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經解類
論語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史評類
法制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其大义默识而心融之虽有一隙之明不足贵也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章

礼命服命车不粥于市而 (第 15b 页)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何
也虽得其车何所可粥盖孔子时先王之礼典废而不
用者多矣孔子不许 (第 15b 页)
颜路
之请不独以颜氏厚葬非宜
即已命车亦自不当粥之以亵君宠也 (第 15b 页)
季路
问事鬼神章 (第 15b 页)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注孔安国曰憾恨也颜渊曰愿
无伐善注孔安国曰自无称已之善也无施劳注孔安
国曰无以劳事置施于人也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注孔安国曰怀安也疏
(颜渊至怀之  云颜渊季路侍者季路即子路也次第是季侍侍孔子卑在尊侧曰侍也云子曰盍各言尔志者

盍何不也孔子话
颜路
曰汝二人何不各言汝心中所思乎云子路曰云云者弊败也憾恨也子路性决言朋
友有通财车马衣裘共乘服而无所憾恨 (第 19b 页)
为卑故略以相
酬也故江熙曰此与哀公问同哀公虽无以赏要以极对至于康子则可量其所及而答也)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注孔安国曰 (第 4a 页)
颜路

渊之父也家贫故欲请孔子之车卖以作椁子曰才不
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可徒行以 (第 4a 页)
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吾以不可徒行注孔安国曰
鲤孔子之子伯鱼也孔子时为大夫故言吾从大夫之
后不可以徒行是谦之辞也疏(颜渊死至徒行 云颜渊死云云者 颜路
颜渊
父也渊家贫死无椁故其父就孔子请车卖以营椁也缪协曰 (第 4b 页)
颜路
之家贫无以备礼而颜渊之德美称于圣
师丧予之感痛之愈深二三子之徒将厚其礼路卒情而行恐有未允而未审制义之 …… (第 4b 页)
不能止回无椁是视回不得犹子也云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者言此贫而过礼厚葬非是我意也故是夫二三子意也二三子则 颜路
亦在其中也范
宁曰言回虽以父事我我不得以子遇回虽曰师徙义轻天属今父欲厚葬岂得制止言厚葬非我之教出乎 (第 6b 页)
门人之意耳此以抑门人而救世弊也 注非其厚葬 非犹鄙薄)

   季路
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 (第 6b 页)
未知生焉知死注陈群曰鬼神及死事难明语之无益
故不荅也疏 (季路
问至知死 云 (第 7a 页)
季路
问事鬼神者外教无三世之义见乎此句也周孔之教唯
说现在不明过去未来而子路此问事鬼神政言鬼神在幽冥之中其 (第 7a 页)
  集曰哀公康子问同而对有详略者臣之告君不
可不尽若康子者必待其能问乃告之此教诲之
道也(成都范氏)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 (第 3a 页)
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集曰 颜路
颜渊之父名 (第 3b 页)
无繇
鲤孔子之子伯鱼也
椁外棺也请车为椁欲卖车以买椁也徒行谓徒
步而行也孔子时已致仕尚从大夫之列言后者
(第 3b 页)
乐夫行道而
有得于心其于富贵贫贱处之一矣
林颖问颜子之乐如何先生曰颜子所乐还是道得于
己而后乐问当时 颜路
在如何能乐得曰岂是以箪瓢
与亲不顾亲之喜怒而曰我惟自乐者乎必其平日能
谕亲于道以箪瓢养亲而亲亦喜然后 (第 60a 页)
理能穷则善无不明言
辞自然安定虽他日当国家大事亦是据理发言而世
为天下法者矣
问颜渊死夫子以不徒行止 颜路
而不论厚葬之非乃
责门人厚葬之非何也曰言己之不可徒行则颜渊之
不可厚葬可知故 (第 9a 页)
颜路
之心遂已至其门人厚葬则不
(第 9a 页)
颜路
之意也然于回之死上则归于天丧已下则 …… (第 9a 页)
举世无人并其恸而一椁不与厚葬则其所以待颜子
者学者不可不讲
象先问请车为椁亦是 颜路
学未到处先生曰 (第 9b 页)
颜路

请不以为贪夫子之拒不以为吝孔门师弟子相与之
深此亦可想见
城问厚葬门人为之似亦无害于理先生曰贫而 …… (第 9b 页)
谓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
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中间至杂用三代之礼使颜
渊而在亦必曰非我也夫二三友也
季路
问事鬼神及问死夫子告以事人与知生者何
曰子路刚强非事人为生之道如曰诚敬事神则子路
忠信有馀如曰原始知 (第 10a 页)
其短命以死使之得年则
所到岂易量哉当时门弟子非尽游惰必若斯人而后
谓之好学耳哀公君也对之特详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 …… (第 2b 页)
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路
渊之父名 (第 3a 页)
无繇
少孔子/六岁亦受学焉椁外棺也请)
(卖车以为之鲤孔子之子字伯鱼/时孔子已致仕尚从大夫之列)
易曰舍车 …… (第 3a 页)
薄而厚皆非礼也孰
谓颜子之死而不以礼葬乎二三子袭世俗之陋重违
师训而纳友于非礼夫子所以叹悼而深责之 季路
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于虔切/下同)能事鬼敢问
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名有人鬼之异道无人鬼之异身有生死 (第 4a 页)
  君子之于天下异之以称物同之以平施与上大夫
言至于訚訚与下大夫言则侃侃而已对君与大夫

可以同之哉故对哀公则详对康子则略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
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第 4a 页)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

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君子之于人不以义掩恩不以恩掩义以义掩恩君
子之所不忍以恩掩义君子之所不敢颜渊死而子
哭之恸者恩也 颜路
请车以为椁而不与之义也孟
子曰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
财古之人皆用之然则颜渊之贫非所谓 (第 4b 页)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
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必若颜子而后谓之好学他人皆不得与焉则圣门
问学之方盖可知矣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
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 …… (第 133a 页)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
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葬以礼者谓得其理也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及

其死门人乃欲厚葬之则失其理矣夫子止之而不
可得谓回虽视予犹父而已不得视之犹子以有
故也其曰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其诚于幽明之际
如此颜子之在圣门门人莫先焉故于其丧也门人
记夫子之所以处之者 (第 134b 页)
执著有所执著则非惟取不可也予亦不可也非惟受不可也辞亦不可也昔夫子尝脱骖以赙人矣乃颜渊死至有丧予之恸而 颜路
请车不以与也尝为鲁司寇摄相事矣而未闻其辞禄也此圣人中正之矩也二子皎皎之行盖贤者之过正所谓不知所以裁之 (第 2a 页)
 九而生鲤
问鲤也死其寿几何 对曰案史记注鲤年五十而亡
 五字恐误
问所言皆案史记五字之误者何 对曰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 (第 10a 页)
  一日三复此言事见家语

  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思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复
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为异士

   颜路
请子之车章 …… (第 1a 页)
  国语晋语栾共(音恭)子曰(栾共子名成谥曰共)民生于三事之如
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
不知(非师则无以开示训诲虽生而不知所以俱生之理与禽兽何以异哉)生之族也
(族类也谓君之养已师之所以教已与生我之恩同类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
致死焉(在父为父在师为师在君为君子畏于匡以颜渊为死是时 颜路
尚在此在师为师也史
传纪忠义凡死于君事者皆不得顾其亲盖移事父之道以事君忠孝无两全之理此在君为君也)
(第 5a 页)
传载孔子卒家语载孔子年二十生伯鱼伯鱼五十卒颜渊少孔子三十岁三十二而卒颜渊之卒先伯鱼五年而论语载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椁孔子有鲤也死有棺无椁之答何也子思孟子生卒一无所徵于载记而吾欲以其不必然之寿考而计之若之 (第 13b 页)
  鲁哀公季康子问弟子好学亦未必知好学之为难
也圣人则不当轻以好学许人前辈有云颜回绝好

学万世之下实难其人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
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第 65a 页)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
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 颜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
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第 2b 页)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
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哭之而恸情性之正也厚葬不可义理之正也 颜路
之于回其属则父子也夫子之于回其义亦父子也
予不得视犹子叹厚葬非回之意且以讥 (第 3a 页)
颜路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
知生焉知死

  子路欲知临祭祀交鬼神之义与夫 (第 3a 页)
见接舆则欲与之言荷蓧则告之大义其答王孙贾斥
子西又有不恶而严者原思之辞粟则与之冉有为公
西请粟则责之 颜路
之请车则却之以至以小人责樊
须以不仁责宰予鸣鼓而攻粪土之诮数子莫不内愧
而心服也又大而参酌礼乐也则时 (第 25b 页)
  犁牛之子(旧注不云谓/仲弓之父)
论衡云母犁犊骍无害牺牲祖浊裔清不榜奇人鲧恶
禹圣叟顽舜神伯牛寝疾仲弓洁全 颜路
庸固回杰超 (第 11b 页)
  旧馆人之丧脱骖而赙
哀本至情虽曰予恶夫涕之无从也既为过情之痛又
为过情之赙不两失乎子渊恸矣视犹子也而 颜路

车则不可伯高哭诸赐氏矣子贡束帛乘马而将之则
不可胡为乎一馆人而即脱骖也且痛失其情之正赙 (第 9a 页)
 则有远过桓文处邵康节谓穆公是五霸得一极是
王使荣叔来含且赗(五/年)
 车马曰赗古人以祭器钟鼎为宝以车马为货在当
 时车马最是易货底物如今人以金玉为货相似
 路
请子之车以为之椁不是便以车为椁乃是欲卖
 车以为椁见得车马易货当时便人人要用底物
召昭公来会葬礼也( (第 7a 页)
当迁配于启圣 (颜无繇
孟曾点/孔鲤 孙氏)与从祀启圣(程珦/朱松)凡三
十九人俱不果行逮嘉靖朝张孚敬枋国始一一如其 …… (第 76b 页)
 当上请于朝广而为十二哲如是而德行有三人焉
 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亦三人焉宰我子贡有若
 政事亦三人焉冉有 季路公
西华文学亦三人焉子
 游子夏子张或曰子张之属文学也何居余曰程篁
 墩议王通胡瑗从祀断以程朱之言愚则终 (第 8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