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死至于悼公时犹能继文公之业缘晋文虽死有狐

 赵之徒风声气习相与扶持孝公初无此般人故兴
 衰之不同然陈穆公欲修 桓公
之好以此知齐之德
 在诸侯使孝公有志而能振奋乘此机会继齐桓之
 道其复兴伯业甚易然而不能者虽是管仲当 (第 22a 页)
 朱熹曰楚地最广今之襄汉皆是尽是强大齐晋若
 不更伯楚必吞周而有天下缘它极强大所以齐桓
 晋文责之皆是没紧要的事 桓公
岂不欲将僣王猾 (第 7a 页)
 夏之事责之但恐无收煞故只得如此至如晋文城
 濮之战依旧委曲还他许多礼数亦如 桓公
之意然
 此处亦足以见先王不忍戕民之意未泯也设使桓
 文所以责之者不少假借他定不肯复兵连祸结何
 时 (第 7b 页)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解用阳以亨困五变阴似不能
 亨矣故有劓刖之象五乃人君而可劓刖乎劓者失
 人君之威仪也 齐桓公
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又内经 (第 71b 页)
云主人执烛抱燋注云未爇曰燋古者以荆/燋为烛故云燎大燋也或解庭燎与手执为烛别故郊)
(特牲云庭燎之百由 齐桓公
始也注云僭天子也庭燎/之差公盖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大夫士无文大烛或)
(云以布缠苇以臈灌之谓之庭燎则此 (第 48b 页)
 (浩/)按此据昭十二年传不据孟子监本作其事则齐
 桓晋文误也今改正
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
 首戴傅注时 桓公
德衰诸侯背叛故上假王世子示
 以公义○(臣召南/)按齐桓伯功首止为最以尊周室 (第 37a 页)
    (者是以知者以为劳苦而/不知者则反以为宣骄也)
夜如何其(音/基)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七/羊)
(反/)赋也其语辞央中也庭燎大烛也诸侯将朝(音潮/下同)
 司烜(音/毁)以物百枚并(卑政/反)而束之设于门内也(郊特/牲云)
 (庭燎之百由 齐桓公
始注云庭燎之差天子百公五/十侯伯子男三十古制未闻要以物百枚束之今则)
 (用松苇竹灌以脂膏愚按如此则 (第 27b 页)
  心爱人则尽仁此春秋待齐之意也

 襄陵许氏曰宋大郑小齐桓盖怀宋以示德而威郑
  以正法文王之兴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而
  公
反之是以为霸道也至于宋襄执鄫之虐则桓
  不为矣
夏齐人歼(公作/瀸)于遂
 左氏传遂因氏颌氏工娄氏 (第 19a 页)
 杜氏注惠王大子郑也首止卫地陈留襄邑县东南
  有首乡
 刘氏传此一地也曷为再言首止善是盟也曷为善
  之王将以爱易世子 桓公
为是率诸侯会而盟之
  王室以安则是正乎不正不正则其嘉之何也王
  将以爱易世子诸侯莫知以争则不可以 (第 29a 页)
谏则不
  得 桓公
控大国扶小国会世子于首止以尊天王 (第 29a 页)
  者责齐臣也或曰桓公管仲尝属孝公于宋襄以
  为世子矣则何以不可立乎曰不能制命虽天王
  欲抚郑伯以从楚春秋犹以大义裁之而不与也
   桓公
君臣乃欲以私爱乱长幼之节其可哉独不 (第 2b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春秋集传详说原序
春秋非史也谓春秋为史者后儒浅见不明乎春秋者
也昔夫子因鲁史脩春秋垂王法以示后世鲁史史也
春秋则一王法也而岂史之谓哉陋儒曲学以史而观
春秋谓其间或书或不书或书之详或书之略或小事
得书大事缺书遂以此疑春秋其尤无忌惮者至目春
秋为断烂朝报以此误天下后世有不可胜诛之罪由
其不明圣人作经之意妄以春秋为一时记事之书也

或曰春秋与晋乘楚梼杌并传皆史也子何以知其非
史而为是言乎曰史者备记当时事者也春秋主乎垂
法不主乎记事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始霸是岁所书
者皆晋事庄九年 齐桓公
入是岁所书者皆齐事隐四
年卫州吁弑君是岁所书者皆卫事昭八年楚灭陈是
岁所书者皆陈事有自春徂秋止书一事 (第 7b 页)
之今以傧劳者在庭故设于门内也知)
(用麋鹿皮者案郊特牲诸侯朝享天子法用虎豹此臣聘君降于享天子故齐语云 齐桓公
使诸侯轻其币用)
(麋鹿皮四张亦一隅也)宾用束锦傧劳者傧必刅反(言傧者宾在公馆如家之义亦以)
(来者 (第 19b 页)
辅磐石之宗反此而末大必折与夫实繁而
披枝皆祸之大者齐自襄公弑于无知无知公弟也小
白遂与纠争国亦兄弟也 桓公
十有馀子立者五人馀
七人皆孝公时奔楚既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 (第 36b 页)
懈/反)(音/革)九河(案禹贡在兖/州界郭云徒)
(骇今在成平县胡苏在东莞县鬲津今皆为县属平原/郡 周时齐桓公
塞九河并为一自鬲津以北至徒骇二)
(百馀里渤海东莞成平平原河/间弓高以东往往有其处焉)
 
 
  (第 45a 页)
(水精也形如蛇纡曲长八尺以名呼云可使取鱼又蜲蛇泽鬼大如毂长如辕紫衣
朱冠恶闻雷霆之声则捧其首而立
齐桓公
田于泽见之○毛氏韵增)(痹湿病注见本韵儒隹切)(草木
枯又蔫也又贿韵)
(委委行委曲也又尔雅委委 (第 40a 页)
书西倾因桓是
来注桓水自西倾山南行因桓水是来浮于潜又桓桓威也书勖哉夫子尚桓桓又谥法辟土服达曰桓又姓本 齐桓公
后因
谥为氏)
(尔雅小山岌大山峘集韵或作□𡷗亦书作□□)(说文水名在齐鲁间从水亘声左传声伯
(第 30a 页)
文誩羊为善篆文作□今文从篆毛氏曰当作善广
韵大也佳也增韵良也又姓吕氏春秋善卷尧师集韵或作嬗古作善徐曰 齐桓公
谓亩丘之乡人曰至德不孤善言必三故
古善字或从三言俗作□亦作善又线韵○毛氏曰凡善恶之善则上声彼善而善之 (第 9b 页)
  既(居气切音与寘韵寄同说文小食也从皀旡声徐引左传日有食之既尽食之也一曰已也又姓吴王夫既之后通
作溉史记五帝纪溉执中而遍天下注古既字)
(灌也又队韵○增韵亦作洎误今删)(诸暨邑名又本韵寘

韵○毛氏韵增)
○气(丘既切音与器同说文□本作气云气也象形徐曰象云起之貌今作气即说文饩字也古作
㫓□广韵道书作气)
(与也广韵与人物也或书作□前朱买臣傅吏卒更□丐之师古音气又□韵○毛氏韵增)
○禨(其既切音与芰同福祥又沐而饮也记玉藻进禨注饮作乐也沐必进饮盈气也以新沐体虚补益气故沐而
饮谓之禨又见微韵注)
(珠不圆者又微韵)(近也广韵未巳也增韵将及也列子 齐桓公
破之降北国
几克举又微尾寘韵○毛氏韵增)
(及也音义与寘韵奇寄切同)(刲也周礼有刏衈毛牲曰刏羽牲曰 …… (第 1b 页)
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后
杀武庚以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弼鄘二国并于卫又州名卫为翟所灭 齐桓公
迁卫于河南东魏为义州周武帝攺卫州又
姓卫康叔后国灭因氏俗作卫)
(说文暴乾火从火彗声或作𤑒汉贾谊策 (第 35a 页)
禋本从火后
人又加火作燎今经传皆作燎诗庭燎注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礼记郊特牲云庭燎之百由 齐桓
始注庭燎之差公五十侯伯子男三十天子百古制未得以闻要以物百枚并而缠束之今则用松苇竹灌以脂膏郑
云在地曰 (第 18b 页)
  十六(叶独用)
  劫(讫业切音与月韵讦同说文欲去以力胁止曰劫一曰以力去曰劫从力去徐曰会意增韵劫持也又浩劫宫殿大
阶级也杜诗注又塔也又劫劫犹汲汲也韩人皆劫劫又梵书以一世为一劫西京杂托劫灰通作劫荀子
齐桓公
劫于鲁庄
亦通作劫荀子劫之以师友)
(强取也增韵夺去也剽掠也吴都赋劫剞熊罴之室俗作劫○毛氏韵增)𧉧 …… (第 10a 页)
业牒本一字礼韵牒字别出)(惧也增韵又危也通作业书小
心业业毛诗兢兢业业)
(说文魏郡县也今相州邺城 齐桓公
所筑)(岌嶪山高貌或书作嶪文选子虚赋
嵯峨㠍嶪㠍音捷○毛氏韵增)
○涉(实摄切音与辄同说文□徒行厉水 (第 11b 页)
  见其害上巽床下有资斧而丧之正是凶也资者
  惟辟作福之具斧者惟辟作威之具也平王假晋
  文侯以彤弓矢而周以东惠王假 齐桓公
以存三
  亡国而周以替丧资斧之凶也
(兑下/兑上)
 程子曰序卦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