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譜錄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六十六
五季
(癸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年梁主瑱/酉乾化三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二月梁均王友贞
起兵讨贼友圭伏诛友贞立于大梁更名瑱朱友 …… (第 1a 页)
 下吴兵既集复战于霍邱梁兵大败(梁之渡淮而南/也表其可涉之)

 (津霍邱守将朱景浮表于木徙置深渊/及梁兵败还望表而涉溺死者大半)
(甲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一年梁/戌乾化四年是岁几五国五镇)春正月刘仁恭刘守光
伏诛
 晋王以练[糸*斥](充夜反絷 …… (第 6a 页)
 (赏而潜通南诏为之诇导前镇蜀者虽知而不敢诘/至是蜀主数以泄漏军谋斩之毁其㚋舍自是南诏)
 (不复犯边碉㚋/丁么反与 通)
(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二年梁/亥贞明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二月梁分天雄为两
镇夏四月魏人降晋六月晋王入
 梁天雄节 …… (第 7b 页)
 (蜀主以知俊为都招讨使诸将皆旧功臣多不用其/命且疾之故无成功唐文扆谮之蜀主亦忌其才乃)
 (诬以谋/叛杀之)
(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三年梁贞明二/子年蜀通政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梁以李 …… (第 12b 页)
 及自称帝遂以为相(延徽寄书于晋主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
 (王缄之谗尔因以老母为托且延徽在此契寇/丹必不南收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
(丁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四年梁贞明三年蜀天汉/丑元年汉乾亨元年是岁岭南称帝凡六国五镇)春二
月契丹陷新州(唐置今宣化 …… (第 17b 页)
 洛阳阅车服饰宫阙郊祀有日闻杨刘失守讹言晋
 军已入大梁扼汜水(注见/前)矣梁主惶骇遂罢郊祀奔
 归大梁
(戊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五年梁贞明四/寅年蜀光天元年是岁凡六国五镇)春正月晋师掠 (第 22b 页)
 年八十七殂(槲叶/集)
陈氏麟游生员何呈图妻年二十馀夫亡剪发纳棺以
 矢厥志抚遗子汰稍长三为择师教之崇祯丙子汰
 登贤书氏孀居五十馀年无疾而终邑令 吴公称

 贞操比之共姜义方媲于孟母云又魏俊妻刘氏何
 伯镒妻樊氏甄一鹏妻李氏王洛妻赵氏甄璠妻马
 氏田孔 (第 49b 页)
 (人致位至此足矣岂可求进/不已乎蜀主嘉其志而许之)
  书法(刺史未有书罢者书宗弁何美知止也五/季之世若宗弁者不多见矣故特书之)
(庚晋岐 吴称
唐天祐七年梁开平四/午年○是岁淮南称吴凡五国五镇)春正月刘守光克
沧州杀其兄守文
 (沧州城中食尽吕 …… (第 22b 页)
  (而退君子所许也美恶不嫌同辞终纲目救书次/五晋鄙武陵王纪王琳晋王戊申年唐遣兵惟王)
  (琳晋王/非讥词)
(辛晋岐 吴称
唐天祐八年梁乾化元年/未○蜀永平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朔日食
质实(日食注见新/莽天凤元年) …… (第 28b 页)
  书法(两镇相加书攻击恒也此其书寇何守光囚故/父杀兄又僣大号是真贼矣于是犯晋同盟)
  (寇之而/下书伐)
(壬晋岐 吴称
唐天祐九年梁乾/申化二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晋师及镇定之 …… (第 36a 页)
  发明(友圭弑逆已五阅月师厚据大镇拥彊兵不/能伏义致讨乃反委身朝贼故特笔书之以)

  (著其党恶/之罪也)
梁隰州降晋质实(隰州注见晋怀帝/永嘉二年蒲阪)
(癸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年梁主瑱/酉乾化三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晋拔燕顺蓟
州安远卢台军质实(顺蓟二州名顺注见唐 …… (第 44b 页)
 (注见汉王邦三年淮水名注见汉后主建/兴二年霍丘县名注见梁武帝天监五年)

(甲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一年梁乾/戍化四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刘仁恭刘守
光伏诛
 (晋王以练[糸*斥]刘仁恭父 …… (第 50b 页)
 (十六年黎州注见汉/武帝元鼎六年沈黎)
十二月蜀攻岐阶州破长城关质实(阶州注见汉武帝/元鼎六年长城关)

(未详处所/姑缺之)
(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二年梁贞/亥明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二月梁分天雄为
两镇夏四月魏人降晋六月晋王入魏
 (梁 …… (第 53a 页)
 (能梯航万里远事伪/庭乎由是贡使遂绝)质实(广州注见秦始皇三十三/年南海南越国名注同上)
 (文南平郡名注见/晋惠帝永兴七年)
(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三年梁贞明二/子年蜀通正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梁以李
愚为左拾遗 …… (第 59a 页)
  (不使夷狄得从中国之例也然而不书曰僣号者/外之而不内以示中国不臣妾之也呜呼立法如)
  (此岂有首下足上之/失弃内事外之弊哉)
(丁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四年梁贞明三年○蜀天汉/丑元年汉乾亨元年○是岁岭南称汉凡六国四镇)
二月晋新州裨将卢文进杀 …… (第 64b 页)
  书法(晋取梁地不书梁杨刘何以书杨刘河南地/唐所命也故予梁纲目之予夺审矣下书袭)
  (梁鄂州取/之义同)
(戊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五年○梁贞明四/寅年○蜀光天元年○是岁凡六国四镇)春正月晋师
掠梁濮郓而还 (第 69b 页)
  黄知良(南城人天圣进士)  唐子正(熙宁中任详人物)


  苏子元(熙宁中以殿中丞任)  邓孝廉(建炎间任)

  蔡义可(惠安人绍兴中任)   吴 儆(休宁人)
  蒋 砺(兴安人)    崔与之(嘉定中任)

  邕州推官

  黄 汾(皇祐间以勾当公事权 (第 54b 页)
  高启(王/彝)
高启字季迪南直长州人也少孤力学能诗文周士诚名
为下贤吴中群望无淹伏启独避居松江往来青丘甫里
间吟咏自适时饶介之丁仲容辈官周以词学相雄得启
诗嗟服愿纳交介之尝评醉樵歌张仲简第一启第二启
好权略振麈能倾一座即一时武勇多下之洪武中以宿
名聘修元史与王濂王彝张云兼高逊志李越李汶张宣
张简社寅俞宾殷弼赵纁朱右贝琼宋伯青共事授翰林
院编修召见阙楼擢户部右侍郎力辞罢归从故时一二
侠游啸虎丘为乐适魏观为郡延问启郡中政事淂失相接

甚欢观嗣就辟以上梁文出启手遂并及难年三十有九
启于书无所不读文喜辨击驰骤精采焕发诗冠东 吴称
大家与按察使杨基太常寺丞张相及左布政徐黄号吴
中四杰彝字子常父教授昆山遂家焉学有端绪文章精
缜自淂为 (第 8b 页)
 之乱中原生齿渐耗从普室而东徙者谓之侨人久
 则安其土而乐其生西北民散而东南利兴非细故
 也即如东南之饶三 吴称
最在禹贡扬州之域厥土
 涂泥厥田下下而已汉之时亦一泽国耳惟普室既 (第 40b 页)
 六十四卷丹阳马贞人真言 省心格言 海岳名

  言(米/芾)迩言(刘/炎)竹洲刍言 (吴/儆)
 六十五卷(诗/话)后山诗话 后村诗话 蒙斋诗话
  温公诗话 东莱诗话 漫叟诗话 苕溪诗话
   (第 35a 页)
 (谥文/简)
陈淳北溪集五十卷(字安卿龙溪人朱文公/弟子官安溪县主簿)
方大琮铁庵集四十五卷(莆田人官集英/殿修撰知广州)
华岳翠微南征录十一卷(贵池人宁宗时武/科忤韩侂胄谪死)
程珌洺水文集三十卷(又一本二十六卷休宁人绍/兴中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 吴儆
(第 5b 页)
吴文肃公
竹洲文集二十卷(字 (第 5b 页)
益恭
休宁人举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官)
 (朝散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第 5b 页)
吴称
棣华杂著一卷 (第 5b 页)
(吴儆/
弟)
岳珂玉楮诗稿八卷(字肃之岳飞孙官户部侍郎浙东/总领兼制置使尝知嘉兴府后家)
 (焉/)
刘过龙 (第 5b 页)
 而略古兹纂自三代以还凡关水利典故文章纤悉
 毕收以备参核故曰全书又披往帙止叙苏松常镇
 四郡径称三 吴称
江南夫建业绥安姑孰宛陵新安
 并在江南吴兴临安乃西吴仅附见水源遽以统呼
 于义未称今酌名吴中为当 (第 42a 页)
 寿过始见于经而亟称人后三十年而入吴不复称人

 矣晋楚之初春秋未以敌言之战于邲也则楚称子矣
 吴楚之初春秋未以敌言之战于柏举也则 吴称
子矣
 至于吴越终春秋不以敌言之也是故越入吴书吴入
 越不书
    鲁阳虎囚季孙斯
 左氏曰阳虎囚 (第 1b 页)
 全忠书姓本凡例宜从考證补朱字(按即位例凡僭/国始称帝者曰)
 (某号姓名称皇帝注/云梁王朱晃之类)奉当作废唐字羡书法发明傅
 会纲目不可从
(辛晋岐 吴称
唐天祐八年梁乾化元年/未○蜀永平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梁遣杨师厚将
兵屯邢州赵王镕会晋王于承天军
  …… (第 4a 页)
 可考矣(据开平元年书梁以马殷为楚王以钱镠为/吴越王镕为赵王当在楚越之间惜编录者)
 (误漏/耳)
(壬晋歧 吴称
唐天祐九年梁乾/申化二年○是岁凡五国五镇)刘守光遣兵出战晋人
击败之擒其将
  考异(据提要将字下 …… (第 4b 页)
 燕人失之夺气故当特书以著燕人之败燕自是不

 复振矣(明年晋入幽州执/仁恭守光以归)纲目略之非是
(癸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年梁主瑱/酉乾化三年○是岁凡五国五镇)
 分注当云二月梁主瑱立仍称乾化三年○按乾化
 梁太祖 …… (第 5a 页)
 子也书法以为罪异则何以累书伏诛而不殊耶(明/年)
 (正月刘仁恭刘守光伏/诛书法云皆可诛也)于此以为殊之于彼以为皆
 可诛亦自矛盾矣
(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二年梁贞/亥明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吴徐温出镇润州留
子知训江都辅政 …… (第 6b 页)
 专且私也故当书其以著之马谦书诛字之讹也(见/明)
 (年二月讨徐/知训误作诛)书法援以为證尤误
(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三年梁贞明二/子年蜀通正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二月吴将马谦
等起兵诛徐知训不克而死
  考 …… (第 7a 页)
 略之况后此书契丹按巴坚死契丹德光立(并见唐/庄宗同)
 (光四/年)未尝不名独于称帝改元削而不书亦无义谓
 甚矣故从考异
(戊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五年梁贞明四年/寅○蜀光天元年○是岁凡六国四镇)冬十一月越
改国号汉
 当作改国号曰汉(后书 (第 8a 页)
 原本全上无朱字废作奉帝上有唐字并非

(壬晋岐 吴称
唐天祐九年梁乾/申化二年○是岁凡五国五镇)刘守光遣兵出战晋人
击败之擒其将单廷圭
 原本无单廷圭三字 (第 37a 页)
今补
(癸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年二月梁主瑱立/酉仍称乾化三年○是岁凡五国五镇)
 原本分注无二月立仍称五字今补(乾化太祖年 (第 37a 页)
号不可无别)
(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二年梁贞/亥明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吴徐温出镇润州留
其子知训江都辅政
 原本无其字非是 (第 37a 页)
(丙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三年梁贞明二年/子○蜀通正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
 原本分注蜀上漏圈今补
二月吴将马谦等起兵 …… (第 37b 页)
 原本书寇书陷误
契丹按巴坚称帝改元

 原本无按巴坚三字今补正
(戊晋岐 吴称
唐天祐十五年梁贞明四年/寅○蜀光天元年○是岁凡六国四镇)冬十月越改
国号曰汉
 原本无曰字非是
(辛 (第 38a 页)
勤俾勿坏则斯民
无穷之赐也春秋之义有济于民者志之某预见本末
不敢无纪云
  钱塘观潮记        (宋/)吴 儆

钱塘江潮视天下为独大然至八月既望观者特盛弄
潮之人率常先一月立帜通衢书其名氏以自表市井
之人相与裒金 (第 23a 页)
 灌注之利蜀人赖之今按其制树石墱旁以尺画之
 凡十有二司于候吏水取足用而止过则泄入支渠
 用以资漕溉而利舟筏三 吴称
东南水国岁值淫霖
 田畴半没漕饷急矣而槩以灾告至莫可验问往水
 利使仿离堆之制令滨湖属邑各立石为则如 (第 40b 页)
  周敬王十有五年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王使人杀王
子朝于楚于越入吴(于越犹言邾娄荀子有于越作于越者非陈氏曰向曰越人今曰于
越复从其旧号也越未有闻也昭定之春秋吴楚争而后越入中国会于琐也越常寿过始见于经而亟称人
后三十年而入吴不复称人庚晋楚之初春秋未以敌言之战于邲也则楚称子矣吴越之初春秋未以敌言
之戕于柏举也则
吴称
子矣至于吴越终春秋不以敌言之也是故越入吴书吴入越不书)鲁阳虎 (第 1a 页)
  祝华(婺/源)       陈孚先(休/宁)
  李知巳(婺源/兄炳)     汪祴
二十七年王十朋榜
   吴称        
郑显文(歙靖州/教授) (第 15b 页)
 自把
自把国本西南蛮在广西邕州化外北与大理接宋淳

熙三年其王阿谢立改元一(见宋知邕州 吴儆
劄子)
 乾贞
 交趾(丁氏/)
  案交趾本中国地唐曰安南都护府五代时服属
  南汉至丁部领始自建 (第 25a 页)
  上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
或曰吴公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史谓孝文好刑
名之言吴公之召岂以刑名之馀习欤吴公荐贾谊而
史谓谊明申商亦有所合欤曰按公卿表孝文元年吴
公为廷尉三年张释之为廷尉考之本纪三年除收帑

相坐律令二年除诽谤䚶言之罪皆吴公为廷尉时也
秦之苛法密网至是荡涤岂有刑名之习哉循吏传称
吴公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岂可以
学事李斯而议其疵哉吴公之后继以张释之盖孝文
天姿宽厚欲平狱缓刑曷尝以刑名为治哉汉朝之儒
唯贾生其言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不能不杂于申商 吴公称
其通诸家之书非以明申商荐之也吴公虽无
传而廉平不严为循吏之首其在廷尉如阳春之解阴 (第 25a 页)
            明 杨时伟 编
  绍汉
 时伟按全书首鼎立次绍统若谓纪实正名不妨并
 举然以愚考之武担即位改元不改汉陈震盟 吴称
 
汉不称蜀皇皇大典具有明文而陈寿闇私题为蜀
 志汉贼既淆名实俱混矣不知既云鼎立谁为绍统 (第 1a 页)
王遇(子合/龙溪)
潘时(德鄜/金华)
钟炤之(彦昭/乐平) 吴儆(益恭/休宁)
  右张氏门人
陆九韶(子美梭/山金溪)
陆九龄(子寿复/斋文违)
陆九渊(子静象/山文安) (第 8a 页)
王遇(子合/龙溪)
潘时(德鄜/金华)
钟炤之(彦昭/乐平)
吴儆 (益恭/
休宁)
  右张氏门人
陆九韶(子美梭/山金溪)
陆九龄(子寿复/斋文违)
陆九渊(子静象/山文安)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