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藝術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次聘外祖柳龟村韵以述怀(三首)
西行留别诸友
次李(瑞)韵仍赠
竹岭口占
与丹阳倅 李叔平(埈) 。登二乐楼。次板上韵。
楼上西望石峰
西行路中口占(二首)
楼岩怀古
旅馆有
西行留别诸友
次李(瑞)韵仍赠
竹岭口占
与丹阳倅 李叔平(埈) 。登二乐楼。次板上韵。
楼上西望石峰
西行路中口占(二首)
楼岩怀古
旅馆有
暮年。临歧不忍别。踯躅铁山前。
竹岭口占
重登竹岭路。戊戌隔三年。一片思君梦。先寻紫闼前。
与丹阳倅 李叔平(埈) 。登二乐楼。次板上韵。
人事悠悠水共流。独留溪上数间楼。山容淡淡横霜气。锦色层层映碧洲。壑吐琼瑶呈胜 (第 354H 页)
竹岭口占
重登竹岭路。戊戌隔三年。一片思君梦。先寻紫闼前。
与丹阳倅 李叔平(埈) 。登二乐楼。次板上韵。
人事悠悠水共流。独留溪上数间楼。山容淡淡横霜气。锦色层层映碧洲。壑吐琼瑶呈胜 (第 354H 页)
与琴彦慎(𢢜)书(戊戌)
与琴彦慎书
与琴彦慎书(己亥)
与琴彦慎书(庚子)
与 李叔平(埈) 书
与琴彦慎书
与朴都事(漉)书(己酉)
答友人书
与金
答李大仲(介 …… 真城李氏族谱序
东史纂要序
家世志序
记
悠然堂记
晚对亭记
跋
松斋 李先生 诗集跋
书金鹤峰龙蛇事迹后
题咸州志后
题金刚行录后
韩欧苏诗卷跋
书朴子澄所藏庆筵图轴后
书朱子文录后
题李大仲契帖后
书 李叔平 所题朴仲植六友堂诗后
书安文简公墓碑阴记后
书李牧隐罪三帅教书后
书李牧隐元岩宴集
与琴彦慎书
与琴彦慎书(己亥)
与琴彦慎书(庚子)
与 李叔平(埈) 书
与琴彦慎书
与朴都事(漉)书(己酉)
答友人书
与金
答李大仲(介 …… 真城李氏族谱序
东史纂要序
家世志序
记
悠然堂记
晚对亭记
跋
松斋 李先生 诗集跋
书金鹤峰龙蛇事迹后
题咸州志后
题金刚行录后
韩欧苏诗卷跋
书朴子澄所藏庆筵图轴后
书朱子文录后
题李大仲契帖后
书 李叔平 所题朴仲植六友堂诗后
书安文简公墓碑阴记后
书李牧隐罪三帅教书后
书李牧隐元岩宴集
仰切。弟粗遣旅寄。穷病为伴耳。
前于陶院一会良幸。即今赴居何如。悬傃不已。沄扶病还来。渐苦悯悯。
与 李叔平(埈) 书
白岩吾旧居也。家临清洛。有山水之胜。兵后不得归。馀十年矣。回首狐丘。不知隔云岭几重耶。想五柳荒凉 …… (第 41H 页)
少悽感。吾何敢秉笔诗焉。大仲氏强之。聊叙尝目传记者暨当日言。仍步明瑞韵。以答其勤焉。(诗已见上)
书 李叔平 所题朴仲植六友堂诗后
朴生桧茂仲植之第。阶有竹径有松。松下有小塘。顷年朴生堂以肯搆。塘以增筑。种以莲 …… (第 54H 页)
其堂。余谓翠香者总名。六友者注目。名堂以翠香。六君皆举之矣。今乃舍翠香揭六友。无乃掩行而逐名乎。今见 李叔平 诗。三复玩咏而书其后。甲寅之人日。竹牖老翁。
书安文简公墓碑阴记后
谨按文简公。初葬于临津县瑞国洞。 (第 54H 页)
前于陶院一会良幸。即今赴居何如。悬傃不已。沄扶病还来。渐苦悯悯。
与 李叔平(埈) 书
白岩吾旧居也。家临清洛。有山水之胜。兵后不得归。馀十年矣。回首狐丘。不知隔云岭几重耶。想五柳荒凉 …… (第 41H 页)
少悽感。吾何敢秉笔诗焉。大仲氏强之。聊叙尝目传记者暨当日言。仍步明瑞韵。以答其勤焉。(诗已见上)
书 李叔平 所题朴仲植六友堂诗后
朴生桧茂仲植之第。阶有竹径有松。松下有小塘。顷年朴生堂以肯搆。塘以增筑。种以莲 …… (第 54H 页)
其堂。余谓翠香者总名。六友者注目。名堂以翠香。六君皆举之矣。今乃舍翠香揭六友。无乃掩行而逐名乎。今见 李叔平 诗。三复玩咏而书其后。甲寅之人日。竹牖老翁。
书安文简公墓碑阴记后
谨按文简公。初葬于临津县瑞国洞。 (第 54H 页)
赠宋生(依仁○宋东莱人。今年自贼中逃来。)
中秋夜无月。用前韵。
赠申顺夫
次顺夫韵述怀
乙未春。 李都事叔平(埈) 携张上舍(悌元),郑生(之侨)到县。阻雨留三日。仍题短律。以为同话录。
次 叔平 马上吟
次 叔平
晚悟堂感赋(堂乡先生李绫城聃龙别业。以唐将支待。来留于此。)
次西厓先生赠僧韵
与元察访(士顺)观猎于花山南麓。仍饮于长水川上。以访花随柳过前川为韵。呈察访邮史。(六言)
喜晴。用明悦韵。
八公山夜卧漫兴(丙申)
路闻 李叔平 游内延。马上得一绝先似。
内延山。次 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叔平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叔平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后乐堂。更用休字韵示叔平。
又用前韵
次车接伴(云辂)
次鹅溪李相国韵。赠 八公山夜卧漫兴(丙申)
路闻李叔平游内延。马上得一绝先似。
内延山。次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 叔平 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 叔平 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后乐堂。更用休字韵示 叔平。 又用前韵
次车接伴(云辂)
次鹅溪李相国韵。赠松云大师。
次赠明悦
…… 春阳县示诸公
次吕圣遇(大老)
同吕鉴川游觉华寺
送吕鉴川还金陵旧居
送 李叔平 赴丹阳
右水营。次韩巡相(浚谦)韵。(六月以幕客在江右)
次韩巡相韵。送松云师。
…… 夜兴
谢李任重(大期)送甜酒
戏赠成精甫(安义),李任重,李养源。
次西厓先生韵赠 叔平
次 叔平 题金典翰(弘敏)堤川善政碑后
忆 李叔平
十水桥(桥在泗川北五里。董提督丧师于此。士卒为江水所阻。死者几万馀。而董以银贻梁按使。匿不以闻 …… 游月影台(并序)
早发花园县
醴泉试院。次板上韵。
珠还堂
题窗扉
次 李叔平 寄诗。兼简郑愚伏。
次崔察访彦泂(浚)
次别崔察访
聱汉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辍钓录(辍钓者。辍官钓鱼也。)
知非吟
村居
投赠 李叔平。 兼简郑景任。
闻赵梁山,棐仲(翊)欲访。遂赋。
凌波堂。赠赵使君两益。(壬子清和。清道守 …… 挽宋弟(后宾)
遣闷
灯渊席上
次孙上舍
雨中次微间冈三韵
盏渊上录似诸友
次 李叔平
赠郑愚伏
挽徐乐斋(思远)
投赠崔季升
游石洞寺
灸调中。次金老韵。示
中秋夜无月。用前韵。
赠申顺夫
次顺夫韵述怀
乙未春。 李都事叔平(埈) 携张上舍(悌元),郑生(之侨)到县。阻雨留三日。仍题短律。以为同话录。
次 叔平 马上吟
次 叔平
晚悟堂感赋(堂乡先生李绫城聃龙别业。以唐将支待。来留于此。)
次西厓先生赠僧韵
与元察访(士顺)观猎于花山南麓。仍饮于长水川上。以访花随柳过前川为韵。呈察访邮史。(六言)
喜晴。用明悦韵。
八公山夜卧漫兴(丙申)
路闻 李叔平 游内延。马上得一绝先似。
内延山。次 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叔平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叔平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后乐堂。更用休字韵示叔平。
又用前韵
次车接伴(云辂)
次鹅溪李相国韵。赠 八公山夜卧漫兴(丙申)
路闻李叔平游内延。马上得一绝先似。
内延山。次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 叔平 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 叔平 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后乐堂。更用休字韵示 叔平。 又用前韵
次车接伴(云辂)
次鹅溪李相国韵。赠松云大师。
次赠明悦
…… 春阳县示诸公
次吕圣遇(大老)
同吕鉴川游觉华寺
送吕鉴川还金陵旧居
送 李叔平 赴丹阳
右水营。次韩巡相(浚谦)韵。(六月以幕客在江右)
次韩巡相韵。送松云师。
…… 夜兴
谢李任重(大期)送甜酒
戏赠成精甫(安义),李任重,李养源。
次西厓先生韵赠 叔平
次 叔平 题金典翰(弘敏)堤川善政碑后
忆 李叔平
十水桥(桥在泗川北五里。董提督丧师于此。士卒为江水所阻。死者几万馀。而董以银贻梁按使。匿不以闻 …… 游月影台(并序)
早发花园县
醴泉试院。次板上韵。
珠还堂
题窗扉
次 李叔平 寄诗。兼简郑愚伏。
次崔察访彦泂(浚)
次别崔察访
聱汉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辍钓录(辍钓者。辍官钓鱼也。)
知非吟
村居
投赠 李叔平。 兼简郑景任。
闻赵梁山,棐仲(翊)欲访。遂赋。
凌波堂。赠赵使君两益。(壬子清和。清道守 …… 挽宋弟(后宾)
遣闷
灯渊席上
次孙上舍
雨中次微间冈三韵
盏渊上录似诸友
次 李叔平
赠郑愚伏
挽徐乐斋(思远)
投赠崔季升
游石洞寺
灸调中。次金老韵。示
兵燹之后。犹不枯死。遥想荒草遗墟。亭亭独立。若待主人之归。而有不可得见者。于今三载故云。)
乙未春。 李都事叔平(埈) 携张上舍(悌元),郑生(之侨)到县。阻雨留三日。仍题短律。以为同话录。
行李皇华贵。交情县宰深。八公 (第 176H 页)
山下遇。三日雨中吟。好把张生酒。聊同郑老襟。吹台千载会。斗觉古犹今。
次 叔平 马上吟
十日长程九日霾。客行何处客怀开。宦情无赖乡情恼。农事其如王事催。满路青泥妨倦马。排空黑浪没高 …… (第 176H 页)
阑风不解征夫苦。又送前山骤雨来。
次 叔平
苦待日边使。欣开天末怀。几劳三夜梦。各保百年骸。淮海氛犹恶。神京气转佳。身轻义重地。莫使素心乖。
晚 …… (第 176L 页)
烟。
八公山夜卧漫兴(丙申)
高卧公山万丈峰。天衾地枕我居中。谁知此夜泠然兴。能御东南万里风。
路闻 李叔平 游内延。马上得一绝先似。
喜闻行李驻名山。剩得三清半日閒。莫问仙踪何处在。但寻红叶白云间。
附次 (第 177H 页)
(苍石)
巨灵劈出海中山。幻作浮丘万古閒。前身定是蓬壶客。偶把青藜到此间。
内延山。次 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叔平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叔平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偶借壶中境界游。披襟快倚梵王楼。名区白石清泉路。令节丹枫紫菊秋。先我著鞭探绝胜。共君谋酒泻幽忧。丁 (第 177H 页)
巨灵劈出海中山。幻作浮丘万古閒。前身定是蓬壶客。偶把青藜到此间。
内延山。次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 叔平 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 (第 177H 页)
叔平 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偶借壶中境界游。披襟快倚梵王楼。名区白石清泉路。令节丹枫紫菊秋。 …… (第 177H 页)
物外同君汗漫游。天风吹彻耸重楼。羽衣暮湿三花露。锦障晴悬万叶秋。驿路尘埃长作客。鳌岑烟月可销忧。行藏尽付浮云外。独对丹崖笑不休。
后乐堂。更用休字韵示 叔平。 天为吾曹借胜游。海山看尽更登楼。丹崖翠壁开三面。碧树苍藤老一秋。浮世东涂又西抹。孤怀后乐与先忧。烦 …… (第 177L 页)
君向金陵去。金陵问若何。田园久荒秽。闾里但坡陀。为客复送客。无家犹忆家。岁寒应有约。莫恨负春花。
送 李叔平 赴丹阳
丹阳山水郡。二乐有名楼。近作天兵路。多贻地主忧。苏残应抚恤。寓兴亦遨游。我欲乘秋往。须君物色 …… (第 179L 页)
任重惠然来。刮眼养源句。开怀精甫杯。四人心莫逆。千载首同回。明日丁宁约。重寻临镜台。
次西厓先生韵赠 叔平
十载交情百鍊金。峡中今又共幽襟。诗来每遣头风愈。世乱那堪鬓雪侵。良觌只凭关塞梦。穷途各保岁寒心。知音 (第 181H 页)
最在无声处。流水高山不待琴。
次 叔平 题金典翰(弘敏)堤川善政碑后
蜚英曾入凤凰池。风节偏承 圣主知。紫府怀章忧衮职。清班乞郡为慈仪。传家 (第 181H 页)
儒雅▣无坠。治县仁声孝所移。闻说襄阳堕泪者。到今犹道岘山碑。
忆 李叔平
八公山下三杯酒。二乐楼头千首诗。落月屋梁残梦后。凉风天末独吟时。交情百鍊金难比。世事千层浪不危。莫怪 …… (第 181H 页)
宽为姑息猛为威。宽猛中间笔几挥。俯仰徒然成歇后。故山归去意如飞。
次 李叔平 寄诗。兼简郑愚伏。
多君谢事卧园林。静里焚香万籁沉。忘世固知非素志。归田终不负初心。吟诗何必传千纸。 (第 192H 页)
乙未春。 李都事叔平(埈) 携张上舍(悌元),郑生(之侨)到县。阻雨留三日。仍题短律。以为同话录。
行李皇华贵。交情县宰深。八公 (第 176H 页)
山下遇。三日雨中吟。好把张生酒。聊同郑老襟。吹台千载会。斗觉古犹今。
次 叔平 马上吟
十日长程九日霾。客行何处客怀开。宦情无赖乡情恼。农事其如王事催。满路青泥妨倦马。排空黑浪没高 …… (第 176H 页)
阑风不解征夫苦。又送前山骤雨来。
次 叔平
苦待日边使。欣开天末怀。几劳三夜梦。各保百年骸。淮海氛犹恶。神京气转佳。身轻义重地。莫使素心乖。
晚 …… (第 176L 页)
烟。
八公山夜卧漫兴(丙申)
高卧公山万丈峰。天衾地枕我居中。谁知此夜泠然兴。能御东南万里风。
路闻 李叔平 游内延。马上得一绝先似。
喜闻行李驻名山。剩得三清半日閒。莫问仙踪何处在。但寻红叶白云间。
附次 (第 177H 页)
(苍石)
巨灵劈出海中山。幻作浮丘万古閒。前身定是蓬壶客。偶把青藜到此间。
内延山。次 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叔平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叔平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偶借壶中境界游。披襟快倚梵王楼。名区白石清泉路。令节丹枫紫菊秋。先我著鞭探绝胜。共君谋酒泻幽忧。丁 (第 177H 页)
巨灵劈出海中山。幻作浮丘万古閒。前身定是蓬壶客。偶把青藜到此间。
内延山。次叔平。(丙申秋。沿牒到清河。 叔平 以都事看灾伤于此。与孙上舍晔崔上舍兴国同游内延。余追赶及之。才到宝镜寺。 (第 177H 页)
叔平 首以黄会元韵题七言律。余亦次之。)
偶借壶中境界游。披襟快倚梵王楼。名区白石清泉路。令节丹枫紫菊秋。 …… (第 177H 页)
物外同君汗漫游。天风吹彻耸重楼。羽衣暮湿三花露。锦障晴悬万叶秋。驿路尘埃长作客。鳌岑烟月可销忧。行藏尽付浮云外。独对丹崖笑不休。
后乐堂。更用休字韵示 叔平。 天为吾曹借胜游。海山看尽更登楼。丹崖翠壁开三面。碧树苍藤老一秋。浮世东涂又西抹。孤怀后乐与先忧。烦 …… (第 177L 页)
君向金陵去。金陵问若何。田园久荒秽。闾里但坡陀。为客复送客。无家犹忆家。岁寒应有约。莫恨负春花。
送 李叔平 赴丹阳
丹阳山水郡。二乐有名楼。近作天兵路。多贻地主忧。苏残应抚恤。寓兴亦遨游。我欲乘秋往。须君物色 …… (第 179L 页)
任重惠然来。刮眼养源句。开怀精甫杯。四人心莫逆。千载首同回。明日丁宁约。重寻临镜台。
次西厓先生韵赠 叔平
十载交情百鍊金。峡中今又共幽襟。诗来每遣头风愈。世乱那堪鬓雪侵。良觌只凭关塞梦。穷途各保岁寒心。知音 (第 181H 页)
最在无声处。流水高山不待琴。
次 叔平 题金典翰(弘敏)堤川善政碑后
蜚英曾入凤凰池。风节偏承 圣主知。紫府怀章忧衮职。清班乞郡为慈仪。传家 (第 181H 页)
儒雅▣无坠。治县仁声孝所移。闻说襄阳堕泪者。到今犹道岘山碑。
忆 李叔平
八公山下三杯酒。二乐楼头千首诗。落月屋梁残梦后。凉风天末独吟时。交情百鍊金难比。世事千层浪不危。莫怪 …… (第 181H 页)
宽为姑息猛为威。宽猛中间笔几挥。俯仰徒然成歇后。故山归去意如飞。
次 李叔平 寄诗。兼简郑愚伏。
多君谢事卧园林。静里焚香万籁沉。忘世固知非素志。归田终不负初心。吟诗何必传千纸。 (第 192H 页)
知非吟
五十年前(一作间)事。非狂即妄人。趍时甘土炭。觅路走荆榛。翻手多云雨。论心迥越秦。知非嗟已晚。掉臂拂衣尘。
五十年前事。思量不满咍。看书遗大意。学射愧全才。乱世腰频折。迷涂眼未开。知非嗟已晚。策励戒将来。
五十年前事。堪羞还可怜。钻心纸上字。偷眼井中天。志大身名贱。才微好恶偏。知非嗟已晚。回首笑悠然。
五十年前事。那堪笑绝缨。早酣蜗角战。旋逐鼠肝名。道路经千曲。诗书误一生。知非嗟已晚。从可作田更。
五十年前事。浑如一梦中。才名科第忝。官品大夫崇。慕蔺非真勇。希颜乏近功。知非嗟已晚。更唤主人翁。
村居
剩水萦三面。长林护一村。莼鲈供节序。芋栗满田园。土沃宜粳稻。朋来稳讨论。馀生此终老。进退揔 君恩。
投赠 李叔平。 兼简郑景任。
七谷矶头云水身。剩邀烟月伴垂纶。自多半世难医病。今日翻成痛定人。
闻赵梁山,棐仲(翊) …… (第 193H 页)
把钓年年趁此花。
次 李叔平
千里重逢不易图。梦中惟接旧形癯。那知三足堂前水。独向南湖一道无。
霜发垂垂屈壮图。带围移孔觉形癯。故 (第 205H 页)
余按节新赴岭南。商山牧伯赵君(缵韩)谓曰。使相去此州未及一年。来莅此道。不可无诗。余病未把笔久矣。遂强作此。牧伯与 李叔平(埈)
并和之。
停车去年路。问讯旧松筠。俛仰成陈迹。江山似故人。分忧曾已忝。宣化复何因。白首空来往。殷勤愧 (第 71L 页)
停车去年路。问讯旧松筠。俛仰成陈迹。江山似故人。分忧曾已忝。宣化复何因。白首空来往。殷勤愧 (第 71L 页)
落落。芳草藉芊芊。孙子天台兴。茅君玉洞缘。居僧浑习静。过客讶登仙。曩者青邱使。偕来白石贤。(李月沙与 李叔平
游此山。李译官其同来者也。 (第 427H 页)
叔平 自号苍石。余常以为不如白石故改之。非但欲叶于音响也。)跻攀曾独往。飘忽已多年。我辈今蹉过。通官尚口宣 (第 427H 页)
叔平 自号苍石。余常以为不如白石故改之。非但欲叶于音响也。)跻攀曾独往。飘忽已多年。我辈今蹉过。通官尚口宣 (第 427H 页)
山寺怀古
赠李大仲(介立)
乱后有感
春晚入月夜谷中漫兴(二首)
东皋即事
别 李叔平 向黄江口占(壬寅○名埈。号苍石。)
忝任醴泉感吟
花府次提督韵。谢白惺轩叔冒雨临见。
赠李大仲(介立)
乱后有感
春晚入月夜谷中漫兴(二首)
东皋即事
别 李叔平 向黄江口占(壬寅○名埈。号苍石。)
忝任醴泉感吟
花府次提督韵。谢白惺轩叔冒雨临见。
昨饮邻家酒。今持野老觞。农谈当奇字。茗席胜华堂。海蛤堆盘美。园蔬绕箸香。三春知不负。一醉傲羲皇。
别 李叔平 向黄江口占(壬寅○名埈。号苍石。)
昨夜丹丘揖羽衣。银河十里玉屏围。此间▣眼皆佳句。行近瞿潭雪又飞。 (第 46H 页)
别 李叔平 向黄江口占(壬寅○名埈。号苍石。)
昨夜丹丘揖羽衣。银河十里玉屏围。此间▣眼皆佳句。行近瞿潭雪又飞。 (第 46H 页)
钟谷金邦良家。次李玉山韵。
竺山金使君(觉)。邀尚,龙两邑人。作会溪上。射帿为乐。同席者 李叔平(埈) ,闵士新(涤)等四十馀员也。醉中。次 叔平 韵。录奉诸契。
李叔平 自路上寄诗。依韵奉答。
玉山用 叔平 韵见示。奉和。
玉山又用前韵以寄。谨和。
宣城金丈惇叙(富伦)寄书。以诗谢之。
止 …… 年友在近邑者。邀我至荪谷斋舍。设榜席。翌日各散。以一律叙别。(会者。黄秀奎文卿,闵兴业肇叔,权虎臣伯武,权俊臣士英,任卓尔暨余六人也。公望及舍弟止仲。同之。)
次僧轴记所感
文卿记示 李叔平 昨年榜会之作。即次赠。
卓尔自德皋。将向宣城寄诗。即步韵。
浮石寺。在龟城北凤凰山。即新 …… 八月。以天将接伴官。随许游击(国威)。住星州。望夜书怀。示韩升,蔡良相,赵玺,郑锐诸掾。(皆中朝人)
秋季。同许将上洛。留一旬。即南还。向海上战所。十月望后。到新宁。县斋数閒在山僻溪上。闻 李从事叔平。 昨来寄宿。即刻乃发。旋送人追之不及。咏得一律。以寓怀想之忱。
永阳。遇 叔平。 往复酬唱。各成三章。
全景直访我客馆。次示行字韵。即酬之。
次郭尚公(槐)惠韵(中朝人) …… 次权松岩观物台退陶板上韵
诗○梁州录
梁山春帖字(辛亥出宰是邑)
次鳌山客馆韵
次 李叔平 韵
林直卿适到东阁。邀话于书院。用 叔平 往日赠人韵以赠。
鹤城呼韵
赠香儿(儿。即赵守初存性之爱也。善鼓琴。)
次筹边楼新
竺山金使君(觉)。邀尚,龙两邑人。作会溪上。射帿为乐。同席者 李叔平(埈) ,闵士新(涤)等四十馀员也。醉中。次 叔平 韵。录奉诸契。
李叔平 自路上寄诗。依韵奉答。
玉山用 叔平 韵见示。奉和。
玉山又用前韵以寄。谨和。
宣城金丈惇叙(富伦)寄书。以诗谢之。
止 …… 年友在近邑者。邀我至荪谷斋舍。设榜席。翌日各散。以一律叙别。(会者。黄秀奎文卿,闵兴业肇叔,权虎臣伯武,权俊臣士英,任卓尔暨余六人也。公望及舍弟止仲。同之。)
次僧轴记所感
文卿记示 李叔平 昨年榜会之作。即次赠。
卓尔自德皋。将向宣城寄诗。即步韵。
浮石寺。在龟城北凤凰山。即新 …… 八月。以天将接伴官。随许游击(国威)。住星州。望夜书怀。示韩升,蔡良相,赵玺,郑锐诸掾。(皆中朝人)
秋季。同许将上洛。留一旬。即南还。向海上战所。十月望后。到新宁。县斋数閒在山僻溪上。闻 李从事叔平。 昨来寄宿。即刻乃发。旋送人追之不及。咏得一律。以寓怀想之忱。
永阳。遇 叔平。 往复酬唱。各成三章。
全景直访我客馆。次示行字韵。即酬之。
次郭尚公(槐)惠韵(中朝人) …… 次权松岩观物台退陶板上韵
诗○梁州录
梁山春帖字(辛亥出宰是邑)
次鳌山客馆韵
次 李叔平 韵
林直卿适到东阁。邀话于书院。用 叔平 往日赠人韵以赠。
鹤城呼韵
赠香儿(儿。即赵守初存性之爱也。善鼓琴。)
次筹边楼新
心人。谁言杜老谋身拙。拟作花源遁世民。
竺山金使君(觉)。邀尚,龙两邑人。作会溪上。射帿为乐。同席者 李叔平(埈) ,闵士新(涤)等四十馀员也。醉中。次 (第 323L 页)
叔平 韵。录奉诸契。
偶向忙中办盛游。绿杨阴转白蘋洲。芳筵客有今联璧。长笛诗无旧倚楼。千里梦魂伤远别。百年 …… (第 323L 页)
偶寻前约作清游。倚玉芳筵尽上洲。许国世无苏武节。忧时今倚仲宣楼。干天剑气丰城屈。破浪风棱巨
舰浮。莫道词人无胆气。东溟会见落旄头。 李叔平 自路上寄诗。依韵奉答。
西日依依没远山。衰年转觉别离难。歌翻出塞初分路。节入生阳又闭关。杜子忧时诗力 …… (第 324H 页)
忽忽云连海。聚散悠悠雁度关。春逼塞垣氛尚暗。威传虏窟胆应寒。天时已属擒胡月。会见江淮保障完。
玉山用 叔平 韵见示。奉和。
投簪二载卧丘山。世路如今著足难。且向琴中忘岁月。宁从心上设机关。边烽未得平安报。年律 …… (第 324H 页)
竹峰隐逸花。远寄秋潭月。月冷霜华重。寒香久不灭。
年友在近邑者。邀我至荪谷斋舍。设榜席。翌日各散。以一律叙别。(会者。黄秀奎文卿,闵兴业肇叔,权虎臣伯武,权俊臣士英,任卓尔暨余六人也。公望及舍弟止仲。同之。)
羁愁无赖属徂年。萧寺来寻趁暮天。万里萍蓬双鬓改。五更风雨一灯悬。清欢直欲追前好。胜会方知有后缘。惆怅溪桥又分手。斜阳相挽缓归鞭。
次僧轴记所感
有客栖栖指海门。秋风何处问真源。无端又起松楸感。黑石迢迢隔报恩。
文卿记示 李叔平 昨年榜会之作。即次赠。
风尘六载阻音尘。浮世如何别梦频。野寺孤灯同榜会。关河一马异乡人。谁怜浪迹长怀 …… (第 327L 页)
师也云云。)
秋季。同许将上洛。留一旬。即南还。向海上战所。十月望后。到新宁。县斋数閒在山僻溪上。闻 李从事叔平。 昨来寄宿。即刻乃发。旋送人追之不及。咏得一律。以寓怀想之忱。
客从戎幕去。闻子亦南行。歇马临官渡。逢 (第 331H 页)
人问驿程。病知潘鬓改。寒觉晏裘轻。会对林皋月。联襟细讨情。
永阳。遇 叔平。 往复酬唱。各成三章。
华山馆里解征袍。悄悄怀人夜坐劳。故国遥遥云影暗。幽泉咽咽雨声高。一年为客身犹健 (第 331H 页)
竺山金使君(觉)。邀尚,龙两邑人。作会溪上。射帿为乐。同席者 李叔平(埈) ,闵士新(涤)等四十馀员也。醉中。次 (第 323L 页)
叔平 韵。录奉诸契。
偶向忙中办盛游。绿杨阴转白蘋洲。芳筵客有今联璧。长笛诗无旧倚楼。千里梦魂伤远别。百年 …… (第 323L 页)
偶寻前约作清游。倚玉芳筵尽上洲。许国世无苏武节。忧时今倚仲宣楼。干天剑气丰城屈。破浪风棱巨
舰浮。莫道词人无胆气。东溟会见落旄头。 李叔平 自路上寄诗。依韵奉答。
西日依依没远山。衰年转觉别离难。歌翻出塞初分路。节入生阳又闭关。杜子忧时诗力 …… (第 324H 页)
忽忽云连海。聚散悠悠雁度关。春逼塞垣氛尚暗。威传虏窟胆应寒。天时已属擒胡月。会见江淮保障完。
玉山用 叔平 韵见示。奉和。
投簪二载卧丘山。世路如今著足难。且向琴中忘岁月。宁从心上设机关。边烽未得平安报。年律 …… (第 324H 页)
竹峰隐逸花。远寄秋潭月。月冷霜华重。寒香久不灭。
年友在近邑者。邀我至荪谷斋舍。设榜席。翌日各散。以一律叙别。(会者。黄秀奎文卿,闵兴业肇叔,权虎臣伯武,权俊臣士英,任卓尔暨余六人也。公望及舍弟止仲。同之。)
羁愁无赖属徂年。萧寺来寻趁暮天。万里萍蓬双鬓改。五更风雨一灯悬。清欢直欲追前好。胜会方知有后缘。惆怅溪桥又分手。斜阳相挽缓归鞭。
次僧轴记所感
有客栖栖指海门。秋风何处问真源。无端又起松楸感。黑石迢迢隔报恩。
文卿记示 李叔平 昨年榜会之作。即次赠。
风尘六载阻音尘。浮世如何别梦频。野寺孤灯同榜会。关河一马异乡人。谁怜浪迹长怀 …… (第 327L 页)
师也云云。)
秋季。同许将上洛。留一旬。即南还。向海上战所。十月望后。到新宁。县斋数閒在山僻溪上。闻 李从事叔平。 昨来寄宿。即刻乃发。旋送人追之不及。咏得一律。以寓怀想之忱。
客从戎幕去。闻子亦南行。歇马临官渡。逢 (第 331H 页)
人问驿程。病知潘鬓改。寒觉晏裘轻。会对林皋月。联襟细讨情。
永阳。遇 叔平。 往复酬唱。各成三章。
华山馆里解征袍。悄悄怀人夜坐劳。故国遥遥云影暗。幽泉咽咽雨声高。一年为客身犹健 (第 331H 页)
阁赏梅今亦可。未应何逊独能诗。
山围古堞树扶疏。徙倚前楹眼豁如。万事相违身又病。归田何必待三馀。
次 李叔平 韵 …… (第 354L 页)
恋。
附元韵
万事与云颓。一身同鹤倦。裸体北窗风。无营亦无恋。
林直卿适到东阁。邀话于书院。用 叔平 往日赠人韵以赠。
万事伤心各白头。浮生聚散剧悠悠。商南邂逅惊今日。锦上过从问几秋。风雨随人添别恨。江 (第 355H 页)
山围古堞树扶疏。徙倚前楹眼豁如。万事相违身又病。归田何必待三馀。
次 李叔平 韵 …… (第 354L 页)
恋。
附元韵
万事与云颓。一身同鹤倦。裸体北窗风。无营亦无恋。
林直卿适到东阁。邀话于书院。用 叔平 往日赠人韵以赠。
万事伤心各白头。浮生聚散剧悠悠。商南邂逅惊今日。锦上过从问几秋。风雨随人添别恨。江 (第 355H 页)
中相议事要见。即赴阵所。乃兵粮兵器觅得事也。更以十六日。约束而还。○闻 李叔平
来宿伯氏所。为军粮求得。往龙化牧伯寓所云。 (第 452L 页)
(叔平 两亲。曾于外南之战。同日被害。方谋复雠。与金进士觉氏。募兵举事。)○十四日。闻昌义军设伏白也院。遇贼 …… (第 452L 页)
等合势。颇有斩获云。○十六日。秣马漫项店。(高,恩两邑之界。)店人金仁厚持酒果来馈。夕到彩云。李典籍 叔平。 亦 (第 457H 页)
(叔平 两亲。曾于外南之战。同日被害。方谋复雠。与金进士觉氏。募兵举事。)○十四日。闻昌义军设伏白也院。遇贼 …… (第 452L 页)
等合势。颇有斩获云。○十六日。秣马漫项店。(高,恩两邑之界。)店人金仁厚持酒果来馈。夕到彩云。李典籍 叔平。 亦 (第 457H 页)
所闻。当初 朝廷下 旨诸将。追蹑剿击之意安在。诚可慨惋。○二十三日。往钟谷。近地诸友。及沙潭丈兄弟。 李叔平,
全净远。俱会更谋举义。而以粮资之难办为恨。○二十四日。自钟谷委进宫坪。省墓而归。○近地亲知。虑我艰乏 …… (第 467L 页)
一日。金德辉自安东来。传临河消息。而伯氏姑支安。慰喜可言。(自临河。又移川前云。)○十二日。郑景任与 李叔平 来言。晋城之陷。非守之不固。贼撍遣人掘城底。而我军不知。既久城自坏。贼蚁附而入。多方拒之。贼几退却。 (第 468H 页)
一日。金德辉自安东来。传临河消息。而伯氏姑支安。慰喜可言。(自临河。又移川前云。)○十二日。郑景任与 李叔平 来言。晋城之陷。非守之不固。贼撍遣人掘城底。而我军不知。既久城自坏。贼蚁附而入。多方拒之。贼几退却。 (第 468H 页)
二月]
二月十日。因自京来人。闻 阙内有投石之变。极令人惊懔。○十七日。 世宗大王忌日。○二十二日。 李叔平 自试所入来。留宿叙话。○二十七日。郑直夫。被驳还乡。谪居之中。得此友。赖以相资。今遽失之。心甚缺然。 …… (第 487H 页)
馀倅。)李振先,(兵郎。)李弘璧,(天安人。)洪纯恺,金冠玉,(翰林。)张希圣(参奉。)书问林公直, 李叔平, 尹煌(通判。)李德言(石城倅。)
[癸卯四月]
四月一日。巳初。日食。石城倅送鱼。(盖为明日讳辰。) (第 488H 页)
二月十日。因自京来人。闻 阙内有投石之变。极令人惊懔。○十七日。 世宗大王忌日。○二十二日。 李叔平 自试所入来。留宿叙话。○二十七日。郑直夫。被驳还乡。谪居之中。得此友。赖以相资。今遽失之。心甚缺然。 …… (第 487H 页)
馀倅。)李振先,(兵郎。)李弘璧,(天安人。)洪纯恺,金冠玉,(翰林。)张希圣(参奉。)书问林公直, 李叔平, 尹煌(通判。)李德言(石城倅。)
[癸卯四月]
四月一日。巳初。日食。石城倅送鱼。(盖为明日讳辰。) (第 488H 页)
一后。士人逵渐女。生丙寅。卒癸卯。嗣男即廷镐。以兄子而后之者也。所生二男。一止镐余所祝也。一夭。一女 李深
在。廷镐一女幼。止镐一男渊博。一女幼。我柳氏。籍全州。在 世宗朝以集贤提学掌丝纶。为名臣。号桧轩。讳 (第 19L 页)
答金海之(洙鹏),江之(洙鸿○辛酉)
答金▣▣(祥斗)
与任周敬(冕准)
答 李深 远(铣○庚申)
答 李深 远
答李安己(癸丑)
答洪凤杓(乙卯)
答申泰璘(己未)
答阙里祠诸儒(丙辰
答金▣▣(祥斗)
与任周敬(冕准)
答 李深 远(铣○庚申)
答 李深 远
答李安己(癸丑)
答洪凤杓(乙卯)
答申泰璘(己未)
答阙里祠诸儒(丙辰
与李于天(己酉十二月九日)
答李于天(辛亥四月)
答李德汝(济奎○辛丑二月五日)
与 李深 德(致寿○丁酉十月三日)
与 李深 德(戊戌闰三月)
答金▣▣(德经○乙巳三月)
答闵伯仁(泳善○戊戌九月十日)
答闵
答李于天(辛亥四月)
答李德汝(济奎○辛丑二月五日)
与 李深 德(致寿○丁酉十月三日)
与 李深 德(戊戌闰三月)
答金▣▣(德经○乙巳三月)
答闵伯仁(泳善○戊戌九月十日)
答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