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時令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张芬(兵部郎中见符载剑南西川幕府写真赞) 右骁卫将军郭英杰碑张
芬正书

  冷朝阳(见李嘉祐集) 吴岳祠堂记冷朝阳行书

  韩秀弼(代宗时人) 元待聘碑 李齐物
碑郑叔清碑裴旷改
葬碑镇国公李元亮功德颂李晟先庙碑并韩秀弼 (第 17b 页)
二十万石高宗后岁益增多开元二十一年裴耀
卿请置东西仓以避三门水险谓之水陆运浮渭以实
关中开元二十九年 李齐物
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史记正义) …… (第 9b 页)
有南望春宫临浐水
西岸有北望春宫宫东有广运潭(未几潭不可漕付司农掌之为捕鱼之所)
 通鉴天宝元年陜州 刺史李齐物
穿三门运渠正月
辛未渠成 (第 11a 页)
勒铭底柱 地理志陜州峡石县有底柱
山山有三门河所经太宗勒铭(十四年命正字薛纯书之)平陆县本
河北太守 李齐物
开三门通漕得古刀有篆文曰平陆
天宝元年更名 (第 12a 页)
(齐物
传为陜州刺史开底柱通漕路发重石下得古铁戟若铧然铭曰平陆上)
(之诏以名县)陜县茅津贞观十一年造浮梁又 (第 12a 页)
唐铁戟(铭) 李齐物
传天宝元年为陜州刺史开厎柱通漕路发重
石下得古铁戟若铧然铭曰平陆上之诏以名县(志云得古)
(刃有篆文 (第 29b 页)

李齐物
凿三门路便漕运开渠得古犁铧三于石下遂
改河北县为平陆天宝元年正月二十五日(辛未)渠成其
年三月陜郡太 …… (第 15a 页)
璨)若裴耀卿韦坚第五琦刘晏杜佑韩滉李巽
裴休此其著名者也河南水陆运使开元二年闰二月李
杰为之后有毕建 李齐物
齐抗元和六年十月停陜州
水陆运使先天二年十月李杰为刺史始充使(李杰传先天中)
(进陜州刺史水陆发运使 …… (第 21a 页)
(院为使则广明初也) 唐漕运有三节江南陜西最重者京口

唐开砥柱漕路 山西运道 李齐物
传天宝初擢陜州刺史开砥柱通漕路 志开
元二十九年陜郡太守 (第 23a 页)
李齐物
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
山颠为挽路烧石沃醯而凿之然弃石入河激水益湍
怒舟不能入新门候水涨以人挽舟而上岁漕 (第 23a 页)
    陜州
十道志曰陜州陜郡禹贡豫州之域周为二伯分陜之
地即古虢国地战国时属韩秦并天下属三川郡
史记曰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
陜以东周公主之后汉书曰献帝东归至陜议者欲令天子浮河东下太
尉杨彪曰臣弘农人从此已下东有六十六滩非万乘
所当从乃止

史记曰芮国在今冯翊界鲁桓公三年芮伯万为母姜
氏所逐遂居于魏
诗曰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毛苌注曰虞芮之君相
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盍往质焉及入
境见行者让路耕者让畔咸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
履君子之庭乃相让所争之地以为閒田天下闻之归
周者四十馀国
唐书曰天宝元年陵郡太守 李齐物
凿三门山路所通 (第 13a 页)
   张璪
张璪字文通吴郡人(见画/家传)相国王缙奏检校祠部员外
郎盐铁判官坐事贬衡州司马移忠州司马(历代名画/)
(记/)

唐渭北节度使臧希让碑复鄠县记并张璪八分书(金/)
(石录/)
   韩秀弼
韩秀弼(代宗/时人)唐元待聘碑 李齐物
碑郑叔清碑裴旷改
葬碑镇国公李元亮功德颂李晟先庙碑并韩秀弼八
分书(墨池编/)
唐臧希晏碑广德二年朝 (第 28a 页)
    卢承庆
卢尚书承庆总章初考内外官有一官督运遭风失水
卢考之曰监运失粮考中下其人容止自若无一言而
退卢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不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
无愧词又改曰宠辱不惊可中上(出国史/异纂)
    裴冕 李齐物
天宝初为陜州刺史开砥柱之险石中铁犁铧 (第 6a 页)
有平陆字因改河北县为平陆县 齐物
性褊急怒陜县
尉裴冕于州城大路冠冕之士鄙之后冕为宰相 (第 6b 页)

太子宾客时人嘉冕不报私怨(出谈/宾录)
    郭子仪
郭子仪为中书令观容使鱼朝恩请游章敬寺子仪许 (第 6b 页)
   至相寺贤者 李林甫   韦子春

   宣州江    李齐物   
严挺之
   天宝樵人  无畏师   张镐
   毕乾泰   杜炜    海州猎人
    蒙山
鲁 …… (第 1b 页)
    宣州江
宣州鹊头镇天宝七载江水盛涨漫三十里吴俗善泅
皆入水接柴木江中流有一材下长十馀丈泅者往观
之乃大蛇也其色黄为水所浮中江而下泅者惧而返
蛇遂开口衔之泅者正横蛇口举其头去水数尺泅者
犹大呼请救观者莫敢救焉(出纪/闻)

     李齐物
河南尹 (第 9b 页)
李齐物
天宝中左迁竟陵太守郡城南楼有白
烟刺史不改即死土人以为常占 (第 9b 页)
齐物
被黜意甚恨恨
楼中忽出白烟乃发怒云吾不畏死神如余何使人寻
烟出处云白烟悉白虫恐是大蛇 (第 9b 页)
齐物
令掘之其孔渐
大中有大蛇身如巨瓮命以镬煎油数十斛沸则灼之
蛇初雷吼城堞震动经日方死乃使人下堑塞之 (第 9b 页)
齐物
亦更无他(出广/异记) (第 9b 页)
    (之诸路纲不集嘉祐/三年下诏切责有司) 输丁(旧唐书裴耀卿传天下/丨丨约有四百万人)
    (以格诏不行及发运/使不能总纲条转运) 挽路(唐书食货志开元二十/九年陜郡太守 李齐物)
    (
使不能干岁入预敕/江淮两浙转运使期)   (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巅为丨丨烧石沃)
    (以期 …… (第 28b 页)
 凿三门山(唐会要开元二/十九年陜郡太)    (二运至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不旬)
      (守 李齐物
丨丨/丨丨以通运辟)    (日而达于京师顾/瑛诗和籴粮船去)
      (三门巅输岩险/之地俾负 (第 40a 页)
索引)    (若飞丨丨丨/丨未曾归)
      (舰升于安流/自 齐物
始也) 漕东运西(唐书食货志耀卿/请罢陕陆运而置) …… (第 40a 页)
  (民准衡/之数也) 农末俱利(史记货殖传计然曰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
  (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丨丨/丨丨平粜 齐物
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先给后奏(唐/会) (第 68b 页)
桑者四十字也八所以示圣上御历数也及幸蜀之
来岁四十八矣得之时天下歌之遂改年天宝(开天/传信)
铁𨭐 李齐物
天宝初为陕州刺史开砥柱之险坚石中
得古铁犁铧有平陆字因改河北县为平陆县(上/)
石鱼开宝四年黔南上言 (第 57a 页)
(解/顿)会昌新礼也
平陆天宝中上以三河道险束漕运艰难乃旁北山凿
石为月河以避湍急(传信/录)陜州 刺史李齐物
开砥柱之
险以通流运于石中得古铁犁铧有平陆字因改河北
县为平陆县(旧/唐)
咸阳咸阳县本秦旧县也山南 (第 33a 页)
之丨丨自太原仓浮)
(于渭以实关/中上大悦)负索引舰升于安流(旧唐书食货志开元/二十九年陜郡太守) (李齐物
凿三门山以通运辟三门巅输岩/险之地俾丨丨丨丨丨丨丨丨自 (第 19a 页)
齐物
始)扬掷(旧唐书/食货志)
(先是米至京师或砂砾糠秕杂乎其间开元初/诏使丨丨而较其虚实扬掷之名自此始 (第 19a 页)
 (渠渐游殿广川肆/河济长岑绕丨丨)

(广韵堂练/切音电)
 补藻旋填(杜佑通典唐陜州 刺史李齐物
避三门河路急峻于其/北凿石渠通运船为漫流河泥丨丨淤塞不可漕而止)
 委填(刘咸黄河赋遇沟陂兮/丨丨遇 (第 43b 页)
 三才图会铧与镵颇异镵狭而厚惟可正用铧阔而
薄翻覆可使老农云开垦生地宜用镵翻转熟地宜用
铧 开天传信记 李齐物
天宝初为陜州刺史开砥柱
之险坚石中得古铁犁铧有平陆字因改河北县为平
陆县
杴 玉篇杴锹属 正韵杴锸属 (第 8a 页)
(立硙以害水田元纮令吏人/一切毁之百姓大获其利)以察为能于物少恩 (李齐/物
累)
(为京兆尹为政好发官吏阴事每以察为/能于物少恩而清廉自饬人吏莫敢抵犯)欲得米粟贱
无过追李岘( (第 11a 页)
开元二十九年陜郡太守 李齐物
避三门河路急峻于
其北凿石渠通运船为漫流河泥旋填淤塞不可漕而
(通/典) 卢晖开通济渠置楼百馀间以 (第 8a 页)
卷)
舞双戟(吴甘宁尝射杀凌统父于吕蒙舍会酒酣统以剑/丨欲雠宁宁起曰宁能丨丨丨蒙以身分之史)获古
(唐李齐物
开砥柱通漕路/发石丨丨丨铭曰平陆史)髯如戟(宋山阴公王谓楮彦回曰/公须丨丨丨何无丈夫意) (第 36a 页)
河北)
谓之北运自太原仓浮于渭以实京师凡三年运七百
万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又云开元二十九年陜郡
太守 李齐物
凿三门山以通运辟三门巅输(疑当/作踰)岩险
之地俾负索引舰升于安流自 (第 42a 页)
齐物
始也天宝三载韦
坚代萧炅以浐水作广运潭于望春楼之东而藏舟焉 …… (第 42a 页)
是则北运始于耀卿尚陆行十八里河运始于 齐物

直达于长安也下距贞元四十五年无缘有李泌复凿
三门之事
  通鉴不载文人
李因笃语予通鉴不载文人如 (第 42b 页)
 与易之俱以美色见宠于武后
宋张昌宗汉阳人处家以义历八世不分子姓三千口
 内外无间言嘉定间表曰义门
  李复二
唐李复 李齐物
之子以荫累官兵部尚书兼义成军节
 度观察营田等使复置营田数百顷以资军食不率
 于民众皆悦之
宋李复闽 (第 4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