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經解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政書類
目錄類
金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續道藏
 文公为践土之盟卫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犹先蔡

 其载书云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 郑捷
齐潘
 宋王臣莒期藏在周府可覆视也吾子欲复文武之
 略而不正其德将如之何苌弘说告刘子与范献子
 谋之 (第 16a 页)
  庄公一(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谥法胜敌尧乱曰庄)
(庄王四年○鲁庄公十二年庄王崩子/僖王立庄十七年僖王崩孙惠王立)
(子仪元年○鲁庄公十四年郑传瑕杀子仪/而纳厉公庄二十一年厉公卒子 文公捷
立)
(襄公五年○鲁庄公八年襄公弑庄九年/齐桓公小白入于齐是年齐管仲为政)
(庄公十八年○鲁庄公 …… (第 1a 页)
 (公佹/诸立)
(惠公七年黔牟四年○鲁庄公六年齐纳惠公/放黔牟于周庄二十五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
(哀侯二年○鲁庄公十年楚败蔡师执哀侯以归庄/十九年哀侯卒于楚蔡人自立其子肸为缪侯)
(庄公九年○鲁庄公二十三年曹庄公卒子僖/公夷立鲁庄公三十二年僖公卒子昭公班立)
(详见隐/公元年)
(鲁庄公元年十月庄公/林卒弟宣公杵臼立)

(详见隐公元年/及僖公元年)
(鲁庄公三十/一年薛伯卒)
(鲁庄公十六年邾子克卒即仪父也邾子琐/立庄公二十八年邾子琐卒 文公
籧篨立)
(许叔入许五年即僖公/四年许穆公新臣也)
小邾(鲁庄公五年郳犁来/来朝详见隐公元年) (第 2a 页)
(杜十六年与鲁大夫盟于幽/林郑厉公卒子 文公捷
立)○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
(杜无传薨寝祔姑赴于/诸侯故具小君礼书之)○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无/传) (第 14b 页)
人败绩(齐侯称人者讳取赂而还/以贱者告不地者史失之)○夏四月丁
未邾子琐卒(杜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林 文公
籧篨立○琐素果反)○秋荆伐郑
公会齐人宋人救郑(林会诸侯/救始此)○冬筑郿(杜郿鲁下邑/传例曰邑曰) (第 7b 页)
逃其师而归(林若失党援则祸患/必至及至为齐所伐)
(病困而后乞盟于齐郑之所丧失者为已多矣君行师/从时 郑文公
已会首止故逃其师而归○丧息浪反)
○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 (第 15b 页)
启闭皆/从土功之时故别起从时之例○塞素则反)○滑人叛
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杜公子士 郑文公
子)
(泄堵寇郑大夫○泄息/列反堵丁吕反又音者)○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
(林二国为盟卫伐邢故/○ …… (第 9a 页)
乘敌人之儳岩未陈阻而鼓/之可也○儳仕衔仕减二反)○丙子晨郑文夫人芉
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杜楚子还过郑 郑文公
夫人芉/氏楚女姜氏齐女也柯泽郑地)
(○芉弥尔反楚姓也/劳力报反柯音哥)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杜师缙楚 …… (第 15b 页)
(豉/反)公子受飧反璧(林受飧以领其意/反璧以示不贪)及宋宋襄公赠之
以马二十乘(杜赠/送也) 郑郑文公
亦不礼焉叔詹諌曰臣
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杜启开也林天意所欲/闻道之人人皆不可及)晋公子
有三焉天其或 (第 20b 页)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林郑之外仆髡发/而名也者禽瑕杀)
(之以其尸/献郑伯)文夫人敛而葬之鄫城之下(杜 郑文公
夫人/也鄫城故鄫国)
(在荥阳密县东北传/言穆公所以遂有国)○晋阳处父侵蔡(杜蔡即/楚故)楚子上救 (第 15a 页)
(二十日○/为于伪反)亦获成于楚(杜郑与/楚成)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
令岂其罪也(杜令号令也林此言 郑文公
背齐从楚亦/非其罪盖远引前事之验以为近世之證)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林晋国若不图恤郑之社稷无/所逃于 …… (第 15b 页)
(杜饮酒讫/乃去言齐)
(人恶懿公二人无所/畏○舍音赦置也)齐人立公子元(杜桓公/子惠公)○六月葬 文公(林五月/而葬)
○秋襄仲庄叔如齐惠公立故且拜葬也 …… (第 17a 页)
(襄仲贺惠公立庄/叔谢齐来会葬) 文公
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而
私事襄仲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
(杜叔仲惠伯○嬴音盈嬖/必计反长 …… (第 17b 页)
宋武穆/之族者后人取下文妄加也)道昭公子将奉司城须
以作乱(杜文公弑昭公故武族欲因其子/以作乱司城须 文公
弟○道音导)十二月宋公
杀母弟须及昭公子使戴庄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 (第 22a 页)
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
(林事并在/文十八年)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武
氏之乱也○冬郑穆公卒初 郑文公
有贱妾曰燕姞(杜/姞)
(南燕姓林 (第 13a 页)
郑文公
穆公父燕姞/穆公母○姞其乙反又其吉反)梦天使与已兰(杜兰/香草)
余为伯鯈余而祖也(杜伯鯈南燕祖 …… (第 13a 页)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林以兰与燕/姞使荐寝御)辞曰妾不才幸
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杜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 (第 13b 页)
赐兰为怀子月数)公曰
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文公
报郑子之妃曰陈妫(杜郑子 (第 13b 页)
文公
叔)
(父子仪也汉律淫季父/之妻曰报○妫九危反)生子华子臧子臧得罪而出(杜/出)
(奔/宋)诱子华而 …… (第 13b 页)
(杜叶楚地今南阳叶县/○酖直荫反叶式涉反)又娶于苏(林苏寰/内诸侯)
子瑕子俞弥俞弥早卒泄驾恶瑕 文公
亦恶之故不立 (第 13b 页)
(林时王子虎盟/诸侯故称王命)晋重(文公○重/直龙反)
(僖/公)卫武(叔/武)蔡甲午(庄/侯) 郑捷(文/公)
齐潘(昭/公)宋王臣(成公○/王或作)
(壬如/林反)莒期(杜兹丕公也齐序郑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第 15a 页)
时王子虎盟/诸侯故称王命)晋重(文公○重/直龙反)
(僖/公)卫武(叔/武)蔡甲午(庄/侯)郑捷 (文/公)
齐潘(昭/公)宋王臣(成公○/王或作)
(壬如/林反)莒期(杜兹丕公也齐序郑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第 15a 页)
二姚借为嫖姚之姚

嬴   以成切郑语曰嬴伯翳(即伯益)之后也秦赵梁

皆嬴姓

姞   巨乙切传曰 郑文公
贱妾曰燕姞(杜氏曰南燕姓)(第 10a 页)
厉公欲杀祭仲不克出奔蔡
昭公归郑高渠弥弑昭公立子亹齐襄公杀子亹祭仲
立子仪傅瑕又杀子仪纳厉公厉公卒子 文公捷
立卒 (第 7a 页)
 程颐曰同志而盟非率之也

 谢湜曰 郑文公
背楚复与诸侯同心故称同盟明年
 荆伐郑公会二国救郑然则郑苦于楚欲与中国同
 盟可知也
 胡安国曰同盟 …… (第 4a 页)
 齐亦未肯十分著力只是略应命耳又曰取赂而还
 桓公做事管仲亦有调护不得处
夏四月丁未邾子琐卒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谢湜曰 文公
与诸侯同盟故荆伐郑聘称人进之也
 伐复称荆狄之也蛮夷凌犯中国久矣天子不能制 …… (第 10b 页)
 者但欲孤其党尔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谢湜曰公薨必书其所谨凶变也遇弑则不地故也
 庄公宣公成公薨于路寝正也僖公薨于小寝 文公
 
薨于台下襄公薨于楚宫定公薨于高寝不正也隐
 公闵公不地以明不得其死也桓公薨于齐以明遇
 祸于齐也昭公 (第 23a 页)
 为夷狄矣故曰首止之盟美之大者也
郑伯逃归不盟

 谢湜曰会王世子以尊周盟诸侯以崇大义春秋会
 盟未有善于此者也 郑文公
从夷弃夏以畏楚之心
 背盟窃归是以匹夫之行逃中国之义也书曰逃归
 贱之也书曰不盟罪其违命也
 胡安国 (第 20b 页)
 胡安国曰按左氏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经书晋人秦人者贬之也于秦晋何贬乎初晋公子
 重耳出亡过 郑文公
亦不礼焉为是兴师而围郑孟
 子曰有人于此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 …… (第 5a 页)
 吕祖谦曰卫已迁过楚丘了何故又迁帝丘盖狄自

 河北敢过河南自河南又渐渐敢过帝丘来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谢湜曰郑伯 郑文公
鲁不会葬故不书葬
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
 谢湜曰狄有乱卫人侵狄请盟故卫与狄盟卫中国
 也中国不能以义 …… (第 16a 页)
 桓公迁邢封卫一举便得安迹文公复曹卫反使其
 国家危乱足见文公不如桓公处然不特此初晋文
 公于僖二十三年欲归国及 郑郑文公
不为之礼后 (第 19b 页)
 来于僖之二十八年城濮既胜之后郑伯使子人九
 行成于晋晋使栾枝与盟五月 文公
及郑伯盟于卫
 雍凡与郑盟者冉矣亦可以释怨至僖三十年复与
 秦围郑看得 (第 20a 页)
文公
度量不广未到坦然大度处所以
 记人之怨而不忘其不及齐桓又如此齐桓九合诸
 侯一正天下无非尊王室天子亦 (第 20a 页)
未尝亲出慰劳若
  文公
践土之盟河阳之狩两屈天子之尊盖周王不
 畏齐而畏晋天子视齐桓乃忠臣不过一诚实而晋 (第 20a 页)
 文权谋高大所以畏晋不畏齐也举天子畏与下畏又
 见 文公
不如桓公看得晋文公既种种不如桓公然
 桓公伯业不继而文公虽死伯业不绝何故只缘有
 一件都强如齐桓晋文 (第 20b 页)
 (染/之)酋矛长二大夷矛长二大四尺并建于车上则其

 英重叠而见翱翔游戏之貌  郑文公
恶高克使将
 清邑之兵禦狄于河上(孔氏曰 (第 29b 页)
文公捷
厉公子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入卫卫在)
 (河北郑在河南恐其渡河侵郑故/使高克将清邑之兵于河上禦之)(第 29b 页)
 殆非令终之器所谓智伯射御足力则贤而以不仁
 行之者也公何为不早禁止之乎
   大叔于田三章章十句
清人刺文公也(疏曰 文公踕
厉/公突子踕音捷)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 (第 13a 页)
(好去/声) 文公
恶而欲远之不能(恶乌路反/远去声)使高克将兵而
禦狄于竟(将去声/竟音境)陈其师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众 (第 13b 页)

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以礼(疏曰郑之/公子名素) 文公
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故作是诗也(曰 (第 13b 页)
郑文/公
诗平)
(王时○疏曰春秋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入卫郑弃其/师卫在河北郑在河南恐其渡河侵郑故使高克将兵) …… (第 13b 页)
事至此是谓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君臣同责)
(矣/)
 春秋经书郑弃其师罪 文公
也与首序合
清人在彭(传曰清邑也彭卫之河上郑之郊也/○笺曰清者高克所帅众之邑也)驷介旁
(音絣○笺 (第 14a 页)
   四牡五章章五句
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李氏曰先遣而后劳则皇皇者/华当在四牡之前盖三百篇之)
(本末多有颠倒者如载驰卫懿公之诗乃在于文公之/后清人 郑文公
之诗乃在于突忽之前葛藟平王之诗) (第 7b 页)
 (𤼵声夷为长酋为短酋之言遒也道迫也言短也/建者邪迤立之也累上声叠也一本作叠见音现)

 翔游戏之貌○ 郑文公
恶高克使将清邑之兵禦狄
 于河上(辑录孔氏曰 (第 29a 页)
文公捷
厉公子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入卫卫在河北郑在河南恐其渡河)
 (侵郑故使高克将清/邑之兵于河上禦之)(第 29a 页)
 英以朱羽为矛饰也(孔氏曰鲁颂说矛之饰谓朱英/则以朱染为英饰盖丝缠而朱)
 (染/之)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并建于车上则其
 英重㬪而见翱翔游戏之貌○ 郑文公
恶高克使将
 清邑之兵禦狄于河上(孔氏曰 (第 27b 页)
文公捷
厉公子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入卫卫在)
 (河北郑在河南恐其渡河侵郑故/使高克将清邑之兵于河上禦之)(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