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易類
孟子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之周家所以无宦寺之祸也秦诗云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说者谓秦仲官未备故寺人兼小臣得掌男子)
(然宦寺与外政自此始厥后卒用赵高杀 扶苏/ 弑二世而亡秦岂非祖宗立法不善之所致与)
内竖倍寺人之数(注竖未冠/者之官名)
(方氏苞曰童稚未有遽 (第 34a 页)
(然宦寺与外政自此始厥后卒用赵高杀 扶苏/ 弑二世而亡秦岂非祖宗立法不善之所致与)
内竖倍寺人之数(注竖未冠/者之官名)
(方氏苞曰童稚未有遽 (第 34a 页)
在国内今/言朝觐 同为会同而来故在国外)
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注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 扶苏)
( 与/)
(郑氏锷曰王之所舍设梐枑再重以为藩又于/梐枑之外设藩盾欲以为卫故行则敛而藏之)
(第 10b 页)
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注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 扶苏)
( 与/)
(郑氏锷曰王之所舍设梐枑再重以为藩又于/梐枑之外设藩盾欲以为卫故行则敛而藏之)
(第 10b 页)
舆衣服已御辄藏之崩皆以敛
光武纪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
赵熹傅帝崩憙为太尉受遗诏典丧礼时藩王皆在京
师自王莽篡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海王等杂止同
席憙乃正色扶下诸王以明尊卑显宗崩憙复典丧事
再奉大行礼事脩举
顺帝纪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帝崩遗诏无起寝庙藏
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
冲帝纪帝崩太后以扬徐盗贼强盛恐惊扰致乱欲须
所徵诸侯王到乃发丧李固对曰帝虽年幼犹天下之
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乎昔秦皇
亡于沙丘胡亥赵高隐而不发卒害 扶苏 以亡国近北
乡侯薨阎后兄弟及江京等亦共掩蔽遂有孙程手刃
之事此天下大忌不可之甚也太后从之
赵典傅典为 (第 10b 页)
光武纪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
赵熹傅帝崩憙为太尉受遗诏典丧礼时藩王皆在京
师自王莽篡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海王等杂止同
席憙乃正色扶下诸王以明尊卑显宗崩憙复典丧事
再奉大行礼事脩举
顺帝纪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帝崩遗诏无起寝庙藏
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
冲帝纪帝崩太后以扬徐盗贼强盛恐惊扰致乱欲须
所徵诸侯王到乃发丧李固对曰帝虽年幼犹天下之
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乎昔秦皇
亡于沙丘胡亥赵高隐而不发卒害 扶苏 以亡国近北
乡侯薨阎后兄弟及江京等亦共掩蔽遂有孙程手刃
之事此天下大忌不可之甚也太后从之
赵典傅典为 (第 10b 页)
都王守葭芦城(又水名水经注长芦水又东径九门波故县也)又关名杜甫诗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又集韵凌如
(切音闾亦药名本草漏芦博雅飞廉漏芦也)(集韵雏免切音撰草名)韵会同荪 苏(唐韵素姑切集韵正)
(韵孙租切𡘋音酥说文桂荏也本草紫苏注苏从稣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苏乃荏类而味辛如桂故尔雅谓)
之桂荏 又扬子方言苏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间曰苏(又木名诗郑风山有 扶苏 传 (第 117a 页)
扶苏 扶胥小木也)又流苏西京杂记
(昭阳殿壁带往往为黄金釭皆衔五色流苏司马相如上林赋注苏析羽也)又息也书 (第 117a 页)
(切音闾亦药名本草漏芦博雅飞廉漏芦也)(集韵雏免切音撰草名)韵会同荪 苏(唐韵素姑切集韵正)
(韵孙租切𡘋音酥说文桂荏也本草紫苏注苏从稣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苏乃荏类而味辛如桂故尔雅谓)
之桂荏 又扬子方言苏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间曰苏(又木名诗郑风山有 扶苏 传 (第 117a 页)
扶苏 扶胥小木也)又流苏西京杂记
(昭阳殿壁带往往为黄金釭皆衔五色流苏司马相如上林赋注苏析羽也)又息也书 (第 117a 页)
右祭告祷
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故书枑为柜郑司/农云梐榱梐也柜)
(受居溜水洓橐者也杜子春读为梐枑梐枑/谓行马玄谓行马再重者以周卫有外内列)设车宫辕
门(谓王行止宿阻险之处备非常次/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为坛壝宫棘门(谓/王)
(行止宿平地筑坛又委壝土起堳埒以为宫郑司/农云棘门以戟为门杜子春云棘门或作材门)为帷
宫设旌门(谓王行昼止有所展肄若食/息张帷为宫则树旌以表门)无宫则共人门
(谓王行有所逢遇若住游观陈/列周卫则立长大之人以表门)凡舍事则掌之(王行所/舍止)
(天/官) 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 (扶苏 与/ 夏官) 虎贲氏舍则守王闲(舍王出所止宿处/闲梐枑也 同上) 宫 (第 5a 页)
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故书枑为柜郑司/农云梐榱梐也柜)
(受居溜水洓橐者也杜子春读为梐枑梐枑/谓行马玄谓行马再重者以周卫有外内列)设车宫辕
门(谓王行止宿阻险之处备非常次/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为坛壝宫棘门(谓/王)
(行止宿平地筑坛又委壝土起堳埒以为宫郑司/农云棘门以戟为门杜子春云棘门或作材门)为帷
宫设旌门(谓王行昼止有所展肄若食/息张帷为宫则树旌以表门)无宫则共人门
(谓王行有所逢遇若住游观陈/列周卫则立长大之人以表门)凡舍事则掌之(王行所/舍止)
(天/官) 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 (扶苏 与/ 夏官) 虎贲氏舍则守王闲(舍王出所止宿处/闲梐枑也 同上) 宫 (第 5a 页)
虎士戈盾(乘车王所乘车也军旅/则革路会同则金路)及舍
设藩盾行则敛之(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 扶苏 与 同上)
右兵 二矛重英(二矛酋矛夷矛也英以朱羽为/矛饰也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
(丈四尺 (第 15a 页)
设藩盾行则敛之(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 扶苏 与 同上)
右兵 二矛重英(二矛酋矛夷矛也英以朱羽为/矛饰也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
(丈四尺 (第 15a 页)
胡安国曰忽以国氏正也出奔而名不能君也考
于诗有女同车刺无大国之助也山有 扶苏 所美
非美然萚兮君弱臣彊不唱而和也狡童不能与
贤臣图事权臣擅命也夫以狡童目其君圣人犹
录 (第 16a 页)
于诗有女同车刺无大国之助也山有 扶苏 所美
非美然萚兮君弱臣彊不唱而和也狡童不能与
贤臣图事权臣擅命也夫以狡童目其君圣人犹
录 (第 16a 页)
玉已鸣故于将翱将翔之时/已言佩玉锵锵也上章言玉名此章言王声互相足)
有女同车二章章六句
序山有 扶苏 刺忽也所美非美然笺言忽所美之人
实非美人音义(苏如字徐/又音疏)疏(正义曰毛以二章皆言/用臣不得其 …… (第 28a 页)
(同/)
山有 扶苏 隰有荷华傅兴也 (第 28b 页)
扶苏 扶胥小木也荷华扶
渠也其华䓿萏言高下大小各得其宜也笺云兴者扶
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华 (第 28b 页)
生于
隰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
也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传子都世之美好者也狂狂人
也且辞也笺云人之好美色不往睹子都乃反往睹狂
丑之人以兴忽好善不任用贤者反任用小人其意同
音义(胥音疏又相如反䓿本又作□又作莟户感反萏/本又作欿度感反䓿萏荷华也未开曰䓿萏已发)
(曰芙蕖颠都田反倒都老反狂求匡反且予/馀反注同好美色呼报反下同睹都杜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山上有 扶苏 之木隰中有荷华之草木生于山草生于/隰高下各得其宜以喻君子在上小人在下亦是其宜)
(今忽置小人于上位置 …… (第 29a 页)
美好之子闲习礼法者乃唯见狂丑之昭公耳言臣无/贤者君又狂丑故刺之郑以高山喻上位下隰喻下位)
(言山上有 扶苏 之小木隰中有荷华之茂草小木之处/高山茂草之生下隰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置美德)
(之人于下位言忽用臣颠 …… (第 29a 页)
习者乃往见狂丑之人喻忽之好善不任用贤/者反任用小人所美非美故刺之傅正义曰毛以下章)
(山有乔松是木则 扶苏 是木可知而释木无文傅言扶/胥小木者毛当有以知之未详其所出也荷扶蕖其华) …… (第 29a 页)
山荷华水草宜生于下隰言高下大/小各得其宜反以喻不宜言忽使小人在上君子在下)
(亦为不宜也笺正义曰笺以 扶苏 是木之小者荷华是/草之茂者今举山有小木隰有茂草为喻则以山喻上)
(位隰喻下位小木喻小人茂草喻美德故易 …… (第 29b 页)
(公于义虽通下篇言昭公有狂/狡之志未可用也笺义为长)
山有 扶苏 二章章四句
序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笺不倡而和
君臣各失其礼不相倡和音义(萚他洛反倡昌亮反 (第 31b 页)
有女同车二章章六句
序山有 扶苏 刺忽也所美非美然笺言忽所美之人
实非美人音义(苏如字徐/又音疏)疏(正义曰毛以二章皆言/用臣不得其 …… (第 28a 页)
(同/)
山有 扶苏 隰有荷华傅兴也 (第 28b 页)
扶苏 扶胥小木也荷华扶
渠也其华䓿萏言高下大小各得其宜也笺云兴者扶
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华 (第 28b 页)
生于
隰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
也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传子都世之美好者也狂狂人
也且辞也笺云人之好美色不往睹子都乃反往睹狂
丑之人以兴忽好善不任用贤者反任用小人其意同
音义(胥音疏又相如反䓿本又作□又作莟户感反萏/本又作欿度感反䓿萏荷华也未开曰䓿萏已发)
(曰芙蕖颠都田反倒都老反狂求匡反且予/馀反注同好美色呼报反下同睹都杜反)疏(正义曰/毛以为)
(山上有 扶苏 之木隰中有荷华之草木生于山草生于/隰高下各得其宜以喻君子在上小人在下亦是其宜)
(今忽置小人于上位置 …… (第 29a 页)
美好之子闲习礼法者乃唯见狂丑之昭公耳言臣无/贤者君又狂丑故刺之郑以高山喻上位下隰喻下位)
(言山上有 扶苏 之小木隰中有荷华之茂草小木之处/高山茂草之生下隰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置美德)
(之人于下位言忽用臣颠 …… (第 29a 页)
习者乃往见狂丑之人喻忽之好善不任用贤/者反任用小人所美非美故刺之傅正义曰毛以下章)
(山有乔松是木则 扶苏 是木可知而释木无文傅言扶/胥小木者毛当有以知之未详其所出也荷扶蕖其华) …… (第 29a 页)
山荷华水草宜生于下隰言高下大/小各得其宜反以喻不宜言忽使小人在上君子在下)
(亦为不宜也笺正义曰笺以 扶苏 是木之小者荷华是/草之茂者今举山有小木隰有茂草为喻则以山喻上)
(位隰喻下位小木喻小人茂草喻美德故易 …… (第 29b 页)
(公于义虽通下篇言昭公有狂/狡之志未可用也笺义为长)
山有 扶苏 二章章四句
序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笺不倡而和
君臣各失其礼不相倡和音义(萚他洛反倡昌亮反 (第 31b 页)
御者代婿下有也字而后行下同 传其道德作传
道其德也宋板同今本有也字释文取如字又促句反
下注同(八叶)元文无下注同三字 同车读与何彼秾矣
诗同(十叶)同车上有有女二字 婿音细字书作(十叶)
作疏获其二师大良少良(八叶左五行)宋板师作帅
补遗古本序至于见逐至上有而字二本同 故国人
刺之下有也二本同疏今之君命(八叶左八行)宋板之作以
山有 扶苏
考异古本经山有桥松桥作乔宋板同注及疏放此注
实非美人下于下位下共有也字(补遗二本于作于) 其意同
下 (第 13a 页)
道其德也宋板同今本有也字释文取如字又促句反
下注同(八叶)元文无下注同三字 同车读与何彼秾矣
诗同(十叶)同车上有有女二字 婿音细字书作(十叶)
作疏获其二师大良少良(八叶左五行)宋板师作帅
补遗古本序至于见逐至上有而字二本同 故国人
刺之下有也二本同疏今之君命(八叶左八行)宋板之作以
山有 扶苏
考异古本经山有桥松桥作乔宋板同注及疏放此注
实非美人下于下位下共有也字(补遗二本于作于) 其意同
下 (第 13a 页)
有弓矢也
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
授舞者兵亦如之注亦颁之也故士王族故士也与旅
贲当事则卫王也殳如杖长寻有四尺
军旅会同授贰车戈盾建乘车之戈盾授旅贲及虎士
戈盾注乘车王所乘车也军旅则革路会同则金路
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注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
如今之 扶苏 与
刘氏曰盾有藩盾有车盾有舞盾所施不同则制亦
异矣所以有五者之制
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 (第 13b 页)
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
授舞者兵亦如之注亦颁之也故士王族故士也与旅
贲当事则卫王也殳如杖长寻有四尺
军旅会同授贰车戈盾建乘车之戈盾授旅贲及虎士
戈盾注乘车王所乘车也军旅则革路会同则金路
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注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
如今之 扶苏 与
刘氏曰盾有藩盾有车盾有舞盾所施不同则制亦
异矣所以有五者之制
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 (第 13b 页)
(缁衣于田将仲子/大叔) (叔于田/清人)
(羔裘同车遵大路/有女) (女曰鸡鸣/山有 扶苏)
( 萚兮之墠狡童/东门) (褰裳/风雨) (丰衿/子)
(扬之水草出其东门溱洧/野有蔓)
(第 8a 页)
(羔裘同车遵大路/有女) (女曰鸡鸣/山有 扶苏)
( 萚兮之墠狡童/东门) (褰裳/风雨) (丰衿/子)
(扬之水草出其东门溱洧/野有蔓)
(第 8a 页)
王
丘中有麻(序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朱子不详其世)
郑
山有 扶苏(序刺忽也○朱/子不详其世) 萚兮(序刺忽也○朱/子不详其世)狡童(序刺忽也○朱/子不详其世)
丰 (第 63b 页)
丘中有麻(序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朱子不详其世)
郑
山有 扶苏(序刺忽也○朱/子不详其世) 萚兮(序刺忽也○朱/子不详其世)狡童(序刺忽也○朱/子不详其世)
丰 (第 63b 页)
(盛饰昭彰耳目乎不知朱子特辨序说因孟姜二字/为齐女遂指刺忽之为傅会其曰淫奔盖疑词也诗)
(固在人之/善观矣)
山有 扶苏 隰有荷华(叶芳/无反)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馀/反)
集传兴也 (第 58b 页)
扶苏 扶胥(疏须/二音)小木也荷华芙蕖也(陆氏/玑曰) …… (第 58b 页)
(好而闲习于礼法也○季氏本/曰子都古之美男子借以为喻)狂狂人也(孔氏颖达/曰都是美)
(好则狂/是丑恶)且语辞也○淫女戏其所私者曰山则有 扶
苏 矣隰则有荷华矣今乃不见子都而见此狂人何
哉
集说(许氏谦曰此诗恐是淫女见绝于男子而复私/于人乃思 (第 59a 页)
绝者之美好而厌所私者之狂狡也)
(○朱氏道行曰 扶苏 荷华俱有体色可爱以物之宜/有者有之兴人之不宜见者反见之也女谑男丑一)
(时调笑/之词) …… (第 59a 页)
附录(郑氏康成曰人之好美色不往睹子都乃反往/睹狂丑之人以兴忽好善不任用贤者反任用)
(小人其意同○吕氏祖谦曰山宜有 扶苏 者也隰宜/有荷华者也朝宜有贤俊者也今观昭公之朝不见)
(子都乃见狂且焉则昭/公所美非美可知矣) …… (第 59b 页)
附录(范氏祖禹曰山不惟有小木而又有大材隰不/惟有华而又有草然则一国之大贤材无不有)
(人君所美宜得其美者也○范氏处义曰在山则 扶/苏 之与桥松在隰则荷华之与游龙孰为美孰为非)
(美宜若易辨也今所用之人乃狂狡之童而子都子/充之美乃不见 …… (第 60a 页)
(也/)
山有 扶苏 二章章四句
附录(孔氏颖达曰此篇刺昭公之养/臣失宜不以狡童为昭公也)
(案此诗朱子初解曰所美 …… (第 60b 页)
集传赋也此亦淫女见绝而戏其人之词言悦己者
众子虽见绝未至于使我不能餐也
集说(唐氏汝谔曰反言以戏之第此戏谑生于见弃/之后与山有 扶苏 不同○相与言者有人岂以)
(狡童之故而食不/下咽盖绝意之词) …… (第 62b 页)
(祭仲则仲自庄公时已为卿且为庄公取邓曼/而生昭公当昭公即位仲已老矣不应目为童)
(也今考山有 扶苏 诗刺忽所美非美乃见狂且/狡童是所用之人非狂即狡此诗正指忽所用)
(之人耳圣人删诗以垂世/教安取 (第 64a 页)
(固在人之/善观矣)
山有 扶苏 隰有荷华(叶芳/无反)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馀/反)
集传兴也 (第 58b 页)
扶苏 扶胥(疏须/二音)小木也荷华芙蕖也(陆氏/玑曰) …… (第 58b 页)
(好而闲习于礼法也○季氏本/曰子都古之美男子借以为喻)狂狂人也(孔氏颖达/曰都是美)
(好则狂/是丑恶)且语辞也○淫女戏其所私者曰山则有 扶
苏 矣隰则有荷华矣今乃不见子都而见此狂人何
哉
集说(许氏谦曰此诗恐是淫女见绝于男子而复私/于人乃思 (第 59a 页)
绝者之美好而厌所私者之狂狡也)
(○朱氏道行曰 扶苏 荷华俱有体色可爱以物之宜/有者有之兴人之不宜见者反见之也女谑男丑一)
(时调笑/之词) …… (第 59a 页)
附录(郑氏康成曰人之好美色不往睹子都乃反往/睹狂丑之人以兴忽好善不任用贤者反任用)
(小人其意同○吕氏祖谦曰山宜有 扶苏 者也隰宜/有荷华者也朝宜有贤俊者也今观昭公之朝不见)
(子都乃见狂且焉则昭/公所美非美可知矣) …… (第 59b 页)
附录(范氏祖禹曰山不惟有小木而又有大材隰不/惟有华而又有草然则一国之大贤材无不有)
(人君所美宜得其美者也○范氏处义曰在山则 扶/苏 之与桥松在隰则荷华之与游龙孰为美孰为非)
(美宜若易辨也今所用之人乃狂狡之童而子都子/充之美乃不见 …… (第 60a 页)
(也/)
山有 扶苏 二章章四句
附录(孔氏颖达曰此篇刺昭公之养/臣失宜不以狡童为昭公也)
(案此诗朱子初解曰所美 …… (第 60b 页)
集传赋也此亦淫女见绝而戏其人之词言悦己者
众子虽见绝未至于使我不能餐也
集说(唐氏汝谔曰反言以戏之第此戏谑生于见弃/之后与山有 扶苏 不同○相与言者有人岂以)
(狡童之故而食不/下咽盖绝意之词) …… (第 62b 页)
(祭仲则仲自庄公时已为卿且为庄公取邓曼/而生昭公当昭公即位仲已老矣不应目为童)
(也今考山有 扶苏 诗刺忽所美非美乃见狂且/狡童是所用之人非狂即狡此诗正指忽所用)
(之人耳圣人删诗以垂世/教安取 (第 64a 页)
之谬而不知其失是非之正害义理之公以乱圣
经之本指而坏学者之心术故予不可以不辩
○山有 扶苏 刺忽也所美非美然(孔氏颖达曰毛以/二章皆言用臣不)
(得其宜郑以上章言用之失所下章言养之失所/笺 (第 49b 页)
传意虽小异皆是所美非美人之事○黄氏櫄)
(曰诗人之意盖以为山有 扶苏 亦有桥松隰有荷/华亦有游龙以见国人未尝无君子亦未尝无小)
(人在人君能辨之耳今昭公不见子都子充而 …… (第 49b 页)
分而遽以狡童目之耶且昭公之为人柔懦疏阔
不可谓狡即位之时年已壮大不可谓童以是名
之殊不相似而序于山有 扶苏 所谓狡童者方指 …… (第 50b 页)
附录(范氏处义曰狡童指祭仲诗所以刺忽者谓/忽不能与贤人图事惟权臣之为听所以擅)
(命而不可制也祭仲得专废立非权臣而何说者/以狡童为指忽非诗人之本意山有 扶苏 既指所)
(美非美者为狡童不当又指其君为狡童也○诗/人谓忽不自为政祭仲既得以专之矣彼祭仲之)
(第 51b 页)
经之本指而坏学者之心术故予不可以不辩
○山有 扶苏 刺忽也所美非美然(孔氏颖达曰毛以/二章皆言用臣不)
(得其宜郑以上章言用之失所下章言养之失所/笺 (第 49b 页)
传意虽小异皆是所美非美人之事○黄氏櫄)
(曰诗人之意盖以为山有 扶苏 亦有桥松隰有荷/华亦有游龙以见国人未尝无君子亦未尝无小)
(人在人君能辨之耳今昭公不见子都子充而 …… (第 49b 页)
分而遽以狡童目之耶且昭公之为人柔懦疏阔
不可谓狡即位之时年已壮大不可谓童以是名
之殊不相似而序于山有 扶苏 所谓狡童者方指 …… (第 50b 页)
附录(范氏处义曰狡童指祭仲诗所以刺忽者谓/忽不能与贤人图事惟权臣之为听所以擅)
(命而不可制也祭仲得专废立非权臣而何说者/以狡童为指忽非诗人之本意山有 扶苏 既指所)
(美非美者为狡童不当又指其君为狡童也○诗/人谓忽不自为政祭仲既得以专之矣彼祭仲之)
(第 5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