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藝術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却是无事。但国事世道罔极。又极痛哭也已。数月留山斗斋。方游览西边海山。兼访士友。临发倥偬略此。
李深
(致寿○丁酉十月三日)
安在。能不以孤寂恼心否。念念不能忘。心志坚定。义理明确。虽读书万卷人。岂皆 …… (第 33L 页)
忙且不多。
李深
(戊戌闰三月)
间别多怅。来未即见。亦关情也。知无恙过冬春。喜其可量。苦守异域。待吾再来。非致寿而 (第 34H 页)
   十月六日。闻伯氏讣。初旬发行入京。善述亦自商山来会。至月十六。偕善述同向商山。至阴竹途中。次善述韵。是日乃冬至也。
   宿凤笙亭
   商州衙轩。赠具士慎。
   次全上舍(克恒)
   留别舍弟。兼示苍石 李叔平(埈)
,愚伏郑景任(经世)
玄谷集卷之七
 诗○七言律诗(九十四首)
   挽龙溪李处士子善(荣元)
  ……   寄守梦郑时晦(晔)
   寄楸滩吴汝益(允谦)
   寄芝峰李润卿(睟光)
   寄愚伏郑景任
   寄苍石 李叔平
   寄北渚金冠玉(瑬)
   寄东岳李子敏
   寄鹤谷洪辉世(瑞凤)
   寄清阴金叔度(尚宪)
 死丧怀出自然情。作伴还乡计始成。愁尽客行三宿后。悔萌天意一阳生。群阴讫可休邪沴。万国犹宜贺圣明。从此烟花应满眼。几回谈笑办升平。

宿凤笙亭
卯君来牧右商山。暇日清游历险艰。为卜名区超世累。始知高见破天悭。千峰戌削围金碧。二水萦回若玦环。吾老不堪离尔去。欲将栖息共云关。
商州衙轩。赠具士慎。
童稚情亲到白头。中间离合剧悠悠。梨花共醉青坡月。细雨同登铜雀楼。君返俗离成鹭社。我来方丈筑菟裘。今逢岭外诚非偶。莫厌团栾数日留。
次全上舍(克恒)
来到商颜忆四公。夫君犹可继高风。蟠胸韬略天机妙。满纸龙蛇笔势雄。昭氏自知琴有毁。齐门其奈瑟虽工。泥涂寂寞浑如我。更与慇勤酒一中。
留别舍弟。兼示苍石 李叔平(埈)
,愚伏郑景任(经世)
葬兄随弟到商州。寒尽春来岁又周。自幸新知方有乐。何期远别遽生愁。礼隆寘驿虽多 (第 239L 页)
贺。世树家声不足云。快翮已搏鹏路远。轻蹄初展骥途分。身羁岭海空瞻怅。坐对寒山送夕曛。
寄苍石 李叔平
自笑平生昧事机。酸咸本与世相违。欲知物外探奇胜。何似尘中困是非。沧海浪翻红日跃。扶桑枝亚怒鹏飞。爽然 (第 244L 页)
   赠金刚山人双翼序
   西行赠言序
   送贺至书状官洪泽远序
   三阳轩诗序
   皇华集序
   李叔平
家牒序
   象村集序
   青梅集序
   石洲集序
   松江遗稿序
   芝峰集序
月沙先生集
之雄。则必称朴渊。余常愿一见久矣。适奉 奏朝京。道次松都。遂自深川洞口。舍轿而骑。副使闵伯春,书状官 李叔平,
暨经历金顺元从。朝投泰安寺。寺陋而僧多。僧进软泡。蒲团少坐。酒数行即行。自此山渐高路益峻。赁僧肩舆。 …… (第 130H 页)
探千山道里。遂不与译辈谋。厚遗骡主与之约。自八里站。迤南行五十馀里。夕投山下村宿。副价闵伯春,书状官 李叔平
从。翌日清。早入灵远寺。或称祖越寺。寺门金榜曰。人区别境。佛殿扁曰千峰拱翠。寺之法主僧普钊。自号松峰 …… (第 131H 页)
乍大乍细。僧设茶果。迎款携之。共赏西阁。僧普真所居也。清洒不是人间境界。绕阁后攀藤。上圣与庵。伯春, 叔平
困不能随。余与从者二人及僧普真。牵挽而登。庵在重峰最深处。一老僧独居。又上一峰。有石为坛。广可数百步 …… (第 131L 页)
关上。赵秀才以旌昔年居停久识也。携之共上角山寺。赵前导。伯春, 叔平
随行。厨备肴榼。清晓策骡。从城北行十馀里。得山麓石路荦确。骡十步九踣。在骡背犹喘汗股战。如是行七八里 (第 132L 页)
而 圣天子柔远戡乱之烈。我 殿下享上敌忾之忠。炳耀于天下后世。岂不休哉。何幸身亲见之。天启丙寅秋。 李叔平
家牒序
吾东方载籍不广。氏族之牒。罕传于世。世之士大夫除非表表名阀。则其能识先代远系者或寡。而至于言 (第 157L 页)
行事迹与夫云仍支派之详。则知之者又益寡。兴阳之李有孙曰埈字 叔平。
能以文行继家风。科第扬先烈。乃叙次其族世先谱。汇为一编。编成而示其友延城李圣徵曰。我之用意。公必知之 …… (第 157L 页)
岂不可惧也哉。今 叔平
乃于十年兵火书策散失之馀。采录记纂如是之详。其思先贻后之意。不特为宪于一家。亦将有补于世教。斯非可尚 (第 158H 页)
也欤。观其累世种德积而未发者。其将有待于 叔平。
夫不忘本。孝也。撰之勤。诚也。纪之实。信也。 (第 158H 页)
叔平
既有是三者。可谓贤矣。又能佩铜符而有治绩。盛玉堂而有谠论。其名誉其事业。盖未可量也。吾于李氏之家牒。 (第 158H 页)
  直宿门下省。有感而成。示韩益之。(戊子)
   赠三角上人(己丑)
   题僧轴(丙申)
   李叔平
赴丹阳。稧人会饯于弊居。临发有雨。以天教好雨留佳客分韵。得留字。(己亥)
   闻体府病卧月城有感   又闻病歇。次前韵。
   次韵寄 李叔平(辛丑)
   辛丑五月二十三日晓。梦侍先大夫。
   移植牧丹。次东坡吉祥韵。
   偶吟
   次 李叔平

   堤川馆舍。次退陶韵呈主人丈。
   敬次厓相韵
   次堤轩板上韵。寄李养久方伯。(时发。 ……   立春日作(乙巳)
   从叔参奉挽词
   金士悦来访。次苍石兄韵赠之。(是日适语及世变)
   月夜与 李叔平
昆仲,成士悦,康明甫诸人讲话。 叔平
出一绝。各次韵。
   郑相国(琢)挽词
   挽金省克昌远
   愚谷杂咏二十绝(丙午)
   李修撰 叔平
抱病远来。许以旬月留止为对床语。且以一绝见赠。次韵谢之。
   离山禅长老遣沙弥来。致书问讯。以诗送 ……   朴进士彦诚有孝行。以乐志名其亭。盖取乐其心志之义也。慕斋金先生按节本道。造其庐而访之。留一绝云。咨询无效雪侵头。原湿驱驰未暇休。孝里高风能起我。为倾行盖暂迟留。其见重可想矣。康兄明甫。即进士之外曾孙也。以慕斋诗揭之壁上。要余作一语。谨用其韵道所感。
   去冬。与 李君叔平
赴难老堂寿席。酒半。主人丈授简命诗。 叔平
操笔立就。余思涸不能属和。今年再到。则主人丈督之不置。遂续貂奉呈。
   再用前韵道所感
   渊岳 ……   挽李判书润卿
   送 李叔平
赴任三陟(庚午)
   宣祖大王迁陵挽词
   挽李生裕后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三
 奏文
   陈慰奏 ……   答金昌远(弘微)
   答金昌远
   与李叔载(腆)(○壬寅)
   答李叔载(甲辰)
   与李叔载, 叔平(埈)(○戊申)
   与李叔载
   答李叔载(癸亥)
   答李叔载(甲子)
   答李叔载(丁卯)
   答李叔载(戊辰)
   答李叔载(己巳)
   答李叔载, 叔平。
   答李叔载
   与李叔载, 叔平。
   与李叔载
   与 李叔平(己亥)
   答 李叔平(丙午)
   答 李叔平(丁未)
   与 李叔平(戊申)
   与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己酉)
   与 李叔平(辛亥)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戊午)
   与 李叔平
   与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己未)
   答 李叔平(庚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与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
   答 李叔平(甲子)
   答 李叔平
   与 李叔平
   与 李叔平(丁卯)
   答 李叔平
   李叔平(戊辰)
   答 李叔平(庚午)
   答 李叔平(壬申)
   答徐乐斋行甫(思远)
   答徐乐斋行甫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答任卓尔(屹)问 ……  城津山城岭海楼记
 跋
   兴阳李氏家牒跋
   书养正篇后示桂儿
   书武夷志后
   书 李叔平
请停门楼劄后
   书孙季进四皓图障子
   临瀛馆族会帖跋
   跋玉成盛集序齿录
   题家藏竹 ……   次忠州莲堂韵。留上厓翁。(时厓翁亦呈辞归觐。后余行一日。)
   重阳日在省中。以禁酝一壶寄士廓,叔载, 叔平
三友。
   题三角寺僧轴
   寄题三仙台
   狱中舒怀(并序)
   楼岩旅馆书怀
   送许 ……   复命启(丁卯号召使时)
 书
   与张旅轩(甲子)
   答金沙溪(戊辰)
   与韩益之(乙丑)
   与李叔载, 叔平。(庚申)
   答李叔载
   答 李叔平(癸亥)
   与 李叔平
   答 李叔平(甲子)
   与 李叔平
   答 李叔平(己巳)
   答 李叔平(庚午)
   答 李叔平
   与 李叔平(辛未)
   答金汝遇
   答黄会甫
   答柳季华
   答柳季华(辛酉疏论尔瞻时)
   答柳季华
  
题从政名言后(乙酉)
人要入道无如敬。行欲求誉不是诚。勤集名言贻后学。令

人却忆薛文清。
浇花(古方。以马粪清浇花。翌日开者即日便开云。)
才见离披便见残。盛衰相代苦无端。凭君莫用催开法。留得枝头蓓蕾看。
直宿门下省。有感而成。示韩益之。(戊子)
系禄违将父。谋归却恋君。伤心中道客。极目太行云。铁笛怜秋引。征鸿怨夕闻。灯前一樽酒。饮尽不成醺。
赠三角上人(己丑)
万事都低了。千心总寂然。偷成忙里静。默对定中禅。砌净花初落。天空月独悬。百年今日趣。难语又谁传。
题僧轴(丙申)
极目兵尘涨海湄。惊禽未有可安枝。山僧不识征人苦。夜雨悬灯强索诗。 李叔平
赴丹阳。稧人会饯于弊居。临发有雨。以天教好雨留佳客分韵。得留字。(己亥)
丱角交情到白头。团圆欢喜别 …… (第 19L 页)
定应存社稷。海滨那得死先生。风传鼓角妖氛豁。日映旌旗喜气横。说与南中诸父老。祇须加额望升平。
次韵寄 李叔平(辛丑)
忆昨金章在海甸。日夜悠悠思我里。尘间安得赏音人。天下难逢如意事。纷纷名利争驼逐。疏懒不惯趋朝市。归 …… (第 19L 页)
芳根去。坐待明年尽意开。
偶吟
破屋欹倾倚毁垣。可堪中夜朔风掀。纸衾瓦枕终朝卧。客至无人出应门。
李叔平

老向红尘又强颜。吃梅真觉未为酸。回车独过江头路。柱笏同看郭外山。千日别来旬日合。十分愁里一分欢。 …… (第 20H 页)
韵赠之。(是日适语及世变)
求之即在不难寻。莫向虚无枉用心。谁遣蒙人讥鲁叟。不堪思古更伤今。
月夜与 李叔平
昆仲,成士悦,康明甫诸人讲话 (第 25L 页)
叔平
出一绝。各次韵。 …… (第 25L 页)
  余酷好泉石。自卜居于此。日与冠童三数辈搜奇讨胜。上下十馀里间。悬厓曲溆绝壑深林。足迹靡所不及。方其欣然得趣。自谓世间无他物事可以易吾之乐。盖将以是为终老之计。一二年来。疾病侵寻。筋力乏少。登陟搜寻之兴。渐觉衰歇。且念如此劳攘亦足丧志。杜门静居。怡悦心神。时复寻阅经传。玩索文义。有日暮途远之忧。则于前日之所谓乐者。非惟有所不能。又有所不暇矣。病中合眼。默念向来游历之地。吟得二十绝书之壁上。以寓闲中卧游之兴云。丙午暮春下浣。石潨病人识。
李修撰 叔平
抱病远来。许以旬月留止为对床语。且以一绝见赠。次韵谢之。
当时只要入山深。离索那禁鬓雪侵。三夜对床成 (第 27L 页)
    
(右怀慕斋 诸生勉尽修行力。共作醇儒辅圣时。乃慕斋为监司时赠黉中土子诗语。)
耻将菱角作鸡头。壁水英游早岁休。风月满溪高枕卧。自言专壑胜封留。
    
(右属主人)
去冬。与 李君叔平
赴难老堂寿席。酒半。主人丈授简命诗。 (第 39H 页)
叔平
操笔立就。余思涸不能属和。今年再到。则主人丈督之不置。遂续貂奉呈。
喜公颜面玉含煇。愁病丛中已脱围( …… (第 39H 页)
闭户草玄书甫就。封章论事迹还陈。青阳久托金兰契。白首相期骨肉亲。可惜瑶琴从此废。一声蒿里泪盈巾。
李叔平
赴任三陟(庚午)
世乱身难料。情亲别更愁。云横大关岭。魂往竹西楼。
宣祖大王迁陵挽词 (第 43H 页)
伤痛也。此是老仆身亲经历过者。非他人泛说之比。苍石处亦可以此意勉之于书札中也。千万不能尽所欲言。
李叔平(己亥)
别来思想日积。忽奉手帖。谨悉官况清胜。披慰十分。但命辞有太过处。贤者亦蔽于爱耶。不敢当不敢当。此岂 …… (第 186L 页)
区隔绝。未知世间事耳。两潭清游。令人歆羡。第未知与结茅九峦山中者孰胜耳。馀何能既。只祝慎毖万重。
李叔平(丙午)
踧踖之极。言辞颇激。方惧获罪。即蒙镌诲。深荷相爱。前日苦口。正为无其实可居耳。承谕有其实可居。则圣 …… (第 186L 页)
。幸与叔载兄细入思议。从长处之。则仆岂有不相从而必执己见之理也。未由面论。烦之纸笔。惟缕缕是惧。
李叔平(丁未)
屏伏之中。得蒙 恩除。感惶交集。罔知所处。承指迷甚详。极荷盛爱。但来谕以昔贤行止相待。仆何敢当。尝 …… (第 187L 页)
知以为如何。幸有以反复之。生。明日入山居。八日登途。欲于上寿日前肃辞出城。度念三四。当还到此矣。
李叔平(戊申)
直臣还入 经幄。此非社稷之福而治平之兆耶。阅邸报。不觉喜动。未知何日启行耶。须勿迟为佳。此非如平日 …… (第 188H 页)
否。已为发送。殊可叹也。即得汉阴相公劄子于邸报中。节节皆是格言。极令人增气。拜候时幸及此意为佳。
李叔平
老兄登对之启。出于忠君爱国之血诚。犯忌触讳。都不顾计。闻之叹服。然圣人所谓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者 …… (第 188H 页)
举。使人更上笔尖耶。独不见近来纷挐之态。而反欲效之耶。若果有此。则苍石亭中。无生之迹矣。幸谅之。
李叔平
出山有日。忧病闭蛰。未暇奉问。积雪深洞。忽有剥啄声。此时得故人例音。已足惊喜。况承白雪高调。璨烂盈笺 …… (第 188L 页)
白战之场。也不多让。顾此衰拙。何敢望和一味。缩手惊叹而已。明日当宿于医舍。倘可蒙枉否。馀俟面罄。
李叔平(己酉)
蒙示朱节。上年在达城时。徐君行甫以写本见寄。反复观玩。则其命题造语不无可疑。不敢誊出。后以微意告行 …… (第 188L 页)
后生不敢质言。可叹。
李叔平(辛亥)
朝报中得一二。亦可谓超然已了一大事。第未知挂冠行色能无再动否。极令吾徒增气。奉贺无已。向见领台书。 (第 189H 页)
近来事业全输 李叔平
一二着。五峰亦言输写血诚。扁舟南溯。李养久书亦啧啧称道不能已耳。霾炎比剧。想惟静卧林园。日有清爽之趣 …… (第 189H 页)
到淳昌。有绝句道怀。而本郡守与彼中交通。故忍而不发。今漫录去耳。月涧兄想已快复。近得书否。悬念。
李叔平
初闻北除。固知闻 命即行为合于臣子分义。而只谓老兄病甚羸弱。不能自力。故前书以为虑。即承垂示。审行意 …… (第 189H 页)
。亦必及高祖。(不记本文。然大意如此。)朱文公屡称此言。家礼亦用此制。故退溪有此说矣。馀俟面悉。
李叔平
大雪闭门。书问忽至。慰豁之深。有非常日得书时比也。国俗太隆于墓祭。至有四名日之号。而四时正祭或为之轻 …… (第 189L 页)
从从先祖之文。俟他日熟讲而变通之。未为晚也。如何如何。高明欲一依礼文。浅见不免因循。惟固陋是愧。
李叔平
专伻寄诗。致意勤恳。深荷深荷。度岭秋阴来曲槛。浸天潭影抱孤台。造语奇壮。置之 大明诗林。亦难辨别。但 …… (第 189L 页)
淹稽至此。无乃分义未安耶。幸速善处如何。生。旬九发程。宿于医舍。其时未可枉驾耶。千万俟奉。不具。
李叔平(戊午)
贤胤来。审安稳。慰甚。阡表。揆之情分。不敢不承教。故诺之久矣。今见纪事之文。简而不短。文而不冗。令 …… (第 190H 页)
斋之托也。恐不能副盛意以病吾子。奈何奈何。字辞亦甚好。其间一二字有疑。别纸奉禀。未可略加斤正耶。
李叔平
淹汾上几日。想江阁春暄。道况益胜。恨此没头衮冗。无由作凤阳仙侣耳。生昨到愚伏。林木益茂美。半日坐岩台 (第 190H 页)
。阒无尘喧。直欲仍坐不出而不可得。可叹。水满小池。新荷欲出水。未可一动否。企企。
李叔平
前日蒙示屏诗八篇。缘应接颇扰。未暇细观。近于斋中始得反复数过。其中操心一篇。于浅见有不能无疑者。此等 …… (第 190H 页)
而观理之是非。此一语为制忿之要法。恐未可舍此第一等说话而求之于彼。更以此语修改。而押观为韵如何。
李叔平
示谕缕缕。说出片片赤心。读之令人竦动。继之以怃然也。操心工夫。果难着语。以治心改其篇目。以存养省察两 …… (第 190L 页)
之语也。然前头惟有刻意催趱。如恐失之。庶为收之桑榆之计。此外更无他事。若悲叹太切。则反更害心矣。
李叔平(己未)
方欲作书。适此承问。喜慰倍常。清诗二篇。衮钺分明。关于世教大矣。不胜咏叹。但古人咏物之作。以含蓄为 …… (第 191H 页)
哭也。俟奉不宣。
李叔平(庚申)
承审作意命驾。遇哀而返。感怅交集。寒冈之讣。此亦闻之。不胜惊怛。所示之礼。生等曾用于西厓先生。盖以 …… (第 191L 页)
未见士友讣报。尤难径举。生今姑变食而已。然何敢自是。乞更入思量如何。以为未安则反复之。甚善甚善。
李叔平
昨承询及。忙遽间未暇参考故事。只反求乎心意之所安者。率尔奉报。玆蒙更赐。反复谆悉无馀。至于广引前辈行 …… (第 191L 页)
素。临事不差等语。皆是至论。令人感发。亦知平生不以无状而鄙外之。故敢此倾倒。未知果能无谬妄否也。
李叔平
承审日来静履益胜。慰仰。将理之教。谨服膺。何敢不量气力。自取伤损。无念幸甚。安仲闻有来音而时未至。至 …… (第 192H 页)
意如此。故读书遇会心处。记得牢固。他处则放过。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耳。幸毋以此为十分至当之见如何。
李叔平
顷日修复之际。偶尔信笔略说平日所覵于老兄者。少效规益。而拨忙胡写。语无伦次。玆蒙不以为陋。惠以长笺。 …… (第 192H 页)
。然亦百世之公论。非生之私见。亡者可作。亦当为法受恶矣。何可以是而谓之斥耶。乞更思而再教之如何。
李叔平
前奉瞥然。怀想转切。即因来人。审动静佳胜。且得宅相。慰喜无已。生缘叔父證势尚尔沈困。忧挠度日。闷闷。 …… (第 192L 页)
所为。正犯此戒。方欲相告。来使适至而适见又有点化处。故为兄诵之。文多不能尽录。俟他日相对展读耳。
李叔平
示谕缕缕。辞严意恳。懦夫警发深矣。感荷千万。仆于此事。本非所堪。而近为亲旧所迫。不免代斲。况于先生家 …… (第 193H 页)
。此大可念也。编摩惟当极其精粹而已。如来谕所云。恐未免流于私意。如何如何。语长纸短。俟他日面论。
李叔平
承还自汾曲。慰沃。山城之行。联辔甚乐。但生不到山栖已隔一年。而过数日则溪花欲落。为此明日着吟鞭。留一 …… (第 193H 页)
为望。行状一卷并送。望须拨忙着眼。参校彼此。庶有以知述者用心处矣。其或当留而不合删处。亦望示及。
李叔平(甲子)
一日而再得书。良慰良慰。兄弟相知。自丱角到白头。乃以生为有动于惹拳耶。若尔则虽谓之如新。可矣。㰤㰤 …… (第 193H 页)
此曲拍耶。况人当为其可为者而已。人知不知何与于己。而必欲傍观者之知耶。千万勿作此见解。甚善甚善。
李叔平
前书所云何不小忍。如此轻发者。非以兄言为失当也。但虑无益于事而有累于兄耳。前日与叔载书中。亦以相随入 …… (第 193H 页)
李叔平
前日所制呈文。深得事体。而大臣之意必欲先述毛功。昨已改撰写启矣。鄙意反复思之。此事终是十分未安。凡事 …… (第 194H 页)
后悔。如何。欲言而无言责。玆以相告。幸深量细思。议为启辞如何。此呈文已经 启下故。须启辞方停矣。
李叔平(丁卯)
数日程。本非远别。而多乱之中。自尔惘然。此岂独衰年景象耶。想经宿尊履益胜否。明日之行。更无前却耶。 …… (第 194H 页)
。不免自溃之患。则彼此不及。有名无实。以此趑趄。徒有苦心。寝不能寐。食不能甘耳。幸细思见教如何。
李叔平
别后方切惘然。得书知经宿动静珍胜。深慰。蒙教意甚真切。谨当佩服。平生受用难进易退字。非不勤恳着力。而 …… (第 194L 页)
而退去则为无义。如何如何。旅翁与吾辈不同。愿老兄毋以打乖法门为可据而学也。承俯询。不敢不尽愚耳。
李叔平(戊辰)
登程遇雨。日又寒甚。念行李艰窘。为之惘然。再承令翰。审舟行好到楼岩。稍慰悬想。入峡却愁逢暮雨。拳篷 …… (第 194L 页)
潜义理。以益求所未知。此为究竞之法。况有对床之乐。足以相与真切讲劘。世间闲是非。何足留胸次间耶。
李叔平(庚午)
寻常一念。悬在左右。忽承远翰。文词笔画。较平日无异。君子以理节情之功固应如此。不胜赞喜。生。归卧林 (第 195H 页)
丘。日有静味。只是西山一面。主人不在。有怀无与晤。奈何。
李叔平(壬申)
承问及。感感。生。眩症渐重。触事茫然。所问服制。当初全不省察。但知圆领衣缉下之为齐衰。而别制衰服则 (第 195H 页)
事亲。至此而可谓能养矣。享其养者。宜乡人之以福人称也。岁丙午。 李君叔平
即席赋诗以庆之。李君少受业于石川。其赞喜之诚。在宾友中最深。宜其称道颂祝之无已也。既而书其诗于一册。 …… (第 270H 页)
命。以溃于成云。万历乙卯夏。具官郑经世。记。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跋
  
兴阳李氏家牒跋
余友 李君叔平。
录其先代叙系如司马迁世家之例。而加详悉焉。名之曰家牒。盖将以为一家之史而遗诸后也。成而示余。余得以翻 (第 276L 页)
阅之。既卒业而叹曰。呜呼。吾东方文献不足。人虽有嘉谟懿行足以为训于后者。率皆湮泯而不

传。不数世而其子孙已无得而知者。今是编也。溯流而穷源。循本而寻枝。上下十五六代言行事迹昏媾云仍。秩然而靡所遗。使子孙见之者得以寓其羹墙之慕。而思所以继述之。则 叔平
之用意于贻谋者。盖亦勤矣。而苏子所云孝悌之心油然而生者。正谓此也。其有补于世教为如何哉。余于是又有所 …… (第 277H 页)
公。清白传家如全尹公。宽裕容物如执义公。李之善可谓积之厚矣。其见祐于天。绵历其世代者。非幸也宜也。今 叔平
又能与其伯氏叔载勤学而力行。其孝友之实。诚悫之行。已信于家邦。而益相与勉励。日迈月征者积善之事。则自 …… (第 277H 页)
置之图画之间而宝玩之。何耶。是必有其故矣。盍思之哉。丁未秒夏。书于达城之官舍。
李叔平
请停门楼劄后
戊申七月。玉堂上劄。请停门楼之役。 圣上惕然从之。盛德事也。其时议者。或以为民弊虽不可 …… (第 278H 页)
不从者。乃所以爱其身。而非所以爱君父也。呜呼。此义之不讲于世久矣。亦无惑乎此言之出于士夫之口也。友人 李君叔平
时为校理。实草是劄。余于其私藁中见之。有感而书其后。是岁仲秋下浣。松麓病人书。
书孙季进四皓图障子 …… (第 278H 页)
一句无注。以此观之。则此注必出于西山。而序亦西山所为无疑。此无西山文集。不可得而考也。万历戊午春。借 李叔平
家藏阴符经观之。因书向所疑者以归之。庶知其说者有以见教云。(后考理学通录。黄裒集濂洛关建诸贤书。名之 (第 280L 页)
阶庭菊花方盛。而此间适有小酿。明明乞佩一丛来临如何。无馔可供。只欲相对一笑。故不敢备邀请之礼矣。
李叔平(癸亥)
疏藁甚盛。但其推恕罪人情事处。过于详悉。此言既出于 圣教。不必缕缕至此。故欲抹去数行。唯在量处。亲 …… (第 399L 页)
圣上已分明说尽亲亲之道至矣尽矣。臣子惟当归美而将顺之。不宜自为立论以掠其美。此等处亦加删润如何。
李叔平

即想孤坐峡中。官况如客。不胜寥寂。奉虑无已。然吾人向来学力。宁以些少出入为一毫介然于胸次耶。庭空吏退 …… (第 399L 页)
肝肺。妄有云云。不满一笑。然兄亦当知有此言。故聊以相报耳。月涧兄书中语。皆第一等论议。令人愧服。
李叔平(甲子)
谨承垂复。辞意恳恻。慰豁未了。继以一喟。人生穷达淹速。莫不有数。何足一毫有介于胸次。只是相爱者不能 …… (第 400H 页)
以自处也。知礼地僻务闲。谓可自安衰境。而承示。不堪之状。一至于此。此岂老兄一家之忧耶。良可浩叹。
李叔平
前承两书。深慰悬想。所论皆是识务之语。讽诵歆叹。恨不能盛之白玉堂。而使老拙猥居前列耳。逆适尚稽天讨。 …… (第 400H 页)
激。不嫌于降屈也。今日宿咸昌。当即向龙宫,醴泉等处。而欲与兄先为商确。留此一日。明早未可驰来耶。
李叔平(己巳)
履玆新正。想惟德与年进。茂迓洪休。遥切慰贺。生。汩没尘埃。添得两鬓华发。宁有好意思耶。向蒙长笺见教 …… (第 400L 页)
李叔平(庚午)
久知令兄四方之志已倦。一壑之趣方深。必难于起动。而 恩除之下。便有感激之衷。故前书以来谢劝之。与往 …… (第 401H 页)
  别纸
昨值归人告忙。对客作报。悤悤不能尽意。迨切恨叹。来书末段。称道太过。期待太重。一生肝胆相照之地。不当为此指拟不伦之语。令人缩恧不安也。蒲柳以下数行语。又有悲凉意味。得非一时属笔口呼之际。不觉有离群索居之怀。以致如此耶。抑或偶尔气不平耶。望须日间平心易气。常令胸次坦然。此不但为养生之法。亦于来书所谓究竟法者。为助不细也。
李叔平
承书惨痛。不知所言。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命物者之意。不可知如此。亦复奈何。古人云情之所钟 (第 401L 页)
。正在我辈今之所当勉者。惟在于委命节情。不以死伤生而已。鄙生之至今保存。亦赖此四字上得力。此是真切经历之言。幸勿视以汎然相慰譬语也。投绂之计。虽出至情。弃归则未安。而蒙许又不易。更须细量善处。不必汲汲为临穴永诀之计。况羸悴之极。尤不可触寒远行也。
李叔平(辛未)
一生同志。宜莫如吾辈数三人。而乃于今日大议论。不免有些小牴牾。亦可谓不幸。而所恃烂熳同归必不远矣。 …… (第 401L 页)
壬午司马榜会图序
年友李迪夫。一日访余言曰。 李君叔平
今以三陟守来肃 命。将赴于官。吾壬午同年无恙在都下者十有二人。各佩一壶。叙别于便地。因为榜会。胜事也 (第 404L 页)
   别李洗马择仲归京
   次郑景任(经世)
   次申化堂咏梅韵
   善忘
   勿忘
   题 李叔平
急难图后
   寻海平旧基
   龙湫
   晋州城中。次壁上韵。(此城。全于壬辰。陷于癸巳。鹤峰先 ……  金洗马活源(潗)
   康察访应哲挽
   朴士任(弘长)
   宋阴城时保挽
   李苍石 叔平

 教文
   教领议政忠正公李浚庆配享 宗庙书(庚戌。以知制 教制 进。)
   教都元帅张晚
耘者忘其田。奈此骄骄稂。安可置相忘。及时当自强。吾言岂妄云。勿忘中心藏。欲辨却忘言。陶陶更举觞。
李叔平
急难图后
披图心忽动。咏诗涕先垂。涕垂宁为图。心动岂因诗。冥冥孚感理。可验吾心知。感人既如此。感天从 (第 172H 页)
   挽李贰相(尚毅)
   送赵睡轩(存性)按节关东
   次西厓先生韵题云岩精舍
   送愚伏朝天(二首)
   挽 李叔平(埈)
   挽张旅轩(显光)
   挽睦汤卿(大钦)
   挽李加平(惇五)
   挽郑检阅(杺)
   ……   挽郑统制(起龙)
   挽卢上舍(硕命)
   挽李庆山
   公山会席醉吟(二首)
   洛社会次 李叔平

   挽金进士吉伯
   挽康明甫(应哲)
   壬戌秋游。分韵得清字。(并序)
   挽卢荣 ……   大司谏避嫌启
   严宫禁启
   经筵讲义(癸亥)
沙西先生文集卷之四
 书
   答郑景任
   答 李叔平
   答康明甫
   答康明甫
   答康明甫(甲子)
   与金冠玉(瑬)
   答全性之
  
鸭水分辽左。燕山在日边。一阳初动处。万里远征年。槎著乘秋兴。囊收采俗篇。昏眸须一刮。会待落梅天。
李叔平(埈)
忼慨匡时策。平生补阙心。世浇期复古。才大岂宜今。玉署亡人鉴。岩扉泣士林。尪羸独后死。哀诔不堪吟。 (第 43L 页)
入画图看。(时赵掌令棐仲。被谪公山。与乡旧十馀往访。本道巡伯守宰。同会饯慰。车天辂序之。)
洛社会次 李叔平

萧萧白发映尊中。人世唯应此道公。千里倦游寒暑改。一筵佳兴笑谈同。不惭九老香山会。无让诸贤洛社风。 …… (第 52H 页)
在后昆贤。伤心最有张元伯。白首悲吟泪满笺。
壬戌秋游。分韵得清字。(并序)
   丹丘十五之席。予与 李叔平
赴焉。座上宾朋。皆平素意中之亲也。竟日酬酢。其兴陶然。既而。薄暮暑去。因泛小艇于前滩。乘月洄溯。听箫 (第 52L 页)
  
答郑景任
日者惠诗。且此委书。感荷无已。西行已停。昨送下人。惶悯极极。渊岳之晤。虽非远别。可以为之。而内翰之病。日久愈重。生且感冒。不能寝食。念后四五。恐难动也。非以渊为远。病未及苏故耳。稍迟晦前如何。

李叔平
承审动静益胜。慰甚。生又患感冒。未赴已约之晤。叹叹柰何。非以汝完意而愆期也。佳山一访。亦是仙分内事。 (第 69H 页)
   答义智景直书(万历三十年五月)
   答义智景直书(六月)
   答义智调信书(万历三十一年正月)
 拾遗
   与 李叔平
(埈)
   与宰相书
   与李子常书
   与李子常书
   与李子常书
   与李子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