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譜錄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师众必当书曰楚囊瓦帅师而上书楚囊瓦帅师下
 又书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覆举师及囊瓦则于
 文赘故上只书楚人此属辞之不得不然者也 吴称
 
子先儒以为进之非也哀八年楚公子结帅师伐陈
 吴救陈春秋亦第以号举何独于此而进之盖楚瓦
 贪黩无厌至以 (第 9b 页)
 自沙而泥知其进之必穷而不早变也钟离以诸大
 夫殊会吴中国之辱也柤以列国之君殊会吴中国
 之大辱也戚之会进 吴称
人以其有慕中国之心也
 柤之会退吴举国以其有骄中国之心也其骄奈何
 晋无以制楚而服郑于是欲挟吴为重故 (第 21b 页)
 会汲汲俛首以从之公往会焉天下大势沦胥于荆
 蛮者七八扶植纲常为世砥柱圣人不得不任其责
 也是役吴主会既进 吴称
子以见其强而以公会晋
 侯正所主于吴之上单平子以周卿士会而不书齐 (第 11b 页)
求/货于蔡弗得而辞蔡侯遂折召)
(陵之谋蔡去晋求吴救吴许之冬十一月蔡以吴之师/及楚战楚师败绩囊瓦奔郑 吴称
子善救蔡也然经不) (第 4b 页)
梁无舆字陆德明注左传云一本无舆字子传/莒展舆立而夺群公子秩公子召去疾于齐秋公 锄)
(纳去疾展舆奔 吴称
程氏传去疾假齐之力以入莒讨/展舆之罪正也故 莒遂自立无所禀命故不称公子)
(自以为公子可立也展舆为 (第 3a 页)
 夫而与豹并列耶
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
秋大雩

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
 壬夫以贪诛故称国以杀也
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
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
  吴称
人以其微者非进之也何以知为微者按襄十
 年会柤传曰会吴子寿梦也始会吴子故传特表之
 今戚之会在柤前非 (第 5b 页)
 四国之师僖二十六年以楚师伐齐断不可曰鲁不

 以师而独以楚师也通乎彼则邦衡之说不待辨而
 自破矣曰刘氏又谓 吴称
子为进之成伯讨人囊瓦
 为见一贬何也曰刘氏既不暇辨公榖之非而复滞
 于褒贬之说故有此论也曰囊瓦称人苏 (第 6b 页)
侯有退而无进其退之也有王命也无王命
而进之则乌乎敢是故楚称王非王命也则退而子之
子其爵也王之命之久矣 吴称
王非王命也则退而子
之子其爵也王之命之久矣夫是之谓退然则齐侯爵 (第 29b 页)
 (楚后称王吴越因遂称王王非诸侯所当称也故春/秋比诸夷狄虽然犹不欲绝其类是以上不使与中)
 (国等下不使与夷狄均此圣人重绝人亦春秋之/意也 汪氏荆 吴称
国而不系君比于夷狄也)
 (愚按徐越称国与吴楚同但越之为国中/国称之曰越蛮夷自称曰于越实一国也)
  (第 17a 页)
 属辞晋灵不君赵盾非伯者之佐不足以主夏
 盟故春秋于灵之世盟会每略诸侯不叙而楚
 君得称爵于是始故次厥貉伐麇以后无役不
 称爵而伐郑伐 吴称
爵主兵无异中国之伯者
 矣盖中国有伯则春秋略之以正其名中国无
 伯则春秋详之以著其实不正其名则不足以 (第 16b 页)
 常寿过始见于经而亟称人后三十年而入吴不复
 称人矣晋楚之初春秋未以敌言之战于邲也则楚
 称子矣吴楚之初春秋未以敌言之战于柏举也则
  吴称
子矣至于吴越终春秋不以敌言之也是故越
 入吴书吴入越不书(哀元/年)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秋七月壬子叔 (第 4a 页)
  居南吕无射之界若定位小差近上则损上声近
  下则损下声当中心则其声品节矣然断制之妙
  蜀称雷霄郭谅 吴称
沈镣张越霄谅清雅而沈细
  镣越虚鸣而响亮唐明皇反蜀诏雷俨待诏襄阳
  冯昭亦善攻斲鬻之不售节使卢公 (第 30b 页)
   (道也然则士之游其宫者固将躬行笃践以为身/学深求心得默识默存以为心学而后无负于立)
   (学之意苟徒事佔毕诵读摅文缀华以为邀时弋/名之具则)
  (国家亦安所赖焉班史志 吴称
汉兴王兄子于吴招/ 致天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 (第 18a 页)
  性褊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义名其斋疾革时
  语子熹曰胡原仲刘致中刘彦仲此三人学有渊
  源吾即死往受学焉元至正间追谥靖献
   吴儆
(第 7b 页)
益恭
休宁人绍兴进士通判邕州张栻称
  其忠义果断缓急可仗荐于朝召对首陈恢复大 …… (第 7b 页)
 文辞峻洁一衷诸道著有竹洲集谥文肃
  汪楚材字太初休宁人绍兴进士历任广西运司
  干官尝问学于朱子 吴儆
以儒学名
  吴昶字叔夏歙县人朱子归婺源昶先执经馆下
  安贫守道徵为郡校书弗就学者称友堂先生
   (第 8a 页)
  洪惟清集十五卷(休宁/洪湛)
  南窗诗集(休宁/程洙)
  默斋文集二十卷(休宁/朱权)
  竹洲集三十卷(休宁 吴儆)
  格斋稿四十卷(休宁程/永奇)
  洺水集六十卷(休宁/程珌) (第 40b 页)
  城走独秦裴守昆山不下食尽城坏乃降二年五
  月进钱镠爵为越王
  天祐元年四月更封为吴王
  (梁太祖开平元年年/晋岐 吴称
天祐四)四月梁以钱镠为吴越王
  (梁开平三年六晋/岐 (第 24a 页)
吴称
天祐 年)四月淮南将周本围苏州不克
  夜遁 (第 24a 页)
  (梁乾化三年十晋/岐 吴称
天祐 年)五月拔广陵(今江南/广德州)
  (梁末帝贞明五年吴晋岐 (第 24b 页)
吴称/
天祐十六年 杨 武义元年)三月梁诏吴越王
  镠讨吴(语在/吴志)
  (周显德三年年南/唐保大 (第 24b 页)
淮南于是江西之地尽入杨氏光稠亦遣使附梁

  七年(庚午晋岐 吴称
唐天祐梁开平四年)春二月岐王承制加杨隆演嗣
吴王(同上)

  十国春秋云万全感自岐归岐王承制加王兼 (第 14a 页)
中书
令嗣吴王六月水军指挥使敖骈围彭瑊(玗弟)于赤石
楚兵救瑊卤骈去冬十二月虔州刺史卢光稠有疾
以位传谭全播全播不受光稠卒其子延昌来奔丧
全播立而事之王遣使拜延昌虔州刺史延昌受之

复因楚通梁曰我受淮南官以缓其谋耳终当为朝
廷经略江西梁以延昌为镇南留后是冬淮南节度
判官严可求请置制置使于新淦县遣兵戍之以图
虔州每更番辄潜益其兵虔人不觉也

  八年(辛未晋岐 吴称
唐天祐梁乾化元年)冬十二月百胜军指挥使黎球
(五代史作求)杀卢延昌而代之梁以球为虔州防禦使球
卒牙将 …… (第 14b 页)
  豫章书云吴淮南节度副使陈璋等进攻荆南高季
昌遣其将倪可福拒之吴恐楚人救荆南遣抚州刺
史刘信帅江抚袁吉信五州兵屯吉州为璋声援

  十一年(甲戌晋岐 吴称
唐天祐梁乾化四年)夏四月吴袁州刺史刘崇景
叛附于楚楚将许贞帅万人援之五月吴都指挥使 (第 15a 页)
柴再用米志诚与刘崇景许贞战于万胜冈大破之
(豫章书)

  刘威传云子崇景官袁州刺史叛附于楚为柴再用
所破弃袁州遁去

  十四年(丁丑晋岐 吴称
唐天祐梁贞明三年)春三月楚马存寇上高(十国春秋)

  十五年(戊寅晋岐 (第 15b 页)
吴称
唐天祐梁贞明四年)冬十一月吴取虔州(通鉴纲目)
十国春秋云正月以右都押牙王祺为行营都指挥
使将洪抚袁 (第 15b 页)
  塘水碧仍带曲尘颜色泥泥縠纹无气力东风如爱惜
恰似越来溪侧也有一双鸂鷘只欠柳丝千百尺系

  船春弄笛

  浣溪沙(题馀干传舍)         吴 儆

  画楯朱栏绕碧山平湖徙倚水云宽人家杨柳带汀湾
目力已随飞鸟尽机心还逐白鸥閒潇潇微雨晚来

  寒 (第 45a 页)
 浚字茂名兰溪人绍兴中举贤良方正辞不赴
曾协云庄集五卷
 协字同季南丰人绍兴中以世赏得官历仕临安通
 判权知永州事 吴儆
竹州集二十卷附棣华杂笔一卷
 儆字益恭休宁人绍兴进士历官广南西路安抚使
 主管台州崇道观谥文肃 (第 14a 页)
 保不受谓人曰廉者足而不忧贪者忧而不足吾小
 人致仕至此足矣岂可求进不已乎蜀主嘉其志而
 许之
(庚晋岐 吴称
唐天祐七年梁开平四/午年是岁淮南称吴凡五国五镇)春正月刘守光克
沧州杀其兄守文
 沧州城中食尽吕兖选 …… (第 53b 页)
 王安寝时邪德威老将知兵其言不可忽也王蹶然而

 兴曰予方思之梁兵有降者诘之曰景仁方造浮桥
 王谓德威曰果如公言是日拔营退保高邑
(辛晋岐 吴称
唐天祐八年梁乾化元/未年蜀永平元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丙戌朔日

晋王伐梁军于柏乡大破之
 周德 …… (第 58b 页)
 刘守光谋攻易定道以为未可系狱得免亡奔晋张

 承业荐之晋王以为掌书记
(壬晋岐 吴称
唐天祐九年梁乾/申化二年是岁凡五国五镇)春正月晋师及镇定之
兵伐幽州二月梁主救之大败走还
 晋周德威 (第 6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