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四書類
小學類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轰荐福碑是也)
安石(为本路/提刑)人物陶侃(鄱阳县人今城中之延赏坊/即其故居也后徙居浔阳)
洪皓(乐平人奉使北朝不屈后讲和好还朝兼权直/院出知乡郡三子适遵迈皆中词科继踵北门)
(迈作谢表云父子相承四上銮坡之直弟兄在望三陪/凤阁之游时人荣之以为忠义之报适为相自号盘洲)

(第 9a 页)
子相继登科)名贤孔平仲(坐党籍英/州安置)郑侠(贬英/州)
安世(绍圣初章子厚入/相安世坐谪英州) 洪皓(奉使北庭得归秦桧嫉其/功皓谓桧忆锡纳否锡纳)
(者北庭用事之人也桧深/憾之出知饶州又谪英州)
题咏万室通酿酤(梅尧臣作/英州别驾)
(唐子方送行诗英州五千里瘦马行䭿䭿妻拿不同涂/风浪过蛟窟越林多 (第 7a 页)
  年令方杲徙今地

 三瑞堂在厅西政和四年 主簿洪皓
建时以荷花桃
  实竹干有连理之瑞巳而生子适故名(绍兴十六/年适以贰)
  (车行县题诗云久矣驰魂梦 (第 12b 页)
今登三瑞堂故山有/乔木近事话甘棠展骥惭充位占熊忆问祥白云)
  (留不住极/望是吾乡)
 交翠亭在厅右池南政和五年 主簿洪皓
(子适后/有诗云)
  (三十年中事鸾栖筑小亭寒声长新箨清閟拂疏/棂水转前时绿山浓远处青重来勤问讯 (第 12b 页)
 主簿一员(张君房于真庙时至按君房云笈七签序/云祀汾阴之岁𨽻职霜台数年以鞫狱无)
  (状谪掾宁海后除著作佐郎谥 洪皓
鄱阳人政和/六年至官至 (第 10a 页)
徽猷阁直学士 忠宣
其子丞相适)
  (生于此后与伯仲/皆中词科通显云)
 尉一员 (第 10a 页)
     甲乙院一十有九
崇福院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梁王山俗号梁王寺旧名
  资福唐武德中建国朝大中祥符中改今额元祐
  四年僧怀智造藏殿(罗提刑适/为之记) 主簿洪皓
祠前
  有古松盘偃诘曲若蛇龙然相传数百年阴盖数 (第 15a 页)
 徽猷阁待制已而分过庭往河北而宇发往河东会
 金情中变驾北狩两人皆已衔命在道遂絷留异域
 声问阻绝绍兴十三年前 礼部尚书洪皓
还朝言宇
 发自蔚州殁于云中皓见其榇旅寄荒寺携至燕山
 授仆人徐禹功使葬焉因再疏请褒赠时相秦桧沮
  (第 18a 页)
诏不允辛丑浚还上叹
息即日趣就职既又改高邮军为承州仍命庆守之先
是上方择人使金宰执荐持服人朝散郎鄱阳 洪皓
乃 …… (第 9b 页)

必以为忠臣今乃为敌用是时辽人皆用词赋两河人
皆用经义而孙九鼎者为第一忻州人也九鼎政和间
游太学与 洪皓
同舍陷敌十年始登第皓在北方屡见
之 八月己酉诏添发运副使从太后往江西以直秘
阁刘宁止为之仍命龙神卫四 (第 17a 页)
陛下左右者得以面谄尔上又问卿见 洪皓
三番国书
否望之曰臣无缘得见上命内侍取示之盖上以望之
累使敌中欲使之料敌情也望之未几奉祠而去 戊
戌 …… (第 19b 页)
此一人遂失亿兆之心士论是之 先是奉使 洪皓

太原至云中左副元帅尼玛哈军前而奉使王伦亦留在
彼有商人陈忠因伦从者杨永亨见伦密告两宫太母
起居状 (第 20b 页)
是祖舜言桧不晓事安国未以为
然 初朝廷所遣通问使自宇文虚中之后率募小臣
借官使敌如王伦朱弁魏行可崔纵 洪皓
张邵辈并为
所留先是伦在云中副元帅尼玛哈尝遣都提点乌凌
阿思谋(原名岛凌思谋/今改正下同)即驿见伦语 (第 9a 页)
讲和事既而尼玛哈亦自到驿
至是乃以事授伦归报而朱弁 洪皓
皆得以家问附伦而 (第 9a 页)
克绅也又曰
庆迷国罔悛欺天相济既致于理咸伏厥辜赖天之灵
诛于两观时乌克绅之党皆为都元帅乌珠所诛奉使 洪皓
尝与乌克绅持论几死乌珠知之故得免 时乌
珠谋举兵以复河南已决意入侵盖金法罢兵则权在
国主用兵则权在元 (第 10a 页)
 赵鼎事实曰时鼎连失洙渭二子与亲知书曰幼子之
病以某谪温陵失于医理而死长子之病以某谪潮阳惜于
离别而死一罹被谴而并杀二子盖负罪之深宜诛而贷故
移祸私门如此其酷然造物者方且困之未使其毙强颜
苟活惟是责躬无地自容耳 戊戍赐诸帅诏曰狂敌不
道荐肆凶残王师所临无往弗克捷奏继至俘获踵廷尚

虑狃吾屡胜之威忽彼不虞之戒天下本吾一家岂贪尺寸
之利金人亡在朝夕必灭为期咨尔六军咸体朕意 湖北
宣抚兼招讨使岳飞时屡获捷至是诏书不许深入飞遂
班师而所取州县旋复失之(野/记) 奉使 洪皓
时在燕密
奏顺昌之后金人震惧丧魄燕之珍宝悉徙而北意欲
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亟还自失机会惜也 福建安抚
使 (第 19b 页)
桧曰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书以戒
武王而陛下优为之贤古帝王远矣诏以光世为万寿
观使 奉使 洪皓
在敌中求得皇太后书是夏遣邵武
布衣李微赍来上大喜因御经筵谓讲读官曰不知太
母消息几二十年虽遣使百辈不 (第 12b 页)
循一资介德清人遵适皆徽猷
阁待制皓子也皓奉使久在敌中至是和议定皓报太
后归耗辛酉宰执贺太后来有期上曰 洪皓
身陷敌国 (第 3a 页)
路一月引试至是言者以谓驻跸吴会则福建
为甚近恐试下举人或冒名再试他州请以八月五日锁
院诏从之 初奉使 洪皓
张邵朱弁自金国归上眷皓厚
尝曰虽苏武不能过也是月除皓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
寿观权直学士院时金人取赵郴辈 …… (第 8b 页)
桧曰平时诸生未有能写经一部此仰见圣学之不倦
也 御史李文会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 权直
学士院洪皓
以谓皓在朝必生事亦因及宇文虚中事
甲子上谓宰执曰朕尝观书见臣之事君不可有二心
臣而有二心春秋之所不恕 (第 9b 页)
 疑沈公更加儆异不以为忤也沈公更荐之又为延
 誉(楼攻愧王/止功墓志)
 公知绍兴十二年贡举考博学宏词科得洪遵沈介
 洪适以所试制词进读上曰是 洪皓
子耶父在远能
 自立此忠义报也遂以遵为秘书省正字介适并为
 敕令所删定官自中兴以来词科登选即入馆自是 (第 14a 页)
 语谓其贰于己未几亦罢(文献/通考)
王洋字元渤待制资深子亦以省第二名中宣和二年
甲科绍兴初以右赞善命直徽猷阁历典三郡所至有
异政官太学为博士时秦桧为丞相而直道正辞亦摈
勿用晚守鄱阳 洪忠宣
适自北脱归人无敢过其居公
独脩答故坐事免去叶少蕴尝为公言刘贡父为汉史
诗以为杜诗功曹非复汉萧何为误用 (第 12a 页)
  张邵
张邵字才彦其先和州乌江人宣和三年登上舍第建
炎初假礼部尚书使金补其弟祁为明州观察推官奉
其母居于鄞卒葬鄞县之雷峰因家焉而祁子孝祥生
于雷峰邵见达兰于潍州逼邵以臣礼见邵不屈囚于
密州祚山寨达兰过密邵上书伪楚僭立电扫无馀是
天未厌宋也今大国复封刘豫豫实宋臣曲有在矣达

兰得书执付豫俾用之邵升阶揖豫呼其旧官豫怒系
于狱复囚于燕山益徙北三千馀里绍兴十三年金主
旻死传其弟晟晟死孙亶立始厌兵召宋奉使 洪皓

弁及邵使归江南是时秦桧擅和议皓首斥去邵亦罢
免十七年皓贬英州邵惧乃上书曰邵出使时尝逢桧
道中有荣 (第 44a 页)
  (姓氏行焉韦白刘之馀爱邦人既已俎豆之语在/旧碑尚矣王范风烈如此且有德于吴宜俱三贤)
  (不没以为无穷之思此堂之所为得名者尝谓士/才高必自贤位高或不屑其官世通患也 洪公忠)
  (宣公
之子擢博学宏词第一名字满四海馀二十/年既入翰林为学士未几自劾去甫及里门制书)
  (以左鱼来矣邦人度 (第 12a 页)
 为副使行次河朔以尺纸付家云出疆当艰棘时难

 保全生此身已许国矣至北廷上书金帅粘罕乞归
 二圣为金所留 尚书洪皓
得自北归首言王伦及元
 迈以身徇国弃之不取缓急何以使人
章甫字端叔自建徙居于吴其八世祖本浦城人有西 (第 13a 页)
   元一统志蒲河在沈阳路源出铁利国蒲谷流
   经蒲水田过故名(按蒲州辽初已废本铁利国/地自应以蒲河得名以 洪皓)
   (
所记考之距沈州四十里今承德县城西北四/十里香炉山蒲河源在焉蒲州之设亦应在此)
  义州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