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休即不用毛实正如今之皮毬也国朝丁晋公好焉
 作诗述其事云背装花屈膝白打大廉斯又曰进前
 行几步跷脚立多时
花蕊夫人
 蜀孟昶花蕊夫人善诗 王平甫
于馆中得七言诗一
 卷三十馀篇大概似王建宫词如云厨传进食旋时
 新列坐无非侍从臣日午殿头宣索脍隔花催 (第 14a 页)
  改字
杜子美寓居同谷县诗曰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
不掩胫或改黄独为黄精案黄独即神农本草所谓赭

魁是也赭魁亦名黄独江南人谓之土卵形如芋蒸食
之甘美可充饥子美太平寺泉眼诗曰三春湿黄精一
食生羽毛又丈人山诗曰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
冰雪容此子美所用黄精字也后之浅见者遂改黄独
为黄精耳又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今改蔓为梦盖
天门冬亦名天棘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叶细如青丝
寺院亭槛中多植之可观后人既改蔓为梦又释天棘
以为柳皆非也子美诗集少善本良以妄庸辈改之尔

如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或改见为望杜
荀鹤之烧叶垆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镫而或改叶
为药 王平甫
之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亲酒盏疏而
或改亲为多一字之改而清浊辽隔前贤诗文为人所
改如此类多矣
  对属 (第 14a 页)
 进不可超越奏虽不报时论美之(记/闻)
王荆公秉政更新天下之法宿德旧人议论不叶遂选

 用新进待以不次骤引吕惠卿至执政惠卿事荆公
 如父子荆公罢相惠卿欲代荆公恐其复来乃因郑
 侠狱陷 王安国
亦以沮荆公也自是凡可以害荆公
 者无所不用其智荆公再相于是起华亭诏狱而使
 徐禧王古蹇周辅三辈按之惠 (第 49a 页)
 职事亦未尝苟且
熙宁三年司马温公修历代君臣事迹辟范公祖禹同
 编修供职秘省时王荆公当国人皆奔竞公未尝往
 谒 王安国
与公友善尝谕荆公意以公独不亲附故 (第 17b 页)
 当择人而任之有功则赏有罪则罚此则陛下职也
 上曰然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
 夫公趋出上曰卿得无以惠卿之言不乐乎公曰不
 敢 王安国
常非其兄安石所为为西京国子监教授溺于
 声色介甫在相位以书戒之曰宜放郑声安国复书
 曰安国亦愿兄远佞 (第 41a 页)
 见其得君谓其可以倾夺荆公矣遂更朋附之既而

 邓润甫枉状废 王安国
而李逢之狱又挟李士宁之
 事以撼荆公又言熙宁编敕不便乞重编修及令百
 姓手实供家财簿又欲给田募役以破 (第 3b 页)
 立言者之所尚也故本朝杨大年宋宣献宋莒公胡
 武平所撰制诏皆婉美淳厚过于前世燕许常杨远
 甚而其为人亦各类其文章 王安国
常语余曰文章
 格调须是官样岂安国言官样亦谓有馆阁气耶又
 今世乐艺亦有两般格调若教坊格调则婉媚风流 (第 2b 页)
 回鲁直答彦和诗云天于万物定贫我智效一官全
 为亲上叔父夷仲诗云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
 冰雪深欧永叔送 王平甫
下第诗云朝廷失士有司
 耻贫贱不忧君子难送张道州诗云身行南雁不到
 处山与北人相对闲如此之类与规规然 (第 5b 页)
辞馆职(苏兖/云)
吕升卿于上前言练亨甫以秽德为王雱所昵且曰陛
下不信臣言臣老母敢以为誓于是台谏言 王安国

议其兄吕惠卿谓之不弟放归田里今升卿对陛下亲
诅其母比 (第 8a 页)
安国
罪不尤重乎有旨升卿罢江西转运副
使削中允落直集贤院以太祝监无为军酒税时熙宁
八年十二月也(王得/臣云 …… (第 8a 页)
狎游无度安礼由是乞出一章
即许之除知润州介甫犹以吉甫先居忧在润州欲使
安礼采其过失故也(得臣/云) 王安国
(第 8b 页)
平甫
介甫之弟也常非其兄所为为西京国
子监教授溺于声色介甫在相位以书戒之曰宜放郑
(第 8b 页)
安国
复书曰 (第 8b 页)
安国
愿兄宜远佞人也官满至京师上
以介甫故召上殿时人以为必除侍讲上问以其兄秉
政物论如何对曰但恨聚敛太重知 …… (第 8b 页)
不悦由是别无恩命久之乃得馆职 安国
尝力諌其兄
以天下汹汹不乐新法皆归咎于公恐为家祸介甫不 (第 9a 页)
安国
哭于影堂曰吾家灭门矣又尝责曾布以误惑
丞相更变法令布曰足下谁人之子弟朝廷变法何预
足下事 (第 9a 页)
安国
勃然怒曰丞相吾兄也丞相父即吾之父
也丞相由汝之故杀身破家僇及先人发掘丘垄岂得
不预我事也(仲道思正 …… (第 9a 页)
通者皆逮系之僧晓容善相多出入当世家亦
收系按验取当世门历阅视宾客无侠名侠素师事王
雱而议论尝与雱异与 王安国
同非新 (第 14a 页)
安国
亲厚之
侠既上 (第 14a 页)
安国
索其草视之侠不 (第 14a 页)
安国
曰家兄为政 …… (第 14a 页)
与之旧命其子驸马都尉师约资送
之师约曰师约姻帝室不敢与外人交请具银百两大
人自遗之克臣从之于是台司收 安国
讽等鞫 (第 14b 页)
安国

自陈无此语台司引侠使证之侠见 (第 14b 页)
安国
(第 15a 页)
平甫

常自负刚直议论何所不道今乃更效小人欲为诋谰
(第 15a 页)
安国
惭惧即服罪润甫等亦探侠狱多所连引久系
不决上以其枝蔓令岁前必令狱具台官皆不得归家
狱成惠卿奏侠谤国欲 …… (第 15a 页)
也忠臣亦可念岂宜深罪之但移英州编管而已当世
罢政事以谏议大夫知亳州王克臣夺一官丁讽落职
监无为军酒税 王安国
追出身以来敕诰放归田里晓 (第 15a 页)
  金像铭
北齐邢子才金像铭曰妙形难像至理希诠形之所及
理亦在焉神仪内莹宝相外宣应灵肸蚃感发大千圆
光照耀映被无边托铭斯在旷劫方传此数句佳作也
比年得一金铜菩萨像真所谓神仪内莹宝相外宣者
唐李峤有金铜瑞像记盖屑金银珠玉七宝以范之此
菩萨像纵非六朝亦是唐旧物近代未尝作此也

  灵芝宫 王安国
直宿崇文院梦有邀至海上宫殿甚盛笙箫大
作题曰灵芝宫有一人隔水止之曰时未至且令去恍
然梦觉禁钟已鸣矣 (第 5b 页)
平甫
为诗曰万顷波涛木叶飞笙
箫宫殿号灵芝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后
四年卒曾巩梦与 (第 5b 页)
平甫
会因吊之 (第 5b 页)
平甫
笑不止傍一人
(第 5b 页)
平甫
已列仙官矣乐非尘世比也(魏泰/杂记)如马周为素
雪宫仙官李贺作白瑶宫记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固 (第 5b 页)
有此事也 平甫
女名茂者有刻石曰曾子固旧有梦记
以述其事子固之文不复见矣
 东坡曰余在颍川梦至一官居人物与俗无异而山 …… (第 6a 页)
  泰节二卦
真宗召大理评事冯元说周易泰卦元敷述卦体以谓
地天为泰言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然后交泰犹君下接
于臣则臣上承于君然后君臣道通若天以高亢位上
则地无由得交于天天地不相交何由得泰君以尊大
自恃臣无由得接于君君臣不接何由得泰(石介三朝/圣政录)
 皇祐中待制 王安国
迩英阁讲周易至节卦有慎言 (第 7b 页)
  琼奴
宋时永安驿廊东柱有女子题一诗云无人解妾心日
夜长如醉妾不是琼奴意与琼奴类不书姓名陈后山
有诗二首纪之然亦未详琼奴出处余偶阅青琐高议
乃得之琼奴姓王氏为郎中王某幼女父死失身于赵

奉常家为主母凌辱道出淮上乃自书其事于驿壁见
者哀之 王平甫
有歌纪焉则永安驿题诗之女子亦必
名家子嫁为人妾而失意者也
  宋纸背面皆可书
颜文忠每于公牒背作文稿 (第 8b 页)
 而其季虚中除内相皆兄弟相代于北扉亦盛事也

广陵先生逢原尝为暑热思风诗云力卷雨来无岁旱
 尽驱云去放天高客有传示王介甫叹曰有致君泽
 民之志惜乎不振也
逢原一日与 王平甫
数人登蒋山相与赋诗而逢原先
 成举数联平甫未屈至闻仰跻苍厓颠下视白日徂
 夜半身在高若骑箕尾居乃叹曰 (第 11a 页)
载酒争出择园亭胜地上下池台间引满歌呼不复问
其主人抵暮游花市以筠笼卖花虽贫者亦戴花饮酒
相乐故 王平甫
诗曰风暄翠幕春沽酒露湿筠笼夜卖
花姚黄初出邙山后白司马坡下姚氏酒肆水地诸寺
间有之岁不过十数枝府中多 (第 9a 页)
论不应贤良 公尝从司马温公辟修历代君臣事迹
时王荆公当国人皆奔竞公未尝往谒 王安国
与公友
善尝谕荆公意以公独不亲附故未进用公竟不往见
后章惇拜相公坐贬永州公平生澹然无欲家人不见
其喜 (第 15a 页)
 乱岩溜溅棋寒云残僧扫石风动鹤归松禽寒时动

 竹露重忽翻荷野人传相鹤山吏学弹琴地遥群马
 小天阔一雕平 王安国
作诗好用酒楼字尝谓吴处厚曰子诗有几酒
 楼吴曰有二酒楼其一夜泊寻阳宿酒楼琵琶亭畔
 荻花秋云沈鸟没事 (第 9b 页)
其淑慝凛嗜好之常慎节宣之度于以跻仁寿而享太
平亦不为无所裨助也哉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初十日
青箱杂记云 王安国
诗好用酒楼常问予诗有几酒楼 …… (第 3b 页)
二年作诗赠郓城
人樊祾(祾善/琵琶)云苦竹黄芦满目愁嘈嘈切切似江州茫
茫九派多风雪忆泊浔阳旧酒楼不知 安国
见之以为
何如也
陈仓有古卖酒楼东坡尝赋诗余丙子再以祭告入蜀
过之题一绝句云昨向宜春下苑游曲江烟草似 (第 4a 页)
 扃锁甚严花木盈庭中设几案或人告之曰此白乐
 天院在中国未来耳唐小说事多诞此既自见于乐
 天诗当不谬近世多传 王平甫
馆宿梦至灵芝宫亦
 自为诗纪之曰万顷波涛木叶飞笙歌宫殿号灵芝
 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与白乐天 (第 12b 页)
是知谏有取
于讽也侠字介夫福州人书既上或谓中有主之者
故兴诏狱侠改徙英州辞连冯京王尧臣丁讽等亦
及责 王安国
除毁放归田里皆繇吕惠卿与 (第 9a 页)
安国

有隙故入其罪熙宁十年手诏英州编管人郑侠元
犯无上不道情至悖逆贷与之生已为大惠可永不
量移以有司用 (第 9a 页)
曰缚于身浮于江海可以自渡所谓腰舟鹖冠子所
指正此耳故刘子随时篇径作中流失船一瓠千金
吴曾能改斋漫录载 王安国
梦游灵芝宫予按此事本
曾子固所记后来魏泰东轩杂录全用子固之文但于
末后添太常丞曾阜梦 (第 13b 页)
平甫
一节尔又冷斋夜话亦记 …… (第 13b 页)
之而略于二书子固文见于南丰杂识中盖吴曾未尝
见此书也云斋广录乃政和中李献民所作其载 平甫
此事乃合曾魏二书并为一段是吴曾非但不见南丰
杂识于东轩杂录亦未尝见也
能改斋漫录葬者墓路称神道自汉已 (第 14a 页)
   浪子和尚诗

洪觉范有上元宿岳麓寺诗蔡元度夫人王氏荆公女
也读至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曰浪子和
尚耳
    王平甫
赋滕王阁诗
王平甫年十三登滕王阁赋诗云滕王平昔好追游高
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