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春秋類
詩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禮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地理類
編年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別集類
洞神部
 疑者三四今世所有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其距今
 未及千岁大书深刻而摩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太
 史公年表自宣王 共和元年
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
 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理岂得存其可疑者 (第 2a 页)
(宋忠曰懿王自镐徙都大丘一曰废/丘今槐里是也时王室衰始作诗也)共和(共音如/字若汲)
(冢纪年则云 共伯和
干王位共音恭共国伯爵/和其名干篡也言共伯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虢文公
(国语曰虢文公谏云夫人之大事在 (第 19b 页)
   十卷

右皇朝治平中司马光奉诏编集历代君臣事迹许
辟官属借以馆阁书籍在外听以书局自随至元丰七
年凡十七年始奏御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
六十二年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阅别为目录
参考同异俾归一涂别为考异各一编公自谓精力尽
于此书神宗赐名资治通鉴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赵
魏为诸侯下讫五代刘恕尝语光曷不起上古或尧舜
光答以事包春秋不可又以经不可续不敢始于获麟

恕意谓阙漏因撰一书起三皇五帝止 周共和
载其世
次而已起共和庚申至威烈王二十二年丁丑四(第 15a 页)
   以书葬
束晢传晋太康二年汲郡人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
王冢得竹书数车其中与经传大异者云夏年多殷益
干□位□杀之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历自周受命至
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 共伯和
者摄行天子事非二
相共和也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
断策据此魏以书葬也馀冬序录云汲县发古冢 (第 10a 页)
  杂述
晋书束晰傅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𤼵魏襄王墓
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
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
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

相应其中经傅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
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
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 共伯和
者摄行天子事非二
相共和也(按幽王当作厉王共/伯国即今之辉县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
下经同易繇阴阳卦 (第 1b 页)
 (孙周本纪厉王太子静匿召公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尧得脱一统志凤翔)

 (县春秋时为故雍/本召穆公之采邑)
十三年王在彘 共伯和
摄行天子事(附注号曰共和○/笺按鲁连子曰卫)
 (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 …… (第 25b 页)
 (至威烈王二十二年丁丑四百三十八年今据竹/书厉王元年戊申则十三年为共和元在庚申)
十四年猃狁侵宗周西鄙(笺按稽古录以是年为 共和/元年
汉霍去病传注服虔曰)
 (荤允尧时曰熏鬻周曰猃/狁秦曰匈奴宗周镐京也) …… (第 25b 页)
 (也/)

王陟于彘(笺按厉王居/彘十五年)
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笺按周本纪共和十四/年王死于彘太子静长)
 (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 共伯和
归其国(笺按吕氏春秋慎人篇许由虞乎颍阳/共伯得乎共首高诱曰共国伯爵也弃)
 (其国隐于共首山而得其志 (第 27b 页)
         宋 司马光 撰○
(庚/

申)
共和元年(鲁慎公濞七齐武公寿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
 (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共伯和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
 (家/)
(晋僖侯/司徒元)三○四(楚熊勇薨/弟熊严立)(甲/子)(楚熊严蔡/夷侯元)
 ○七(曹夷伯 (第 1a 页)
            宋 司马光 撰○
(庚/

申)
共和元年(鲁慎公濞七齐武公寿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
 (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 共伯和
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
 (家/)(晋僖侯/司徒元)三○四(楚熊勇薨/弟熊严立)(甲/子 (第 1a 页)
  按史记周召二伯行政谓之共和而竹书纪年以
  为 共伯和
摄行天子事宣王立和归国有至德尊
  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由前言
  之若后世改元者然由后 (第 12b 页)
  (起丁卯周夷王元年○止/戊午周平王四十有八年)凡一百七十二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起于 共和元年
   
通鉴前编及纲目前编入周夷王后所载诸侯生卒
   传国皆有年可纪今从前编次十二诸侯自夷王元
   年始 (第 1a 页)
 名胡(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
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命卿士荣夷公落
楚人来献龟贝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杀之不克 齐献公山

六年楚子延卒

八年初监谤芮伯良夫戒百官于朝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
十二年玉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十三年王在彘 共伯和
摄行天子事(号曰/共和)
十四年猃狁侵宗周西鄙 召穆公帅师追荆蛮至于洛
十六年蔡武侯薨 楚子勇卒
(第 13b 页)
九年曹夷伯薨
二十二年大旱 陈幽公薨

二十三年大旱 宋僖公薨
二十四年大旱 杞武公薨
二十五年大旱 楚子严卒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
共伯和
归其国遂大雨
 大旱既久庐舍俱焚会汾王崩卜于太阳兆曰厉王
 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归国和有至德 (第 14a 页)
醉穷欢忘誇/靡朱讷咏燕诗宫柳阴浓金锁合水芹丨丨绿波晴)文细(欧阳/修题)
(石鼓文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 共和元年
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九百一十四年鼓丨丨而刻浅理岂得存)匀细(陈造/诗丨)
(丨茧吐绪洁/润鹅截肪)(第 29b 页)
太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
(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 共/伯和
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
(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 (第 27a 页)
  石鼓文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
物以为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韩退之直以为宣王
之鼓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散弃于野郑
馀庆置于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傅师求于民间
得之十鼓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灭不可
识者过半予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此然其可疑
者三今世所有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距今未及千

岁大书深刻而磨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太史公年
表自宣王 共和元年
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九百一
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理岂得存此其可疑者一也
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颂同文而诗书 (第 3a 页)
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
大略与春秋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
干启位太甲杀伊尹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 共伯和

行天子事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
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
异公孙段 …… (第 22b 页)
三卷起包羲讫周威烈王二十二年(起三皇止 周共和
载其世次而已起)
(共和庚申至威烈王二十二年丁丑四百三十八年为一编) 通鉴问疑一卷刘恕
子羲仲记恕议 (第 43b 页)
五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今本六卷(一云七卷起共和庚申讫显德己未上下凡千有八百年)
自威烈二十二年上距 共和元年
增多四百三十有八
年盖晚年所脩(馀见后稽古录) 刘攽易其名曰帝统编年纪
事珠玑第为十卷以著论为一卷总 (第 31a 页)
始雷则蛰虫动矣时雨降则草木
育矣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王者厚
其德积众善而凤凰圣人皆来至矣 共伯和
脩其行好
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
下皆来谓矣以此言物之相应也故曰行也成也善说
(第 36b 页)
 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此然其可疑者三今世所有
 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距今未及千载大书深刻而磨
 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 共和元年
 
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
 理岂得存其可疑者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颂
 同文而诗 (第 5b 页)
 抵石方刓而高略似鼓耳不尽如鼓也(道园学/古录)
石鼓文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物
以为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韩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
予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此然其可疑者三今世所
有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距今未及千载大书深刻而
磨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 共和元
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
浅理岂得存其可疑者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 (第 9b 页)

共伯和
(第 91a 页)
共伯和
即于王位(竹/书)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
贤之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
子事号曰 (第 91a 页)
共和元年(鲁连/子)
十四年大旱庐舍俱焚卜于
太阳兆曰厉王为祟共伯子使诸侯王子请为宣王共
伯复归国于卫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 (第 91a 页)
不怒逍遥得
志于共山之首(司马彪庄注/沈约竹书注)许由虞乎颍阳而共伯得
乎共首(庄让王/吕慎大) 共伯和
脩其行好仁贤而海内皆以来
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请矣(吕开/春) …… (第 91a 页)
 观左传释位效官及鲁吕诸书则共伯名和无可疑
 者高诱注乃谓共国伯爵夏时诸侯共首得志不知
 出何书何耶 汉书古今人表云 共伯和
孟康云入
 为三公(今本/无)师古曰和共伯名迁史以为周召二相
 行政号曰共和无所据也
四三王夏扶谓荆 (第 91b 页)
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
(王既亡有 共伯和
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
(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