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四書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載記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太清部
荀寅
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
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
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 …… (第 8b 页)
卫孔圉帅师伐鲜虞(无/传)
传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时蔡/为楚)
(拘辱请/伐于晋)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
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
起中山不服(鲜/虞)弃盟 …… (第 10b 页)
建)明日或旆以会晋于是乎失诸侯
  刘敞曰晋与诸侯十有八国之众会于召陵以侵
  楚天子使大夫临之甚矣 晋荀寅
求货于蔡蔡人
  弗与既而辞诸侯会于皋鼬亦无事焉晋是以失
  诸侯中国遂大乱吴入郢自皋鼬之盟始也
(第 11a 页)
五年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传五年冬晋士鞅围鲜虞报观虎之败也
经六年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传见/宋)
经七年秋齐侯(景/公)郑伯(献/公)盟于咸(叛晋/而盟)
经八年秋七月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传见/郑卫)
经十年夏晋赵鞅帅师围卫(传见/卫)
经十有三年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 晋荀寅
士吉
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
传十三年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 …… (第 11b 页)
人曰吾
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午/子)涉宾
以邯郸叛 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
之甥 (第 12a 页)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 …… (第 12a 页)
(范氏/侧室)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
嬖于知文子(荀/跞)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不/信) 中行文子
(荀/寅)
相恶魏襄子(曼/多)亦与范昭子(士吉/射)相恶故五子谋(范/息)
(夷梁婴父知文子/韩简子魏襄子)(第 12b 页)
侧室)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
嬖于知文子(荀/跞)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不/信)与中行文子 (荀/寅)
相恶魏襄子(曼/多)亦与范昭子(士吉/射)相恶故五子谋(范/息)
(夷梁婴父知文子/韩简子魏襄子)(第 12b 页)
荀寅
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 …… (第 12b 页)
  可言三臣始祸也
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
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昭十年/奔鲁遂)

(适/晋)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
(知韩/魏)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
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 荀寅

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
绛盟于公宫
经十有四年夏公会齐侯卫侯于牵秋齐侯宋公会 …… (第 13b 页)
(周卿/士)范氏(晋大/夫)世为婚姻故周与范氏赵
鞅以为讨冬十月晋赵鞅围朝歌师于其南(范中行/所在)
伐其郛使其徒自北门入已犯师而出癸丑奔邯郸
十一月赵鞅杀士皋夷恶范氏也 …… (第 17a 页)
年夏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传四年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庚午围五
鹿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降 荀寅
奔鲜虞赵
稷奔临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
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晋/地)会鲜虞 (第 17b 页)
荀寅
于柏人
经五年夏晋赵鞅帅师伐卫
传五年春晋围柏 (第 17b 页)
荀寅
士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王
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吉/射)使为柏人(为柏/人宰)昭子曰夫非 …… (第 17b 页)
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 中行文子(荀/寅)

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
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
千乘敢辟 (第 21b 页)
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中行文子 (荀/寅)

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
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
千乘敢辟 (第 21b 页)
     (七年蔡侯申卒是文侯也今昭侯是/其玄孙不容与高祖同名未知孰误)
定公传三年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

裘于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令尹子
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蔡人闻之固请而献佩于子常
蔡侯归如晋以其子元与其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
(详见/楚)
经四年春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
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
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
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

传四年春三月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寅
求货
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乃辞蔡侯夏蔡灭沈秋楚为
沈故围蔡蔡侯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冬
蔡侯吴 (第 12a 页)
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
出奔郑庚辰吴入郢
传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
求货于蔡侯弗得辞蔡侯 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
楚之杀郤宛也(昭二十/七年)伯氏之族出(郤宛/党)伯州犁之 (第 12b 页)
  民而不知季氏专国已历三世加意如凶威所胁
  民之从之实以耳濡目染之有素而非一朝一夕
  之故也
 (附录/左传)冬晋赵鞅 荀寅
帅师城汝滨(赵鞅赵武孙也 (第 6b 页)
荀/寅
中行荀吴之子)
 (汝滨杜注晋所取陆浑地/陆浑今嵩县汝水在县南)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
 鼎(令晋国各 …… (第 6b 页)
 易之亡也(范宣子刑书中既废矣今/复变易兴之是成其咎)其及赵氏赵孟
 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铸刑鼎本非赵鞅意为/定十三年 荀寅
士吉射)
 (入朝歌/以叛传)
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左/传)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不先书郓与 (第 7b 页)
 (左/传)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文/公)
 (王官伯也晋人假王命以讨楚/之久留蔡侯故曰文公合诸侯)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
 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
 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中山/鲜 (第 17a 页)
  见矣
公会晋师于瓦(瓦杜注卫地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今直隶滑县东南瓦冈集即其地也)
 (左/传)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
 羔赵简子 (第 16a 页)
中行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礼卿执/羔大夫)
 (执雁鲁则卿大夫并执雁今见士鞅/执羔始令卿执之记礼废之久也) (第 16a 页)
 (邯郸故使邯郸/人更立午宗亲)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稷午/子)
 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 荀寅
之甥也 (第 2b 页)

 寅
范吉射之姻也(婿父曰姻寅/子娶吉射女)而相与睦故不与围
 邯郸将作乱(攻赵/鞅)董安于闻之(安于赵 …… (第 2b 页)
  何土地人民皆君所有也鞅始欲夺邯郸之民以
  自封殖终则据君之邑与同列相攻使得逃于王
  法则乱贼无所惧矣
晋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第 3b 页)
(荀寅
下公/羊有及字)
 (左/传)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皋夷范/氏侧室)
 (子/)梁婴父嬖 (第 3b 页)
于知文子(文子/荀跞)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
 与 中行文子
相恶(简子不信也 (第 3b 页)
中/行文子
(第 3b 页)
荀寅)
魏襄子亦与范昭
 子相恶(襄子曼多也/昭子士吉射)故五子谋(五子范皋夷梁婴父/荀跞韩不信魏曼多) (第 3b 页)
 将逐 荀寅
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
 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
 河(为盟书/沈之河) …… (第 4a 页)
 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

 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 荀寅
士吉射
 奔朝歌
  人臣不忌其君未有不终于乱者也晋大夫不忌
  其君为日已久自卫孙林父逐君晋卿实为 …… (第 4b 页)
 (左/传)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
 公宫
 (公羊/传)此叛也其言归何以地正国也其以地正国奈
 何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 荀寅
与士吉射 (第 5a 页)
荀寅

 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
 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
 (谷梁/传)此叛也其以归 (第 5a 页)
  邾子已受盟于句绎今踰年而复围之其弃信肆
  虐甚矣
 (附录/左傅)冬十月晋赵鞅围朝歌师于其南(范中行/所在) 荀寅
 
伐其郛(伐其北/郭围)使其徒自北门入已犯师而出(使在/外救)
 (已之徒击赵氏围之/北门因外内攻得出 …… (第 21a 页)
 (附录/左傅)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陈乞僖子/弦施弦多)
 庚午围五鹿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降
 寅
奔鲜虞赵稷奔临(临杜注晋邑今直隶/临城县东有故城)十二月弦
 施逆之遂堕临(逆稷纳之他邑以/临险固故 …… (第 26a 页)
 (县东有壶口关今直隶栾城县及赵州北境皆古栾/邑地柏乡县北故城镇即故鄗城地逆畤水经注谓)
 (之曲逆水今曲逆故城在完县东南壶/口关在山西黎城县东北大行山口)会鲜虞纳

 寅
于柏人(柏人杜注晋邑赵国柏人县/今直隶唐山县西有故城)
五年春城毗(毗公羊作/比又作芘)
夏齐侯伐宋 …… (第 26a 页)
  卫鲁宋虽从之而不心服也
晋赵鞅帅师伐卫

 (左/傅)五年春晋围柏人 荀寅
士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
 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为柏人宰也/昭子范吉射)
 子曰夫非而雠乎对 …… (第 27a 页)
  是时齐方弱晋而列国诸侯坚于党齐者卫郑耳

   荀寅
士吉射乃赵鞅之雠卫实庇之鞅度齐兵力
  彊盛未可与争寅射附卫未可猝动于是计纳蒯
  聩以为卫主故为之 (第 27b 页)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左/傅)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四年鲜虞纳 荀寅
于柏人)
   昭十二年楚虔方炽而晋伐鲜虞十五年楚平初
   立布德于诸侯而荀吴再伐之定四年召陵罢会 (第 1b 页)
 (辞/)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衷善/也)谓大夫其恤陈乎若

 利本之颠瑶何有焉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
 伯其能久乎 中行文子
告成子曰(文子 (第 33b 页)
荀寅
此/时奔在齐)有自
 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
 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 (第 33b 页)
 子木使驿谒诸王驿作驲宋板永怀堂同注放此

楚谓晋细不亦可乎谓作为谨按万历与此同误 
荀寅
遂如楚涖盟寅作盈永怀堂林直解同 赵孟曰
匪交匪敖福将焉往谨按足利本后人改匪交作彼交
不知据何本也 偃 (第 1b 页)
 夫士庶人之挚也羔雁以生者卿大夫以道去就不
 若士死以服事也○东莱吕氏曰左传公会晋师于
 瓦范献子执羔 中行文子
赵简子执雁鲁于是始尚
 羔春秋称周礼尽在鲁然而卿大夫羔雁之制见晋
 师始知之以此见当时之礼散在诸国不 (第 40a 页)
 者天子之卿大夫也饰以布者诸侯之卿大夫也诸
 侯之卿大夫以布则士以下无布矣昔鲁侯会晋师
 于瓦范宣子执羔赵简子 中行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
 始尚羔盖鲁礼之失至此乃复正也吕氏春秋言得
 伍员者位执圭汉之曹参始封执帛后迁执圭陈寔 (第 8b 页)
 (君买之应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日食有子朝篡夺周/分为二天下两主之应二十四年日食有意如逐君)
 (吴弑僚之应定十二年日食有薛弑君比 晋荀寅
士/吉射叛之应十五年日食有盗杀蔡侯齐陈乞弑君)
 (之/应)或政权在臣下(汪氏曰宣十七年日食有四国大 (第 4a 页)
 土背君之罪也(赵氏曰凡据土背君曰叛庐陵李氏/曰经书叛五叛人十一卫孙林父宋)
 (华亥向宁华定宋弟辰仲佗石彄/公子地晋赵鞅 荀寅
士吉射也)臣之禄君实有焉
 专禄以周旋戮也(杜氏曰衎虽未居位林父专邑背/国犹为叛也高氏曰献公之奔齐) (第 50a 页)
 (即立于堂示民/不敢有其室也)故诸侯避舍以待巡守(礼记祭义天/子巡守诸侯)

 (待于/竟)而大夫专邑是谓叛君(汪氏曰凡据土背君曰/叛如卫孙林父晋赵鞅)
  (荀寅
士吉/射之类)曰居于郓其为防也至矣(啖氏曰王者至/尊虽在外皆曰)
 (居诸侯奔在境内亦曰居者言犹居其 …… (第 2b 页)
 (念其君何也岂非昭公失民既久而若是耶然则郓/民之见诱于季氏实以耳濡目染之有素而非一朝)
 (一夕之/故也)
 附录(左传冬晋赵鞅 荀寅
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 (第 25b 页)
 (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蔡侯如晋以/其子元与其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楚)
(乙敬王十/未四年)四年(晋定六齐景四十二卫灵二十九蔡昭/十三郑献八曹隐四弑陈惠三十四卒)
(把悼十二卒宋景十一秦哀/三十一楚昭十吴阖庐九)

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
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把伯小邾子齐国
夏于召陵侵楚
(晋楚交兵止此左传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晋荀寅
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
(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 …… (第 18a 页)
 元老在焉若能暴(蒲卜/反)明其罪恭行天讨庶几哉王
 者之师齐桓晋文之功褊矣(汪氏曰据齐桓伐楚晋/文战楚皆未尝请命于)
 (周/) 荀寅
者求货于蔡侯弗得遂辞蔡人晋由是失
 诸侯无功而还(音/旋)书曰侵楚陋之也(杜氏曰入楚境/故书侵孙氏曰 …… (第 18b 页)
 (自此始也王氏笺义曰楚为不道晋率诸侯为蔡伐/楚正也反以不得货而止故经以无名讥之襄陵许)
 (氏曰梁丘据说锦币而昭公不复囊瓦志于佩裘使/蔡侯自绝晋士鞅以赂罢扈之盟 荀寅
求货沮召陵) (第 19a 页)
而伐少被兵则伐多而侵少盖鲁自中/世衰矣而欲与齐搆怨以侵易伐其能久乎)
公会晋师于瓦
(左传晋士鞅赵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 (第 3a 页)
中行文子
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杜氏曰将)
(来救鲁公逆会之救不书齐师已/去瓦卫地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
 按左氏晋 (第 3a 页)
士鞅 荀寅
救鲁则其书公会晋师何也春
 秋大法虽师次于君而与大夫敌至用大众则君与 …… (第 3a 页)
 (鄍不书讳之也四卿并将而以禽郑自师逆公三家/之张成于此矣故讳之也于是齐师伐我晋士鞅赵)

 (鞅 荀寅
救我公会晋师勿讳可也刘氏曰晋人兴师/救鲁春秋不以救书何哉夫所谓救者仗大义以拯)
 (人之急者也鲁昭栖 …… (第 4a 页)
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夏六月上)
(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 荀寅
之甥也 (第 35a 页)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
(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 …… (第 35a 页)
 按左氏赵鞅谓邯(音/寒)(音/丹)午曰(午鞅/同族)归我卫贡五百
 家吾舍(如字/置也)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皆不可赵
 孟怒遂杀午围邯郸午 荀寅
之甥 (第 35b 页)
荀寅
士吉射(食亦/反)
 之姻也而相与睦遂伐赵氏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赵
 鞅之入拒范中行(户郎/反)也而直书 …… (第 35b 页)
 (直名曰叛以著其不由君命专土兴兵之罪陈氏曰/鞅非始祸曷为皆以叛书之春秋之季家有藏甲都)
 (邑皆百雉之城矣鞅必奔晋阳/寅吉射必奔朝歌则是皆叛也)
晋荀寅
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第 36a 页)
(左传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 中行文子
相恶)
(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 (第 36b 页)
荀寅
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于晋侯)
(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 (第 36b 页)
鞅刑已不钧矣请皆逐之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
(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
(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
(未 荀寅
士吉射奔朝歌杜氏曰朝歌属汲郡汪/氏曰朝歌卫之旧都卫徙楚丘朝歌后入晋)
 按左氏知(音/智)文韩简魏襄 (第 36b 页)
子与 荀寅
范吉射相恶将
 逐荀范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 …… (第 36b 页)
 召陵而蔡叛盟于沙咸而郑叛次于五氏而卫叛涖
 于郑会于夹谷歃于黄而鲁叛诸侯叛于外大夫叛
 于内故奔于晋阳而赵鞅叛入于朝歌而 荀寅
与士
 吉射叛以晋国之大天下莫强焉邦分崩而不能守
 也春秋于晋事或略而不序(汪氏曰文十五年十七/年盟 …… (第 37a 页)
 其效也故臧哀伯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
 宠赂章也晋卿始祸缘卫贡也乐祁见执献杨楯(食/允)
 (反/)也蔡侯从吴 荀寅
货也昭公弗纳范鞅赂也而晋 …… (第 37b 页)
 (大夫从而羽翼之鲁季孙意如逐君晋大夫又从而/羽翼之羽翼他国之乱臣者皆有欲为乱之心也而)
 (其君冥然无所悟一听其所为及是而三卿俱叛夫/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庐陵李氏曰晋六卿三荀氏 荀)
 (寅
中行氏也荀跞知氏也士氏即范氏也韩氏魏氏/赵氏荀士二家自此亡知氏春秋后亡故止韩赵魏) …… (第 38a 页)
 (三家/分晋)
晋赵鞅归于晋
(左传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公羊传此叛也其言归何以地正国也其以地正)
(国奈何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 荀寅
与士吉射 (第 38b 页)
荀寅/
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
(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谷梁传此叛也其以归言/之何也贵 (第 38b 页)
(以邾子益来不止也小国/水火甚矣诸侯无伯害哉)
 附录(左传冬十月晋赵鞅围朝歌师于其南 荀寅
伐/其郛使其徒自北门入已犯师而出癸丑奔邯)
 (郸十一月赵鞅杀/士皋夷恶范氏也)
(庚敬王二/戌十九 …… (第 25a 页)
如何哉)
葬滕顷公
 附录(左传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庚午/围五鹿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降 荀)
 (寅
奔鲜虞赵稷奔临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又盂壶口会鲜虞纳 (第 30a 页)
荀寅)
 (
于柏/人)
(辛敬王三/亥十年)五年(晋定二十二齐景五十八卒卫出三蔡/成公朔元年郑声十一曹阳十二陈闵 …… (第 30a 页)
(左传春晋围柏人 荀寅
士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昭子曰夫非而雠乎对)
(曰私雠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 …… (第 31a 页)
德政劳民荐数如此后虽城邑不复志矣)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左传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杜氏曰四年鲜虞纳 荀寅
于柏人薛氏曰昭十二年楚人伐徐之岁楚虔方)
(炽而书晋伐鲜虞十五年楚寇少安不能辑睦中夏而/荀吴伐之定四 (第 33a 页)
之君无非攘)
(臂以从齐者也盖晋执行人叔孙婼与邾大夫坐而失/鲁执宋仲几乐祁犁而失宋涉佗成何诟卫而失卫 荀)
(寅
辞蔡而失蔡假羽毛于郑而失郑是以齐得以尽取/诸侯郑则与齐盟于咸会于安甫矣卫则与齐盟于沙)
(次于五氏矣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