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續道藏
 四生寿不可增损

年寿之数赋命自然不可延之寸阴不可减之
晷刻文王九十七武王九十三天定之数今文
王云吾与女三者示其传基业于武王欲使武
王承其所传之业此乃教戒之义训非自然之

五成王践阼之年
正义曰案郑注金縢云文王崩后明年生成王
则武王崩时成王年十岁服丧三年毕成王年
十二明年将践阼周公欲代之摄政群叔流言 周公辟
之居东都时成王年十三也居东二年
成王收捕周公之属党时成王年十四也明年
秋大孰遭雷风之变时周公居东三年 (第 2b 页)
 诸侯位之事也周公当时命诸侯有教戒之言史官

 录之所以谓之作蔡仲之命少颖谓武王兄也管叔
 弟也周公又次弟也蔡与霍又其次也 周公辟
管囚
 蔡出霍无乃伤人伦之爱乎曰天下之道二仁与义
 而已仁者所以爱亲亲为上义者所以制尊尊为上
 圣人 (第 22a 页)
   (已疑之又管叔于周公为兄尤所觊觎故武庚/管蔡流言于国以危惧成王而动摇周公也辟)

   (读为避郑氏诗传曰 周公辟
居东都是也周公/言我不避则于义有所不尽无以告先王于地)
   (下也居东居国之东也郑氏谓避居东都未知 (第 22b 页)
   (已疑之又管叔于周公为兄尤所觊觎故武庚/管蔡流言于国以危惧成王而动摇周公也辟)
   (读为避郑氏诗传曰 周公辟
居东都是也周公/言我不避则于义有所不尽无以告先王于地)
   (下也居东居国之东也郑氏谓辟居东都未知 (第 23b 页)
 之名也此一章非周公命仲之辞乃史官叙述其事
 其言简而有法观周公之位冢宰也曷尝容私于兄
 弟之间哉其致辟管叔也乃管叔自取其辟而非
 公辟
之也其囚蔡叔降霍叔也乃管蔡自取其囚与
 降而非周公囚之降之也其封蔡仲也亦蔡仲自取
 其封而非周公封之 (第 4a 页)
 文王崩后明年生成王则武王崩时成王年十岁服
 丧三年毕成王年十二明年将践祚周公欲代之摄
 政群叔流言 周公辟
之居东都时成王年十三也居
 东二年成王收捕周公之族党时成王年十四也明
 年秋大熟遭雷风之变时周公居东 (第 12b 页)
 矣
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与孔子曰吾闻诸老□曰昔者
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集说鲁公卒哭而从金革之事

以徐戎之难东郊不开不得已而征之是有为为之也
 窃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与其群弟流言
 公将不利于孺子于是 周公辟
居东土二年之后罪
 人斯得公乃为鸱鸮之诗以贻王王疑虽未尽释亦
 未敢诮公及感风雷之变金縢将卜天变得公 (第 7a 页)
   我之弗辟
我之弗辟我无以见我先王旧以为辟读为避言周公
以管蔡流言避居东都也又以为致辟于管叔之辟二
说恐皆未安辟君也我若有无君之心我何以见我先

王此或是经义方成王幼冲周公身任安危之寄岂可
避小嫌而忘大义哉
   辟居东都 周公辟
居东都予己辨其误吴幼清曰居东谓出征而
居东也罪人谓叛人武庚得谓捕获也武庚伏诛而管
叔亦死殷乱遂平此周 (第 22b 页)
 之实故订之以俟后之君子云
 又按蔡传计金縢书首尾凡七年非也克商二年岁在
 庚辰后五年乙酉武王崩明年成王纪元 周公辟
居东
 凡二年罪人始得秋大熟辄系于此二年中独仁山以
 于后二字谓诗当作于二年之后秋大熟乃成王三年 (第 24b 页)
怀远之意乃诏止称异兽云
秋七月壬申诏诸路转运使巡检捉贼使臣有不职及
场务赋亏者并许奏人冲替
癸酉福州 进士周希孟
为国子监四门助教本州州学
教授以知州蔡襄言其文行为乡里所推也襄世闽人
知其风俗往时闽士多好学而专用赋 …… (第 20a 页)

希孟
专用经术传授学者尝至数百人襄亲至学舍执
经讲问为诸生率延见处士陈烈尊以师礼陈襄郑穆
学行著称襄皆折节 (第 20b 页)
  风雨摧压令莫洸新之十一年令徐楠重建学嘉
  泰二年令林岳复葺(周必大重修仙居县学记古/灵先生陈公襄与陈烈 周希)
  (孟
郑穆倡道海滨乡人化之号四先生皇祐中令/台州之仙居笃意学校首为文劝人读书择明经)
  (之士朝夕讲说高 (第 43b 页)
  海洪武中以荐授给事中有听雨轩瀛洲二集介
  字伯贞不求仕进洪武中屡荐皆辞免后以其子
  纯官监察御史赠如其官有临清集 周希孟
周希夔姑苏杂咏二卷 (第 20b 页)
  二卷

   存(阙/)
 李纲曰古灵先生未仕刻意于学得乡士陈烈 周希
 孟
郑穆相与为友以古道鸣于海隅四先生名动天
 下既登第累官剧邑所至修学校率邑之子弟身为
 横经讲说士风民 (第 23a 页)
 也文其居家笃于孝弟其为吏惠下爱民呜呼君子

 哉君讳鲠从 周希孟
学登元丰己未进士初调蕲水
 县尉迁和州防禦推官知江州瑞昌县监楚州都盐
 仓吉州军事推官改宣德郎监汉阳 (第 7b 页)
怀远之意乃诏止称异兽云 秋七月癸酉以福州
士周希孟
为国子监四门助教本州州学教授以知州
蔡襄言其文行为乡里所推也襄世为闽人往时闽士
多好学而专用赋以应举 (第 7b 页)
襄得 希孟
专用经术传授学者
尝至数百人襄亲至学舍执经讲问为诸生率延见处士陈
烈尊以师礼州人陈襄郑穆学行著称襄皆 (第 7b 页)
(知福州郡士 周希孟
陈列陈襄郑穆以行义著襄备礼/招延训诸生经学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
(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 (第 10b 页)
  成王 康王
成王名诵武王之子也武王崩成王年十有三而嗣立
明年夏六月既葬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周公命
祝雍作颂曰祝王辞达而勿多也祝雍辞曰使王近于
民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亲贤而任能其颂曰令月吉
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王衮职钦若昊天六合是
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家语同大/戴礼)

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
蔡叔群弟疑周公 周公辟
居东都居东二年成王启金
縢书反周公
 越绝书武王封周公使傅相成王成王少周公臣事
 之当是之时赏赐不加 (第 35a 页)
枢密直学士知泉州徙福
州复移泉州襄为政精明而于闽人尤知其风俗时闽
士多好学而专词赋以应科举襄得乡先生 周希孟

经术传授学者尝至数百人襄为亲至学舍执经讲问
为诸生率延见处士陈烈尊以师礼而陈襄郑穆方以 (第 4a 页)
文有奉祠紫宫以为
语犯俗嫌出知陈杭二州入知通进银台司迁枢密直
学士兼侍读卒年六十四襄有学行与陈烈郑穆 周希
友善闽人谓之四先生所至务先学校至亲为讲解
好荐达人材喜愠不形于色为政多慕古人所为然或 (第 9a 页)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十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海滨四先生学𣲖
 海滨四先生者忠文陈公襄 助教周公希孟
祭酒郑
 公宏中教授陈公季慈同时倡学于闽者也闽自唐
 欧阳四门开人文之先海滨四先生继之先哲尝述
 宋 …… (第 1a 页)
 者乐祖祭于瞽宗之义欤谨述以俟采择乾隆庚午

 九月十四日书
   忠文陈古灵先生襄
陈先生襄字述古侯官人少孤自立出游乡校与郑穆 周希孟
陈烈为友一时学者沉溺彫琢之文所谓知天
尽性之说皆迂阔之而莫之讲先生与三人者始相与
倡之海滨闻者始皆惊 …… (第 3a 页)
行状门人孙觉撰墓志刘氏彝撰先生祠堂记略曰
先生于学志在考古以治其性为本事君以建其忠为
业始与里人陈烈 周希孟
郑穆友善同志于道比仕则
彝也又以经术政事更相磨琢而锐于经纶天下大务
尤能受尽言乐闻已过喜于为善而夙夜 …… (第 5a 页)
   答 周公辟

某前月领书及将公仪诗序其文与韩退之相比甚善
甚善续承教命予字曰述古者使之慎取尧舜周孔之
作而侈大 …… (第 10a 页)
去以龙图待制知
亳州卒年六十一徽宗念其藩邸旧臣赐绢三百匹子
谅友谦受义夫(仙游志/ 闽书)
    助教周公辟先生希孟
(第 16b 页)
周先生希孟
(第 16b 页)
公辟
侯官人通五经尤邃于易知州刘
夔曹颖叔蔡襄皆亲至学舍质问经义部使相继论荐
诏赐粟帛授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 …… (第 16b 页)
   侍郎刘道元先生夔
刘夔字道元崇安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累迁屯田员
外郎权侍御史会李昭改制大乐钟磬夔奏乐之大本
与政化通不当轻易其器愿择博学之士以补卿丞凡
四方献妄说以要进者请一切罢之帝善其言历三司

户部判官直史馆知陜西改太常少卿知广州所至有
廉名桂阳盗起夔以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知漳
州兼湖南安抚使初至遣人谕降不从乃举兵击败之
境内获安河北大水民流为盗诏谕京东守备进夔给
事中枢密直学士以往至即发廪赈饥全活甚众盗贼
衰息上赐书褒谕大臣议欲复河故道夔极言不可遂
罢迁工部侍郎知福州尝亲至 周希孟
学舍质问经义
以户部侍郎致仕归武夷山尝遇隐者得养生术蔬食 …… (第 17b 页)
 有进退大节通五经大要又欲措之脩身治官之用
 不为空言宜其家学朴茂代有闻人也夫当洛学未
 开之先彝从胡安定学康夫从 周希孟
学皆能传述
 经旨根柢道德彬彬乎鲁一变之风迨秘阁修撰藻
 乐昌令嘉誉从罗李递传中州𣲖的至孙曾等又出 …… (第 21b 页)
   教授刘公南先生康夫
刘康夫字公南幼聪敏不嬉玩名奇童父奕卒润州僚
佐怜而厚赙之康夫尚幼谓母曰勿污吾父却不受服
除就府学庠 周先生希孟
门人数百而康夫独见推重
其居家严惮遇亲族有恩故乡人师其孝悌仁爱而康
夫亦以敦厚风俗崇奖名教为己任主乡 …… (第 24a 页)
学居官多治绩召对以正
学启沃著七经中义百七十卷明善集居易集各三十
卷水经四卷及注礼记大全奉议郎康夫从 周希孟
学 …… (第 29b 页)
  光禄刘执中先生彝学𣲖

 按宋初三山刘执中与陈古灵 周希孟
诸先生皆以
 经学为邑人倡其时周程尚隐濂洛三山前辈之学
 以经鸣者皆渊源于四先生及先生云
   光禄 (第 3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