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雜史類
法制類
釋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还知否。吾曰
不知。师曰。何故不知。吾曰。去。你不识我语。师后于盐
官处悟旨。

**** 杭州径山 鉴宗禅师

湖州钱氏子。依本州开元高闲
出家。学通净名思益经。后往盐官。决择疑滞。唐咸通
中住径山。有小师洪諲。 (第 0475a 页)
  新罗惠禅师 鸡林道义禅师
卷八
南岳下第三世
 齐安国师法嗣
  关南道常禅师 双岭玄真禅师
  径山 鉴宗禅师 
渌水文峰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新罗品日禅师 白云昙靖禅师
  寿州建宗禅师 唐宣宗皇帝
 归宗常 (第 0337b 页)
  洛京嵩山和尚 苏州西禅和尚
  日子和尚 陆亘大夫
  甘贽行者
 盐官安国师法嗣
  关南道常禅师 双岭玄真禅师
  径山 鉴宗禅师
 归宗常禅师法嗣
  芙蓉灵训禅师 汉南高亭和尚
  新罗大茅和尚 五台智通禅师
  高安大愚禅师( (第 0004c 页)
  洛京嵩山和尚 苏州西禅和尚

  日子和尚 陆亘大夫
  甘贽行者
 盐官安国师法嗣
  关南道常禅师 双岭玄真禅师
  径山 鉴宗禅师
 归宗常禅师法嗣
  芙蓉灵训禅师 汉南高亭和尚
  新罗大茅和尚 五台智通禅师
  高安大愚禅师( (第 0551b 页)
知否。吾曰
不知。师曰。何故不知。吾曰。去你不识我语。师后于盐
官处。悟旨焉。

**** 杭州径山 鉴宗禅师

湖州钱氏子。依本州开元寺大
德高闲出家。学通净名思益经。后往盐官。决择疑滞。
唐咸通三年。住径山。有 (第 0651a 页)
师曰。何故不知。吾曰。去。你不识我语。师后于盐官处
悟旨焉。

*** 径山 鉴宗禅师

有小师洪諲。以讲论自矜。师谓之曰。
佛祖正法。直截忘诠。汝算海沙。于理何益。但能莫存
知见。泯绝外缘 (第 0409c 页)
土。保福云。缺他一粒
也不得。又古德云。唤什么作饭。师拈云。云门
可谓驱耕夫牛。夺饥人食。权衡佛祖龟 鉴宗
乘。所以后来尊宿各出眼目扶立宗风。虽然 (第 0796a 页)
施设 无上大师
圆满摄故。能说彼道对治
一切馀邪道故。于道怨敌异论现前无怯
弱故。为欲胜伏一切他论。宣扬广大无上
(第 0569b 页)
令四类速得清净。彼若于此能正修
行。不唐捐故。又复示现如来圣教。善说正
法及毗柰耶。又复示现佛是天人 无上大师。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BEGIN_VERSE
「 云何擅名誉
 云何具珍财
 云何获美称
 云 (第 0375b 页)
能令證得无馀依
涅槃界故。三能趣菩提能令證得声闻独
觉无上正等三菩提故。四善逝分别最极究
竟现量所显 无上大师
所开示故。

复次具四圆满能生圣处。若随有一成此
圆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修行时。名曰
善来善出家 (第 0836c 页)
者即是调伏六根令清净义也故涅槃经第三云是
菩萨众本性清净能调如上二部之众悉令安住清
净众中是名护法 无上大师
善持律者为欲调伏利 (第 0067a 页)
 唐恒政 唐普岸 唐神鉴
 唐志远 唐灵祐 唐玄策
 唐希运 唐寰中 唐宣鉴
 唐藏鱼 唐从谏 唐义玄
  唐鉴宗 
唐日照 唐普化
 唐良价 唐藏广 唐大安
 唐慧寂 唐庆诸 唐全豁
 唐惟靖 唐玄泰 唐玄绍
 唐从 (第 0067a 页)
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如不禀。吹毛用了急须
磨。偈毕坐逝。谥慧照。塔号澄灵。 唐鉴宗

姓钱氏。湖州长城人。祖徽礼部侍郎。父晟不
仕。卧病久之。宗刲股肉作羹以进。病因愈。孝誉远著。
时高闲 …… (第 0132c 页)
横身当宇宙。谁是出头人。

久之而
终。谥无畏。

**** 唐洪諲

族吴氏。吴兴人。年才十九。礼 无上大师
于开
元寺出家。至二十二。往嵩山会善寺登具。仅七日。能
尽习诵大比丘戒。遂究毗尼。研经论。巳而归省无 …… (第 0138a 页)
家供养。阅二年之久。执宾礼。如一
日。大中既复昌法祚。还居乡里之西峰院。咸通六年。
登径山省觐。明年 无上大师
入灭。众请諲嗣主寺门。
学者之来。视无上时。盖十倍不翅。黄巢之乱。其偏帅
领卒千馀人。入山见諲。宴坐 (第 0138a 页)
律于荐福西明等寺。宣宗诏入殿。前挥
染赐紫衣。仍获与临洗忏戒坛。号十望大德。以老乞
归。终于寺。弟子 鉴宗。
传其笔法。赐号无上大师。闲平
居。每以白纻作草𨽻。今苕霅好事家。犹有存者。

**** 唐全清 (第 0249a 页)
 衡州南上人 明州誴大师
 明州实禅师 明州澄照法师
 明州月堂法师 明州和法华
 明州佐法华 明州岳林寺莲经
 明州 鉴宗
师诗 明州全法华
 天台国清寺莲经
卷下
 洪州达禅师 牛头山融禅师
 明州太白禅师 湖州迹禅师
  (第 0022c 页)
叹佛法
神功。曾朝奉遂作此诗。然二处人物悬远。访问无由。
今兹两存。俟知端的者刊正之。

** 明州 鉴宗
师诗

绍兴末。明州慈溪东寺韵监寺房。有山童洪志。一七
岁出家。师鞭策有度。诵彻莲经。每至静夜绕普贤 (第 0053a 页)
学人还有分也无。鉴
打一棒曰。道甚么。曰不会。至明日请益。鉴曰。我宗无
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存有省○ 鉴宗。
长兴钱氏子。父
晟有疾。割股食之。绐曰。他畜之肉。父病因愈。乃求出
家。后谒齐安。顿契心要。咸通三年 …… (第 0656b 页)
。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言讫。安坐
而化。寿八十六。腊六十五。谥见性禅师。

** (丙戌) 鉴宗禅师
入寂(盐官安法嗣径山第二代) (第 0657c 页)
鉴宗。
住径山。法席之盛。冠于江浙。咸通七年三月五
日。集众说法。端坐而化。谥无上○洪諲。乌程吴氏子。
少依 (第 0657c 页)
鉴宗。
削发受具戒。初习律乘。弃之游心经论。机
辩风生。耆宿下之。归觐宗。宗问。汝于时中。将何以报
答四恩。 (第 0657c 页)
鉴之四世。曰杭州盐官齐安禅师。其所出
法嗣八人。其一曰襄州关南道常者。一曰洪
州双岭玄真者。一曰径山 鉴宗
者。一曰白云
昙靖者。一曰潞府文举者。一曰新罗品日者。
一曰寿州建宗者。唐宣宗皇帝。

大鉴之四世。 …… (第 0751c 页)
。曰襄州关南道常禅师。其所出
法嗣二人。一曰关南道吾者。一曰漳州罗汉
者。

大鉴之五世。曰杭州径山 鉴宗大师。
其所出
法嗣三人。一曰天童咸启者。一曰背山行真
者。一曰杭州大慈山行满者。

大鉴之五世。曰天龙禅师 (第 0753a 页)
𢖍佛祖龟 鉴宗
乘所以后来尊宿各出眼
目扶竖大教虽然如是只明得法身边事
未明得法身向上事且如何是法身向上
事域中无背 (第 0099b 页)
黄冠至今山上洪波滚涤净蓬尘井底宽竹响灯沉疏影夜猿啼山月上栏杆」
#+END_VERSE


「径山 鉴宗
无上禅师。」

【拈盐官的子临济前辈自盐官决疑之后
寻径山将息开堂拈提为第二代住持今
塔迹虽存凄凉壅 (第 000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