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之统远化赤水二县在古赤水城又在曼头城西字文𫐠追破吐谷浑处所谓得地
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置郡县镇戍徙天下轻罪居之者也注云有积石山河水所出
又有乌海贞观中诏 李靖 侯君集等西征吐谷浑军次鄯州始议所向后战于曼
都山穷追出塞登汉哭山复战于乌海破天柱部于赤海君集道宗行 …… (第 56a 页)
筑省章城控制要害
清江山在宋德固故砦北二十五里
承风岭在卫治西塞外唐李玄敬与吐蕃战青海败绩还走屯此黑齿常之率死士袭击吐蕃处
赤岭在卫治西临吐蕃界开元中主分界碑
大非岭在卫治西南薛仁贵征吐谷浑置重栅于此岭扁道岭在牛心川
星岭在长宁谷隋炀帝征吐谷浑过此
癿毡岭宋属西宁州政和中置制羌砦
黄坂在长宁州晋西平太守曹祛遣曲晁拒张寔处五里坂宋都护张严与金人战死处
青唐峗苗履与金人战死处
牛心堆在卫治西南 李靖 征吐谷浑败其兵于此
雁谷在故临羌县西汉护羌校尉邓训掩击羌迷唐处龙泉谷在卫西八里有龙
泉疑即西川称龙泉 (第 58b 页)
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置郡县镇戍徙天下轻罪居之者也注云有积石山河水所出
又有乌海贞观中诏 李靖 侯君集等西征吐谷浑军次鄯州始议所向后战于曼
都山穷追出塞登汉哭山复战于乌海破天柱部于赤海君集道宗行 …… (第 56a 页)
筑省章城控制要害
清江山在宋德固故砦北二十五里
承风岭在卫治西塞外唐李玄敬与吐蕃战青海败绩还走屯此黑齿常之率死士袭击吐蕃处
赤岭在卫治西临吐蕃界开元中主分界碑
大非岭在卫治西南薛仁贵征吐谷浑置重栅于此岭扁道岭在牛心川
星岭在长宁谷隋炀帝征吐谷浑过此
癿毡岭宋属西宁州政和中置制羌砦
黄坂在长宁州晋西平太守曹祛遣曲晁拒张寔处五里坂宋都护张严与金人战死处
青唐峗苗履与金人战死处
牛心堆在卫治西南 李靖 征吐谷浑败其兵于此
雁谷在故临羌县西汉护羌校尉邓训掩击羌迷唐处龙泉谷在卫西八里有龙
泉疑即西川称龙泉 (第 58b 页)
遂请
内徙听移部落于庆州因置静边等州以处之故地陷于吐蕃不去
者为其役吐蕃谓之弭药又有黑党项在赤水之西 李靖 之击吐谷
浑也浑主伏允奔于黑党顷居以空闲之地及吐谷浑举国内属其
黑党项首领号孰善王亦贡方物其雪山党项 (第 13b 页)
内徙听移部落于庆州因置静边等州以处之故地陷于吐蕃不去
者为其役吐蕃谓之弭药又有黑党项在赤水之西 李靖 之击吐谷
浑也浑主伏允奔于黑党顷居以空闲之地及吐谷浑举国内属其
黑党项首领号孰善王亦贡方物其雪山党项 (第 13b 页)
穴口
(各设巡/简司)公安西北三里为油河口(设巡/简司)石首东二里曰龙盖山(上有/石秋)
(号曰龙穴 唐李卫公 征萧/铣取道江陵屯兵此山)南六十里曰焦山(与东山控接华容县界/相传焦公于此耀兵)
东六十里为调弦口( …… (第 20a 页)
为桥口镇(设巡/简司)善化
东四十里曰关山(见/前)南五十里为暮云市(设巡/简司)西北五十里为靖港 (唐李靖 讨萧/铣驻兵于此)湘潭南二十里为下摄镇(设巡/简司)湘阴北六十里为营田
镇(设巡/简司)浏阳东百五十 …… (第 36b 页)
(五溪蛮曾/营于此)西曰西山 (唐李靖 尝/驻兵于此)九十里为渌口镇(设巡/简司)益阳东南二
里曰龟台山(相传吴鲁肃/驻兵于此)西南五里为濑 (第 37a 页)
(各设巡/简司)公安西北三里为油河口(设巡/简司)石首东二里曰龙盖山(上有/石秋)
(号曰龙穴 唐李卫公 征萧/铣取道江陵屯兵此山)南六十里曰焦山(与东山控接华容县界/相传焦公于此耀兵)
东六十里为调弦口( …… (第 20a 页)
为桥口镇(设巡/简司)善化
东四十里曰关山(见/前)南五十里为暮云市(设巡/简司)西北五十里为靖港 (唐李靖 讨萧/铣驻兵于此)湘潭南二十里为下摄镇(设巡/简司)湘阴北六十里为营田
镇(设巡/简司)浏阳东百五十 …… (第 36b 页)
(五溪蛮曾/营于此)西曰西山 (唐李靖 尝/驻兵于此)九十里为渌口镇(设巡/简司)益阳东南二
里曰龟台山(相传吴鲁肃/驻兵于此)西南五里为濑 (第 37a 页)
距榆林车驾幸榆林/突厥启民可汗来朝于此地隋疆域北至五原北境惟至于河)唐
(为朔方军经略军太宗贞观四年 李靖 破突厥干阴山张宝相禽之通典/曰太宗纳温彦博议置馀种于河南朔方之地纲目云处突厥降众东自) (第 26a 页)
(为朔方军经略军太宗贞观四年 李靖 破突厥干阴山张宝相禽之通典/曰太宗纳温彦博议置馀种于河南朔方之地纲目云处突厥降众东自) (第 26a 页)
台(在涿州西南五十里亦称仙台水经注濡水出/燕王仙台东台有三峰甚崇峻腾云冠峰高霞)
(翼岭岫壑冲深含烟罩/雾旧言燕昭王求仙处)金章宗歇凉台(在房山县/西二十里)
(茶慺山顶/遗址犹在)龙门台(在房山县西南二百里四面皆/山其下深涧莫测南有一窍上)
(有龙/神祠)霸台(在霸州州治后相传宋时将台/今圮改题于州治左谯楼之台)孟母台
(在文安县东北柳河台/下有洞为孟良藏母处)钓台(在大城县东北子牙/镇盐河中相传木公)
(尝居此所谓北海之滨也其台浮出水/面土人云常随水高下虽大浸不没)凤凰台(寰/宇)
(记在大城县东北十五里晋石/勒四年凤凰见于此因筑台)舞剑台(在蓟州 李/靖 遗迹有)
(石甚/坚)三台(明统志在平谷县北十五里中曰发箭/东曰擂鼓西曰望马相传金章宗出猎)
(登此 (第 79a 页)
(翼岭岫壑冲深含烟罩/雾旧言燕昭王求仙处)金章宗歇凉台(在房山县/西二十里)
(茶慺山顶/遗址犹在)龙门台(在房山县西南二百里四面皆/山其下深涧莫测南有一窍上)
(有龙/神祠)霸台(在霸州州治后相传宋时将台/今圮改题于州治左谯楼之台)孟母台
(在文安县东北柳河台/下有洞为孟良藏母处)钓台(在大城县东北子牙/镇盐河中相传木公)
(尝居此所谓北海之滨也其台浮出水/面土人云常随水高下虽大浸不没)凤凰台(寰/宇)
(记在大城县东北十五里晋石/勒四年凤凰见于此因筑台)舞剑台(在蓟州 李/靖 遗迹有)
(石甚/坚)三台(明统志在平谷县北十五里中曰发箭/东曰擂鼓西曰望马相传金章宗出猎)
(登此 (第 79a 页)
兵败死)张公谨(繁水/人为)
(王世充洧州长史挈城归唐贞观初为代州都督/数言时政得失太宗多所采纳后副 李靖 经略突)
(厥败颉利玺诏慰劳追封邹国公改襄州/都督以惠政闻卒官太宗不避辰日哭之)马嘉运
(繁水人少为 (第 42a 页)
(王世充洧州长史挈城归唐贞观初为代州都督/数言时政得失太宗多所采纳后副 李靖 经略突)
(厥败颉利玺诏慰劳追封邹国公改襄州/都督以惠政闻卒官太宗不避辰日哭之)马嘉运
(繁水人少为 (第 42a 页)
不足据今姑)
(仍旧/载之)汉昭烈庙(在涞水县东/明嘉靖中建)卫公庙(在涞水县南/明正统间建)
(祀 李/靖) 比干庙(在广昌县东南/十里牛心山上)李存孝庙(在广昌县/东北十五)
(里)
︹寺观︺开元寺(在州治 (第 41a 页)
(仍旧/载之)汉昭烈庙(在涞水县东/明嘉靖中建)卫公庙(在涞水县南/明正统间建)
(祀 李/靖) 比干庙(在广昌县东南/十里牛心山上)李存孝庙(在广昌县/东北十五)
(里)
︹寺观︺开元寺(在州治 (第 41a 页)
卿更相质问)
(文懿譬晓密微远近/宗仰终国子博士)苏定方(名烈以字行武邑人/骁悍有气决贞观初)
(从 李靖 袭宇厥颉利于碛口为前锋驰杀数百人/馀党悉降与程明振讨高丽破之从程知节征贺)
(鲁率精骑捣其营贼众大溃 (第 17a 页)
(文懿譬晓密微远近/宗仰终国子博士)苏定方(名烈以字行武邑人/骁悍有气决贞观初)
(从 李靖 袭宇厥颉利于碛口为前锋驰杀数百人/馀党悉降与程明振讨高丽破之从程知节征贺)
(鲁率精骑捣其营贼众大溃 (第 17a 页)
刘沔(彭城人会昌初为河东节度使兼招抚回鹘/进屯雁门关回鹘寇云州沔击之斩七裨将)
(败其众迎太和公主还诏/录 李靖 平颉利事赐之)李固言(其先赵人会昌/初领河中节度)
(使蒲津河水岁坏梁吏撤笮用舟邀乞行人固言/至悉除 (第 21b 页)
(败其众迎太和公主还诏/录 李靖 平颉利事赐之)李固言(其先赵人会昌/初领河中节度)
(使蒲津河水岁坏梁吏撤笮用舟邀乞行人固言/至悉除 (第 21b 页)
静(平陆人武德初并州大总管府长史时突厥数/万为边患粮道不属静表请屯田太原以省馈)
(运岁收粟数万斛诏检校并州大总管/又请断石岭以为障塞制突厥之入) 李靖(三原/人武)
(德八年突厥寇太原靖为行军总管以江淮/兵万人屯太谷时诸将多败独靖以完军归) 李绩
(离狐人贞观初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治并十六/年以威肃闻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
(城以备虏 …… (第 2a 页)
︹祠庙︺四贤祠(在府学内元李守贤建祀荀况杨雄王/通韩愈后增孙复司马光赵鼎又名景)
(贤/堂)汾水神祠(在临汾县西一/里俗名河神祠)龙子祠(在临汾县西/寰宇记在姑)
(射山东平水之源其地茂林郁蓊俯枕清流晋地/之胜境也新志谓之平水神祠在县西南二十五)
(里)涝水神祠(在临汾县北八/里涝河渠上)姑射神庙(在临汾县/北十三里)
(姑射山东见元和/志武德元年敕建)霍将军祠(在临汾县寰宇记在/晋州西南唐天宝七)
(年敕建新志在县/西八里祀汉霍光) 李卫公 祠(有三一在临汾县东/关外一在浮山县北)
(二十里一在翼城县之四望村/名曰风雨神庙俱祀 (第 85b 页)
唐李靖) 台骀神祠(在曲沃/县西元)
(和志祠在曲沃县西三十六里汾神也通典曲沃/汉绛县地春秋时曲沃地台骀在此寰 (第 85b 页)
(运岁收粟数万斛诏检校并州大总管/又请断石岭以为障塞制突厥之入) 李靖(三原/人武)
(德八年突厥寇太原靖为行军总管以江淮/兵万人屯太谷时诸将多败独靖以完军归) 李绩
(离狐人贞观初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治并十六/年以威肃闻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
(城以备虏 …… (第 2a 页)
︹祠庙︺四贤祠(在府学内元李守贤建祀荀况杨雄王/通韩愈后增孙复司马光赵鼎又名景)
(贤/堂)汾水神祠(在临汾县西一/里俗名河神祠)龙子祠(在临汾县西/寰宇记在姑)
(射山东平水之源其地茂林郁蓊俯枕清流晋地/之胜境也新志谓之平水神祠在县西南二十五)
(里)涝水神祠(在临汾县北八/里涝河渠上)姑射神庙(在临汾县/北十三里)
(姑射山东见元和/志武德元年敕建)霍将军祠(在临汾县寰宇记在/晋州西南唐天宝七)
(年敕建新志在县/西八里祀汉霍光) 李卫公 祠(有三一在临汾县东/关外一在浮山县北)
(二十里一在翼城县之四望村/名曰风雨神庙俱祀 (第 85b 页)
唐李靖) 台骀神祠(在曲沃/县西元)
(和志祠在曲沃县西三十六里汾神也通典曲沃/汉绛县地春秋时曲沃地台骀在此寰 (第 85b 页)
文王庙(在襄垣县/南鹿台上)武王庙(在潞城县北二十里元/和志武王坞东有武王)
(祠)灵显王庙(在潞城县北微子岭祀 李靖 唐立武/成王庙以靖从祀后晋封灵显王元)
(封灵/泽王)殷三仁庙(在潞城县东北二十里元时碑记/云微子岭 (第 65a 页)
(祠)灵显王庙(在潞城县北微子岭祀 李靖 唐立武/成王庙以靖从祀后晋封灵显王元)
(封灵/泽王)殷三仁庙(在潞城县东北二十里元时碑记/云微子岭 (第 65a 页)
(神溪中孤石/上元魏时建)天王祠(在应州城内旧为天王村府/志文昌寺在古旧城帅府东)
(北 唐卫公李靖 建相传晋王李克用母常/祷于祠生克用/按天王祠即古文昌寺)忠肃祠
(在应州南金建/祀道国分康弼)道坛 (第 31b 页)
(北 唐卫公李靖 建相传晋王李克用母常/祷于祠生克用/按天王祠即古文昌寺)忠肃祠
(在应州南金建/祀道国分康弼)道坛 (第 31b 页)
岭(在平鲁县西北北史齐文宣纪天保五年十/二月巡达速岭亲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恶
阳岭(在平鲁县西北边墙外通鉴唐贞观四年 李/靖 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胡三省)
(注恶阳岭在/定襄古城南)双化岭(在朔州西三十里有石道东/西盘踞 …… (第 20a 页)
城(在朔州西南宋置戍/于此与辽分界处)梁郡城(在朔州西北寰宇/记冀州图云梁郡)
(城在鄯阳县北二十里即尔朱荣所居秀容川/东北接恒州南接肆州西限大河北接朔州)钓
台(在朔州东七里州志河中有/洲若台洪涛巨浪不能没)鲁台(在朔州马邑/乡城内西北)
(隅相传 李靖/ 筑以观星)古峰台(在朔州马邑乡庄头村其/台高四大中空可藏百人)尉
迟敬德故宅(在朔州南石碣/峪村 …… (第 25b 页)
郭衍(本介休人后居关中开皇中朔州总管部有/恒安镇北接番境常劳转运衍选沃饶地置)
(屯田岁赢栗万馀/石民免转输之劳)吐万绪(代人开皇中突厥寇边/以绪有威略徙朔州总)
(管甚为北/狄所惮)裴肃(闻喜人开皇中迁朔/州总管长史有能名)宇文㢸(洛阳/人开)
(皇末朔州总/管有能名)王仁恭(上邽人大业初领马邑太守/其年始毕可汗率数万骑攻)
(马邑复令二特勒将兵南过时郡兵不满三千仁/恭简精锐逆击破之二特勒众溃仁恭乘之获数)
(千级并斩/二特勒)︹ 唐︺李靖(三原人贞观中突厥部种离畔/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劲)
(骑三千由马邑趋恶阳岭袭破之颉利可汗遣使/谢请举国内附以靖为定襄道总管往迎之靖乘)
(机复袭破之/颉利亡去) 张俭(新丰人高祖起兵以俭为朔州/刺史时颉利可汗方彊每有求)
(取所遗书辄称诏敕遣使奉承不敢却俭独拒不 (第 30b 页)
受教民营田岁收谷数十万斛虽霜旱劝百姓相)
(赈赡免饥殍州以完安 李靖 既平突厥有思结部/者穷归于俭俭受而安辑之其在碛北者亲戚私)
(相过省俭不禁示羁縻而已俭徙胜州后将不察 (第 30b 页)
阳岭(在平鲁县西北边墙外通鉴唐贞观四年 李/靖 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胡三省)
(注恶阳岭在/定襄古城南)双化岭(在朔州西三十里有石道东/西盘踞 …… (第 20a 页)
城(在朔州西南宋置戍/于此与辽分界处)梁郡城(在朔州西北寰宇/记冀州图云梁郡)
(城在鄯阳县北二十里即尔朱荣所居秀容川/东北接恒州南接肆州西限大河北接朔州)钓
台(在朔州东七里州志河中有/洲若台洪涛巨浪不能没)鲁台(在朔州马邑/乡城内西北)
(隅相传 李靖/ 筑以观星)古峰台(在朔州马邑乡庄头村其/台高四大中空可藏百人)尉
迟敬德故宅(在朔州南石碣/峪村 …… (第 25b 页)
郭衍(本介休人后居关中开皇中朔州总管部有/恒安镇北接番境常劳转运衍选沃饶地置)
(屯田岁赢栗万馀/石民免转输之劳)吐万绪(代人开皇中突厥寇边/以绪有威略徙朔州总)
(管甚为北/狄所惮)裴肃(闻喜人开皇中迁朔/州总管长史有能名)宇文㢸(洛阳/人开)
(皇末朔州总/管有能名)王仁恭(上邽人大业初领马邑太守/其年始毕可汗率数万骑攻)
(马邑复令二特勒将兵南过时郡兵不满三千仁/恭简精锐逆击破之二特勒众溃仁恭乘之获数)
(千级并斩/二特勒)︹ 唐︺李靖(三原人贞观中突厥部种离畔/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劲)
(骑三千由马邑趋恶阳岭袭破之颉利可汗遣使/谢请举国内附以靖为定襄道总管往迎之靖乘)
(机复袭破之/颉利亡去) 张俭(新丰人高祖起兵以俭为朔州/刺史时颉利可汗方彊每有求)
(取所遗书辄称诏敕遣使奉承不敢却俭独拒不 (第 30b 页)
受教民营田岁收谷数十万斛虽霜旱劝百姓相)
(赈赡免饥殍州以完安 李靖 既平突厥有思结部/者穷归于俭俭受而安辑之其在碛北者亲戚私)
(相过省俭不禁示羁縻而已俭徙胜州后将不察 (第 30b 页)
︹陵墓︺︹汉︺郅都墓(在州东五十里又见平阳府寰宇记/汉郅都葬雁门墓侧有古柏五千馀)
(株号郅/君柏)︹南北朝︺︹魏︺拓跋猗卢墓(在州西北雁门山/中寰宇记雁门县)
(有拓/跋陵)︹五代︺︹唐︺李克用墓(在州西八里柏林寺侧五/代史唐庄宗纪天祐五年)
(葬李克用于雁门其弟克谦/子嗣昭二墓俱在柏林寺东)︹宋︺滕茂实墓(在州城/东七里)
(茂实使金被拘/卒于代州葬此)杨兴墓(在繁峙县/西十五里)︹明︺弋谦墓(在州/城北)
(郭西/壁下)
︹祠庙︺赵文子祠(在五台县东/北四十里)魏郑公祠(在崞县西北/三十里龙泉)
(左祀唐/魏徵) 李卫公 祠(在崞县北三十/里祀 (第 33a 页)
唐李靖) 河神庙(在州城/南元和)
(志在雁门县南开元九/年并州刺史张说奏置)汉文帝庙(在五台县南十/里南神山 (第 33a 页)
(株号郅/君柏)︹南北朝︺︹魏︺拓跋猗卢墓(在州西北雁门山/中寰宇记雁门县)
(有拓/跋陵)︹五代︺︹唐︺李克用墓(在州西八里柏林寺侧五/代史唐庄宗纪天祐五年)
(葬李克用于雁门其弟克谦/子嗣昭二墓俱在柏林寺东)︹宋︺滕茂实墓(在州城/东七里)
(茂实使金被拘/卒于代州葬此)杨兴墓(在繁峙县/西十五里)︹明︺弋谦墓(在州/城北)
(郭西/壁下)
︹祠庙︺赵文子祠(在五台县东/北四十里)魏郑公祠(在崞县西北/三十里龙泉)
(左祀唐/魏徵) 李卫公 祠(在崞县北三十/里祀 (第 33a 页)
唐李靖) 河神庙(在州城/南元和)
(志在雁门县南开元九/年并州刺史张说奏置)汉文帝庙(在五台县南十/里南神山 (第 33a 页)
︹北齐︺斛律光墓(在州城子/城东北隅)︹隋︺韩擒虎墓(在垣曲县/东北十里)
︹ 唐︺李靖 墓(在垣曲县鼓钟村东半里山下有石识/墓通志靖韩擒虎甥擒虎以兵法授之)
(则东垣有墓/不为无稽)裴光廷 (第 22b 页)
︹ 唐︺李靖 墓(在垣曲县鼓钟村东半里山下有石识/墓通志靖韩擒虎甥擒虎以兵法授之)
(则东垣有墓/不为无稽)裴光廷 (第 22b 页)
城(在和林格尔地又贺通图城在城南八十里五/蓝城在城南百五十里浑津城在城西南四十)
(四里以上四/城今无考)白道(在归化城北魏书太宗纪秦常/四年西巡云中踰白道北猎野)
(马于傉孤山水经注芒干水西南径白道南谷口/有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
(挹之不穷隋书高祖纪开皇三年卫王爽破突厥/于白道唐书 李靖 传突厥颉利走保铁山靖自白)
(道袭之颉利亡去张宝相擒以献又地理志云中/有阴山道出兵路寰宇记白道川当原 (第 52a 页)
(四里以上四/城今无考)白道(在归化城北魏书太宗纪秦常/四年西巡云中踰白道北猎野)
(马于傉孤山水经注芒干水西南径白道南谷口/有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
(挹之不穷隋书高祖纪开皇三年卫王爽破突厥/于白道唐书 李靖 传突厥颉利走保铁山靖自白)
(道袭之颉利亡去张宝相擒以献又地理志云中/有阴山道出兵路寰宇记白道川当原 (第 52a 页)
陂(在郑州东南四里唐书地理志管城有仆射陂/后魏孝文帝赐仆射李冲因以为名天宝六载)
(更名广仁池禁渔采寰宇记李氏陂在管城县东/四里周围十八里曲洧旧闻仆射陂本以李冲得)
(名近世讹为 李靖 崇宁中至赐庙额莫有正之者/旧志今名城湖其西有雷家泽即此湖之源也)
白杨陂(在汜水县东魏书地形志 (第 81a 页)
(更名广仁池禁渔采寰宇记李氏陂在管城县东/四里周围十八里曲洧旧闻仆射陂本以李冲得)
(名近世讹为 李靖 崇宁中至赐庙额莫有正之者/旧志今名城湖其西有雷家泽即此湖之源也)
白杨陂(在汜水县东魏书地形志 (第 8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