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缘观” 相关资源
編年類
道家類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藏。成声闻行法故也。为菩萨利
根。约无分别等三无性。义立三藏。为成菩
萨行法故也。问经云为诸缘觉说因 缘观
法。即缘觉亦有教。何故不立藏。答依普曜
经。三乘教即立三藏。今依摄论及地持等。
但假教即入声闻藏。故 (第 0014a 页)
根。约无分别等三无性。义立三藏。为成菩
萨行法故也。问经云为诸缘觉说因 缘观
法。即缘觉亦有教。何故不立藏。答依普曜
经。三乘教即立三藏。今依摄论及地持等。
但假教即入声闻藏。故 (第 0014a 页)
十种观因缘
集即为三十。一一门中各有逆顺即成六
十。上来分别但依住地明六十番。对下果
分有一百八十因 缘观 门。所以知然。寻果
分文以三空门分别缘集。据此门下各摄
不同故。经云依空解脱得十空三昧。无生
无愿亦 …… (第 0062b 页)
之名。唯拣邪因
不拣正因。今此观内摄四种因。因缘增上
缘缘缘次第缘。以四缘理为此观体。自此
已下至因 缘观。 并用三性相为顺观体。用
三空门为逆观体。但义别分有此诸观。于
分别性内拣异妄计。三门同上。言所治者 …… (第 0065a 页)
非断。是果因故非常。此义论主削去
外情作逆观说。非顺缘生俗谛门。所以
得知。论主后自属当经云。自生因 缘观 义
如前说。故知也。此约论辨。五三道观者。三
者数。道者通生义。以烦恼业报及通生义
为此观体。三门同 …… (第 0065b 页)
因缘故违现在
身。显其现在非久住世。爱取有体非是坏
相。显他坏增名为坏苦。馀文可知。此依论
辨。八因 缘观 者三门同上。初所治者谓计
单因有力生果。如执自性因能生二十五
谛。此身等因缘生。迷者不了谓自性作。即 …… (第 0066a 页)
初释文如
前。问此相即俗谛。何须第三。更明俗谛。答
此辨俗谛为取过失。二第一义谛释得脱
所以。就彼因 缘观 第一义得脱因缘。此
取依止观中上半门也。世谛观者。世即时
也。谛者时中法实。此合经中后八门半为六
门 (第 0067c 页)
集即为三十。一一门中各有逆顺即成六
十。上来分别但依住地明六十番。对下果
分有一百八十因 缘观 门。所以知然。寻果
分文以三空门分别缘集。据此门下各摄
不同故。经云依空解脱得十空三昧。无生
无愿亦 …… (第 0062b 页)
之名。唯拣邪因
不拣正因。今此观内摄四种因。因缘增上
缘缘缘次第缘。以四缘理为此观体。自此
已下至因 缘观。 并用三性相为顺观体。用
三空门为逆观体。但义别分有此诸观。于
分别性内拣异妄计。三门同上。言所治者 …… (第 0065a 页)
非断。是果因故非常。此义论主削去
外情作逆观说。非顺缘生俗谛门。所以
得知。论主后自属当经云。自生因 缘观 义
如前说。故知也。此约论辨。五三道观者。三
者数。道者通生义。以烦恼业报及通生义
为此观体。三门同 …… (第 0065b 页)
因缘故违现在
身。显其现在非久住世。爱取有体非是坏
相。显他坏增名为坏苦。馀文可知。此依论
辨。八因 缘观 者三门同上。初所治者谓计
单因有力生果。如执自性因能生二十五
谛。此身等因缘生。迷者不了谓自性作。即 …… (第 0066a 页)
初释文如
前。问此相即俗谛。何须第三。更明俗谛。答
此辨俗谛为取过失。二第一义谛释得脱
所以。就彼因 缘观 第一义得脱因缘。此
取依止观中上半门也。世谛观者。世即时
也。谛者时中法实。此合经中后八门半为六
门 (第 0067c 页)
灭。中论云。云何声闻观
十二缘义。乃说常无常。当知常无常见皆是无明。知
无明不起取有。即声闻法中十二 缘观。 法华云。乐独
善寂求自然慧。此慧善寂六十二见。又观刹那空见
既具四谛。此空见心为有为无。既不得无。即 (第 0733c 页)
十二缘义。乃说常无常。当知常无常见皆是无明。知
无明不起取有。即声闻法中十二 缘观。 法华云。乐独
善寂求自然慧。此慧善寂六十二见。又观刹那空见
既具四谛。此空见心为有为无。既不得无。即 (第 0733c 页)
解巳。
此因缘下。判今属事。次引经论所出不同。皆可为境。
璎珞十种者。彼明第十地十种观法。至第六因 缘观
中具列十种。具如第二卷引。
次明观者。通论十禅。总一观法具如后列。若别论者。
一一别出馀禅。不云今 (第 0852c 页)
此因缘下。判今属事。次引经论所出不同。皆可为境。
璎珞十种者。彼明第十地十种观法。至第六因 缘观
中具列十种。具如第二卷引。
次明观者。通论十禅。总一观法具如后列。若别论者。
一一别出馀禅。不云今 (第 0852c 页)
初声闻亦三初标位分科。】
「初五停心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 缘观 五多障众
生念佛观。」
【二初五停下释分二初凡为二初释又二初外凡
分三初五停心三藏教中所明停心七贤 …… (第 0569c 页)
或至十一此皆数息有增减失善巧数息心
则不散易入定故数随止观及还净等具在诸文
此不烦录。
愚痴众生因 缘观 者众生迷倒不了因缘拨无因
果生愚痴心欲治痴心则须观察三世二世一念
因缘具如法界次第列释诸文中说治痴之 …… (第 0570c 页)
复言观于因缘答曰愚痴人者非谓如牛羊等愚
痴是人欲求佛道初心观故生种种邪见如是愚
痴应当观于因缘此因 缘观 与辟支佛观于因缘
其义有异此中但是助道之观支佛乃是正观因
缘又此为治愚痴略观三世因缘支佛利智观逆
顺 (第 0571a 页)
「初五停心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 缘观 五多障众
生念佛观。」
【二初五停下释分二初凡为二初释又二初外凡
分三初五停心三藏教中所明停心七贤 …… (第 0569c 页)
或至十一此皆数息有增减失善巧数息心
则不散易入定故数随止观及还净等具在诸文
此不烦录。
愚痴众生因 缘观 者众生迷倒不了因缘拨无因
果生愚痴心欲治痴心则须观察三世二世一念
因缘具如法界次第列释诸文中说治痴之 …… (第 0570c 页)
复言观于因缘答曰愚痴人者非谓如牛羊等愚
痴是人欲求佛道初心观故生种种邪见如是愚
痴应当观于因缘此因 缘观 与辟支佛观于因缘
其义有异此中但是助道之观支佛乃是正观因
缘又此为治愚痴略观三世因缘支佛利智观逆
顺 (第 0571a 页)
照见缘生相无二,
胜义智光能遍满,
往千亿土化众生。
焰慧难胜现前地,
能断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无 缘观, 还照心空无量境。
远行菩萨初禅王,
住于无相无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万亿土化群生。 (第 0837c 页)
胜义智光能遍满,
往千亿土化众生。
焰慧难胜现前地,
能断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无 缘观, 还照心空无量境。
远行菩萨初禅王,
住于无相无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万亿土化群生。 (第 0837c 页)
法无性。但妄想分别为患
耳。依诸圣教无妄分别。即自證入。然此妄想
虽本无体。由无始来习以成性。要假静 缘观
照自觉。非由他悟。离妄想见。即能渐次进入
佛位。如是修行。是故名为自觉圣智相。
云何名为一乘行相( (第 0470b 页)
耳。依诸圣教无妄分别。即自證入。然此妄想
虽本无体。由无始来习以成性。要假静 缘观
照自觉。非由他悟。离妄想见。即能渐次进入
佛位。如是修行。是故名为自觉圣智相。
云何名为一乘行相( (第 0470b 页)
然此
止观差别。如瑜伽论第十三云。云何止。谓九种住
心。云何观。谓或三事观。或四行观。或六事差别所 缘观。 三事观者。一者相观。二寻求观。三伺察观。四
行观者。谓于诸法中简择行观。极简择行观。遍寻
思行观。遍 (第 0308a 页)
伺察行观。六事差别所 缘观 者。一义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二事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三相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四品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五时
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六道理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显扬第四。亦同瑜伽。解云。
九种住心。二种事观。四种行观。巳如前说。六种事
观。故今释之。故瑜伽论第 (第 0308a 页)
止观差别。如瑜伽论第十三云。云何止。谓九种住
心。云何观。谓或三事观。或四行观。或六事差别所 缘观。 三事观者。一者相观。二寻求观。三伺察观。四
行观者。谓于诸法中简择行观。极简择行观。遍寻
思行观。遍 (第 0308a 页)
伺察行观。六事差别所 缘观 者。一义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二事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三相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四品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五时
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六道理所 (第 0308a 页)
缘观。 显扬第四。亦同瑜伽。解云。
九种住心。二种事观。四种行观。巳如前说。六种事
观。故今释之。故瑜伽论第 (第 0308a 页)
行。
不妄言诚实语。不绮语质直语。不两舌和合
诤讼。不恶口常行软语。不贪不净观。不嗔慈
心观。不痴因 缘观。 皆自修止行也。自他共明
者。自不作十恶名止。劝他不作十恶名行。二
今就下于止行各论因缘二。初标。二夫 (第 0106b 页)
不妄言诚实语。不绮语质直语。不两舌和合
诤讼。不恶口常行软语。不贪不净观。不嗔慈
心观。不痴因 缘观。 皆自修止行也。自他共明
者。自不作十恶名止。劝他不作十恶名行。二
今就下于止行各论因缘二。初标。二夫 (第 0106b 页)
五
百亿华。
一一莲华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一一树叶有
五百亿宝色。
赞曰。此有二严。六地作十二
因 缘观。 厌生死苦树。感七宝树故。思慧风动
树观缘起故。七宝树者七十七智观所引。故
七地纯作真无相观。證法性色 (第 0288a 页)
百亿华。
一一莲华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一一树叶有
五百亿宝色。
赞曰。此有二严。六地作十二
因 缘观。 厌生死苦树。感七宝树故。思慧风动
树观缘起故。七宝树者七十七智观所引。故
七地纯作真无相观。證法性色 (第 0288a 页)
观自在菩[萨-产+(辛/工)]
* 大乐说菩[萨-产+(辛/工)]
* 无 缘观 菩[萨-产+(辛/工)]
* 德矅王菩[萨-产+(辛/工)]
* 超魔见菩[萨-产+(辛/工 …… (第 0132c 页)
工)]
* 三宝尊菩[萨-产+(辛/工)]
* 摩啰大菩[萨-产+(辛/工)]
* 普 缘观 菩[萨-产+(辛/工)]
* 虚空库菩[萨-产+(辛/工)]
* 普智幢菩[萨-产+(辛/工 (第 0136a 页)
* 大乐说菩[萨-产+(辛/工)]
* 无 缘观 菩[萨-产+(辛/工)]
* 德矅王菩[萨-产+(辛/工)]
* 超魔见菩[萨-产+(辛/工 …… (第 0132c 页)
工)]
* 三宝尊菩[萨-产+(辛/工)]
* 摩啰大菩[萨-产+(辛/工)]
* 普 缘观 菩[萨-产+(辛/工)]
* 虚空库菩[萨-产+(辛/工)]
* 普智幢菩[萨-产+(辛/工 (第 0136a 页)
故借帝网以名之。又曰。
大士施化如帝王法网也。
明网菩萨 什曰。明网自说手有网缦放光
明也。
无 缘观 菩萨 什曰。观时不取相故无缘亦
深入观莫见其所缘。
慧积菩萨 什曰。积聚惠也。
宝胜菩萨 什曰。 …… (第 0444b 页)
持世不作意。
观他心故不见也。天台云。方便菩萨不知魔
来。有三意。一未能魔佛二界一如等真故不
知。二 缘观 有出入之间故不知。三未能善恶
齐化心有去取故不知也。
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
应有 (第 0469b 页)
大士施化如帝王法网也。
明网菩萨 什曰。明网自说手有网缦放光
明也。
无 缘观 菩萨 什曰。观时不取相故无缘亦
深入观莫见其所缘。
慧积菩萨 什曰。积聚惠也。
宝胜菩萨 什曰。 …… (第 0444b 页)
持世不作意。
观他心故不见也。天台云。方便菩萨不知魔
来。有三意。一未能魔佛二界一如等真故不
知。二 缘观 有出入之间故不知。三未能善恶
齐化心有去取故不知也。
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
应有 (第 0469b 页)
名无障静虑。旧云。无 缘观。
观无所缘。其义非
也。或无者无障。 (第 1017b 页)
缘观 者定。其义可知。智慧高
峻。名为慧峰。先云慧积。与义便乖。旧经次有
宝胜菩萨。此本无之。
经。天王 (第 1017b 页)
也。或无者无障。 (第 1017b 页)
缘观 者定。其义可知。智慧高
峻。名为慧峰。先云慧积。与义便乖。旧经次有
宝胜菩萨。此本无之。
经。天王 (第 1017b 页)
无量。正观三谛
具足无量诸法之网。网诸烦恼及诸众生。明
网者正观心性。智网光明网诸烦恼及诸众
生。无 缘观 者观于心性。真修体显无缘无念
寂而常观。慧积者观于实相。具智慧聚。宝胜
者正观之宝。胜方便之宝。天王 (第 0580a 页)
具足无量诸法之网。网诸烦恼及诸众生。明
网者正观心性。智网光明网诸烦恼及诸众
生。无 缘观 者观于心性。真修体显无缘无念
寂而常观。慧积者观于实相。具智慧聚。宝胜
者正观之宝。胜方便之宝。天王 (第 0580a 页)
乘来生其国。故大论释般若劝
学中明自有佛土纯是声闻为僧。自有佛土
纯支佛为僧。自有佛土纯菩萨为僧。谛 缘观
心非净佛土者。岂纯声闻来生其国。缘觉菩
萨类可知也。问此经云随诸众生应以何国
入佛智慧。又法华明十方 (第 0591b 页)
学中明自有佛土纯是声闻为僧。自有佛土
纯支佛为僧。自有佛土纯菩萨为僧。谛 缘观
心非净佛土者。岂纯声闻来生其国。缘觉菩
萨类可知也。问此经云随诸众生应以何国
入佛智慧。又法华明十方 (第 0591b 页)
大智度论云。有法对治则有宝性故无有者。
即是贪欲多者教修不净观。瞋恚多者教修
慈心观。愚痴多者教观因 缘观 也。佛说对
治之法药遍施众生为断其恶。故名对治悉
檀也。第四第一义悉檀者。大智论云。明第
一义有二种 …… (第 0502a 页)
经义如玄也。又沮坏也。夫教以陈理理不可
易故教自常矣 如不净观以治贪欲因 缘观
以遣邪见等。理不可易也。若外道失理。施教
即究竟自坏。如杀羊事火求生天等理必不
然也 亦名三昧者。證 (第 0511a 页)
即是贪欲多者教修不净观。瞋恚多者教修
慈心观。愚痴多者教观因 缘观 也。佛说对
治之法药遍施众生为断其恶。故名对治悉
檀也。第四第一义悉檀者。大智论云。明第
一义有二种 …… (第 0502a 页)
经义如玄也。又沮坏也。夫教以陈理理不可
易故教自常矣 如不净观以治贪欲因 缘观
以遣邪见等。理不可易也。若外道失理。施教
即究竟自坏。如杀羊事火求生天等理必不
然也 亦名三昧者。證 (第 0511a 页)
集无和合。名集圣谛。于毕灭
法中。了达一切法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是名灭圣
谛。能知人法俱空。色心俱遣。 缘观 双寂。境智两亡。
能缘所缘二俱不实。无有二相。犹如虚空。作此观
者。名为道圣谛。问。舍利子。能是小乘 (第 0596a 页)
法中。了达一切法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是名灭圣
谛。能知人法俱空。色心俱遣。 缘观 双寂。境智两亡。
能缘所缘二俱不实。无有二相。犹如虚空。作此观
者。名为道圣谛。问。舍利子。能是小乘 (第 0596a 页)
常想。四有苦想。五摄受
想。自无愤勃。不作他怨。亦不随睡眠流注
相续。故于怨害皆能忍受。此于四观。因 缘观
故。亦应思惟。唯识无相真如观等。此论但
说无性。无生忍法无我故。若人无我即是第
二唯法相也。二于忍度 …… (第 0750c 页)
)【乙】道道作
七觉。七行作五善根。正观煖观顶观忍观三
界空世第一法观。八行作四辨观。九行作十
二因 缘观。 十行作三宝观。十回向中。初向
作二谛观。二向作五神通观。三向作四不坏
信观。四向作三有为相空观。五向 …… (第 0760c 页)
以世第一法时少故不说)。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
重缚亦未能断。今说无相教。除其相缚。由十
回向前依因 缘观 作唯识观全不能除相粗
重缚。以彼为因入十回向。四善根前依唯识
观。作无相等观。作无相等观。虽分别缚少 …… (第 0765a 页)
恼
者。依加行说。有三师异。如彼说。初作因缘
观。亦作唯识等观。但总相作。因缘唯识等未
能别作。初因 缘观。 至唯识观。位犹总相。作唯
识等观。方能别观。因缘诸法。胜知劣故。至无
相观位。亦但总相。作无相等观。 (第 0765a 页)
想。自无愤勃。不作他怨。亦不随睡眠流注
相续。故于怨害皆能忍受。此于四观。因 缘观
故。亦应思惟。唯识无相真如观等。此论但
说无性。无生忍法无我故。若人无我即是第
二唯法相也。二于忍度 …… (第 0750c 页)
)【乙】道道作
七觉。七行作五善根。正观煖观顶观忍观三
界空世第一法观。八行作四辨观。九行作十
二因 缘观。 十行作三宝观。十回向中。初向
作二谛观。二向作五神通观。三向作四不坏
信观。四向作三有为相空观。五向 …… (第 0760c 页)
以世第一法时少故不说)。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
重缚亦未能断。今说无相教。除其相缚。由十
回向前依因 缘观 作唯识观全不能除相粗
重缚。以彼为因入十回向。四善根前依唯识
观。作无相等观。作无相等观。虽分别缚少 …… (第 0765a 页)
恼
者。依加行说。有三师异。如彼说。初作因缘
观。亦作唯识等观。但总相作。因缘唯识等未
能别作。初因 缘观。 至唯识观。位犹总相。作唯
识等观。方能别观。因缘诸法。胜知劣故。至无
相观位。亦但总相。作无相等观。 (第 076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