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樂類
詩類
故事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洞神部
續道藏
 续承受底意思否曰主于人之𤼵用处言之(杨道/夫录)
问性具仁义礼智先生曰此犹是说成之者性上面更
 有一阴一阳继之者善只一阴一阳未知做人做物
 已具是四者虽寻常昆虫之类皆有之只偏而不全
 浊气间隔 (廖德明
录/)
有是理故生是气自一阴一阳之谓道推来此性自有
 仁义(同上/)
或问正蒙中说得有病处是它命辞不 …… (第 34b 页)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便是成曰动而生阳之时便有
 继底意及至静而生阴方是成如六十四卦之序(阙/)
 复而继 (廖德明
录/)
有飞蚁争集于烛而死指以示诸生曰此飞而亢者(阙/)
 是属阴便是成之者性庄子谓一受其成形不(阙 (第 39a 页)
 见得心之实处流行不息敬才间断便不诚不诚便

 无物是息也 (廖德明
录/)
盖卿问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成列而易立乎
 其中如易行乎其中此固易晓至如易立乎其中岂
 非 (第 16a 页)
 底道理此藏往也占得此爻却因已见底道理以推
 未来底事便是知来(吴必大录/)
人有尽记得一生以来履历事者此是智以藏往否曰
 此是魄强所以记得多 (廖德明
录/) (第 27a 页)
 子孝则感得他父愈慈其理亦只一般(陈文蔚录/)
憧憧往来往来自不妨如暑往寒来日往月来皆是常
 理只看个憧憧字便闹了 (廖德明
录/)
问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何故不云殊涂而同
 归百虑而一致曰也只一般但他是从上说下自合
 如 …… (第 13b 页)
 已之意在他门说便如鬼神变怪有许多不可知底

 事 (廖德明
录/)
未之或知是到这里不可奈何穷神知化虽不从这里
 出来然也有这个意思(㬊渊录/)
穷神知化是逐些 (第 23b 页)
 伏羲分卦乾南坤北文王卦又不同故曰周易元亨
 利贞文王以前只是大亨而利于正至孔子方解作
 四德易只是尚占之书 (廖德明
录/)
文言上不必大故求道理看来只是恊韵说将去潜龙 …… (第 1a 页)
 义是裁制断决之事主静者主正与义也正义便是
 利贞中是亨仁是元(今案皆谓发用处及之处之事/等语皆未晓更考○ 廖德明
录)
学者疑问中谓就四德言之仁却是动智却是静先生
 云周子太极图中乃是如此说又云熹前日荅一朋
 友书 …… (第 19b 页)
 气便是火否曰然(沈僩录/)
专言仁则包三者言仁义则又管摄礼智二者如智之
 实知斯二者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廖德明
录/) …… (第 20a 页)
 却是人之初心子爱良善便是元者善之长(徐宇录/)
仁是恻隐之母恻隐是仁之子又仁包义礼智三者仁
 是长兄管属得义礼智故曰元者善之长 (廖德明
录/)
以万善之先名仁殊不亲切且以所引易传及四时之
 春者体之即见熹前所论统仁义礼智及四端而言
 者 (第 25b 页)
 行却寻得一线路与自家私意合便称是道理(阙/)

 每每如此 (廖德明
录/)
守口如瓶不妄是也防意如城闲邪之入也蚁封乃小
 巷屈曲之地是折旋中矩不妄动也(游儆录/)
利见 …… (第 8a 页)
 转也(吴必大录/)
敬以直内是持守工夫义以方外是讲学工夫(升卿录/)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直是直上直下胸中无纤毫委曲
 方是割截方整之意
敬以直内便能义以方外非是别有个义敬譬如镜义
 便是能照底 (廖德明
录/)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只是此二句格物致知是义以方 …… (第 53b 页)
 全无工夫须是彻上彻下表里洞彻如居仁便自能
 由义由义便是居仁敬以直内便能义以方外能义
 以方外便是敬以直内 (廖德明
录/)
郑昭先问敬义之说答曰敬是立己之本义是处事截
 然方正各得其宜道夫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莫是
 合 …… (第 54b 页)
 起来若无敬以直内也不知义之所在(潘时举录/)
陈刚云向见东莱说秦老语胡和仲云先文说敬以直
 内义以方外一句是一句不是我只是敬以直内 (廖/德)

 (明
录/)
因检近思录有云佛有一个觉之理可以敬以直内矣
 然无义以方外其直内者要之其本亦不是顾谓道
 夫 (第 58b 页)
 如此看却是低小了圣人(同上/)
问时与位古易无之自孔子以来方说出此义曰易虽

 说时与位亦有无时义可说者 (廖德明
录/)
   读易
大抵易之卦爻上自天子下至于士庶人皆有用处(杨/与)
 (立语略/)
学之正而心有 …… (第 17a 页)
 书执礼皆雅言也一句便是一句一件事便是一件
 事(同上/)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未始及易夫子常所教人只是如
 此今人便先为一种玄妙之说 (廖德明
录/)
学者欲看易曰圣人不曾教学者看易诗书执礼皆以
 为教独不及易至于假我数年卒以学易乃是圣人
 自 (第 24a 页)
 易伊川易传却只管脩改晚年方出其书若使明道

 作想无许多事尝见门人有祭明道文云先生欲著
 洛书有志未就不知其书要如何作 (廖德明
录/)
明道言其体则谓之易(此便/是心)其理则谓之道(此是/性)其用
 则谓之神(此是/情)此三句是 (第 7a 页)
 可见矣(荅何镐/)
问郭冲晦何如人曰西北人气质厚重淳固但见识不

 及如兼山易中庸义多不可晓 (廖德明
录/)
郭冲晦有易文字说易卦都从变上推间一二卦推得
 岂可都要如此近多有文字出无可观
郭子和传其父学 (第 5a 页)
 先生曰古人作易只是为卜筮今说易者乃是硬去
 安排圣人随时取义只事到面前审验个是非难为
 如此安排下也 (廖德明
录/)
先生于诗传自以为无复遗恨曰后世若有扬子云必
 好之矣而意不甚满于易本义盖先生之意只欲作 (第 19b 页)
 四者为准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只管推之无穷有
 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刚太柔少刚少柔今人推他
 数不行亦是无他胸中 (廖德明
录/)
康节易数出于希夷他在静中推见得天地万物之理
 如此又与他数合所以自乐今道藏中有此卦数(阙/魏 (第 55a 页)
)
 (伯阳参同契魏东汉/时人○ 廖德明
录) (第 55a 页)
木之气传于实此实之传不泯则
其生木虽枯毁无馀而气之在此者犹自若也此等处从实事上推之自见意味○问先生答 廖子晦

气之已散者既化而无有根于理而日生者则固浩然而无穷故上蔡言我之精神即祖考之精神盖谓 (第 21a 页)
数甚精亦似未曾看笔谈所论过于范马远甚今世人无晓音律者即以器论器又
纷纷如此是故季通之书诸儒莫能及也  廖子晦
曰河出图洛出书而起八卦九畴之数听凤鸣而生
六律六吕之序然则黄帝造律一事与伏羲画八卦大禹锡畴同功况度量 (第 55a 页)
  伯逄所录杨时中立语及其子迥藁录共四卷末

  卷为附录墓志遗事顺昌 廖德明子晦
所集也
庭闱槁录一卷
  陈氏曰即杨迥所录当政和八年其父亡恙时也
龟山别录二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所 …… (第 14b 页)
  陈氏曰张栻取经传中凡言及颜子者录为一编
晦庵语录四十六卷
  陈氏曰著作佐郎陵阳李道传贯之裒晦翁门人
   廖德明子晦
而下三十二家刻之九江
晦庵续录四十六卷 (第 18a 页)
 闽书可学字子上莆田人受业朱文公晚以特科授
 惠州文学补衡州司户
廖氏(德明/)春秋会要
   佚
 闽书 廖德明
(第 8a 页)
子晦
延平人受业朱文公举进士累
 知广州迁吏部左选郎官奉祠
王氏(介/)春秋臆说 (第 8a 页)
 处士敬义先生瓯宁童伯羽蜚卿

 处士格斋先生休宁程永奇次卿
 吏部右选郎顺昌 廖德明子晦
 辰州通判光泽李方子公晦
 右正言衡州袭盖卿梦锡
 知袁州豫章黄㽦子耕
 无为军教授临海潘时举子善 (第 20a 页)
 宁德陈骏敏仲

 福宁孙调和卿
 建阳刘爚晦伯
 义乌徐侨崇甫
   冯诚之
 衡州袭盖卿梦锡
 顺昌 廖德明子晦
 
兴国万人杰正淳
 建阳叶贺孙味道 (第 25a 页)
 高平黄卓先之

   潘植立之
 临川甘节吉甫
 鄱阳汪德辅长孺
 顺昌 廖德明子晦
 
顺昌余大雅正叙
 南城包扬显道
 建昌李煇晦叔
 饶州董铢叔重 (第 7a 页)
  府城在思灵山东当左右二江之会旧城踞思灵
山半崎岖险阨宋嘉祐间始改建于平地立土垣
嘉泰元年知州周禧知县 廖德明
继筑元至元庚
辰推官范野撤而新之明洪武六年百户吴胜复
广旧城周三百七十四丈十五年千户陶成西展 (第 21a 页)
  武靖州在府城西二十五里地名碧滩明成化三
年总督韩雍置寻废为镇

  玉泉台在府城外

  观风楼在府城南门上 宋廖德明
有诗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