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經解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政書類
目錄類
金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續道藏
  (郑文四十五卒○陈共四○杞桓九○宋成/九○齐昭五○秦穆三十二○楚成四十四)
 春
  王正月
 夏
  四月
  己丑郑伯捷卒(捷公作接○ 郑文公
也在位四/十五年其子兰嗣是为穆公) (第 81a 页)
 公不许亦可以存一时之公论其死也庄公不得以

 夫人丧之矣见不出此俾得备礼将何以谢先公乎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郑文公
以子继父而谥之曰厉可见春秋时谥公议
 犹在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公作/省)癸丑葬我小君文
(第 25a 页)
 而立之是助篡贼也其可以为功乎征伐出于天子

 而以惟罪所在各致其辟为先王之命是无王也大
 国之地数圻信非侵小不至然皆欲效之可乎 郑文
 公
戎服辅王以授楚捷今以将事于晋是王晋也乃
 云不敢废王命不亦重诬乎左氏谓士庄伯不能诘
 非不能诘也是时 (第 24b 页)
 为甸服言其小也 曹以伯爵居甸服故曰伯甸按
 世家曹叔振铎本武王同母弟故次于蔡叔度之下
 今杜云与周公异母不知所据何书 郑捷
齐潘
 注齐序郑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疏释例云周之宗
 盟异姓为后故践土之盟载书齐宋虽大降于郑卫 (第 15a 页)
俱置股间惟兰则拱背入房以献
于王物亦知其可贵如此淮南子男树兰美而不芳说
者以为兰女类左传称女为季兰又 郑文公
妾燕姞梦
天与已 (第 29b 页)
文公
与而御之遂生穆公则兰之为女类其 (第 29b 页)
   秦誓

左传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僖公三十年九月晋文公秦穆公围郑郑大夫佚之
 狐言于 郑文公
使烛之武见秦君曰越国以鄙远君
 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
 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晋师亦 (第 57a 页)
 疑非必为叔段安知其不为他公子乎

清人
  郑文公
恶高克使将清邑之兵禦敌于河上久而不
 召师散而归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此诗也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 (第 16a 页)
谓其不能)
(君也突篡而春秋君之又志其卒非与之也于以见王/政不行篡逆者得以肆志而终其位也 厉公卒子 文)
(公捷/
立)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文姜之恶之罪不可胜诛而/以国君之母得保令终哀荣)
(备至因其侥倖厥后哀姜 (第 20b 页)
(以罪卫而/病齐也)
郑弃其师(狄入卫卫在河北郑在河南恐其渡河侵郑/故 郑文公
使高克将兵于河上禦之然 (第 4a 页)
文公)
(
本恶高克而不能远使之将兵禦狄久而不召众散而/归高克奔陈故公子素以为危国亡师之本作清人诗)
(以刺之经 (第 4a 页)
矣鲁子曰以有西宫/亦知诸侯之有三宫也西宫灾何以书记灾也)
郑人入滑(左氏传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 郑/文公
子泄堵寇郑大夫帅师入滑 滑秦之)
(边邑邻于郑郑从楚以楚可恃故陵/其边邑而入之春秋书人以罪之也) …… (第 24a 页)
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瑕覆于周氏之汪军倾覆池水土外)
(仆髡屯禽之以献时郑恶瑕乃杀瑕以/献文夫人 郑文公
夫亡敛之郐城之下)
卫侯郑归于卫(卫侯始归杀叔武再归杀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忮害而专杀甚矣故名之以著) …… (第 39a 页)
颛顼之故墟/故曰帝丘卫地也今开德府)
三十有二年(癸/巳)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捷公羊作接立 郑/文公
卒穆公)
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左氏传狄有乱卫人侵狄秋/请平焉秋卫人及狄盟杜氏)
(注不地者就狄庐帐 (第 41b 页)
 临品(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分为二队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杜注临品地名石溪仞入庸)
  (道均或云应/在 州界)
 石溪 仞(见上应在/竹山境)
 叶(宣三年 郑文公
生公子士朝于楚楚人酖之及叶/而死杜注叶楚地今南阳叶县 臣谨按成十六)
  (年楚迁许于叶昭九年复迁 (第 20b 页)
 燕(南燕燕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杜注南燕国今/东郡 县 臣谨按孔颖达曰燕有二国一称北)
  (燕故此注称南燕少别之世本燕国姞姓黄帝之/后宣三年 郑文公
有贱妾曰燕姞杜注南燕姞姓)
  (是也桓十二年公会宋公燕人盟于北邱十三年/公会纪郑及齐宋卫燕战十八年 (第 4b 页)
阳县帝颛顼之虚故曰帝丘濮阳今属开德府)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公羊/传捷)
(作接 郑/文公
也)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传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秋卫人及) (第 35b 页)
 里有微子庙五陨石
膰拜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皇武子对 郑文公
曰宋先代之
 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
 郑伯从之享宋公有加礼也 膰音烦祭肉也
   (第 14b 页)
 尔(明非因三/国之力)意者戴属郑附庸小国毋使为彼所有
 急自取之而以兵拒三国三国不得志而去尔宋愚
 而郑黠宋钝而 郑捷
其情如此郑之恶反浮于宋矣 (第 28b 页)
 臣有恶不暇责也书郑此事者戎狄内侵诸国方蒙
 其毒而郑之君臣乃复失道若此深为中国之忧疢如
 疾首圣人之情见乎辞○ 郑文公
本欲逐高克耳假
 命将禦狄以远之全不以师为意是弃其师也师者
 圣人之所重今而弃之外大恶可知
  (第 42a 页)
 茎则如今所见大抵林愈深而茎愈紫耳近世惟黄

 太史豫章人说蕙兰合此馀皆兰草兰草生水傍非
 深林之物又称紫茎而解以紫花皆非其理矣左传
  郑文公
妾名燕姞梦天与兰且曰兰有国香人服媚
 之 (第 40a 页)
文公
遂与之兰而御之生子穆公名兰内则曰妇
 或赐之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此兰女事故一名女
 兰夏小正云五月畜兰 (第 40a 页)
   虽乞盟悔无及矣
楚人灭弦弦子奔黄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冬晋人执虞公
经六年
春王正月
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程子曰 郑文公
逃首止之盟故六国伐之围新城郑
 未服也 (第 13a 页)
封卫一举便得安迹
文公复曹卫反使其国家危乱足见文公不如桓公处
然不特此初晋文公于僖之二十三年欲归国及 郑郑
文公
不为之礼后来于僖之二十八年城濮既胜之后
郑伯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使栾枝与盟五 (第 3a 页)
文公
及 …… (第 3a 页)
郑伯盟于衡雍凡与郑盟者再矣亦可以释怨至僖三
十年复与秦围郑看得 文公
度量不广未到坦然大度
处所以记人之怨而不忘其不及齐桓又如此齐桓九
合诸侯一正天下无非尊王室天子亦未尝 (第 3b 页)
亲出慰劳
文公
践土之盟河阳之狩两屈天子之尊盖周王不
畏齐而畏晋天子视齐桓乃忠臣不过一诚实而晋文
权谋高大所以畏晋不 (第 3b 页)
畏齐也举天子畏与不畏又见 文公
不如桓公看得晋文公既种种不如桓公然桓公 (第 3b 页)
 复兴卫国忘亡春秋是以不书灭也

郑弃其师
  郑文公
恶高克使之将兵于河上久而不召众散而
 归春秋书郑弃其师若曰郑国有师郑自弃之于高
 克何有哉此春秋之特 …… (第 5a 页)
 桓公固无假于江黄之助离其党与以壮吾犄角之
 势也故次陉之师江黄不与焉
冬十月不雨
 僖公之世不雨者三时春秋每于首月必特书之

 公
不雨自冬徂秋比于僖公稍久然春秋总而书之
 曰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不惟此也不雨之
 后在僖公书曰六 (第 8b 页)
月雨 文公
自八月得雨春秋不书
 其书法不同何也盖天下之事忧念切者朝夕不忘
 忧念不至者因循易怠春秋探僖公忧民之 (第 9a 页)
心故首
 月书不雨以见僖公之不忘 文公
忧民之心不及于
 僖公故春秋总而书之以见 (第 9a 页)
文公
因循而易怠僖公
 既以不雨为忧必以得雨为 (第 9a 页)
文公
忧喜不形于心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