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續道藏
改神宗实录盖蔡卞据王安石日录妄修神)
(宗实/录也)气高行古人皆化之不曰迂阔而自变(陈襄与乡/士陈烈 周)
(希孟
郑穆四人者气高行古以天下之重为己任时学/者溺于篆籀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学指为迂阔四人)
(卒不变人卒信 (第 24a 页)
庆历/中教授湖苏间束脩弟子以)
(数千计时方尚词赋独湖学以经义/入时务学中故有经义斋治事斋)闽中则有 周希孟
陈述古之流(墓志蔡襄知福州闽士专用赋应科举公/得 (第 19a 页)
周希孟
以经学传授学者尝数百人又)
(有陈襄字述/古以经学名)周子之在濂溪(周茂/叔)张横渠之在关中(张/载 (第 19a 页)
如胡安定(胡安定有经义/斋有治事斋)
术传授学者数百有如蔡端明(蔡襄知福州时闽士专/诗赋应科举公得 周希)

(孟
以经术传授学/者至数百人云云)孙明复唱于平阳(太山先生孙明复/乃晋州平阳人)
石守道振于兖州(石介字 (第 10a 页)
人而辍也遂师事之
福唐有陈烈季甫 周希孟公辟
郑穆闳中陈襄述古穷经
苦节以古人相期故当时有四先生之号章望之表民
作四贤传行于世又其友人刘彝执中方佐 (第 5b 页)
   太尉桥公庙碑
桥氏之先出自皇帝帝葬于桥山子孙之绍基立姓者
咸以为氏汉兴世以礼乐为业高祖讳仁位至大鸿胪
列名于儒林祖侍中广川相考东莱太守公禀性贞纯
幼有弘姿刚而不虐威而不猛闻仁必行睹义斯居文
以典术守以纯固弱冠从政当官而行刺史 周公辟
(第 13a 页)
厥赋千乘卿大夫士朝觐会聘以
逮祭享胡不悬罄冢宰制国用岁杪大计吏而胡王后
弗会用启后人以奓奸费叔鲜流言 周公辟
之成甫髫
而疑九鼎一丝而始启金縢毕召奚为王假有庙洋洋
如莅而胡立尸以祀之生则紊之死则戏南正司天推
(第 11b 页)
   涪陵崔氏春秋本例序
涪陵崔子方彦直自称西畴居士尝与苏黄诸君子游
知滁州日曾子开曾为作记刻石醉翁亭侧其说春秋
有经解十二卷本例二十卷建炎中江端友请下湖州
取所著春秋传储秘书省于是其孙若上之于朝今其
解不可得见惟本例独存序之曰以例说春秋自汉儒
始曰牒例郑众刘寔也曰谥例何休也曰释例颍容杜

预也曰条例荀爽刘陶崔灵恩也曰经例方范也曰传
例范宁也曰诡例吴略也曰略例刘献之也曰通例韩
滉陆希声胡安国毕良史也曰统例啖助丁副朱临也
曰纂例陆淳李应龙戚崇僧也曰总例韦表微成元孙
明复 周希孟
叶梦得吴澄也曰凡例李瑾曾元生也曰
说例刘敞也曰忘例冯正符也曰演例刘熙也曰义例
赵瞻陈知柔也曰刋例张思 (第 17b 页)
 临平(九域志仁和/县有临平镇)陈烈(宋史隐逸传陈烈字季慈侯/官人元祐初部使者申荐之)
 (以宣德郎致仕又陈襄传襄与陈烈 周希孟
郑穆为/友相与倡道于海滨谓之四先生古灵集陈襄举人)
 (自代状前授安州司户参军充国子直讲陈烈振诚/明 (第 7a 页)
   太尉桥公庙碑
桥氏之先出自黄帝帝葬于桥山子孙之绍基立姓者
咸以为氏汉兴世以礼乐为业高祖讳仁位至大鸿胪
列名于儒林祖侍中广川相考东莱太守公禀性贞纯
幼有宏姿刚而不虐威而不猛闻仁必行睹义斯居文
以典术守以纯固弱冠从政当官而行刺史 周公辟
(第 9b 页)
殆所谓有德之言而君子之文欤初公未仕刻意于学
得乡士陈烈 周希孟
郑穆相与为友以古道鸣于海隅
人初惊笑其后相率信而从之四先生名动天下既登
第累官剧邑推其所学以治民利必 (第 5a 页)
郡士 周希孟
陈烈陈襄郑穆等以经学诲诸生禁郡人
不得破产饭僧以供丧继知泉州架海为梁长三百六
十丈又植松七百里以荫行 (第 36a 页)
疑应是三年丧毕周公不授王政故流言耳此言似得之 周公
居后作诗七月东山成王有归禾之事不应在武王丧期以
内是摄政后二年而辟居踰三年而后反又二年而致政成王
(第 71a 页)
 成王非周公意未解今又为罪人言欲让之推其恩亲故未敢
豳谱成王之时周公避流言之难出居东都二年
鸱鸮笺时周公竟武王之丧欲摄政成周道致太平之功管叔蔡叔等流言云
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不知其意而多罪其属党兴者喻此诸臣乃世臣之子
孙其父祖以勤劳有此官位土地今若诛杀之无绝其官位夺其土地王意欲
诮公此之由然
文王世子正义引郑氏金縢注文王崩后明年生成王则武王崩时成王年十
岁服丧三年毕成王年十二明年将践阼周公欲代之摄政群叔流言 周公辟
之居东都时成王年十三也居东二年成王收捕周公之属党时成王年十四 (第 14a 页)
 入正此意也故曰不诚无物人岂有不自
 信而能信于人者哉不信于人而能信于
 地下者哉呜呼可谓无负圣门之训者矣
陈襄自少与其乡之士陈烈 周希孟
郑穆为
友皆气古行高磨砻镌切相期以天下之重 (第 137a 页)
  跋周庄翁易图说
灵济特庙号耳何王之见称闻之者不无得
罪于春秋之笔图说之辱我以跋固不敢辞
第惟易之旨义最为深奥其可以管窥蠡测
耶愚欲作笔又恐为负苓者笑姑摭先辈议
论勉强跋之中间未尽来意斤而削之幸甚
经学之不明久矣我国家崇重学校育人材

先以明经为第一义宪司宣明教化典章经
学每经设经谕一员其为训导之意甚汲汲
焉勤勤焉夫学之所以为经者惟易最为幽
深隐颐未能易晓而尽识也学王弼之易则
高谈理致其弊失于荒唐学京房之易则专
守象数其毙失于拘泥得于此者失于彼得
于彼者失于此及其至也二者胥失之见心
子周子三山 周先生公辟
之云仍行也家藏
遗诰易绍正传兼理致象数两得之其为言
也粹然一出于正易有六十四卦每卦必论 (第 006a 页)
曰释经,又有《观象观变玩辞玩占丛说通》十三卷。

潘鲠《易要义》三卷〈佚〉。
张耒曰:鲠,字昌言,从 周希孟
学,登元丰己未进士。

黄裳《周易澶州讲义》一篇〈存〉。
程瑀撰碑曰:公讳裳,字勉仲,端明殿学士。
》教授于家,鲁人号介徂徕先生。
《陈襄传》:襄,字述古,福州候官人。少孤,能自立,出游乡校,与陈烈、 周希孟
、郑穆为友。时学者沉溺于雕琢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说,皆指为迂阔而莫之讲。四人者始相与倡道于海滨,闻者 ……郑穆传》: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沭,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千数,与陈襄、陈烈、 周希孟
友,号四先生。
《吕嘉问传》:嘉问以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卒,初,嘉问窃从祖公弼论新法奏槁,以示王安石
二卷
陈姓部列传六
宋二
陈襄
按《宋史·陈襄传》:襄,字述古,福州𠋫官人。少孤,能自立,与陈烈、 周希孟
、郑穆为友,学者谓之四先生。举进士,调浦城主簿,摄令事。县多世族,以请托胁持为常,令不能制。襄欲稍革
愿因是可荣亲耳。及母暨夫人年九十,果以恩封崇安县太君,时以为荣。
刘康夫
按《万姓统谱》:康夫,少从 周希孟
学,举熙宁中进士,其文皆羽翼,诗书根柢仁义。
刘芮
按《万姓统谱》:芮,永州人。司李鞫狱为法家疏驳,
  周善敏
  周启明      周起
  周怀政      周美
  周尧卿      周沆
   周希孟      
周湛
  周师厚      周衮
  周长孺      周沂
  周颖       周永清
  周孟 ……复决,如沆言。徙河东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召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以户部侍郎致仕,卒。 周希孟
按《万姓统谱》: 希孟
字公辟,候官人。通五经,尤邃于易,与陈烈、陈襄、郑穆为友,闽人号四先生。知州刘夔、曹颍叔、蔡襄皆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