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易類
論語類
樂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谏讨高丽以诛巢隐功蒙太/宗保全 晚年致仕谢客)
 李靖(与李绩皆开基大将将有专征方面之功施二/人靖为优然亦止为 帅 将帅全才无 不)
  (可可
平萧铣自平辅公祐漠三千骑喋血定襄袭/破 汗斥地 阴山至大 平吐谷浑决策深)
  (入四事皆 …… (第 11a 页)
 萧瑀(勤干耿介命识量不洪委性鲠急鄙浮华务非/刘孝标辩 论 高祖 以枢筦内外百 悉)
  (关决皇抑过纠违无所惮以诏必审覆守太宗谓/太上 有废立议瑀 不可
利怵死惧 道耿介)
  (古无以过仆房杜得君事任稍分乘罅切讥辞旨/疏躁 右 射时 请封建与陈 …… (第 11b 页)
  (子史荐张笃/御 不受谢)崇望(政会七世孙兄弟四人同/幕论王重荣 止禁卒掠)
 唐俭(谈说之士/是识成败) (说秦王建大计孤知颉利 不可
取/身幽辱能发独 怀恩反谋是知)
  (君臣大义封投马抟豕以讽太宗是识事体轻重/ 禽武周 府库 …… (第 14a 页)
 薛元敬(迈之子族大略类收谨畏过之未见谋策为/与收及 兄德音号河东三凤元敬最少)
  (鹓雏申文翰称职为收附结房杜元敬/未尝 款曲房杜 小记室 不可
亲疏)(道衡/曾孙)
 盖文达(窦抗集诸生讲论刘焯刘执思孔颖达皆至/文达依经辨举皆诸儒意所未叩 …… (第 17b 页)
  (不如房杜雉论事切时多持其次之说谓论大安/宫但欲营 堞门观 论幸九成宫则 诏已下)
  (业不中止愿示还期宜论乐工舆皂鸣玉曳履则/谓朝命若 不可
追不 列士大夫 諌营不急之)
  (务民劳而怨然言役而不及兵宗是諌诤不及王/魏 言太上皇不亲享 …… (第 18b 页)
  (豪帅言为使禽张安善/土上 停招慰省劳役) (走辅公祐俘安抚西北/讨吐谷浑 其名王)
  (都督凉州密表台使求名鹰烈宿卫尝假寐义性/忠谨 外若不能言而内刚 不可
干非其)
  (对天子争是非无回挠居妻子未尝见惰容舍事/兄嫂以礼闻 位通显 狭陋 写书留官) …… (第 23b 页)
 王世充(奸诈乱贼每其能与李密相持所谓以诈遇/诈 世充 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与士卒)
  (密则不恤士战胜无所赐予此二人胜负以密无/根本 不可
持久世充有洛阳为根本此所 胜密)
  (本非智勇足以胜为篡隋三年国号郑/太宗禽之徙蜀旋 独孤脩德 (第 36b 页)
 赖之称为邵公堤按前开工程皆职未任时事比时
 淮水竟从高堰决冲淮扬郡邑黄水从崔镇决出五
 港入海两河已不会于清口矣无堰可阻无 黄可

 而其势如此则今之水涨亦未可归咎黄与堰也且
 比时更无别策惟有护堤一事毁堰之说委难轻议 …… (第 23a 页)
 淮水暴涨从此溢入白马湖宝应县湖水遂溢此与
 高堰之决何异驯应之曰驯与司道勘议已确筹之
 熟矣其不同者有三而其必 不可
筑者一夫高堰地
 形甚卑至越城稍亢越城迤南则又亢故高堰决则
 全淮之水内灌冬春不止若越城周家桥则大涨 …… (第 23b 页)
 之若弃人以告者辄重笞之能无决乎决后官夫避

 罪辄委之于河而上官亦恐以此得罪议论纷起而
 河之罪 不可
解矣譬之盂中之水至静也执事者不
 戒于盂偶损一隙则水必从隙迸出主人不以治盂
 而以罪水冤哉水乎良可叹 …… (第 25a 页)
 国是如之何其可哉累经勘议并未有考订详确阐
 发明悉者若知泗州伏秋淮水之涨即如徐邳河南
 每岁黄河之涨必 不可
免止宜堤防则其议自息矣
 其说详具淮黄交会白 …… (第 26a 页)
 亦不满二十丈此古迹也岂亦剥削而然哉且各处
 遥缕堤面广不过二丈馀尚欲恃以为固矧于二十
 丈者乃云不能守乎若每岁埽护之工及矶嘴坝之
 筑则 不可
少耳
或有问于驯曰开复新集旧河之议何如驯应之曰此
 全河之利也查得黄河故道自虞城以下萧县以上 …… (第 28b 页)
 请复而河南山东当事之臣颇畏劳费会疏请止夫

 欲复此河非百万金 不可
委非细故然与其葺篱于
 亡羊之后似不若彻土于未雨之前也姑志之以为
 后日左劵原题小疏具载集中
或有问 (第 30a 页)
于驯曰泇河胶河与海运之议何如驯应之曰
 二河之 不可
成备载勘议诸臣之疏一览自悉然驯
 之意则谓不当辩其可成与否也假令胶泇告成海
 运无阻将置黄淮于不治乎 …… (第 30a 页)
 惟欲避河之害而已故贾让不与河争之说为上策
 自永乐以后由淮及徐藉河资运欲不与之争得乎
 此之谓难然以治河之工而收治漕之利漕 不可

 一岁不通则河 (第 30b 页)
不可
以一岁不治一举两得乃所以
 为善也故元宋以前黄河或北或南曾无宁岁我朝
 河不北徙者二百馀年此兼漕之利 …… (第 30b 页)
 宗十年大决于澶州合南清河而入于淮南清河者

 即泗沂之故道黄河经行五百馀年矣谓之非禹故
 道则可谓之非黄河之故道则 不可
如必欲复禹故
 道则岁漕四百万石将安适乎胶柱而鼓瑟矣
或有问于驯曰浚睢河以为通运旁行一道且可杀河
  …… (第 32a 页)
 若正河不塞而此河仅分支流则径由正河可也何
 必去夷就险为哉
或有问于驯曰改沁入卫以杀黄河之势何如驯应之
 曰 黄可
杀也 (第 33b 页)
不可
益也移此与 (第 33b 页)
不可
也卫漳暴
 涨元魏二县田地每被渰浸民已不堪况可益以沁 (第 33b 页)
 乎且卫水固浊而沁水尤甚以浊益浊临德一带必
 至湮塞 不可
也又问水集有引沁至长垣界经张秋
 出会通闸入运济旱语亦未知沁之浊也一沟细渠
 宁能当此浊流乎沁可引黄 …… (第 34a 页)
 衍伏秋水涨正河从此分泄山磨脐沟会鳗蛤诸湖
 之水由董陈二沟出宿迁县徐州庶几少免涨溢今
 乃筑堤障之大乃 不可
乎驯应之曰此未考也嘉靖 (第 36b 页)
患不止则当责之谁哉且黄河之与淮河其流虽
二其为运道相维系贯通者则一未有黄不治而可以
治淮亦未有淮治而 黄可
以无事者也今之议者为黄
河计曰筑崔镇口矣今闻崔镇而上至于邳州一带决
者不下一二百处大者百馀丈小者亦三 …… (第 3a 页)
全运道窃恐非水之性势难成功益退而壅决于宿邳
之间 不可
为也曰挑正河矣然河之决也由下无所归
故上有所壅今河无入海之路虽使河身日浚奚益哉
为淮河计者曰筑高家堰 (第 3b 页)
则工费不赀束手无策曰筑
高宝黄浦等堤则随筑随决漫 不可
支欲引淮泗而入
之江则江上流也而海为下海近而江远高宝之间所
经兴盐等县皆为入海之路岂能尽堤防之而使必 …… (第 3b 页)
其势必内灌而并泗水以趋
于淮黄之一日不治则淮之人一日不安枕此定势也
以是数者积时累日坐观其大败决裂而 不可
救此何
以哉臣愚以为天下之事有利必有害未有有其利而
无其害者择其利多而害少者为之则可矣漕渠古无
有也 …… (第 4a 页)
淮泗达于汴入于河循底柱硖石观
三门遗迹而至河阴巩洛视前人宇文恺等之所为者
乎每藉口必曰神河而皆付之曰 不可
治又曰神禹而
不能治不知今之人有能三年于外者乎三过其门而
不入乎胼手胝足而不胜劳瘁者乎大抵治河者委于 …… (第 4b 页)
工非常之工非非常之财 不可
济也国家二百年馀河
神亦可谓效职矣以至今日始有此变非如曩时之犹
可以安常袭故者近者淮扬抚按诸臣疏请赈 …… (第 5b 页)
似孔子者二部大臣岂以百姓为可缓而视身之咽喉
腹心不若肩背哉彼河漕二臣目击河工之急也欲裁
其费则用小而 不可
为欲大其施则力限而不能为即
如崔镇口与高宝堤之筑塞皆傅希挚与吴桂芳之所
自以为必 (第 6a 页)
不可
已者而亦苦于措处之无及东搜西括
莫可支持他可知己臣愚以为今日司国计者皆过也
钱粮既已不敷而国家之待河 …… (第 6a 页)
哉且陛下御极以来轸念国计每虞运道艰阻尝议开
泇河矣议开胶河矣议复海运矣计亦不下百万而犹
限于势力之 不可
能民命 (第 10b 页)
不可
保今皆报罢而使河
渠复涨塞如故陛下何不以泇河胶河之费而借赀于 (第 10b 页)
 水又北有博尔绰巴水(蒙古语博尔水獭/也博尔绰巴水名)二源北流
 转东至阿尔坦和博布拉克(蒙古语和博盛乳之器/以皮为之水色 黄可
汲)
 (用故/名)之西东北流又北合一水有哈尔浑舍里水(蒙/古)
 (语水/名)源为萨尔哈布齐海水( (第 3a 页)
 疑宜有讹误而转写岁久后人更失其真时无善本

 雌 黄不可
妄下若袁梁王纷之类则又仍其旧也其
 碑到今不毁者十财一二凡欧赵录中所无者世不
 复有之矣姑聚其说以见 (第 34b 页)
时去宜待以客礼让而不臣如其后嗣□逃窜伏使于
中国不为叛臣及孝元时议罢守塞之备侯应以为
可可
谓盛不忘衰安必思危远见识微之明矣至单于
咸弃其爱子昧利不顾侵掠所𫉬岁钜万计而和亲赂
遗不过千金安在 …… (第 34a 页)
谷雍以沙
幕天地所以绝外内也是故圣王以德绥之不与约誓
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
不可
耕而食也其 (第 34b 页)
不可
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
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 (第 34b 页)
作三皇本纪虽复浅近聊补阙云
秦本纪
秦虽嬴政之祖本西戎附庸之君岂以诸侯之邦而与
五帝三王同称本纪斯必 不可可
降为秦系家
项羽本纪 …… (第 17a 页)
项羽崛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
首别离斯亦 不可
称本纪宜降为系家
吕太后本纪
吕太后本以女主临朝自孝惠崩后立少帝而始称制
正附惠纪而论之不者或别为吕 …… (第 17b 页)
君传

鲁连邹阳屈原贾生列传
鲁连屈原当六国之时贾谊邹阳在文景之日事迹虽
复相类年代甚为乖绝其邹阳 不可
上同鲁连贾生亦 …… (第 20a 页)

不可
下同屈平今抽鲁连同田单为传其屈原与宋玉
等为一传其邹阳与枚乘贾生等同传
司马相如汲郑列传
右不宜在西 …… (第 20b 页)
皇地皇人皇为三皇既是开辟之初君臣之始图纬所
不可
全弃故兼序之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
泊无所施为而民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
人立各一万八千岁( …… (第 24a 页)
吾所识十有五焉首有无怀氏然则无怀之前天皇已后
年纪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书亡矣 不可
备悉岂得
谓无帝王耶故春秋纬称自开辟至于获麟凡三百二十
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凡世七万六百年一曰九头纪 (第 25a 页)
   笞(笞王/)
说苑荆文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以畋于云梦三月
不反得舟之姬淫期年不听朝保申谏曰先王卜以臣
为保吉今王之罪当笞匍伏将笞王王曰不榖免于襁
褓托于诸侯矣愿请变更而无笞保申谏曰君王不受
笞是废先王之命也王曰敬诺乃席王王伏保申束细
荆五十跪而加之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

之名一也遂致之细荆一作细箭保申吕氏春秋作葆
申余按楚失刑矣夫君治人非治于人者也为保申者
可谏谏 不可可
去从古及今未闻有笞君之臣与受笞
之君也周公相成王成王有过则挞伯禽岂敢挞成王

   墨(墨盗/) (第 20a 页)
原非复我有上曰但欲奉迎太后及六宫往东南耳朕
当与卿留中原乃命纲草诏颁之两京 诏修邓州城
朝臣皆以为 不可中书舍人
刘珏言臣闻近臣有欲幸
南阳者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此固然矣然今日兵
弱财单陈留诸郡新创于乱千乘万骑何所 …… (第 12a 页)
城恶亦 不可
恃夫骄兵敌之长技而不习水战京城天
险前据大江可以攻守东南久安民力富盛可以待敌
时伯彦潜善皆主幸东南故 (第 12b 页)
   藏铠仗往视悉贮钱大悦目并注
既知爱宏为私情免宏为正法则当洛口逃归之日即
当明正其罪而姑以不死贷之可矣何待妾弟杀人始
为免官且旋免旋复几同儿戏乎至屋积金钱千亿馀
万虽非兵仗贪黩亦甚矣乃未闻一言责让而曰生计

大可是其本心止虑其夺位耳无其事则一切不问卑
鄙情态不堪一噱以是为友爱可乎
  柔然伏跋可汗信巫地万言其子在天上遂纳为
   可贺敦寻为国人所杀注
少翁帷帐致神已荒 唐不可
信地万谓能呼之天上尤
理所必无伏跋溺惑邪言致巫觋因缘干政乃其子自
明其妄尚不觉悟且以谮杀之昏狂颠倒适 (第 14b 页)
 也若正河不塞而此河仅分支流则经由正河可也
 何必去安就险为哉
  沁河济运
或有问于愚曰改沁入卫以杀黄河之势何如愚应之
 曰 黄可
杀也 (第 26b 页)
不可
益也移此与 (第 26b 页)
不可
也卫漳暴 (第 26b 页)
 涨元魏二县田地每被渰没民已不堪况可益以沁
 乎且卫水固浊而沁水尤甚以浊益浊临德一带必
 至湮塞 不可
也又问水集有引沁至长垣界经张秋
 出永通闸入运济旱语亦未知沁之浊也一沟之渠
 宁能当此浊流乎沁可引黄 (第 27a 页)
亦可引矣
  五塘济运
或有问于愚曰五塘蓄水济运先年设有堤岸今皆圯
 矣 不可
复举乎愚应之曰予初至之时亦尝锐意求 …… (第 27a 页)
 定或自西而忽东或自南而忽北忽自西北而东北

 忽自西北而东南倘挑浚之时骤值其变迁则河流
 既缓而沙停河饱故引河亦有成有不成相机应变
 此又权 不可
以预设者也
或曰中州一带遇有所患下埽护堤埽个多蛰徐淮一
 带遇有河患下埽护堤而埽个无蛰与中州不同何 …… (第 29b 页)
 而且清口无全淮之势砥柱黄流运道俱成平陆矣
 然则修筑增高何如曰翟坝一带系天然减水坝今
 日之成河虽 不可
不筑也而当年之原坝仍 (第 32b 页)
不可

 复若照高堰一带平高则束水过𦂳恐高堰壅溃滔
 滔东下势必淤清口而阻漕艘此坝之修砖石灰砌 …… (第 32b 页)
 浅者将引河一开而数十里之平淤端然如故势所
 必有倘一淤浅前工尽费而决口新坝之冲激何以
 抵挡其前车 不可
鉴乎(雅/)前条议中于开放事宜极
 言万不宜早又复切切面陈宪台业已瞭然全为万
 全之计除一百丈急请 …… (第 37b 页)
 冲刷之势使之长往莫禦及其开放时候仍必采(雅/)
 所议俟决口不过四五丈河流涨溢之时然后开放
 引河庶免淤浅之虞若决口未到四五丈万 不可

 开反引淤淀也至将开口之际必须先下截河埽三
 四个约拦水势亦属最为𦂳要皆宜预备
 又杜旁泻一款 …… (第 38a 页)
 盖以北坝之内河水不深易于建工若南坝之内回
 流水深戗堤不宜骤举也又查南坝边埽不过一层
 力量单薄急宜再加一层以防冲激此皆万 不可

 者也
  以上数款十二月二十日途次再呈
  三上𦂳要事宜
 前详勘两坝北坝外护边埽内筑戗堤前 …… (第 39a 页)
 北坝总用苇草捲护上面再加土筑可也至于外加

 沿边大埽须并峙两层庶几坝身巩固所费物料虽
 奢然全河迎溜要害𦂳关 不可
不万分加意
 前议引河头挑阔二十丈而河身阔深一切事宜业
 已备陈矣但河头开放之机宜尚有未尽者切以临 …… (第 40a 页)
 深可以成河倘从河头截河埽处轻率错开则全河

 直冲截河埽坝所虑旁泻之旧沟难免冲透将挑成
 之沟渠反不得全河直泻之势矣是开放之机宜
 可
不审度慎重者也
 前议河头东南下截河埽三四个以约拦水势矣然
 下埽之法尚未详悉也今思将开引河数日之前 …… (第 40b 页)
 言之盖埽头向西北者迎着河势使全河入于引河
 之内冲荡有力倘埽头反向东北如人之下唇反垂
 不得收约拦水势之功此中机宜万 不可
错也
 又思两坝进埽昼夜无停则正月二十间决口不过
 宽十馀丈耳决口渐窄则河势必渐射引河河头并 …… (第 41a 页)
 南坝所虑杜旁泻旧沟河头两处河头河势皆在冲
 激则引河头之截河埽与杜旁泻之护边埽俱宜于
 正月二十前掘槽下埽万 不可
迟恐迟则河势冲射
 坍塌不止仓猝难以施工致误大事 (第 41b 页)
不可
不鳃缌过
 计预先拮据者也
  以先前后刍议(雅/)亲勘真确切实敷陈非同泛泛
  揣摹条议者比也但从 (第 41b 页)
   荔枝圆眼
荔枝广西诸郡所产率皮厚肉薄核大味酸不宜曝乾
非闽中比佳者莫如兴化海南荔子可比闽中不及兴
化矣然广西诸郡富产圆眼大且多肉远胜闽中邕州
唯官庄所产数根绝奇肉厚味长又当与兴化皱玉比
矣静江一种曰龙荔皮则荔子肉则元眼其叶与味悉

兼二果色青时便熟后但微 黄可
蒸食如熟栗 (第 6b 页)
不可

啖令人发痫多食能生疾与荔枝同时
   红盐草果
邕州取新生草果入梅汁盐渍令色红暴乾荐酒芬味
甚高 (第 6b 页)
   戏文诲淫
湖山歌舞沉酣百年贾似道少时挑挞尤甚自入相后
犹微服间或饮于妓家至戊辰己巳间王焕戏文盛行
于都下始自太学有 黄可道者
为之一仓官诸妾见之
至于群奔遂以言去继有张蕃孙者入京调官邻居一
妇人乃宫中乳母因病还家张见其美而不之 (第 4a 页)
 状元至第二甲终皆曰宜赐进士及第

 第三甲第四甲终皆曰宜赐进士出身
 第五甲则曰宜赐同进士出身
𠡠 黄可
漏子又长于𠡠黄一尺唱第二甲尽驾兴入内
进膳须臾赐进士食三品赤焦肉饼二枚天花饼二枚
(只是/素饼)(第 6a 页)
肉饭一盂(并羊羔饭肉有荡/粉皆三品并至)上方起卫士已将
下三甲名字来排当士人两卫士管一纸一纸书十五
人名字皆先自唤集排当资次仍问乡贯父名审毕候
上复出殿上一呼某人则卫士已夹其人而进于前骈

贯而进亦候一甲齐方拜谢恩授黄𠡠有恩例升甲人
则当殿上宣示上旨某人有某恩合升一甲末所以方
走唱名之人虽有恩例亦 不可
自升甲盖升甲人面授
出旨当殿谢恩故也若无升甲恩之人不入赴唱名传
者曰待二年外方许到却唱至第五甲上亦入 …… (第 6b 页)
堵可观紫袍牙笏以取左
宗子拜所赐也拥而趍出门头亦不待书名字盖前日
秀才今日官人五荣之中此属其最唱名时 不可
一闻
姓名遽然而出尤加详缓之为佳唱第既出至大门外
人备车马以须其出者十有五六若自有车马虽不用
支散然 …… (第 7a 页)
   置状元局
状元一出都人争看如麻第二第三名亦呼状元是日
迎出便入局局以别试所为之谓之三状元局中谓之
期集所大魁入局便差局中职事一一由状元点差牒
请纠弹笺表小录掌仪客司计掌器掌酒果监门多者
至五六十员少者亦不下四十员视事官送牒例皆二

十初第人多喜入局得陪侍三状元与诸同年款密它
日仕途相遇便为倾盖常例五日一会食否则日中有
酒杯点心果子二色局中职事官虽多入局而食者常
半之食罢出入无妨三状元常宿于局中 不可
出宿于
外月馀而罢局凡预局中职事官员纳小录题名钱非
职事官须纳钱五千而后得小录题名一本状元入局
之初 (第 8a 页)
  军卫种马额数
在京龙骧等二十六卫种马共一百九十五匹内龙骧
武成神武右后忠义右前义勇左后大宁前羽林前金

吾左右等卫各十匹忠义后义勇右前中蔚州左会州
宽河燕山前右左济阳富峪大宁中大兴左等卫各五
匹今义勇中左神武后改为陵卫免养额实共种马一
百七十二匹
在外保定左等四十六卫原额种马二百七十匹内保
定中河间沈阳中屯真定山海神武中定边等卫各十
匹保定左右前后茂山大同中屯沧州守禦所永平东
胜左右卢龙开平中屯抚宁通州左右武清涿鹿左中

蓟州镇朔遵化兴州左屯右屯前屯后中屯忠义中营
州前屯后屯左屯右屯中屯宽河守禦所武定守禦所
涿鹿德州左德州沂州等卫各五匹
按天下事无皆可亦无皆 不可可
者是则 (第 37a 页)
不可
者非不
可者是则可者非酌于可 (第 37a 页)
不可
之间而得其真是真非
者则以理以时为之权衡不以己意预之人情徇之者
也种马之政洪武初至正德元年皆行无异议 …… (第 37a 页)
盖偏信尔犹无心也自隆庆二年寺臣武议尽革宰辅
徐力主革马请会议当时冢卿杨执 不可
宰辅陈等亦 (第 37b 页)
不可
始勉从半卖而尽革之端露矣万历九年囧卿裴
议骒驹宰辅张尚主隆庆二年尽卖之说又署部左司
马王既而司马梁相 …… (第 37b 页)
疏皆议其 不可
是皆以革为 (第 38a 页)
不可
而非之者也总今观
之以革为可者则曰法久弊生民艰已甚又曰始陆续
给养于民法固甚善行之既久弊患渐生是以条 (第 38a 页)
议上
请曰备用马匹久已买俵种马徒存虚名百姓却受实
害又曰近年畜养种马骒驹一事苦累小民者是也其
以革为 不可
者则曰祖制所在军机所系未可轻革万
一有警骤行调发无所措置乞要查议前禁永杜士民
幸免之端又曰姑为目前恤 …… (第 38a 页)
无深思远虑轻以议革又曰惟徇士民苟且之计
不为日后深长之谟又曰不知经国远猷请乞圣明渐
次议复者是也此可 不可
两端卒之 (第 38b 页)
不可
者不能胜乎
可者而竟革之当其时旁观诸臣咸谓圣祖诏户部不
用吴江浙诸省人盖恐议减赋税私其乡今观以种马 …… (第 38b 页)
知已至今怀筹者犹以革复之际难于为言大都亦有
不可
两端曰前者 (第 39a 页)
不可
革而轻可于革后者可复而 (第 39a 页)
不可
于遽复者也其为 (第 39a 页)
不可
革而轻可于革者则曰有
种马之时初则法令简信而后则烦苛屡更初则官吏
勤畏而后乃贪残陵恣初则牧地广而后为 …… (第 39a 页)
处兴革
者于此时能察民疾苦即此弊害革之使去即可以修
前政垂永久乃何其轻于议之主之而不顾也其为可
复而 不可
于遽复者则曰民难与创始可与乐成当二
祖开创之初百战经营以马为急渐次而始民亦渐次 …… (第 39b 页)
百倍于常日是以重有慨于隆庆
三年万历九年首政者轻于革不能以理以时为权衡
而以己意预之且轻徇之也或谓既 不可
复而 (第 40b 页)
不可
不复为今之筹者将何以善之亦曰审其时酌其理求
于俵寄买三者之间求所以经常变补救弊之术俾民 (第 40b 页)
续发水势怒急恐猝相遇不可解拆也帅司遣卒执旗
次第立山之上下一舟平安则簸旗以招后船旧图云
滟滪大如襆瞿 唐不可
触滟滪大如马瞿 (第 7b 页)
不可
下此 …… (第 7b 页)
俗传滟滪大如象瞿唐 不可
上盖非也后人左右辩之
甚详入峡百馀步南壁有泉相传行人欲饮水则叫呼
曰人渴也泉出岩罅尽一杯而止舟行速且 …… (第 8a 页)
皴然而黑石
滩最号崄恶两山束江骤起水势不及平两边高而中
洼下状如茶碾之槽舟楫易以倾侧谓之茶槽齐万万 不可
行余来水势适平免所谓茶槽者又水大涨渰没
草木谓之青草齐则诸滩之上水宽少浪可以犯之而 …… (第 8a 页)
行余之来水未能尽没草木但名草根齐法亦 不可

然犯难以行 (第 8b 页)
不可
回首也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阔山
亦差远夔峡之险纾矣七十里至巫山县宿县人云昨
夕水大涨滟滪恰在船底故可下 …… (第 8b 页)
讽襄王其词亦止乎礼义如玉色頩以赪颜羌 不可

犯干之语可以槩见后世不察一切以儿女子亵之余
尝作前后巫山高以辩今庙中石刻引墉城记瑶姬西
王母之女 …… (第 9b 页)
功见
记今封妙用真人庙额曰凝真观从祀有白马将军俗
传所驱之神也巫峡山最嘉处不间阴晴常多云气映
带飘拂 不可
绘画余两过其下所见皆然岂余经过时
偶如此抑其地固然行云之语亦有所据依耶世传巫 …… (第 9b 页)
下大滩曰人鲊瓮很石横卧据江十七八从人
船倾侧水入篷窗危不济闻交代胡长文给事已至夷
陵欲陆行舟车且参辰 不可
相避泊秭归以须之己未
泊归州峡路州郡固皆荒凉未有若归之甚者满目皆
茅茨惟州宅虽有盖瓦缘江负山偪仄无平 …… (第 10b 页)
头迓之余前入蜀时亦以江涨 不可
溯自此路来极天
下之艰险乃告峡州守管鉴归州守叶默倅熊浩及夔
漕沈作砺请略修治先是过麻线堆下人告余不须 …… (第 12a 页)
线堆诗以遗四君是时余改
成都路制置使号令不及峡中故以诗道之继而四君
皆相听许以盐米募村夫凿石治梯级其 不可
施力者 …… (第 12a 页)
治以前耳乙
丑丙寅泊归州丁卯欲解船而长文固留复泊归州八
月戊辰朔发归州两岸大石连延蹲踞相望顽很之态 不可
状名五里入白狗峡山特奇峭峡左小溪入玉虚
洞中可容数百人三十里至新滩此滩恶名豪三峡汉
晋时山再崩塞江所 …… (第 12b 页)
故之语亦好事者之言耳自此以往峡山尤奇江道转
至黄牛山背谓之假十二峰过假十二峰之下两岸悉
是奇峰 不可
数计 (第 13b 页)
不可
以图画摹写亦 (第 13b 页)
不可
以言语形
容超妙胜绝殆有过巫峡处欧阳公所以溯峡东游正
不为黄牛庙也黄牛峡尽则扇子峡虾蟆碚在南壁半
山 …… (第 13b 页)
峰曰
郭道山景纯所居也夷陵县有欧阳公祠堂草屋一间
亦已圯坏对江渡即登峡山陆路之始也向余入蜀时
以涨江 不可
溯自此徒行备尝艰厄过渡有甘泉寺山
上有泉及姜诗妻庞氏祠相传为涌泉跃鲤之地傍近
又有姜诗泉此地之信否未 …… (第 14b 页)
寨中无复遗迹章华堂在城外野寺亦粗存梗槩
询龙山落帽台云在城北三十里一小丘耳息壤在子
城南门外旧记以为 不可
犯畚锸所及辄复如故又能
致雷雨唐元和中裴宙为牧掘之六尺得石楼如江陵
城楼状是岁霖雨为灾用方士说复埋之 …… (第 15b 页)
石矶 不可
泊舟丁丑发石首百七十里至鲁家洑自此
至鄂渚有两涂一路遵大江过岳阳及临湘嘉鱼二县
岳阳通洞庭处波浪连天 (第 16b 页)
有风即 不可
行故客舟多避
之一路自鲁家洑入沌沌者江旁支流如流之㳌其广
仅过运河不畏风浪两岸皆芦荻时时有人家但支港 (第 16b 页)
通诸小湖故为盗区客舟非结伴作气 不可
行偶有鄂
兵二百庚戌欲归过荆南遂以舟载使偕行自鲁家洑
避大江入沌月明行三十里宿戊寅己卯皆早暮行沌 …… (第 16b 页)
如昨夜甲申泊鄂州蜀兵远送者封桩裹粮之具至此
当尽数贸易非三日 不可
了故为之留统帅李川邀看
新寨鄂营昔皆茅舍今始易以瓦屋方毕四分之一登
压云寺则前后尽见周络井井甚有条理 (第 18b 页)
将司中又有
雅歌整暇二堂皆面江山登览超胜己酉丙戌自鄂州
遣送兵之半归成都丁亥风作 不可
行戊子早解维欲
出江风不已至暮逾甚又留一夕土人云上江社前后
辄大风数日谓之社风上下水船悉不行果然己丑 …… (第 18b 页)
故相秦申王生于临皋舟中黄人作庆瑞堂于其处近
年撤而作栖霞云黄冈岸下素号 不可
泊舟行旅患之
余舟亦移泊一湾渚中盖江为赤壁一矶所撄流转甚
驶水纹有晕散乱开合全如三峡郡议欲开澳以归宿 …… (第 20a 页)
及涧之外者今皆灌木生之猝 不可
复矣又道士辈各
自开户牖荒凉之象可掬入山五里至东林寺晋惠远
师道玚也自晋以来为星居寺数十年前始更十方 …… (第 21b 页)
过之澎浪矶在其南风起波作又行食顷通行八十里
泊鳌背洲欲泊马当风甚 不可
前江中有风则白浪头
作便 (第 24b 页)
不可
行庚子风未止强移船数里马当对岸小港
中泊辛丑风少缓移舟五六里风复作波斯夹泊夹中
浪犹汹涌壬寅泊波斯夹 …… (第 24b 页)
彬取李煜自此入也行城十
之九乃下登舟至清溪阁南朝诸人为游息处比平修
治为阁及小圃旁有空地可种植隶漕司 不可
得自清
溪汎舟还集玉麟丙辰发建康丁巳泊长芦襆被宿寺中此
为菩提达磨一苇浮渡处寺在沙洲之上甚雄杰江波 (第 26a 页)
淙齧行且及门寺前旧有居人今皆荡去岸下 不可

舟移在五里所一港中寺有一苇堂以祠达磨戊午开 (第 26a 页)
 泽挺崇槐之曾青荫柜柳之浓碧大椿以八千为春
 寿栎以不材为德烂红杏与绯桃纷白梀与黄蘖山
 藤柔韧是资鞭策鸡桑落 黄可
供蚕织陆珍既牣海
 错亦繁鲤鲂鳟鳜鯼鲫鳙鲢鲦鲴鳢鳡鮠䲡鲇鳝比
 目分合重唇浮湛剑饰鲛翅柳炙细鳞牛鱼之 (第 12b 页)
所取则自窘以
至于亡亦失淮南则不能守江南之明验也王羲之云保淮非所及
不如保江盖见吴之能守而未见若陈若 南唐不可
守者也后之智
计君子既有见焉谨勿割弃荆淮而为守江之论也 …… (第 23b 页)
润州而后攻升州孙儒举淮蔡之兵渡
江至润州而后南攻宣州虞允文已破金人谓李显忠曰敌入
扬州必与瓜州合京口 不可
无备显忠分兵允文还镇京口是
也凡此诸道自来入江之事备其变矣要而论之则有二焉自
荆楚入江者顺流而下全乎 …… (第 28a 页)
而以实用淮扬
者远近之势也然其后伯颜南伐自率大军繇襄阳入汉令刘
整一军出淮南整白伯颜欲自扬州渡江伯颜 不可
而遣阿术
溯流至青山矶渡江遂入鄂刘整以功后阿术为恨此则淮南
渡为难而襄汉渡为易也今观流贼乌合乞活之徒 …… (第 29a 页)
沿江东下
以延旦夕之命江湖群盗及舟师贾客可掠以载者所在不乏
如其顺流缘道乘隙登岸西则饶信东则宣歙无向 不可
我岂
淂坐守石头不为之所哉愚以为禦荆楚入江之贼当于樊襄
二口练治水军张设形势断其来路如宋人之所以拒元 …… (第 29b 页)
  不足与守鲜克有济矣曹操初得荆州议者曰东南之势可以
拒操者长江也操既得荆州蒙冲战舰浮江而下则长江之险已与
我共之独周瑜谓舍鞍马而仗舟楫非彼所长赤壁之役未有成功
至于羊祜之言则以南人所长惟在水战一入其境长江非复所用

他日成功略如祜言故臣以谓有如瑜者为用则祜之言谓之不然
可也无如瑜者则祜之言 不可
不察也彼 说者谓敌人以马为强
而江流迅急渡马为难敌人便于作筏而江流迅急非筏能济是未
知侯景以马数百一 …… (第 33a 页)
  足兵训武疏
巡视南京营务兼管巡仓监察御史王万祚题为 留都营位日凋虚文操练
无益敬陈足兵训武之寔恳 旨振饬转弱为强以备缓急事窃惟金陵王气
纪自先秦我朝开基遂成丰镐海内无事则己一朝有事则宫殿廒仓草泽英
雄竞觊祗树敌资宗庙园陵 神圣在天有灵岂能自守故命大臣练重兵兹
地所以拥 陵寝保河山 圣子神孙兢兢为首务二百年未设立教场大小
营神机营巡逻游巡营新江口营迩因关白之乱添设陆兵水兵营又以妖变
添立标营星列棋布制岂不详且周哉顾兵也者养之于无事以待有宾先为 不可
胜以待敌之可胜者也我兵先寡将何以禦敌众我兵先弱将何以禦敌
强京营兵旧十万有馀后乃日朘月削今大教场见存 …… (第 41b 页)
为十
甲徵银朋当之计里甲之费于秋粮内带徵坐派少则谓之派剩料价初
意派剩存积以待不时之徵也久则那移支用 不可
诘问有一县派剩十
两以上者一遇加派仍行科敛甚至一年暂派而次年停止者则开称该
县徵收作正支销以愚百姓耳 …… (第 48b 页)
秋粮名曰均摊事则简便矣以其总总带徵会计不得不宽支
销不尽谓之派剩初制派剩存积以待不时之徵久则那移支用 不可

问诿曰作正支销沦胥乾没万历三年京兆少泉汪公继之 奏请扣编
正数无复剩派又 请裁革诸滥差条列正办刻 …… (第 52b 页)
县催督难缓故因仍苟且莫可究诘也又
有甚者齐庶人之丧礼银两年年会编侯伯之棺木 恤典取足两县神
京赤县独 不可
均摊外郡乎合无查照赋役书册除旧编外凡近年新增
者均照外县丁粮一 摊派庶都邑之民稍得苏息而于 陵寝重地 …… (第 56b 页)
各衙门钦天监太医院等役又四方流寓之所萃
聚皆得置买田土故视他方为多然此寄庄皆富室乃贫民之所依可有
不可
无者也何则往昔田粮未均一条编未行之时有力差一事往往
破人之家人皆以田为大累故富室不肯买田以致田地荒芜 …… (第 58a 页)

钱粮又办于富室时有水旱则富室又假贷而济之贫民惟出力耕耘坐
享其成焉故曰寄庄富室乃贫民之所依可有而 不可
无也今议者动欲
借口恤民而遂抑寄庄每至审编凡寄庄则论田以报丁口夫人户当以
版籍为定寄庄木自有籍即有丁 …… (第 58b 页)
不尤失之远耶恐议法者览此亦 不可
不加意也
改兑议 前人 国家两都并建于是粮运有南有北南粮皆来自湖广
江西浙江等处至于上江两县则又有过 …… (第 59a 页)
差而实亦不同粮长主收一年之钱
粮凡有力者皆可为之不必寄庄与土著也若里长乃 祖宗以来版籍
户役不惟寄庄 不可
顶替即别图别里 (第 59b 页)
不可
那移盖其间有逃军逃匠
一乱其版籍则此等何由稽查如果丁尽户绝只可先尽本甲及本图再
不得已惟有并里而已又 …… (第 59b 页)
民安生矣
荒白米议 陈以代 夫曰荒白者何虚田之税也曰虚田者何滨江坍
没存其虚数故也存之者何 国税有数 不可
缩也则减半而徵之复为
之均摊于一邑之田共出之是为虚田之税也已而有丛弊焉丛弊者何
夫江水之有噬齧其常势 …… (第 60a 页)
鸣力强者未必当鸣而鸣焉即使县官亲勘之犹不得实是故
有倖免者有不得免者夫迩年田数视 国初则有间矣安在其 不可

也往者吾不闻矣顷年海院丈量鱼鳞而籍之谁得指东为西冒彼为此
使当此时除其虚数第举国税之阞而均之见田 …… (第 60a 页)
也今考赤山湖志前代计筑堤
百二十里建二斗门以为疏闭之节盖所资灌溉之利益普今废久半为
居民楹栋之所压额 不可
复而独秦淮以西麻培桥以东相距数里若浚 …… (第 61b 页)
栗其最洼者以莳芰芡以畜鱼凫因势利导畴非华实之毛此在
低乡之可议者也则又有疑浚河之役非日役千夫月靡千金 不可
安所
经费而得无庚癸之呼哉是岂不闻边镇屯田法乎合无募民愿为工者
许以计工而即三倍给其田如能浚一丈以上 …… (第 62a 页)
不为不耗田亩原科六升六合今加至八升六合不为不重盖以筑坝
之后田废人消产去税存此其彰明较著者也但此坝既 不可
轻议而虚
粮又 (第 68a 页)
不可
蠲除坐见淳民赔粮荡产朘骨逃亡万一日久难支潢池啸聚
将何术以消弭哉议将该县漕粮准其永远改折则正额既不亏 …… (第 68a 页)
筑坝以捍苏常等府水患遂皆尽
没于湖致令淳民供无田之赋以贻无穷之累非惟事有所不堪抑情有
所不忍也今坝断 不可
复开而田又 (第 68b 页)
不可
以复种民生萧条愁苦之状见
且闻者莫不蹙额伤心前此户部议免存留八百石暂改漕粮一年者聊
苏目前之急无救长 (第 68b 页)
远之苦夫除豁既已 不可
议补又所不能惟改折一
节仰之不亏 国课俯焉少济民艰尚属可为合无将该县正改兑漕粮
一万六千八百五十石准 …… (第 68b 页)
屋则势不行则画一之法安措也卫屯之设凡以为民今卫在浦口屯散
诸乡平居势不相援有警计将安出则守望之相助诚 不可
不讲也兵之
武场犹百工之肆今邑止一场乡分六镇捕盗有官之名子弟无兵之实
则讲武于农隙诚 (第 70a 页)
不可
不为之所也有民社之司者固宜悉心而非总军
民食货之权者借箸于下而趣之行即空言奚补哉 …… (第 70a 页)
查得本州并所属含山县田地共计六千一百七十二顷六十亩九分有
零中间兼并欺隐偏累情弊不可胜言丈量之法势 不可
已如必逐亩亲
量未免稽延岁月若或分委失人未免增滋弊端且骚优小民广开骗局
徒麋费民财而无益于事也为今之 …… (第 78a 页)
 时见侵甚者其监临官乘军亡或孱弱阴受民赀私买卖军即求又淆籍

书诡其处至 不可
诘问田徒具在所鏄靡施蛊弊甚其后屯田张佥事行
屯滁屯军麻起愬具言其情法又不得即免及覈其中亡耗户益见存户 (第 83a 页)
户再兼户一使其取盈输官是时地已滑亡半军又偷窳怠心治不如其
私因又失粮常逋负无入至发屋质子不能偿益逃徙死耗官不得已至
取他户羡丁强抑配有持空田牍而不识田亩若黄卢白黑亢卤坟隰者
即有之又 不可
易以是富者贫贫者逸逸即不归率死盖陵迟至是极矣
斯亦仁人之所隐也夫为政如张琴瑟昔人具论列矣故变通改革匪 …… (第 83a 页)
之疏并索清而予己先发其事随系清往朱公遂上疏以为军器
重多请移置南都命下高公转下予议议曰滁州为南都屏蔽 不可

守留滁便遂留滁诸甲叶铁又请每年给卫造器少宽科派则又设守者
二人俾宿食其中计是可无虞也呜呼兹库也更 …… (第 84a 页)
曹操遣庐江太守朱光屯皖大开稻田吕蒙劝权破之遂
以蒙为庐江太守岂滨江自皖以南皆属之而魏之庐江固自若欤皆
考也然以意义逆之前汉在舒后汉之末在皖南朝之治在灊或龙舒
至隋大业间始迁郡治于合肥乃并省灊龙舒地置今县 …… (第 88b 页)
短雇之法者有可于短雇内先尽不能纳金之户而以其力抵之者凡
此皆湖民之隐而不得一一上彻者也故条编之法固有 不可
不一者亦
有必 (第 92b 页)
不可
一者殆亦此类是与虽然天下之法未有有利而无害者第操
其大体而时伸缩之斯淂法外之意而善之善矣故曰有治人无 (第 92b 页)
苋为茄为菠为瓠为葫芦为姜豆为扁豆为冬瓜为菜爪为王瓜为秋黄瓜
为丝瓜为苦瓜为胡荽树而花生者为黄雀菜三月 黄可
采食生于道旁者为
杖杜一茎三叶叶青带湑三月花实类完目故唐风曰其叶青青其叶湑湑小
雅曰有睆其实为其生于 …… (第 6a 页)
淮产惟白鱼其出冬秋至春正月惟鲤最称
珍品鲂鲫次之刺鱼次之春及夏出鲟少阳鱼间一有之青鱼鲩鲇鲇及他杂
不可
名者多有庄子所观鯈今不知何鱼鳗鳝虾之属亦多有之介惟蟹为
珍八月不食九月乃食鼋及鳖产淮水中龟在处俱有螺 …… (第 7a 页)
如蝼蝈蚯蚓此四月节气之初
候也螳螂蜩比五月节气之杓终候也蟋蟀萤为六月节气之二四候虽无用
而得其气候亦 不可
不纪然凡物皆可货也日中不市有无不迁何以国为民
利蚕桑为上而凤昔称蚕富国今也失之不蚕丝少木绵花种少桑不 …… (第 7b 页)
耕不过家地五十𤱔而殚焉谁不知地胜其民则事来而来之事
以道何夫以三夫而耕九百𤱔之地民无税焉民欲不逋 不可
得也田上则者
归之军归之功勋矣中则者土民括其一佃户括其一惟留下则处瘠乃得以
实编民之耕齐则利用粪矣而 (第 9b 页)
民之贫也粪之用以力何夫以瘠土而无力以
粪焉土无所得毛民欲不逋 不可
得也地居孔道猛于鹯遂民当农时方将夆
趾朝为轿天矣日中为扛夫矣暮为灯夫矣三夫之候劳而未止而又为纤夫
矣 …… (第 9b 页)
十一家之夫时或一日而轿杠灯绛并役是又四其七而当二十
八夫也夫以一日一家而当七役仍且不免于鞭朴民欲不逋 不可
得也又见
稻田不知旱则凿汤旱地惟是缦种无有井渫无有吊□无有翻车但靠天时
雨则稻之年地无污漫则二麦之候 …… (第 10a 页)
也官何知见二麦之收可以速科敛竹板不
决不快也夫以一岁之全望而生亡于一旦见科敛若牛头敢不泥门民欲不
不可
得也乂其甚者他郡邑地荒户绝民泾得而升科占耕耕一𤱔得收一
𤱔之食故今日绝一户明日里之长即补一户惟恐 …… (第 10a 页)
不可
问也一令而血地百里十有八州邑而血地千八百里矣夫民见此逋
者累已不若巳欲逋民欲不逋 (第 10b 页)
不可
得也又其甚山间之愚民竭力一年之耕
而见役者虎噬至也今年轮甲一算其徵蚕食至也明年轮乙再算其馀獭驱
至也 …… (第 10b 页)
而妻子者移昜于他室民即吁九天而堂上万里岂能闻此莫愬之小东乎
夫惟堂上万里而里虎噬人是速之逋也民欲不逋 不可
得也且凤阳编民皆
零丁四散无有全图大户岁遇册造则朋名佥当一里十中派田地竟千里而
结其身纳无粮之租追急 …… (第 10b 页)
五丁焉未有一里而十甲全居未有一甲而百
𤱔完种夫无十甲之居百亩之种而欲纳十甲之粟完千𤱔之输民欲不逋
得也不知 国家于凤阳 祖宗根本汤沐遗黎之地田𤱔派八厘三毫地
𤱔派一分二厘六毫四丝六忽四微北江南十 …… (第 10b 页)
租税裁阔狭与民相假贷而遂得民至于大车小担襁属不绝若此而
况公台施神农之德柀及万民虽欲不为神君不为召父 不可
得也
唐杜佑通典云钟离县东四里有古钟离城鲁昭公田年楚城钟离即此余叨
令钟离按图籍考之或以我临淮或以入 …… (第 11b 页)
年始移城于鲁山西改名为鲁城县故
太平乡又有西鲁城村东鲁城村故山亦因而分西鲁山东鲁山此其迹虽
磨而名则 不可
泯乡与山故皆存焉尔临淮之乡无鲁城村亦无西鲁山东鲁山
通典又云钟离县东一里有小东城秦始皇二年筑之以镇濠 …… (第 11b 页)
至少不下七八石多则数十石也其有受种甚少者则后
未拨补畸零之数故屯田一分而坐落数处者有之虽有能正经界者
较也 备遗曰屯田顷亩由四千二百二十八顷有奇降而为二千五
百七十六亩有奇而又降而为今顷亩之数二千三十八 (第 20a 页)
顷五十八亩此
其情弊殆有 不可
晓者屯种之军初为名七千五百一十有四降而为名
四千三百三十又降而为名三千五百三十今及降而为见在名数此其 …… (第 20a 页)
言于顶差之额屯公然争
夺而不䆒其价直工赀之若何彼业兹土者不敢显言曰买而必托为佃
种以自解若然则底价尚 不可
知而语及于开修之费盖亦难矣泗人亦
何所利而为此耶故下则当以违禁典买为戒上则当以断偿工价为主
是则息军 …… (第 21a 页)
水利 论曰河湖沟涧天设之水利也池塘堰坝人为之水利也有能兴
举而疏浚之其为田功利孰大焉或疑淮汴 不可
以灌田是但知其为害
而不知其为利者也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溉长我禾黍夫泾尚有
水利也甘肃宁夏西北极边 …… (第 24a 页)
驿若谓额遍不足分添驿另有费则永乐
以前之泗驿洪泽以上之七驿未见称累而况州县之恊济外驿者不下
数千金独 不可
改还以充本地方用也此改革之大计似难轻议无已其
惟信传牌之令严枉道之禁裁无费之费清暗索之弊则疲苦州县亦 …… (第 26b 页)
其环远非
不称险但终年渰没而不淂疏浚积沙淤塞而易至腾涌是外河亦未始
不为民之累也又推而至于城其高坚非 不可
恃但或以浸久而难免倾
颓又或以渰深而难为修筑是城亦未始不为民之累也论曰城河之
为民累固病夫河身之高矣 …… (第 27b 页)
于淮同入于
海此禹贡东渎大淮之正派也渎者独也以独入于海也曷尝受河患哉
 河自西域昆崙发源脉行地中荒远 不可
详禹导自积石至于龙门东
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浲水至于大陆又北
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 …… (第 28b 页)
淮扬高宝不便者以故丝丝莫决止委汪守一
右开清口门限沙公不避劳苦胼胝一年卒开三岔新河至今便之谁谓
神沙 不可
挑也张公亦掣肘不能力主破堤坏堰之议第请开上流张福
数口又奏开腰铺分黄令不逼淮计费帑金三十六万适值倭警 (第 30a 页)
遂不果
成自是水患益甚州城沮洳民 不可居士
民强半避居乡村所存者惟州
卫官数员及守城卒役数人而矣然犹出入舡桴巢居城阜听断于堤边
馆驿审比于城上门 …… (第 30a 页)
启闭又次之将周家桥加辟数丈于出口接湖之所另为深浚使
彻底与湖心相通四季水行如一日又高良涧武家墩二闸非 不可
泄夏
秋漫涨之水但闸高湖低通流不久当于闸内各开引水小渠令湖水常
有通闸之路而高良涧三十里下原未深浚宜 …… (第 32a 页)
以高堰停砌之石相继增修
时分导工紧未暇议及此口万历二十三四年间黄堌又大决而徐沛正
河日渐淤浅至胶漕舟 不可
行杨公方丨题修小河口白洋河引湖水济
运督抚褚公鈇虑堌口南决且为 祖陵忧意见稍相左乃下盐漕二御
史杨公 …… (第 33b 页)
十里全值其冲且堤外湖身
反高而堤内陆地势渐南下一有溃决亡论田庐尽废即奔突避水者欲
远就高阜以求免沉溺 不可
得矣是淮水渐涨不过增本有之水而其患
特苦旁溢归堤突决平地加原无之水而其患尤苦直冲此其害之大小
已自有 …… (第 34a 页)
漂泊又极
可怜乃奋然决堰加意浚淤恢仁孝之圣
心复淮流之故道则肤功膏泽被格上下固
不胜万幸矣如或以为堰 不可
动亦必须多建
闸座以通淮水东出之路如大涧口阔可建闸
十馀座高良涧窄可建闸五七座盖水势甚
大闸少则宣泄 …… (第 37a 页)
可缺一之道而处高堰浚壅淤亦今口 不可

一之功诚使两加处治俾淮水通流于以措时
宜而弭深患则虽便于凤泗实亦不病淮
扬不惟拯救民艰实亦奠安  …… (第 38a 页)
县界)
(浙江出焉汉书地理志云浙江出黟县南蛮中东入海唐卢潘引此以解/山海经中率山今地理志率山乃作蛮中 不可
晓是古有浙水之源皆由)
(率山出而郦道元注水经云浙<折 t="33"/>江水出黟县南蛮山中北径其县南 …… (第 50b 页)
此又与故鄣亦不远鄣有平去二声此)
(山直去声○愚按率山大鄣二山均为新安/郡山山海经分为海内东南二经殆 不可
晓)大鄣山相连有湖田山浙江
之水出焉东八十里曰遥遥岩为通杭小径 县东北二十九里曰巃嵷
山山称险阨一夫 …… (第 57a 页)
者不过二百而已于其中又太
半役于府县其荷殳以备非常者恒不满百人民虽利于减银兵实疏于
防患以时考之知必 不可
谓宜急复往年之数每岁给银七两二钱而使
皆聚于邑若民病于银重即当下令凡户出兵者量蠲他役以恤之兵 (第 63a 页)

以恒聚春夏秋三时则许其分番赴操使尽力农亩有事召之仍令毕
集冬月则并班操习犹必合数邑之兵而大阅之至于选 …… (第 63a 页)
三百人以下者半之哨必置总名曰哨总每哨
分为四队队必置甲名曰小甲兵统于甲甲统于总合诸总而约束之非
置长 不可
唐法兵数百人者为团其官名曰团长统领征调督率工役合
一邑之兵以听巡捕之号令者皆团长职也团长必于出兵之家 (第 63b 页)
 木芙蓉(东坡倅杭日有和述古中和堂木芙蓉/诗今苏堤及岸湖多种秋日如霞锦云)
 山茶(今东西马塍色品最盛陈了斋有接花诗云花/单可使千色 黄可
使紫末意乃归于不能违时)
   (以谓天者卒 (第 18a 页)
不可
易也今观马塍栽接有一本/而十色者有早开而晚发者大率变物之性盗)
   (天之气虽时亦可违矣他花/往往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