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載記類
政書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藝術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南流径其城东南注南水南水亦出西山东径文当

 城北又东北径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秦伐赵阏
 与 惠文王
使赵奢攻(一作救/一作敌)之奢纳许历之说破秦
 于阏与谓此也司马彪袁松郡国志并言涅县有阏
 与聚卢谌 (第 40b 页)
二源北水东南
流径其城东南注于南水南水亦出西山东径文当
城北又东北径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秦伐韩阏
惠文王
使赵奢救之奢纳许历之说破秦于阏与 (第 42a 页)
  (开元户九百五十四/) (乡三/)
本汉涅氏县也晋置武乡县地属焉隋开皇十六年于
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县属辽州大业三年改
属并州武德三年改属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属辽州贞
观八年改属箕州先天元年改属仪州

八赋岭在县西南三十里武乡水所出
和顺县(中南至州八十五里/)
  (开元户二千一百二十九/) (乡五/)
本汉沾县地即韩之阏与邑也史记曰秦伐韩阏与
惠文王
使赵奢救之大破秦师即此地也隋开皇十年
于今理置和顺县属并州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以为名
九京山在县西十里 (第 11b 页)
 掩矣此条凡例不必从
征伐例曰僭名号曰称注曰周列国称王今刋本周显
王三十五年书齐魏称王四十四年书秦初称王四十
六年书韩燕称王注曰时诸侯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
肯令国人谓已曰君而赧王十七年下注赵惠文王元

年则赵已称王矣然不书赵称王疑漏也
 赵称王乃臣子之辞不当以惠文为證(赵世家但云/立子何为王)
 (是为 惠文王
亦/不言惠文称王)如考异所云则五国相王在武灵王
 八年而世家于肃侯之卒即称子武灵王立(史记六/国表亦 (第 24b 页)
 法有宜详而不可略者此类是也提要不必从
(戊/戌)四十六年韩燕称王
  考异(据四十四年分注赵武灵王赧王十七年分/注 赵惠文王
则赵亦称王矣然诸国称王皆)
  (书而赵独/不书疑漏) …… (第 12a 页)
 若太王之于狄也狄人所争者土地耳秦之图赵将并
 其君诛之赵虽与秦璧能保其不被兵邪且赵安得
 与太王比太王去邠犹有岐阳惠 (赵惠/文王)
如弃赵将安
 所托足乎夫有远谋者能忍近诟有大德者能忘小
 怨君非太王臣非周召不思所以捍国禦敌徒鳃鳃 …… (第 32b 页)
 以纲目所书为正提要疑漏
(辛/丑)五十五年秦王龁攻赵上党拔之白起代将大破赵
军杀其将赵括坑降卒四十万
  书法(上党书 赵何
予赵之得有上党也赵之祸/自上党始则曷为予之予赵所以恶秦也)
 上党书赵罪赵也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平阳君已 (第 36b 页)
 原本军下无于字今补郸下有下字今删(上书秦围/邯郸无下)
 (字纲目据/分注误书)
(乙/巳)五十九年秦伐韩及 赵王
命诸侯讨之秦遂入寇京
师陷王卒
 原本韩下无及字寇下作王入秦尽献其地归而卒 …… (第 5b 页)
 删(提要无/此五字)
(甲秦庄襄王楚三楚十六燕八赵十/寅九韩二十六魏三十齐十八年)五月秦王楚薨子政


 原本漏楚字今从提要补书
(丙秦王政二楚十八燕十赵二十一/辰韩二十八魏三十二齐二十年) 赵王
丹薨廉颇奔

 原本漏丹字今补
(癸秦九年楚二十五燕十七赵七/亥韩王安元魏五齐二十七年)夏四月秦大 (第 6b 页)
传记简公款甚明/而史记以为惠公则其馀失实者可知也)孝王三年卒
子王喜立四年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 赵王
酒还报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
国君乐间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王
曰吾以五而伐 (第 7a 页)
事当是/赵闻燕乱遥立职为燕王虽使乐池送之竟不能就也)
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楚魏王来过邯郸十四
赵何
攻魏十六年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作诗曰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华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
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 …… (第 15a 页)
子何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
原二十七年五月大朝于东宫传国王子何是为 惠文
王庙见礼毕出临朝肥义为相国并傅王王惠后吴
娃子也武灵王自号为主父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
胡服将士大夫西 …… (第 20a 页)
父得惠后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 惠文王
乃废章而立
之及惠后死爱弛怜故太子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
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 …… (第 23b 页)
既而皆复为王董叔与魏伐宋得河
阳于魏秦取梗阳十二年赵梁将攻齐秦攻魏取安邑
诸侯皆贺赵王往贺三反不得通 赵王
忧之谓左右曰
以秦彊得安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
通此必加兵于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三往不得通 …… (第 24a 页)
中阳十五年燕昭王来见乐毅以
五国兵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淄十六年秦
复与赵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 赵王
书曰足下之贤
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
与国以彊徵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 …… (第 25b 页)
齐至平邑罢城北九门大城二十九年
秦韩相攻而围阏与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
下赐奢号为马服君三十三年 惠文王
卒太子丹立是
为孝成王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王新立太后用
事秦急攻之赵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第 28a 页)
(之言见战国策然战国策载苏秦说赵亦云今奉阳君/捐馆舍与史记同然奉阳君即公子成事武灵王 惠文)
(王
肃侯之世实未亡也且苏秦死张仪说赵赵王言先/王之时奉阳君蔽欺先王明其未死也今故载李兑之)
(言而削奉阳 …… (第 3b 页)
佐之诸侯有不如约者以
五国之兵共伐之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
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 赵王
曰寡人年
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
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 …… (第 6b 页)
太息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秦今主君诏以 赵王

教敬奉社稷以从又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
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有淮颍煮枣
无胥西有 …… (第 8a 页)
奈何毫釐不伐将用
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大王诚能听臣六
国从亲专心并力一意则必无强秦之患故敝邑 赵王
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诏诏之魏王曰寡人不
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 (第 9a 页)
赵王
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 (第 9a 页)
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是故愿大王稍留意
计之齐王曰寡人不敏僻远守海穷道东境之国也未
尝得闻馀教今足下以 赵王
诏诏之敬以国从乃西南
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大下之贤主也西有
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 …… (第 10b 页)
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
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
此两策者相去远矣二者大王何居焉故敝邑 赵王
使
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
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
也而韩魏 …… (第 12a 页)
旌而无所终薄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
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秦为
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 赵王
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
侯各发使送之甚众拟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
使人郊劳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 (第 12b 页)
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四十六      宋 苏辙 撰
  平原君列传第二十三
平原君赵胜者赵武灵王子而 惠文王
弟也诸子中胜
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数千人相 (第 1a 页)
惠文王
及孝成王三
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胜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
盘散行汲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门曰 (第 1a 页)
无忌数往请之朱亥故不复谢无忌怪之安釐王二十
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无忌姊为
惠文王
弟平原君夫人数遗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
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 …… (第 3a 页)
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
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无忌
于界平原君负韊矢先引 赵王
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
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无忌与
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魏王怒无忌之 (第 5b 页)
  乐毅列传第二十七
乐毅其先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封以灵寿羊
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
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
武灵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
而齐大败燕将报之患国小僻远力不能致于是屈身

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
王以客礼待之毅辞让遂委质为臣昭王以为亚卿当
是时齐涽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
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
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涽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昭王问伐齐之事毅对曰齐
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
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毅约 赵惠文王
别使连楚魏令 …… (第 1b 页)
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涽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
燕伐齐毅还报昭王悉起兵使毅为上将军 赵惠文王
以相国印授毅毅于是并护赵楚魏韩燕之兵以伐齐
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独追至于临菑涽王之
败济西亡走保 (第 2a 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八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
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
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
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 赵王
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第 1a 页)
赵王
与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第 1a 页)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
有罪窃计欲亡走燕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
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
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
幸于 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
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请罪则幸脱矣臣从其计 …… (第 1b 页)
在秦均
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
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
归赵 赵王
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华台
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 …… (第 2a 页)
使人发书至赵赵王悉召
群臣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
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 赵王
乃斋
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
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
以戏弄 …… (第 2b 页)
请召有司案图指
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
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恐不敢不献 (第 3a 页)
赵王
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
戒五日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
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 …… (第 3a 页)
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
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 赵王
以为贤
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
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
杀二 (第 4a 页)
万人秦王使使者告 赵王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
外黾池 (第 4a 页)
赵王
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
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 …… (第 4a 页)
山上者胜后至者败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
争山不得上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
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
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
国尉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后四年 (第 7b 页)
赵惠文王

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拒长平时奢已死而蔺
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第 7b 页)
 
右赵钱 洪遵曰余谓春秋之时下迨战国以铸泉立
币各擅其利惟齐志见之管子故暴白后世诸国无所
稽考遂致淟汨不傅耳

 
 
右秦钱  惠文王
初行
 
 
右秦半两钱 傅瓒曰钱之形质如周钱唯文异耳
顾烜曰秦始皇铸重十二铢 敦素曰尝得此钱径寸 (第 4b 页)
 妻取而审视随以汗衫蔽面大哭良久挥手别去至

 雍取衫视之泪痕皆血也 赵生名何
苏人皆傅其事
 (灵异/记)
 
 
 
 
 
  (第 9a 页)

下赵上客从赵来(上客/尊客)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
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料/数) 赵何
时亡 …… (第 10a 页)
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
(武安君李牧也赵若/用之为将可期而亡) 赵王
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 (第 10b 页)
赵王(曲/邪)
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
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必谗/杀武安也)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
(人 (第 10b 页)
急也且不听公言也是事而不成魏冉固
德公矣
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 赵王
曰今无约而攻齐齐必
雠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地于齐赵有河北齐有河东 …… (第 2b 页)
秦而请内焦
(一作/应)黎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赵赵背秦不予焦
(一作/应)黎牛狐秦王怒令公子缯请地 赵王
乃令郑朱对
曰夫蔺离石祁之地旷远于赵而近于大国有先王之 (第 3a 页)
 言事有便宜容臣专行许之

驾至涿州
  赵何
献顿食凡二千舆上令分赐
九月二十九日驾至易州翼日至沧景
 中山守郑之卲来迎驾
十月一日驾幸中山府舍 (第 15a 页)
安以家财给其费后周武帝保
定中改关城为通洛防以备齐寇有缺门山金谷水
畿渑池县有古东西俱利二城秦昭王与 赵惠文王

会渑池蔺相如劫秦王令为赵兵鼓缶处盖云秦赵(原/阙)
利也汉晋属弘农郡元魏置渑池郡后周及随属河南 (第 12a 页)
 平原君谓平阳君章 秦攻赵于长平章
 秦攻赵平原君使人章秦赵战于长平章
 秦围赵之邯郸章  说张相国章
 郑同北见 赵王
章  建信君贵于赵章
 卫灵公章     或谓建信君章
 苦城常谓建信章  希写见建信章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