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国子监石本兰亭跋书至右军入圣右军书至兰亭而变化无方后人评品
以定武本为最欧阳率更所临也流传有玉有石有棠
梨版字有阔行有斲损有肥有瘦有始肥终瘦各本不
同相传石晋广运中契丹辇归弃之中道而荣次新言
宋定国使金云在中京中京辽之南京金海陵改为中

都即燕京也吾乡沈先辈虎臣撰野获编云万历乙酉
丙戌间北雍治地得禊帖行款肥瘦与定武本略同识
者疑是广运所弃石时长洲韩公存良官国子祭酒拓
数百本遗友朋合之次新所述或即薛氏摹勒未可定

   姜氏兰亭二本跋
右禊帖二 石藏
姜编修西溟家皆瘦本也世之论禊帖
者必准于定武审其谱系等差之洪景卢有云碑刻不 (第 8b 页)
学士中大夫知成都军府事胡宗愈序
  大雅堂石刻杜诗记     黄庭坚
余常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刻 石藏
蜀中丹陵
杨素翁英伟人也有侠气好文喜事粲然向余请从事 (第 62a 页)
声难工松柏已长宿草丰
先生马鬣犹未封岁周星纪加四冬执笔为铭辞载攻
绪言皎皎悲填胸人生有情无终穷劖文珉 石藏
幽宫 (第 19a 页)
有场屋之雅致书具状求文刻 石藏
墓中且曰唐昔葬
父未有志愿并书之于是父丧且二十二年矣无所稽
其行实而独记曰姚氏有讳钦者钦生永谦永谦生 (第 17a 页)
  王秋涧神道碑跋

文定神道碑为其子公孺所自述附见秋涧大全文集
而石刻已不存矣明宏治辛亥华容王府君俨守卫辉
拜于墓次慨然兴前哲之慕重为勒石而复其祠清其
地穹碑焕然呜呼羊叔子自佳耳亦何豫人事今世之
长民者安得古道如斯乎三复华容题后不禁怃然
  万氏永思堂石刻跋
是乃四忠家法所见不徒手泽也吾乡世家莫享遐祚
于万氏四百年来未替 石藏
于季野先生家季野身后
其子不能守今归于董氏
  明宗室青阳子消寒九九图跋 (第 13b 页)
域市估乃西城牙侩所定难以覆实如令某
回付当以其物还之遂召贾人付以元中宝石贾人特丞相缪
谓非故物公曰宝 石藏
内库宫禁中谁易之者贾人语乃塞公
还自上京移疾径去天历元年
文宗至自江陵遣使趣召入见于 明仁殿复拜侍御 (第 11b 页)
以/药死贬所)此可以为诫者也(严曰后山诗话云退之/为李干志叙当世名贵)
(服金石药欲生而死者数辈著之 石藏
之地下此特为/一世诫耶而竟药死故白傅云退之服硫黄一病竟不)
(痊是/也)蕲不死乃速得死谓之智可不可也 (第 15a 页)
  三百六十一册宝训十二册宪宗纯皇帝实录一
  部二百九十二册宝训十册与藏在内府每帝又
  各有一部而已此外别无他本夫既无金 石藏

  之具又无名山藏副之制臣愚过虑欲乞朝廷于
  文渊阁近便去处别建重楼一所不用木植专用
  砖石 (第 47a 页)
 成公赋诗二篇其一卒章云霓裳时事非吾事且学
 熏酣石上眠自尔寝疾以六月二十五日薨此诗遂
 为绝笔既而神庙遣使特为 石藏
以葬始悟石上眠 (第 9b 页)
 张藉云为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也又为李千志叙
 当世名贵服金石药欲生而死者数辈著之 石藏

 地下岂为一世戒邪而竟以药死故白乐天云退之 (第 8a 页)
为君志余因书所闻而铭之曰
斯民惫矣其生危孰职抚是颠则持邑有魁艾敦爱慈
积而能散众所饴遗休逮后理不疑刻 石藏
幽视来兹
  继室张宜人权厝铭(并序)
宜人十七岁而归余三十一岁而没上事姑中接娣姒
下抚诸子婢仆无以 (第 27b 页)
可憾
然其平生始终惟谦知之为详也非谦铭之而致有遗
德不亦尤可憾哉乃敢不愧芜陋以谦所知次第书之
俾铭刻 石藏
诸墓铭曰
德蕴厥躬若玉在璞才充于用若鐌之削不殚民力趋
者自乐循良岂弟恤乎民瘼辞荣引年制行之卓允矣
(第 9b 页)
   处州路学归田记

凡学田始皆官给岁籍赋租以供春秋时祀师生饩廪
其疆理步亩载之户曹之版明且悉也然自五十年来
缁白殊流统属角立挟邪饰伪之徒骋其私智谓学田
无适主吾可以冒没而攫取之或钻 石藏
土中或逑赂
窜乡籍藉为口实从其所司移文州县往往符牒未及
下而敚攘已蜂起讼理虽勤卒以卮言 (第 33b 页)
  兰亭序自褚河南临本出一往奔放虽姿态横逸而右
军古穆渊雅之气逝其远矣定武本之见重后世有以
也夫(其一)

  定武石刻自南宋时已称难得近有 石藏
东阳何氏云
是定武原刻流传有自谛观之遒丽有馀俊逸不足与
向芗林本伯仲松雪云兰亭当宋未渡南时士大夫往 (第 17b 页)
金石药欲生而死者数辈著之 石藏
之地下岂为一世
戒耶而竟以药死故白傅云退之服硫黄一病竟不痊

荆公诗云力去陈言誇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第 4a 页)
   送府史窦彦立迁奉元
蔼蔼府中英夫谁可屈指窦君长安人众论共推美气
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一朝
过我辞试问其所以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简书迫

程期信宿不容止门当道途旁所幸还乡里闻之心惘
然别绪纷莫理一杯送归鞯一言赠吾子人生重名节
不义深可耻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去去宜勉旃好
音行洗耳
   次德衡弟韵五首
古道不可作转觉浇风长人心所去就但与时炎凉燕 石藏
十袭连城遗路傍汝贤乃迂阔汝直成狂徉世味
鼎一脔人争染指尝伊我澹无虑箪瓢身世忘处污奚 (第 7b 页)
    下棺
主人及诸丈夫立于墓东西向主妇及诸妇人立于墓
西幄内东向皆北上(新/修)以服之重轻及尊卑长幼为叙
立哭舆夫束棺乃窆诸子辍哭视窆既窆掌事者置上
服铭旌于柩上勿以金玉珍玩入圹中为亡者之累主
人赠用制币玄纁束置柩旁再拜稽颡在位者皆哭尽
(既夕礼注丈八尺曰制二制合之束十制五合疏玄/纁之率玄居三纁居二或家贫不能备玄纁束则随)
(家所有之帛为赠/币虽一制可也)匠以塼塞圹门在位者皆还次(温公/书仪)

掌事者设志石于圹中(新/修)
 按仪礼既夕礼乃窆藏器于旁加见藏苞筲于旁温
 公书仪掌事者设志 石藏
明器下帐苞筲醯醢酒于
 便房以版塞其门今南方土虚若于圹中穿便房则
 圹中太宽恐有摧覆之患故不穿便房但 (第 23a 页)
戌疾卒于家用浮屠氏法火化越丁未之
冬以其骨卜葬于大澞之原生二男长曰永年次曰化
鹏孙男五人孤化鹏泣血刻 石藏
诸墓等语用言石面
背四旁皆滑泽似尝被水冲激淘汰之状予因记往年 (第 14a 页)
 (咸淳临安志淳熙四年建石经阁遂新两学议者以/庙中诸贤旧像无福厚气象遂令改塑其旧像迁于)
 (首善阁李龙眠有孔门弟/子画像刻于 石藏
石经阁)
峄雨凫云天际昏谁从配食忆鱼门七篇幸不亡金镜
敇付东朝细讨论
 (朝野杂记兖州邹县有孟子庙政 (第 11b 页)
 (挥麈后录高宗谕宰臣云王某所进兵制甚/佳朕连夕观为目痛赐其书名曰枢庭备检)
玉辇当年幸翠岑亲书小字是泥金紫驼尼里樗蒲锦

贝叶传来尽梵音
 (湖山胜槩高宗尝幸荐福寺吴太后手书金刚经有/杨太后跋及高宗御书心经并刻 石藏
下天竺灵山)
 (塔下内齐东野语思陵妙悟八法访求法书名画故/绍兴 府所藏不减宣和其装褾裁制各有紫驼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