友旧执事八月上瀚日谨空
焞再拜启邢婿以日到府中不敢草率上状小侄墺近 …… (第 29b 页)
篇仅存十馀他文不过数则
读之皆温醇平实沉潜蕴藉蔼然有馀味真得程氏之
传矣杨龟山有言同门后来成就莫踰吾 信伯
胡文定
亦谓其学有师承识通世务二公非轻于许与者知先
生益深矣余故表而出之以识先生师友渊源之学宝
祐四 …… (第 33b 页)
   立祠劄子
承信郎新差监宁国府南陵县酒税务王德文右德文
不避萧斧之诛辄沥忠忱冒干威听德文曾大父通判
蘋家本福唐侨寓 震泽
执经于伊川之门绍兴四年知
平江府孙公祐以学行荐特令布衣上殿奏对称旨圣
语有曰 (第 38b 页)
王蘋
起于草茅议论若素宦于朝通儒也始命
初品越一日复赐出身繇小著倅毗陵国史有传有文
集语解记善录行于世程门 …… (第 38b 页)
   行学立祠因依申状
贡补进士掌著作祠学王思文右思文伏蒙师旨备准
提刑提举节制秘阁判部侍郎先生取问立祠因依者
伏念思文曾大父蘋字 信伯
世居福之福清游学寓居
平江师事伊川先生视龟山杨先生为后进龟山先生
独深许可之每以为后来师门成就者惟 (第 40b 页)
信伯
也绍兴 (第 40b 页)
四年驻驿吴会军务之暇延见人才郡守孙公祐特荐
于朝布衣 王蘋
近在数里间有忧时爱君之心开物成
务之学素行高洁朝野共知特赐审察录用遂蒙赐对
第一劄论得人心足以合天心 (第 41a 页)
第二劄论人主不可蔽
于好恶之私第三劄论人主学春秋与世儒异玉音有
王蘋
起于草茅而议论进止若素宦于朝通儒也赐
出身授左迪功郎秘书省正字又诏条退贼利害一曰
正心诚意二曰辨君子 …… (第 41a 页)
左承奉郎史馆校勘后集古今论语说
取其与所见合者为一书亦未及而卒今家塾有福清
刋行文集蕲春刋行论语集解 震泽
记善录兼国史有
传可考出处累赠中大夫实斋王先生来镇吴门首以
吴郡君子以策多士嘉熙丁酉八月九日与门弟唯 …… (第 41b 页)
   掌祠府帖
军府据府学时中斋生王思文状曾大父蘋执经伊川
先生之门亲传正学绍兴四年六龙南渡行幸吴门郡
侯孙公祐以学行荐特令布衣上殿奏对称旨圣语有
王蘋
起于草茅议论若素宦于朝通儒也蒙赐进士
出身迁至著作国史有传及语解文集记善录行于世
有如胡文定尹和靖张 (第 42a 页)
思叔三先生遗帖可考陈唯室
曾文清皆门下弟也前政实斋阁学 王先生
下车之初首 …… (第 42a 页)
   真西山一帖
德秀邻墙久疏请见第切倾渴伏辱教污深仞不彼第
未承约束之前以宋令君为莆田簿求宪台书致关升

之请已为作之矣今未可以再用是不果遵命非敢靳
也先著作文集跋语旦夕颛得纳呈并兹布及伏几台
照德秀顿首再拜上覆周卿学士座右(劄子拜上/县尉学士)王降
授朝奉大夫真德秀谨封
周卿讳德文吾乡王氏之先也仕宋虽不甚显然其学
实出于其曾伯祖 信伯先生
帖中所谓先著作是也故
西山真先生时与之游他如魏参政了翁游丞相似杜
丞相范王待制遂亦尝举荐陵阳李侍郎心 (第 44b 页)
奉职馀未仕孙女二十二人长适东头供奉官刘
绚次适右侍禁陈元发次三班奉职张由庚次三班奉
职盛镗次三班奉职 王蘋
次承务郎(阙/)公南次将仕郎
张章馀未行曾孙男三人曾孙女四人皆幼以大观元
年三月廿九日葬于河南府永安 (第 27a 页)
 太子妃服虔曰武帝异姓姊之女也应劭曰修成君
 王太后先适金氏女也按此汉妃后乃有再适者
曾文清之子仲躬逮尝从 震泽王蘋信伯
仲躬问亲师 (第 8b 页)
 王居正论语感发 吴材老论语续解并考异 尹
和靖孟子解 语孟集义 王元泽论语解 濡石论
语解 叶氏论语释言 史丞相论语口义  王信伯
论语解 七家孟子讲义 苏文忠论语传 吕与叔
论语解
  小学类 (第 55b 页)
切题然规模甚伟自
应作状元当时破此四句亦岂有此意偶作如此看由
是知世间淂失往往皆𩔖此耳
庭先见予书 王信伯
始见伊川事以为侍立七十馀日
止得不为血气所迁一句庭先以为七十馀日不语便 (第 36a 页)
子者亦岂可少乎哉
  宋福清儒林传(郭万程/)
自司马传儒林宋乂立道学者福清县一人焉 王蘋

信伯其先县刹上人也自唐水部棨之八世尚书郎伯
虎州教授伯起皆世其文学从弟仲举徙吴生蘋伯
起遣之从程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