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四書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載記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太清部
无名之验也定四年大会于召陵侵楚据左氏本谋伐
楚以 荀寅
之言而止足明不称罪致讨但侵掠而已又
自成公以前书侵者凡四十戎狄居其半即是戎狄侵
掠无名之验所谓无名行 (第 181b 页)
 乎吴楚今也齐景有抑晋代兴之志卫宋鲁郑之君
 无非攘臂以从齐者也盖晋执行人叔孙婼与邾大
 夫坐而失我执宋乐祁犁而失宋涉佗成何诟卫而
 失卫 荀寅
辞蔡而失蔡假羽旄于郑而失郑是以齐
 得以尽收诸侯郑则与齐盟于咸会于安甫矣卫则
 与齐盟于沙次于五氏矣 (第 35a 页)
 夏于召陵侵楚

 左传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
 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
 服弃盟取怨无 …… (第 11a 页)
 氏之言各有其意使晋为盟主并心合德则必书曰
 同盟于皋鼬不以公及矣会十八国之诸侯其力尚
 可以有为而君臣好货晋人假羽旄于郑 荀寅
求货
 于蔡伐楚之事非其所欲而鲁定公以自立故假会 …… (第 14a 页)
 左传为沈故围蔡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召陵之役 荀寅
以求货不遂怒蔡故以无损于楚而
 失中山为虑今蔡围不救而鲜虞是伐酬其言也然
 二年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 …… (第 17b 页)
 月或即在本月皆书至然此时公位危凡出皆书至

 也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公会晋师于瓦
公至自瓦
 左氏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晋师来
 救何以不书书会晋师则来救不必书省文也
 今卫辉府胙城县东北有瓦亭 (第 30b 页)
 今兖州府定陶县界有蛇丘城在宁阳县北
大蒐于比蒲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卫比伐曹曹不叛晋故也
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邯郸午 荀寅
之甥 (第 25b 页)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赵鞅以不
 速归卫贡疑午有二心而杀之专利擅杀罪不容诛 …… (第 25b 页)
 晋阳为鞅私邑欲以卫贡五百家寘诸晋阳为私据
 自封之计今又逃归于此安得不以叛书
 赵今平阳府赵城县晋阳今太原
晋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左传荀跞言于晋侯曰始祸者死今三臣始祸而独
 逐鞅刑已不均矣请皆逐之冬十一月荀跞 (第 26a 页)
奉公命

 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氏遂伐公二子败奔朝歌
 季氏曰 荀寅
吴之子是为 (第 26b 页)
中行文子
吉射士鞅之子
 是为范昭子荀氏本封于荀郑渔仲曰荀邑在绛州
 正平县唐绛州治也士氏本居于范郑渔仲曰其地 …… (第 26b 页)
 非逼取而自服者春秋恒不书耳则朝歌者公邑也
 胡康侯以为二子所食之私邑则非矣朝歌远晋不
 能为乱特欲自保耳非若晋阳之可以为国患也
  荀寅
下公有及字
晋赵鞅归于晋
 赵子常曰鞅叛而言归韩魏请而复之也韩魏恶荀
 范而善鞅故复鞅使同敌荀范也胡 …… (第 27a 页)
 午不归卫贡固非有罪矣赵稷涉宾以邯郸叛不可
 不围也而不肯始祸以辞董安于之备又不可不谓
 束身听命也若 荀寅
士吉射以私怨仇赵氏可耳其
 伐公何为伐公是乱臣贼子诛不待教者也春秋以
 君臣之义不可差池故书赵鞅叛与 …… (第 28a 页)
 鞅有归道也且入难归易入邑归国入有奉归无奉
 三者鞅有是乎即非春秋赦鞅亦不得不言归矣
 晋六卿二荀氏 荀寅
中行氏也荀跞知氏也士吉氏
 即范氏也荀士二家自此亡知氏春秋后亡故止韩
 赵魏三家分晋
薛弑其君比 (第 28b 页)
 季孙已卒二氏恐邾生心故复围之明德廷善谓季
 氏欲并收二家之说故围邾责其背句绎之盟太曲
 矣
 左传冬十月晋赵鞅围朝歌 荀寅
奔邯郸 …… (第 14b 页)
 昭之不幸而为之数见于经也使昭公出于晋悼之
 世其功烈当何如哉
葬滕顷公
 左传秋七月齐卫救范氏九月赵鞅围邯郸 荀寅

 鲜虞十二月国夏伐晋会鲜虞 (第 19a 页)
荀寅
于柏人
辛亥○敬王三十年 …… (第 19a 页)
 王贯道曰齐方挟诸侯以伐晋而宋人伐曹执小邾

 子欲争伯也故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左传春晋围柏人 荀寅
士吉射奔齐夏赵鞅伐卫范
 氏之故也遂围中牟
 是时齐与晋争伯而中国诸侯坚于党齐者卫郑耳
  (第 20a 页)
荀寅
士吉射乃赵鞅之仇卫故庇之鞅度齐兵力强
 盛未可与争寅射附卫未可猝动于是计纳蒯聩以
 为卫主是将制其心 …… (第 20a 页)
 左传治范氏之乱也

 杜元凯曰四年鲜虞纳 荀寅
于柏人故
吴伐陈
 左传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怀公逄滑曰晋盟主也以
 晋辞吴若何陈侯从之及夫差克越乃修先君 (第 23a 页)
卫宋以致于吴至十三年有黄池之会而吴兴
定元年宋仲几之执差无过举四年刘文公合十八国
诸侯会于召陵可以伐 楚荀寅
求货勿得乃辞蔡侯又
假羽旄于郑六年范献子又以杨楯故执宋行人乐祁
黎诸侯于是叛晋七年齐郑之盟于咸齐郑叛 …… (第 14b 页)
与齐合矣九年秋齐卫次于五氏伐晋夷仪十年春
赵鞅帅师围卫报之十三年春齐卫垂葭之次使师伐
晋也于是晋赵鞅 荀寅
士吉射叛而内难作赵鞅以有
援得归荀范入朝歌以叛此后诸国惟乱臣是助晋亦
奔走应之定公末哀公时惟作此一斗 …… (第 15a 页)
氏也哀元年秋齐卫伐晋救范氏也
二年赵鞅与郑战以齐助范氏粟而郑子姚送之也五
年赵鞅伐卫为范氏也先是四年 荀寅
奔鲜虞六年赵
鞅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盖于是 (第 15b 页)
荀寅
士吉射奔齐而
其乱始息七年晋魏曼多侵卫以卫未服故说者为纳
蒯聩故借名报怨是矣齐悼公虽卒荀范在齐赵鞅安 …… (第 15b 页)
罕达取宋师于岩始乃一报之
然已疲矣
定公二年楚人伐吴四年蔡侯患楚请师于晋晋合诸
侯谋伐楚天子之老在焉 荀寅
求货勿得乃辞蔡侯已 (第 20a 页)
 (年十七年日食有意如专恣许弑君买之应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日食有子朝篡夺周分为二天下两主)
 (之应二十四年日食有意如逐君吴弑僚之应定十/二年日食有薛弑君比 晋荀寅
士吉射叛之应十五)
 (年日食有盗杀蔡侯/齐陈乞弑君之应)或政权在臣下(宣十七年日食/有四国大夫败) (第 42a 页)
 (讥之况纳叛臣而据地以逼其君乎书伐书复/入而不言纳见鱼石之复入由楚郑之伐也)其言
 复入者已绝而复入恶之甚者宋鱼石晋栾盈是矣
 (通旨孙林父宋辰赵鞅 荀寅
皆据外邑以自保故书/叛鱼石栾盈将以乱国故书复入孙氏曰此楚郑间)
 (晋之变伐宋取彭城与鱼石守之以逼宋 (第 58a 页)
孟曰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毋争/先乃先楚人书先晋晋有信也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
(于蒙门之外 晋荀寅
遂如/楚涖盟楚薳罢如晋涖盟)
 此一地也曷为再言宋(据鸡泽盟袁侨溴梁/大夫盟不再书地)书之重 (第 5a 页)
 (焉用/之)然则晋人喜怒皆以利发其劝沮(在吕/反)皆以利

 行违道甚矣故平丘之会深加贬斥自是而后诸侯
 不合二十馀年至于召陵又以贿败(定四 荀寅
求货/于蔡侯弗得乃)
 (辞蔡/侯)十有八国之诸侯而书侵楚以讥之于是晋日
 益衰外携(离也齐/郑鲁卫 (第 19a 页)
)内叛(赵鞅 荀寅/
士吉射)不复(扶又/反)振矣利
 之能败人国家乃如此春秋之深戒也(陈氏曰大夫/不致必见执)
 (也而 …… (第 19a 页)
 之华向奔陈至是入于南里以叛凡书叛有入于戚
 者而不言卫(襄二十六/年孙林父)有入于朝(如/字)歌者而不言晋
 (定十三年 荀/寅
士吉射)有入于萧者而不言宋(定十一年宋公/弟辰仲佗石彄)
 (公子/地)此独称宋南里何也戚与朝歌及萧 (第 43b 页)
 守(守又反祭义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而大夫专邑是谓叛君(凡据土/背君曰)
 (叛如卫孙林父晋赵/鞅 荀寅
士吉射之类)曰居于郓其为防也至矣(啖氏/曰王)
 (者至尊虽在外皆曰居诸侯奔在境内亦曰居皆言/犹居其 (第 35a 页)
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蔡侯如晋以)
(其子元与其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楚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弗得言)
(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 …… (第 13a 页)
 元老在焉(杜氏曰刘文/公王官伯也)若能暴(蒲卜/反)明其罪恭行天
 讨庶几哉王者之师齐桓晋文之功褊矣(据齐桓伐/楚晋文战)
 (楚皆未尝/请命于周) 荀寅
者求货于蔡侯弗得遂辞蔡人晋
 由是失诸侯无功而还(音/旋)书曰侵楚陋之也(杜氏曰/入楚境)
 (故书 …… (第 13b 页)
 (率诸侯为蔡伐楚正也反以不得货而止故经以无/名讥之襄陵许氏曰梁丘据说锦币而昭公不复囊)
 (瓦志于佩裘使蔡侯自绝晋士鞅以赂罢扈之盟 荀/寅
求货沮召陵之谋故正胜于明时而赂流于衰世)
 (此晋霸之所以衰而吴所以横行于上国也永嘉吕/氏曰召陵之会 …… (第 14a 页)
被兵则伐多而侵少盖鲁自/中世衰矣而欲与齐搆怨以侵易伐其能久乎)公会晋
(定/)师于瓦(左传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 (第 31a 页)
中行文子
皆执雁杜氏)
(曰将来救鲁公逆会之救不书齐师已去瓦卫地/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张氏曰今滑州白马县)
 按 (第 31a 页)
氏晋士鞅 荀寅
救鲁则其书公会晋师何也春
 秋大法虽师次于君而与大夫敌至用大众则君与
 大夫皆以师为重而不敢轻也(庄 …… (第 31a 页)
 (也鞅之战公会晋师于上鄍不书讳之也四卿并将/而以禽郑自师逆公三家之张成于此矣故讳之也)
 (于是齐师伐我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勿/讳可也刘氏曰晋人兴师救鲁春秋不以救书何哉) (第 31b 页)
 家吾舍(如字/置也)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皆不可赵
 孟怒遂杀午围邯郸(午子稷及其家臣涉宾以邯/郸叛上军司马籍秦围之)
  荀寅
(第 17a 页)
荀寅
士吉射(食亦反/后同)之姻也而相与睦遂
 伐赵氏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赵鞅之入拒范中行(户/郎)
 (反 …… (第 17a 页)
 (鼠忌器之义故圣人直名曰叛以著其不由君命而/专土兴兵之罪陈氏曰鞅非始祸曷为皆以叛书之)
 (春秋之季家有藏甲都邑皆百雉之城矣鞅/必奔晋阳寅吉射必奔朝歌则是皆叛也)
冬晋(定/) 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 (第 17b 页)
(荀寅
下公有及字/朝如字杜氏曰朝) (第 17b 页)
(歌属汲郡张氏曰晋地卫州卫县西有朝歌城南有牧/野愚按朝歌卫之旧都卫徙楚丘朝歌后属晋今卫辉)
(路新/乡县)
 按左氏知(音/智)(荀/跞)韩简(起孙/不信)魏襄子(舒孙/曼多) 荀寅

 吉射相恶(如字又/乌路反)将逐荀范(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
 (父嬖于知文子 (第 18a 页)
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 中行文子/
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 (第 18a 页)
荀寅)
 (
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
 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不 …… (第 18a 页)
 皆逐之遂奉公以伐二子二子败奔朝歌(哀三年赵/鞅围朝歌)

 (师于其南 荀寅
伐其郛使其徒自北门入已犯师而/出奔邯郸四年赵鞅围邯郸邯郸降赵稷奔临齐弦)
 (施逆之遂堕临国夏伐晋取 (第 18b 页)
邢任栾鄗逆时阴人盂/壶口会鲜虞纳 荀寅
于柏人五年春晋围柏人寅吉)
 (射奔/齐)晋主夏盟威服天下及大夫专政贿赂公行内
 外离析示威平丘而齐 …… (第 18b 页)
 (一/)会于夹谷(定/十)歃于黄(定十/二)而鲁叛诸侯叛于外大
 夫叛于内故奔于晋阳而赵鞅叛入于朝歌而 荀寅
 
与士吉射叛以晋国之大天下莫强焉邦分崩而不 (第 18b 页)
虽)
(城邑不/复志矣)○晋(定/)赵鞅帅师伐鲜虞(左传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杜氏曰四)
(年鲜虞纳 荀寅
于柏人薛氏曰昭十二年楚人伐徐之/岁楚虔方炽而书晋伐鲜虞十五年楚寇少安不能辑)
(睦中夏而荀吴伐之定四 (第 22a 页)
 罪而诛之而徒为盗贼之行以行侵焉诸侯之伐固
 如是耶春秋直书其事而非之之义自见矣左氏曰
 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寅
求货
 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
 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即鲜/虞)不 …… (第 12b 页)
 假羽旄于郑明日或旆以会晋于是乎失诸侯愚谓

 晋为伯主以王命率天下诸侯而伐楚乃 荀寅
以蔡
 货之故不能直己以声大义但行侵而还此功之所
 以不能成也○胡氏曰按左氏传书伐而经书侵楚
 者楚 …… (第 13a 页)
 年而后遣蔡侯既归请师于晋晋人请命于周大合
 诸侯天子之元老在焉若能暴明其罪恭行天讨庶
 几哉王者之师齐桓晋文之功立矣有 荀寅
者求货
 于蔡侯弗得遂辞蔡人晋由是失诸侯无功而还书 (第 13a 页)
 见矣
公会晋师于瓦

 正传曰瓦卫地书公会晋师于瓦善会也或曰晋师
 其君不来而公与其大夫会得为善乎据左氏晋士
 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
 子 (第 3a 页)
中行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愚谓夫义何常
 之有夫晋之师虽其君不亲行而遣三大夫以师来
 救鲁之见侵于齐且三大夫 …… (第 3a 页)
 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
 (午之/子)涉宾以邯郸叛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
 邯郸午 荀寅
之甥也 (第 29a 页)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
 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
 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 …… (第 29a 页)
 故直书入于晋阳以叛

晋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正传曰朝歌晋属邑书 (第 30a 页)
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讨无上之罪也左氏曰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
 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即荀 (第 30a 页)
跞)文子欲以为
 卿韩简子与 中行文子(即荀/寅)
相恶魏襄子(名曼/多)亦与
 范昭子(即吉/射)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
 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 (第 30a 页)
 讨无上之罪也左氏曰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
 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即荀/跞)文子欲以为
 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即 荀/寅)
相恶魏襄子(名曼/多)亦与
 范昭子(即吉/射)相恶故五子谋将逐 (第 30a 页)
荀寅
而以梁婴父
 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
 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 …… (第 30a 页)
 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
 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
 子败从而伐之丁未 荀寅
士吉射奔朝歌愚谓臣叛
 之间不能以发者也二子擅伐赵鞅而逐之则背君
 无上矣又奔朝歌是背君无上之大者也 (第 30b 页)
故春秋书

 以罪之胡氏曰按左氏知文韩简魏襄子与 荀寅

 吉射相恶将逐范荀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
 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不均矣请皆
 逐之遂 …… (第 31a 页)
 于外大夫叛于内故奔于晋阳而赵鞅叛入于朝歌

 而 荀寅
与士吉射叛以晋国之大天下莫强焉邦分
 崩而不能守也春秋于晋事或略而不序或贱而称
 人或书侵以陋之责亦 …… (第 31b 页)
 见其效也故臧哀伯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
 德宠赂章也晋卿始祸缘卫贡也乐祁见执献扬楯
 也蔡侯从吴 荀寅
货也昭公弗纳范鞅赂也而晋室
 自是不复能主盟矣故为国以义不以利春秋之大
 法在焉见诸行事亦可谓深切著 (第 31b 页)
 正传曰书晋赵鞅帅师伐卫善讨党叛也卫助范氏
 以叛是党臣叛君负罪大矣赵鞅讨而伐之忠于晋
 正矣故春秋书而善之左氏曰春晋围柏人 荀寅

 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范氏/家臣)言诸昭
 子(即士/吉射)使为柏人昭子曰夫非而雠乎 …… (第 22b 页)
 正传曰鲜虞即中山之狄书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善
 诛党叛也左氏曰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杜氏
 曰晋伐鲜虞纳 荀寅
于柏人愚按四年鲜虞 (第 25a 页)
荀寅
 
于柏人则固党叛者也晋鞅伐之有名矣宜春秋善
 之 (第 25a 页)
弃亦为稷
(弃周之始祖能播百谷汤/既胜夏废柱而以弃代之)自商以来祀之(传言蔡墨/之博物)
冬晋赵鞅 荀寅
帅师城汝滨(赵鞅赵武孙也 (第 5b 页)
荀寅
中行/荀吴之子汝滨晋所取陆)
(浑/地)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令晋国各出功名共鼓/石为铁计令一鼓而 …… (第 5b 页)
铸鼎之役○与音预)然不得已若德可以
(杜铸刑鼎本非赵鞅意不得已而从之若能修德/可以免祸为定十三年 荀寅
士吉射入朝歌以叛)
(己/丑)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释不朝/正子庙)○夏六月庚
辰晋侯去疾卒(杜 (第 6b 页)
春正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杜文/公王)
(官伯也晋人假王命以讨楚之/久留蔡侯故曰文公合诸侯)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林 (第 10b 页)
荀)
(寅
荀吴/之子)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 (第 10b 页)
晋师于/上陨不书讳之也四卿并将而以禽郑自师逆公三家)
(之张成于此矣故讳之也于是齐师伐我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勿讳可也)公至自
(无/传)○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杜无传四年盟皋鼬林/怀公卒子闵公 …… (第 10a 页)
(欲自比/侨如)○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杜报上/二侵)晋士鞅
赵鞅 荀寅
救我(杜救不书齐师/已去未入竟)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
执羔赵简子 (第 12b 页)
中行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杜献子/士鞅也)
(简子赵鞅也 (第 12b 页)
中行文子
(第 12b 页)
荀寅
也礼卿执羔大夫执雁鲁/则同之今始知执羔之尊也卿不书礼不敌公史略之)
(○行户/郎反)○晋师将盟卫侯于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