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孟子類
經解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譜錄類
醫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亨以正这才是革而当悔所以亡谓之曰乃亡可见

 非巳日非明以说都称不得当革而未当悔有不可
 胜言者矣圣人致谨 于革
如此 看革只看四时春
 荣夏茂都是生长之气到了秋忽然转而为肃杀收
 敛之气天地若变换一番然万物却于此 …… (第 3a 页)
 悔亡真革而信者故有孚惟孚而改所以改命吉象
 曰信志正见孚于人心之谓改命即革命与变字相
 应惟其有改 于革
前之经纶斯有变 (第 5b 页)
于革
后之功化
 如下文所云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乎(虎大人之象变自新新民之/极顺天应人之时也必自其)
(未 …… (第 5b 页)
 文著(豹文/最奇)故言文蔚(炳通天下言/豹就一身言)惟能变则为君子

 若止 于革
面则为小人曰顺以从君谓向教化而来
 但不知君子之文耳(不必说革面/不能革心)又著征凶居贞之
 戒盖世 (第 7a 页)
 九五皆信之于已日之后即卦所谓已日乃孚彖所
 谓革而信之者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伊川曰九三以刚阳为/下之上又居离之上而)
(不得中躁动 于革
者也在下而躁于变革以是而行则/有凶也然居下之上事苟当革岂可不为也在乎守贞)
(正而怀危惧从公论则可行 (第 13b 页)
 革之太易则革弊生弊益为不美必已日乃革之则
 其行也谋出万全有嘉美之功矣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革道贵审而戒躁九三过刚不中居离之极躁 于革
 
者也以征则凶虽贞亦厉然非终不革也时已当革
 但失之不审耳若其议革之言至于三次成就初焉 (第 50a 页)
衣象故曰繻有衣袽涉坎水而不忘罅漏之用恐其陷也故曰终日戒日亦离象也重变革已日乃孚故不忘终日戒也既济而慎 于革
悔于是乎亡矣
(第 25a 页)
者水之所降也离之象于本卦言明于晋于明夷言明明者火之用也故日为大明于噬嗑于丰言雷电者火之丽于天也兑之象 于革
言水泽为水之所钟也易之成象也由微而著雷风为无象之象水火为有象之象山泽为有形之象易之成数也由倍而加一生 (第 8a 页)
 成则能养人也
(离下/兑上)
 于卦变为兑重离于爻变为二阴爻卦䷠初上互
 易而变初为阴所革二有待而革三居相息之际而
 危 于革
四承五之改命五为变之主上则受命而革
 阳者也下三爻言革革去之也四言改五上言变改 …… (第 42a 页)
 今为历者凡五六十家智士创法巧算更率愈久愈
 详而终不能不与天异必时而革之然后四时较明
 而不谬是以君子 于革
以历体之或曰火泽何以不
 为革曰火泽胥违睽泽火胥遇则革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水火不可胥遇遇则必 (第 43b 页)
  吉皆所以全养人之道以溥利者也
鼎元吉亨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

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
刚是以元亨
  鼎卦继 于革
卦之后故初爻利出否否道既革鼎
  而新之斯谓之元必元吉而后可以言亨物之不
  亨不知元吉之道者也彖为 (第 8a 页)
 之示有辨也郑伯突辨于忽也卫侯朔辨于黔牟也
 卫侯郑辨于叔武也卫侯衎辨于剽也蔡侯朱辨于
 东国也莒子庚舆辨于郊公也邾子益辨 于革
也惟
 北燕伯款不知所为辨齐晏子曰燕有君矣则亦不 (第 27b 页)
今正义槩言蔽车前后误矣且茀蔽二者又有革竹之
分不当混诗所谓翟茀者当是革车其后户亦以革饰
而画翟羽之文 于革
上耳
(王风兔/爰篇)正义云兔言缓则雉为急此曲解传缓急说耳 (第 21a 页)
为盈之之说则将终身汨没于过失之中人臣之谋
于革
弊复古之事而为盈之之说则终陷于因循
苟且之域故自修身至于治国所谓知仁勇之三德
阙一不可也知以知之仁以 (第 48a 页)
虽周
臣而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推孔
子之心而察春秋弑君书国之意盖圣人所难言者其
在周易 于革
之彖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此春
秋之有不可以言传者也
天生物地成物天地不相为用则造物之功不全故虽 (第 13b 页)
以封皆得自乘然不应皆得全
同天子则其饰天子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象路朱
樊缨七就建大赤疑亦有所降杀下及 于革
路龙勒条
缨五就建大白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者许男卒于师
左氏言诸侯卒于朝加一等卒于师加二等于是有以 (第 8a 页)
  益之大象曰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既知非义便
当速已岂容姑待待之一字从来误事病根 张南轩
曰士之持身于改过迁善之际而为盈之之说则将终
身汨没于过失之中人臣谋国 于革
弊复古之事而为
盈之之说则终陷于因循苟且之域故仁知勇三德缺
一不可 (第 11b 页)
   本义启蒙主卜筮
朱子本义启蒙二书只教人以象占二事或者乃谓易
有圣人之道四焉有辞变象占四者之分今只说卜筮

乃是朱子之学易道不止是也是则然矣然文王卦辞
中于蒙比二卦只发初筮原筮之义周公爻辞中 于革
九五只发未占有孚之义夫子系辞曰极数知来之谓
占曰大衍之数五十曰蓍之德圆而神曰幽赞于神明
而生蓍说尚占 (第 18a 页)
 从火而革者也在君子则为豹变柔文刚也在小人
 则为革面阴在外也兑而为乾乾健也豹健物也豹
 变之象也外虽健而中实柔革面之象也处革之终
 既说健 于革
则极而不巳是以有征凶居正之戒也 (第 43b 页)
(遽信故必已日而后人心信从弊坏而后革之所以致/其通也故革之可以大亨○苏氏曰已日乃孚不信 于)
(革
之日而信于已革之日也○徐氏曰元亨利贞悔亡/者变有大通之理也然必利于贞则其悔可亡变不以)
(贞则事有不 …… (第 56b 页)
乃孚爻曰已日乃革者孚而)
(后革也故/征吉无咎)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过刚不中居/离之极躁动) (于革
者也故其占有征凶贞厉之戒然其时则/当革故至于革言三就则亦有孚而可革也)集疏(程/子)
(曰革言犹当革 …… (第 57a 页)
后可以言改命改命即革命之/义改命于有孚之后上下皆信其志所以为吉○丘氏)
(曰下卦言革至四言改命改则进 于革
矣五言虎变上/言豹变变者革之成改又不足论矣○愚谓九四之改) (第 57b 页)
 也艮为手故曰执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

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已日乃孚君道也 于革
为先已日革之臣道也 (第 4a 页)
于革
 
为后臣之革从君而已故于六二言之六二之才之
 位足以有革苟不能上从其君则凶矣故征吉无咎
 征而吉所以行 (第 4a 页)
 炎上者必及泽相搏也已而相熄(息与熄同即灭也/或谓兑泽与坎水)
 (不同不可言水则孔/子言水火相息非耶)二女亦然睽之中女上而少女
 下虽各有志犹不相害至 于革
则女兄居下女弟居 …… (第 1b 页)
 如此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颠趾未
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初在鼎下而偶开如趾然然卦与革反易则一观
 革
似颠其趾者夫趾而颠有似乎悖礼祭先夕溉鼎 (第 6a 页)
 置是物于前其可动乎六二中正又有应于上处革
 之最善者也已日当革之时也因其时而革之则征
 吉而无咎矣宜革者也九三刚而不中勇 于革
者也
 或见之不审或行之太骤或矫枉过正皆足更张而
 滋扰是革则凶也即得其正亦厉而时又当革惟在 (第 8a 页)
  蒙谓观燥湿之异宜犹寒暑之异候此治历明时

  所以取 于革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先儒曰遁之六二在遁而必于遁故执之用黄牛之
 革革之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