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地于东城之隅建庙请额刻之坚珉以风来世本志称
遂宁治后有忠井即故节度夏公鲁奇死所每晴明霞
彩上浮  陈子昂
遂州南江别诸亲故诗楚江复为客
征棹方悠悠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平生亦何恨夙
昔在林邱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 (第 18a 页)
以金帛各遣还至八月召韦皋统押羌蛮及西
山八国使其部落至今犹代袭刺史等官然亦潜通吐
蕃故谓之两面羌也  陈子昂
上蜀中军事曰臣伏见
剑南诸州缘通轨军屯在松潘等州千里运粮百姓困 …… (第 27a 页)
有至于今为中州则贪求之所致也一自中国之有蜀
也故不可谓之无利也予既读蜀纪而感夫蜀之所以
通中国者及读 陈子昂
之疏而又幸蜀之不通于吐蕃 …… (第 42b 页)
不为之寒心哉  陈子昂
感遇诗丁亥岁云暮西山事
甲兵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
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拳跼竞万仞 (第 46a 页)
能躬逢盛世彤弓载咏共醉
佳辰念一时共事之情成百折不回之义有痛更深于
定惟亡乃保其存爰纪诸艰用酬同志  陈子昂
蜀川
安危书云臣伏见四月三十日敕废同昌军蜀川百姓 …… (第 31a 页)
徒蜀州大弊必是未息天恩允此请乞作条例括法圣
历元年五月十四日通直郎行 右拾遗陈子昂
状 予
分守川西询诸有司议戍军曰夫戍军之设盖谓边地
空虚人烟稀少故令汉彭双温等处抽丁充戍其法诚
为至 …… (第 32b 页)
曰戍军裁革已三
年矣而求复者未尝一日忘焉盖不便于将领之唆削
及主军之陵虐耳而上之人不为动也欲动之必如
子昂
所云勾引生羌诈作警固者有一言破之良家子
弟不足以雄边必外来客作乃习戎事防秋死别一戍
数年来岁生还什无 (第 35a 页)
不立公庭惟听老人处分而已然赋税亦
不后时盖为茶商捷径有利存焉正西万里乾河直通
碉门则天全招讨之地矣  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
将仕郎守麟台正字臣 (第 27b 页)
陈子昂
昧死上言窃闻道路云
国家欲开蜀山自雅州道入讨生羌因以袭击吐蕃执 (第 27b 页)
   唐 陈子昂
字伯王射洪人父元敬世拥高赀岁饥出粟万
石以赈乡里举明经调文林郎 (第 35b 页)
子昂
十八未知书以富
家子尚气决弋博自如他日入乡校感悔即痛修饬文
明初举进士高宗崩将迁梓宫长安是时关中无岁 (第 35b 页)

盛言东都胜垲可营山陵上书曰臣闻秦据咸阳汉
都长安山河为固而天下服者以北假朝宛之利南资
巴蜀之饶转关东 …… (第 35b 页)

子昂
貌柔野少威仪不称其文学而占对慷慨乃擢灵
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何道 (第 37a 页)
子昂
因是
劝太后兴明堂太学后召见赐笔札中书省令条上利
(第 37a 页)
子昂
对三事其一言九道出大使巡按天下申黜陟
求民瘼宜择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滞刚不避强御知
足以照奸者然后以为 …… (第 37a 页)
父子不相
养五六年矣尚赖陛下悯其失职凡兵戎调发一切罢
之又数年则天欲开蜀山由雅州剪生𦍑因以袭吐蕃 子昂
上书以七验谏止后召见颔之因使论为政之要 (第 38a 页)
子昂
乃奏八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贤四去疑五招谏
六劝赏七息兵八安宗子迁右卫胄曹参军以母丧去
官服终擢 (第 38a 页)
右拾遗子昂
多病不乐居职圣历初以父年 …… (第 38a 页)
老自表解官侍养父丧庐冢每哀恸闻者为之涕泣县
令段简贪暴闻 子昂
富欲害 (第 38b 页)
子昂
家人纳钱二十万缗
简薄其赂捕送狱遂死狱中 (第 38b 页)
子昂
资褊躁然轻财好施
笃于友谊唐兴文章天下祖尚徐庾馀风 (第 38b 页)
子昂
始独变
正作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见之曰是必为海内文宗 (第 38b 页)
子昂
所论著当时皆以为法子光亦以文名官终商州
刺史光子易甫简甫皆侍御史
赵蕤盐亭人好学不仕著书属文隐于梓州 (第 38b 页)
    已上嘉眉
古有輶轩之使以采风俗惟严君平与临邛林公孺知

之皆为扬雄所师予观 陈子昂
冬夜临邛李录事宅集
序云下官游京国久矣接轩裳众矣池台钟鼓虽有会
于终朝琴酒管弦未穷欢于永夕岂非殊我亲 (第 6b 页)
各有出产谓之八子魏城县扇子其一也
华阳国志云宜君山有麈尾特好入贡山在广汉郪县 陈子昂
麈尾赋曰天之浩浩兮物亦芸芸性命变化兮
如丝之纷或以神好正直天盖默默或以道恶强梁天
亦茫茫此仙都之微兽 (第 14a 页)
年也 按晋皇甫谧作高士传宋刘孝标注世说 唐陈
子昂
赋感遇诗皆以接舆为避楚入蜀隐于峨眉今有
接舆歌凤台焉
列仙传曰丁次卿者欲还峨眉山语主人丁氏云当相
(第 8a 页)
   史记删文外传十二卷

汉书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永平中诏诸儒白虎观
论考同异终与焉后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馀万言
   后史记
卢藏用作 陈子昂
传曰 (第 5b 页)
子昂
常恨国史芜杂乃自汉武
之后以迄唐初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而婴段
简之祸
   汉德春秋十五卷
汉何 (第 5b 页)
   何妥文集十卷
隋书妥字栖凤郫县人传称又著孝经义疏二卷

    陈子昂
文集十卷
别传曰 (第 7a 页)
子昂
(第 7a 页)
伯玉
梓州射洪人始以豪家子驰侠使
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
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 (第 7a 页)
百家罔不该览尤
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风骨年二十一以进士对策高
第文明初上书帝览而异之敕曰梓州人 陈子昂
地籍
英灵文称伟晔可麟台正字时洛中传写其书市肆闾
巷吟讽相属乃至转相货鬻飞驰远迩拜右拾遗卒年 …… (第 7a 页)
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
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
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 陈子昂
李白皆五百年矣白本陇西(缺/)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
蜀则江山之英秀也伏羲造书契后文章滥觞者六经
糟粕离 (第 11b 页)
缘其端剽夺百货势
不可禁仆时孩騃不惯闻见独于书传中初习理乱萌
渐心体悸震若不可活思欲发之久矣适有人以 陈子
感遇诗相示吟玩激烈即日为寄思玄子诗二十首
故郑京兆于仆为外诸翁深赐怜奖因以所赋呈献京 …… (第 14b 页)
子训责之仆亦窃不自得由是勇于为文又久之得杜
甫诗数百首爱其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始病沈宋之不
存寄兴而讶 子昂
之未暇旁备矣不数年与诗人杨巨
源友善日课为诗性复僻懒人事常有閒暇间则有作
识足下时有诗数百篇矣习惯性 (第 15a 页)
事海客乘查度仙童驭竹回一用君平事
一用葛陂事寰宇记葛陂在温双之境龙池寺是古人
用事或显或晦不同如此 陈子昂
别传云幽人王适见其感遇诗曰是必为海内
文宗矣按适蜀中旅怀诗有时须问影无事则书空弃
置如天外平生似梦中 (第 11b 页)
别离同夜月愁思隔秋风老少
悲颜驷盈虚悟翟公盖因入蜀而见子昂也
独异记载 子昂
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 …… (第 11b 页)
豪贵传视无辨者 子昂
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
惊问荅曰予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
里如期偕往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 (第 12a 页)
毕捧琴语曰蜀
陈子昂
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
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第 12a 页)
藏用悼 陈子昂
诗云暮川罕停波朝云无留色故人
琴与诗可存不可识识心尚可亲琴书非故人鸣皋初 (第 12a 页)
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出古今诗话
纪事载僧陆海奉国寺诗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
磬竹窗外千灯花塔西按海与 陈子昂
卢藏用为方外
十友者奉国寺在阆中 …… (第 14a 页)
男儿之诗焉有随昶行而书
此败节语乎续之者不惟虚空架桥而词之鄙亦狗尾
续貂矣出丹铅录
唐世蜀之诗人射洪 陈子昂
彰明李白成都李馀雍陶
裴廷裕岑伦符载雍裕之苑咸朱桃椎双流柳震青城
杜光庭嘉州唐球青神陈咏丹棱僧可朋绵 (第 24a 页)
都人也幼无羁束长乃博综儒学好画
工古体人物敩张南本笔法有田家社会图鳖灵开峡
图夏禹治水图新罗人较力图 陈子昂
卢藏用宋之问
高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司马承祯仙宗十
友图严君平拔宅升仙图五星图南北斗图三教图道 (第 9b 页)
   宋板孙愐唐韵一部
   宋板王昭禹周礼详解一部
   宋板资治通鉴考异一部
   宋板大广益会玉篇一部
   宋板 唐陈子昂
集一部
   元板资治通鉴一部(计二十套/)
   朝鲜板唐柳宗元文集一部 (第 5a 页)
  (乃其所/开云)


 贾馀绚(蜀人善属文尤长于书寓/云南西爨王碑其手书也)
 闾邱均(成都人与 陈子昂
杜审言齐名武后时官博/士寻罢后从唐九徵为管记南中碑碣多出)
  (其手西爨王碑暨河东州刺史王仁求/碑 (第 2a 页)
章二年三月九日诏上考经籍制为明堂处二仪之
中定三才之本治兹一宇临此万方属岁饥而止
光宅元年十月梓州人 陈子昂
上疏曰臣伏见天皇大 (第 9b 页)
  学校
武德元年十一月四日诏皇族子孙及功臣子弟于秘
书外省别立小学贞观五年以后太宗数幸国学太学
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
书算等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员其屯营飞骑亦

给博士授以经业无何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
部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馀人国
学之盛近古未有
光宅二年梓州 进士陈子昂
上疏曰臣窃独有私恨者
陛下方欲兴崇大化而不知国家太学之废积以岁月
久矣学堂芜秽略无以诗书礼乐相闻习者 (第 1b 页)
霸卫遂忠等招集告事者数百人共为罗织以陷良善
又造罗织经一卷其意旨皆网罗前人织成反状海内
震惧道路以目 麟台正字陈子昂
上书曰臣闻之圣人
出必有驱除盖天人之符应休命也日者东南微孽敢 (第 17a 页)
人更轻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太宗因谓侍臣
曰刺史朕当自简县令诏京官五品已上各举一人
垂拱元年秘书省正字 陈子昂
上疏曰臣窃惟刺史县
令之职实陛下政教之首也得其人则百姓家见而户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