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載記類
政書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藝術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右周三十七世八百六十七年东周君七年

 秦
始皇帝政其先柏翳之后非子封于秦传二十八世至 惠文王
始称王 (第 15a 页)
惠文王
卒武王立武王卒昭襄王立五
十一年灭周又五年卒孝文王立三日卒子楚立是为
庄襄王庄襄王二年庚子灭东周以甲 (第 15a 页)
   敬侯章(十二/年)
成侯种(二十/五年)  肃侯语(二十/四年)  武灵王雍(二十/七年) 惠文王何(三十/五年)
 孝成王丹(二十/一年) 悼襄王偃(九/年)
幽缪王迁(八年为/秦灭)代王嘉(赵亡立于代/七年为秦灭 (第 17a 页)
 (营于林苑中立/金人于宫门)   曲台(已上四宫/并始皇作)
号宫(宣太/后作) 步高(亦名市/丘城)钟宫(鄠东北二/十五里)

阿房(一名阿城惠文王作始皇广之/三百馀里阁道通骊山八十里) 望夷(胡亥/斋所)
步寿(新丰县/步高西)萯阳(鄠西南 惠/文王
作)    云阳(一名林光/一名甘泉)
 (二世作从/广各五里)曲梁(三原黄/白城内)咸阳(即信宫始 (第 2b 页)
 (李献臣云仲/长氏纥也)晁氏曰序称当齐宣王时居稷下学于
 公孙龙龙称之而志叙此书在龙书上颜师古谓文
 尝说齐宣王在龙之前史记云公孙龙客于平原君
 君相 赵惠文王
惠文王元年齐宣没已四十馀岁矣
 则知文非学于龙者也今观其书虽专言刑名然亦
 宗六艺数称仲尼其叛道者盖 (第 2a 页)
  秦蒙武伐齐取河东九县(以夲纪修)


  秦昭王与楚顷襄王会于宛又与 赵惠文王
会于中阳
(以年表世家修)

  周赧王三十一年(秦昭王二十三年魏昭王十二年韩釐王十二年赵惠文王十五 …… (第 6a 页)
  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王二十八年赵惠文王二十年齐襄王五年楚顷襄王二十年燕昭
王三十三年)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赦罪人迁之(以夲纪世家修)

  秦昭王 赵惠文王
会于西河外渑池(以年表世家修)

  赵以蔺相如为上卿(以列传修)

  燕昭王薨子惠王立惠王使骑劫 …… (第 8b 页)
  秦免魏冉相国夺宣太后权以客卿范雎为丞相封应
(以皇极经世修)


  秦华阳君芈戎王弟泾阳君出就封(以范雎穰侯传修)

   赵惠文王
薨子孝成王丹立(以世家修)

  周赧王五十年(秦昭王四十二年赵孝成王丹元年韩桓惠王八年燕武成王七年 (第 14a 页)
(苏氏古史注李兑之言见战国策然战国策载苏秦说赵亦云今奉阳君
捐馆舍与史记同然奉阳君即公子成成事武灵王
惠文王
肃侯之世实未亡也且苏秦死张仪说赵赵
王言先王之时奉阳君蔽欺先王明其未死也今故载李兑之言而削奉阳君捐馆 (第 36b 页)
  解题曰相如奉璧入秦秦王大喜傅以示美人及左
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

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今臣至大王见
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傅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
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 (第 18b 页)
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
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傅舍相如
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亡归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
宾礼于庭(史记正义曰韦昭云九宾则周礼九仪也刘伯庄云九宾者周王之备礼天子临轩

九服同会秦
赵何
得九宾但亦陈设车辂文物耳)馀并见通鉴

  燕求三神山

  解题曰此后世人主求仙之始也按前汉志宋母 (第 19a 页)

正伯侨元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
化依于鬼神之事燕齐海上之方士傅其术不能通
然则怪迂阿䛕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自齐
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
傅在渤海中世主莫不甘心焉燕昭之未破齐厉志

复雠必未溺心于此也今附于克齐之次年

  周赧王三十三年秦伐赵拔两城

  解题曰赵世家前年书秦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
厉为齐遗 赵王
书赵乃辍谢秦不击齐今年又书乐
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而秦怨赵不与已击齐伐赵拔
我两城是时齐地皆入于燕独有莒 …… (第 19b 页)
  解题曰按战国策秦攻赵蔺离石祁拔(战国策苏厉谓周君曰败
韩魏杀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然则蔺离石祁之拔盖白起为将也括苍鲍氏曰蔺及离石属
西河祁属太原)
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而请内焦(括苍鲍氏曰弘农陜
有焦城)
(括苍鲍氏曰东郡有黎即黎阳)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

秦赵背秦不予焦黎牛狐秦王怒令公子缯请地
乃令郑朱对曰夫蔺离石祁之地旷远于赵而近
于大国有先王之明与先臣之力故能有之今寡人
不逮其社稷之不能恤 …… (第 34a 页)
  解题曰是岁秦宣太后薨赵太后齐君王后复见于
史大抵当时诸国皆母后专政也

  赵以田单为将伐燕

  解题曰按战国策 赵王
割济东三城城邑市五十七
与齐求安平君为将攻燕马服君谓平原君曰国奚 (第 42b 页)
 亦嬖出入两君二乱交错咸以灭身   赵灵吴女
赵灵吴女者号孟姚吴广之女赵武灵王之后也初武
灵王娶韩王女为夫人生子章立以为后章为太子王
尝梦见处女鼓瑟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

兮命兮逢天时而生曾莫我嬴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
所梦想见其人吴广闻之乃因后而入其女孟姚甚有
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数年生子何孟姚数微言后有
淫意太子无慈孝之行王乃废后与太子而立孟姚为
惠后以何为王是为 惠文王
武灵王自号主父封章于
代号安阳君四年朝群臣安阳(第 16b 页)
魏二十八年魏庞涓/伐韩齐救韩用膑计夜杀涓于马陵)卫公孙鞅以刑名
之学入秦(八年鞅入秦三十一年/孝公卒 惠文王
诛鞅)郑申不害以黄老之
学入韩(十八年郑贱臣申不害以黄老刑名之学干/昭侯用为相凡十五年终其身溷治兵彊 …… (第 14a 页)
(九年致文武胙孝公/三十五年致胙惠公)致伯(二十六年/致伯孝公)贺即位(三十三/年贺 惠)
(文/王)
以养成彊秦虎狼之暴故末年敢于僣王而无忌惮
(四十四年惠/文始僭称王)诸侯皆从而效之矣(韩魏齐赵/遂皆 (第 15a 页)
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
献马又攻中山中山献四邑以和未几傅国(二十/七年)立子
何为王是为 惠文王
武灵王自号为主父武灵王初以
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年生子何
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是为惠文 …… (第 56a 页)
为代安阳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
礼相章不礼为人忍杀而骄四年 惠文王
朝群臣安阳
君章亦来朝主父见章傫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
心怜之于是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主父及 …… (第 56b 页)
习骑射以制林胡灭中山
大启土宇威加强秦可谓贤君矣及溺于嬖宠欲分国
以王二子卒饿死沙丘佚欲之为败也如此 惠文王

平原君赵胜受韩上党地廉颇将军军长平七年以赵 …… (第 57a 页)
牧死秦伐赵虏迁流
于房陵赵嘉于代自立是为代王(代今/蔚州)秦复伐赵虏嘉
赵祀遂绝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 赵王
迁其母倡也
嬖于悼襄公(幽穆/之父)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
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缪哉秦 (第 57b 页)
  尹文子
班固艺文志名家者流录尹文子其书言大道又言名
分又言仁义礼乐又言法术权势大略则学老氏而杂
申韩也其曰民不畏死由过于刑罚者也刑罚中则民
畏死畏死则知生之可乐知生之可乐故可以死惧之
此有希于老氏者也又有不变之法日等之法理众之
法平准之法此有合于申韩然则其学杂矣其学淆矣
非统乎道者也仲长统为之序以子学于公孙龙按龙

客于平原君赵惠文王时人也齐宣王死下距 赵王

立四十馀年矣则子之先于公孙龙为甚明非学乎此
者也晁氏尝称其宗六艺数称仲尼熟考其书未见所
以称仲尼 (第 4a 页)
 河閒府(三)
︹人物︺︹汉︺毛苌(赵人初鲁有大毛公为诗诂训传于家/至苌治诗尤精是为小毛公以诗授同)
(国贯长卿苌为河閒献王博士是时言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后三家皆废而毛)
(诗乃大行东汉郑众贾逵并传之马融作毛诗注/而郑康成更为之笺苌官至北海太守/按班书)
(言毛公赵人而不言河閒然考河閒一郡在战国/时燕齐赵实兼得之史记 赵惠文王
取齐昔阳为)
(今故城县地又言赵与燕鄚易是今之任邱亦赵/地又班书以董仲舒为广川人而儒林传复云于)
( (第 37a 页)
赵则董仲舒董本广川而亦云赵愈可證河閒之/必有赵地矣至汉文封赵幽王弟遂为 赵王
而别)
(分赵河閒地以封遂弟辟疆是汉初河閒实属赵/国班称苌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不云同郡而云同)
(国正与 (第 37a 页)
古肥子国白狄别种也汉置县属真定国后汉省/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灭肥杜预注下曲阳县)
(西南有肥累城史记 赵王
迁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注正义曰战于肥累之)
(下也括地志肥累故/城在槁城县西七里) (第 4b 页)
贞观十七年仍省入平昌寰宇记在平昌县东北)
(二十/五里)平原故城(在今平原县南古平原邑齐西境/地属 赵赵惠文王
封弟胜为平原)
(君汉置县并立平原郡于此后魏太平真君三年/并入鬲寻复置旧唐书地理志平原故城在今县) (第 8a 页)
亨建)修武亭(在原武县东左传成公十五年/晋人及郑子然盟于修泽注卷)
(县东有修武亭亦名修鱼史记秦本纪 惠文王
后/七年韩赵燕齐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注)
(正义曰修鱼韩邑水经注济水自/荥泽东经荥阳卷县之修武亭 (第 64b 页)
   台(在永宁县北七十里明统志禹治/水至此山独出一台俗名鹿台山)会盟台(在渑/池县)
(西一里相传为秦昭/襄王 赵惠文王
会处)聘台(在嵩县空桑涧之西南/直北为伊尹祠中隔溪)
(流一山平兀如几世/传成汤使者聘尹处)元武馆( (第 18b 页)
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
(房宫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 惠文王
造未成/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馀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馀里关中记阿房殿/在长安西 (第 19a 页)
  思陵故州(今思陵土州治唐书地理志羁縻思陵/州隶邕州都督府土夷考明洪武二十)
(一年土官韦元寿奏请建州以捍边境/从之授知州世袭/本朝仍手旧职)江州故州
(今土江州治土夷考古地名江阳明洪武初土官/黄威庆归附授知州世袭/本朝仍予旧职设流)
(官州判/佐之)石西故州(今明江厅治唐书地理志邕州/都督府有羁縻石西州明统志)
(宋分置下石西州因以此为上石西州通志明洪/武初以土官赵姓者领州事后更 赵何
黄三姓皆)
(绝改设流宫寄治于太平府城天启三年以州僻/小罢正官以府通判兼理州事/本朝雍正七年) (第 15b 页)
 (故强秦不敢/加兵于赵)李牧(赵人为赵将常居代雁门避匈奴/不战者数岁后一战大破匈奴十)
 (馀万骑又大破秦/军以功封武安君)赵胜(赵公子最贤喜待士食客数/千人相 惠文王
及孝成王秦)
 (围赵邯战尽散家之所有以飨士得死士三千人却/秦军号平原君与齐孟尝楚春申魏信陵号四豪) (第 30b 页)
 (吕仙/祠)
陵墓英陵(在清河县东南三十里葬汉章帝子清河孝/王庆庆初立为太子后废为王其子祜是为)
 (安/帝)甘陵冢(汉安帝母甘陵氏葬于清/河县东北角因名甘陵郡) 赵惠文王
(与/孝)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