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樂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詔令類
法制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醫家類
法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現代詩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咸黜不端以绥定王家则)
(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命也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髭王亦克能修其职诸侯服享 二世
共职王室)
(其有间王位诸侯不图而受其乱灾至于灵王生而有/髭王甚神圣无恶于诸侯灵王景王克终其世今王室 (第 75b 页)
(之灾/也)
(乾下/艮上)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音义(畜本又作蓄敕六/反义与小畜同艮)
(宫 二/世
卦)(正义曰谓之大畜者乾健上进艮止在上止而/畜之能畜止刚健故曰大畜彖曰能止健大正)
(也是能止健故 (第 15b 页)
贞音义(遁徒巽反字又作□又作遁同隐退/也匿迹避时奉身退隐之谓也郑云)
(逃去之名序卦云遁/者退也乾宫 二世
卦)(正义曰遁亨者遁者隐退逃避/之名阴长之卦小人方用君子)
(日消君子当此之时若不隐遁避世即受其害 …… (第 11a 页)
论之非元亨利君子之贞故利女
贞其正在家内而巳音义(说文家居也案人所居称家/尔雅室内谓之家是也巽宫) (二世/
卦)(正义曰家人者卦名也明家内之道正一家之/人故谓之家人利女贞者既脩家内之道不能)
(知家外他人之 (第 28a 页)
可往以解来复则不失中有难而往
则以速为吉也无难则能复其中有难则能济其厄也
音义(解音蟹序卦云缓也震宫 二世
卦解之为/义之解音蟹下以解来复同厄或作危)(正义/曰解)
(者卦名也然解有两音一音佳买反一音谐买反 (第 11a 页)
大牲吉注全夫聚道用大牲乃吉也聚道不全而用大
牲神不福也利有攸往音义(萃在季反彖及序卦皆云/聚也兑宫 二世
卦亨王肃)
(本同马郑陆虞等并/无此字假更白反)(正义曰萃卦名也又萃聚也聚/集之义也能招民聚物使物 …… (第 6a 页)
可待也法制应时然后乃吉贤愚有别尊卑有序然后
乃亨故先元吉而后乃亨音义(鼎丁冷反法象也即鼎/器也离宫 二世
卦去羌)
(吕反下皆同/别彼列反)(正义曰鼎者器之名也自火化之后铸/金而为此器以供亨饪之用谓之为鼎 (第 31b 页)
 (而司中司命其兆于北郊欤)
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五礼吉凶军宾嘉也大宗伯掌其礼小宗伯掌其禁令谓)

(禁其不当犯令其所当行及所当用之物与夫降杀之等)
辨庙祧之昭穆(庙始祖及高曾祖祢四亲庙也祧谓始祖而下高祖而上既毁之庙也自始祖)
(为主其后一世为昭 二世
为穆三世为昭四世为穆以及于百世皆然也)辨吉凶之五服车
旗宫室之禁(吉谓祭祀凶谓丧纪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 (第 17a 页)
 正则不能正其家也非家罪也汉成帝嬖赵后而制
 于赵后始于腐柱之僭唐高宗嬖武后而制于武后
 始于聚麀之污岂惟夫妇君臣亦然 二世
之于赵高
 明皇之于禄山是已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以一柔而止五刚之进以小臣而 (第 15b 页)
 不交也是已内矣岂外乎哉虽然此一身不交之隐
 者也至有耳不交乎目目不交乎耳者唐德宗人言
 卢杞奸邪朕殊不觉耳不达乎目也 秦二世
笑赵高
 以鹿为马之误而信其言以关东之盗无能为目不
 达乎耳也一身之中耳目不交是愈显矣岂隐乎哉 (第 9a 页)
 危况不正乎贪者将上僣于六五畏者犹下忌于三
 阴上僣而其进不遂以其君之明而不可犯也下忌
 则其进有牵以其僚之顺而从上者众也使上暗如
  二世
下散如高贵卿公九四其孰禦虽然以刚狠之
 强臣居逼近之高位九四处之固不当也处九四于
 不当之位者谁乎 (第 4a 页)
 其过也或曰公卿大夫士民有旅固也王者亦有旅
 圣人虑患不亦甚乎曰王者有旅非甚也求为旅而
 不可得斯甚矣卫庄公示戎州人以璧而不受 胡亥
 
请为黔首而不许旅何可得与
(巽下/巽上) …… (第 15b 页)
 过而身愈危也故小则丧其资用大则丧其权势虽
 正亦凶况不正乎李斯忧蒙恬之代其相则顺赵高
 废立之邪谋惧失其爵禄而求容则顺 二世
之欲而 (第 21b 页)
 之大患也吾心一动谄渎生焉谄渎者其富贵之捷
 径而祸败之胚胎也与李斯之诛不在于具五刑之
 日而萌于谄 二世
之书张汤之败不在于对八使之
 时而兆于摩谒者之足斯之谄自以为取容之深计
 汤之渎自以为托私之至谋然取 (第 17b 页)
 何备也曰臣储之曰奚储之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
 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何不谏曰君喜道䛕而恶至言
 臣欲谏而恐先郭亡是以不谏阎乐将兵入望夷宫
 射 二世二世
怒召左右皆惶扰不斗傍有宦者一人
 侍不敢去 (第 9b 页)
二世
曰公何不早告我宦者曰臣不敢言
 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此故曰赴谷必坠
 失水必溺人见之也赴阱必陷 …… (第 9b 页)
 有不攻其心腹者也诛小臣而小臣尽矣进而及大
 臣也曾是而有忌乎灭远臣而远臣尽矣进而及迩
 臣也曾是而复顾乎赵高劝始皇杀学士立法吏矣
 已而劝 二世
族大臣而远骨肉尽除去先帝之旧臣 …… (第 19a 页)
 虏秦将王离等钜鹿下而章邯等数却燕赵齐楚韩
 魏皆为立王自关以东大扺尽叛秦诸侯咸率其众
 西乡沛公已屠武关高恐 二世
怒诛及其身乃使其
 婿阎乐等将兵入望夷宫劫 (第 20b 页)
二世
令自杀召子婴立
 之婴立三月而秦亡矣渔阳之兵一起而明皇窜蜀
 切近之灾夫安得而逃之乎易曰剥床以肤凶 (第 20b 页)
 其寄生之室哉毁其室而不保则困其身而益穷是

 故始以纵自处常快其意而不顾矣终则陨而亡虽
 啜其泣而何嗟及乎卫庄公示州人以璧而不受
 胡亥
求为黔首而不许所谓乞为旅而不可得者悲
 哀能自己耶骄而不顺其祸乃如此安能觉之使悟
 而反之使正乎故曰 (第 32b 页)
 而计愈疏卑愈甚而谋愈拙徒丧其守而不免于倾
 其身以败其家矣岂所谓致恭以存其位也哉李斯
 听赵高废立之邪谋阿 二世
狂悖之瞑行而卒之杀
 斯者高与 (第 8b 页)
二世
也崇韬劝立刘后以自固而卒之杀
 韬者刘氏也呜呼岂非万世人臣之监乎何也礼虽
 自卑而尊人而妄悦人者亦所 …… (第 8b 页)
 者也楚大国也使无极以谗胜囊瓦以货行则吴得
 敌之于长岸败之于鸡父至于柏举之战国破君奔
 几于亡灭子南见杀于其君郤伯见逐于其母皆是
 物也 秦二世
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赵高
 曰陛下严法而刻刑尽除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亲
 信则高枕肆志矣不越岁而 (第 18b 页)
 占周易以变为占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
 山用三十六策归藏用四十五策周易用四十九策
 (又)易传孔子云易有四易一世 二世
为地易三世四
 世为人易五世六世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
 乾坤凿度云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
  (第 1b 页)
 见故尧梦乘龙上泰山舜梦击天鼓禹梦其手长汤
 梦布令天下后皆有天下桀梦疾风坏其宫纣梦大
 雷击其首齐桓梦为大禽所中 秦二世
梦虎齧其马
 王者梦之皆失天下 (第 4a 页)
 见故尧梦乘龙上泰山舜梦击天鼓禹梦其手长汤
 梦布令天下后皆有天下桀梦疾风坏其宫纣梦大
 雷击其首齐桓梦为大禽所中 秦二世
梦虎齧其马
 王者梦之皆失天下 (第 12a 页)
又三传为孟
喜而焦赣云从孟氏问易顿丘京房君明师之房授殷
嘉姚平乘宏遂为京氏学京房元帝时人
孔子曰一世 二世
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六世
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鬼为系爻(今作克我为鬼)财为制爻 …… (第 21a 页)
主卦取相反之纳甲(乾与坤反震与巽反坎与离反艮与)
(兑反)五变卦取主卦之纳甲(变在一世取主卦一爻变在 二世
取主卦二爻馀准此)
游归二卦取从变之纳甲如乾宫游魂从剥而变则取
剥四纳甲为伏归魂从晋而变则取晋三纳甲 (第 36b 页)
也理生数而论理遗数譬作乐而弃音
律也张氏曰卫元嵩作元包义取于归藏 元包祖京
氏以为书八纯卦为八宫一世 二世
为地易三世四世
为人易五世六世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但更其次
序先阴而后阳则归藏之旨也首坤宫八卦为太阴 (第 28a 页)
  孟子之学自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至于为天下国
家其语之甚详其择之甚精矣其在战国时众皆知
战争诡诈之计为高而孟子以格物之学穷之乃见
天下苦于战争诡诈之说人人思息肩于帝王之道
也故其胸中自有一定规模如植桑种田谨庠序申
孝悌使老者幼者皆得其所衣帛食肉不负戴于道
路仰事俯育不漂流于沟壑使一国行之则天下之
心尽归于此不烦兵甲不用诡谋而四海大治矣此

其规模也始见梁王则以此晓之其见齐王又以此
晓之谆谆诲语拳拳念虑其意安在哉欲得天下同
乐其乐而安于帝王之道也夫使当时人君无意于
天下则已傥有意于天下舍孟子之学而欲听商鞅
之说孙膑之说苏秦张仪之说稷下先生之说余恐
杀人愈多人心愈失秦始皇并吞六国夷灭诸侯晏
然自以为日之在天身死未几而与鲍鱼同载至其
二世
听赵高之邪说杀扶苏残骨肉行督责之政 (第 8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