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時令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太阳县属河东郡后汉
及晋皆因之后废焉而置河北县及河北郡隋开皇初
郡废属蒲州唐贞观元年来属天宝元年太守 李齐物

开三门以利运漕得古剑有篆文曰平陆因更名有傅
岩在北即傅说筑处有茅津在西南对陜城鲁文公时
秦伯伐晋晋人 (第 9b 页)
 有三门河所经唐太宗勒铭(硖石省/入陜县)山在河中形若
 柱水经注谓禹所凿(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又东/至于砥柱 李齐物
凿砥柱为)
 (门以通漕五裴耀卿凿漕渠以避三门之险柱/隋开皇十 年凿砥柱 宋乾德元年凿砥)
蒙山 (第 8a 页)
元振所害者次子若水仕金吾卫大将军通事
舍人功名俱不显以国贞子锜始树此碑考之史国贞
原名若幽而附若水于 李齐物
(第 37b 页)
齐物
族弟不言为 (第 37b 页)
   唐李剑州广业碑
广业即孝同之孙为剑州长史长子国贞为王元振所
害者次子若水仕金吾卫大将军通事舍人功名俱不
显以国贞子锜贵始树此碑考之史国贞原名若幽而
附若水于 李齐物
(第 11a 页)
齐物
族弟不言为国贞亲弟又
孝同碑云有子瑱此碑云云麾将军璲公之烈考则广 (第 11a 页)
 释文相承𨽻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五经/文字)
瞿令问(为道州江华县/令见元次山集)大历中八分书舜冢碑(书史/会要)
张璪字文通吴郡人唐渭北节度使臧希让碑复鄠县
 记并张璪八分书(金石/录)
韩秀弼(代宗/时人)唐元待聘碑 李齐物
碑郑叔清碑裴旷改 (第 33b 页)

运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玄宗大悦天宝元年
穿三门运渠
开元新河在三门北一中河俗名公主河唐陜郡太
李齐物
凿底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巅为挽
路烧石沃榼而凿之然弃石入河激水益湍怒 (第 39a 页)
石至京师〇华)
(州华阴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会灞浐经广运潭至县入渭天宝/三载韦坚开○天宝元年陜西 刺史李齐物
穿三门运渠正月辛未渠成)
(○户部侍郎裴休为转运使以河濒县今董漕事自江达渭运米四/十万石居三岁米至渭 …… (第 15a 页)
陜三里百率两斛计佣钱十此耀卿所省之数也明年耀卿拜侍中
而萧炅代焉二十五年运米一百万石二十九年陜郡太守 李齐物
凿三
门山以通运辟三门巅输岩险之地俾负索引舰升于安流 (第 17a 页)
齐物
始也 (第 17a 页)
  焦水(在平陆县东北五里武/王封神农后于焦即此)浢水(在芮城县东五/十里源出中条)
(山麓一名仪家沟南流入河水经注河北县有浢/水南入于河竹书穆天子传曰天子自寘軨乃次)
(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考其沿历/所钟路直斯津俗或谓之偃乡涧水也)开元新河
(在平陆县东南三门山北县志唐开元末陜郡太/守 李齐物
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巅为挽路) …… (第 48b 页)
 ︹古迹︺解县故城(今州治后魏分汉解县置北解县在/今临晋县界分置南解县在今虞乡)


(夏县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夏县西盖后魏移治/也元和志古安邑城在县西北十五里县志谓之)
(夏王城据鸣条冈周三/十里西南遗址尚存)大阳故城(在平陆县东北/十五里春秋公)
(羊传晋败茅戎于大阳汉置大阳县属河东郡应/劭曰在大河之阳后汉邓禹围安邑更始大将军)
(樊参度大阳禹击破之晋永嘉二年以刘渊据蒲/子遣将军曹武屯大阳以备之后魏徙河北郡于)
(此水经注大阳城河北郡治是也后周并改县曰/河北唐属陜州贞观十一年河水溢坏陜州河北)
(县括地志河北县汉大阳也天宝初陜州 刺史李/齐物
开砥柱得古铁戟若铧然铭曰平陆上之诏)
(改为平陆县元和志县西北至陜州十七里寰/宇记县在陜州北五十里盖 (第 54a 页)
是时自洛至陜皆运于陆自陜)
(至京乃运于水开元二十二年从裴耀卿言开三/门山北路十八里谓之北运二十九年 李齐物
凿)
(底柱为门以通漕开山颠为挽路然弃石入河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门候水涨以人挽舟而上)
(岁漕经底 …… (第 30b 页)
   奂(滑州人为陜州刺史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陜嘉其美政题赞于厅事曰专城之重分陜之)
(雄外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李齐物(天宝初陜州刺史/开底柱通漕路发)
(重石下得古铁戟名曰/平陆上之诏因以名县)
韩休(长安人明皇时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
(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他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 (第 45b 页)
 汉阳府
︹名宦︺︹三国︺︹魏︺文聘(南阳宛人曹操定荆州江夏与吴/接民心不安乃以聘为江夏太守)
(屡有战功文帝立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禦吴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孙权以五万众围聘于石)
(阳聘坚守不动权去聘追击破之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吴不敢侵)︹唐︺张廷圭
(河南济源人开元中为/沔州刺史在官有德化)贾载(至德中为沔州刺史/未期月而政和于讼)
(堂西搆/秋兴亭)狄仁杰(并州太原人中宗时/复州刺史有惠政) 李齐物(陇西/人天)
(宝中竟陵太守拔陆羽于优人中授以书后遂知/名子生于复遂名复后亦为竟陵太守/按复州)
(或治竟陵或治沔阳参错不一今考旧唐书自贞/观七年移治沔阳天宝元年改为竟陵郡则此竟)
(陵太守在沔阳与梁以前治竟陵者异至唐后复/州多治竟陵宋理宗端平初仍徙沔阳故所载名)

(第 1a 页)
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两都赋不能读叹曰)
(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太守 李齐物
异之授以书遂庐)
(火门山闻人善若在已见有遇者规切至忤人阖/门著书久之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 (第 75b 页)
裔妻李氏冯习斌妻萧氏朱开濂妻赵氏张树廷)
(妻郑氏陈开逢妻赵氏雷德资妻甄氏雷本珍妻/邓氏高宏思妻林氏 李道用
妻甄氏关应宣妻王) (第 23a 页)
 (玄京西还至陕嘉其美政题赞于厅事曰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李揆(玄宗时河南少尹尹萧/炅倚权植私揆裁其缪) 李齐物(陕州刺史天宝/初开底柱三门)
 (以利漕运得古刃有篆/文曰平陆诏以名县)
韩休(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积)
 (厩刍休请均赋/他郡迄如其请)张延赏(大历中河南尹 (第 32a 页)
 (天下第一超授都州民号泣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为鄀久无刺史州务皆归彦谦甚有异政)

 唐狄仁杰(中宗时复州/刺史有惠政) 李齐物(天宝竟陵太守见陆/羽于僧中异之授以)
 (诗后其子名复亦知复州周愿诗八/十年前棠树阴竟陵太守公先人)
令狐楚(郢州刺/史在郡)
 (治尚宽大无苛政/及代去吏民怀之)韦于(贞元中京山令革除奸弊黠/吏破胆均 (第 18b 页)
  平陆县北五十里旧十二乡今五乡本汉大阳县地属
东郡后汉改为河北郡地属亦不改后魏太和十一年
自今芮城县故魏城移河北郡于郡理隋开皇三年罢
郡以县属陜州唐天宝元年陜郡太守 李齐物
凿三门
山路所通深便于漕运于所开渎中得古锛锄甚大上
有古篆平陆二字由是其年二月改为平陆焉 吴山 (第 10b 页)
 摘句(柳絮逐风颠/醉笔似张颠) (西台银烛柘枝颠/摇荡东风出树颠)
(都年切山顶/也本作颠)
 韵藻山巅(诗维山崔嵬传崔嵬丨丨也唐书食货志陜郡太守 李/齐物
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其丨丨为挽路烧石沃醯)
 (而凿之易林灼火泉源钓鲤丨丨高唐赋仰视丨丨肃何芉芉杜/甫 (第 26a 页)
卿请置仓三门东西漕舟/输其东仓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丨丨以避三门之)
(水/险)通漕(唐书食货志陜郡太守 李齐物
凿砥柱为门以丨丨又韦/坚传为水陆运使初浐水衔苑左有望春楼坚于楼下凿)
(为潭以丨丨/二年而成)东漕( (第 48a 页)
 韵藻增两鋘(吴越春秋吴王曰寡人昼卧梦/入章明宫见丨丨殖吾宫墙)钱铧(图绘宝鉴丨丨/字辅轩武肃第)
 (五子善/丹青)
 铁犁铧(旧唐书 李齐物
(第 44b 页)
齐物
天宝初开砥柱之险以通流运/于石中得古丨丨丨有平陆字因改河北县为平陆县)
 如铧(宋史范恪传恪有弓胜 (第 44b 页)
(至万级进收仓/于是关陜始通)临渭仓(见/上)集津仓(唐书地理志陜州平陆本河北/𨽻蒲州天宝元年太守 李齐物)
(
开三门以利漕运得古刀有篆文曰平/陆因更名三门西有盐仓东有丨丨丨)太原仓(唐书地理志陜有/丨丨丨又姜师 (第 54a 页)
用不战解下)皮舟(北史室韦国传其国渡水则/束薪为筏或有以丨为丨者)挽舟(唐书食货/志陜郡太)
(守 李齐物
凿砥柱为门以通漕激水湍怒舟不能入新门候其/水涨以人丨丨而上范成大桑岭诗挽舆如丨丨绝叫断双笮)
舟(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