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編年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律部類
杂家类二(杂考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资暇集三卷唐李匡乂撰旧本或
题 李济翁 盖宋刻避太祖讳故书其字如唐
修晋书称石虎为石季龙或作李乂亦避讳
刋除一字如唐修隋书称 …… (第 1a 页)
一人也文献通考一入杂家引书录解题作
李匡文 一入小说家引读书志作李匡义而
字 (第 1b 页)
济翁 则同陆游集有此书跋亦作 (第 1b 页)
李匡文
王楙野客丛书作李正文然读书志实作匡
乂诸书传写自误耳匡乂始末未详书中称
再从叔翁汧公 (第 1b 页)
知为李勉从孙又称宗人瀚
作蒙求载苏武郑众事云云则晋翰林学士
李瀚之族其人当在唐末唐书艺文志有 李
匡文 两汉至唐年纪一卷注曰昭宗时宗正 (第 1b 页)
提要
(臣/)等谨案资暇集三卷唐李匡乂撰旧本或
题 李济翁 盖宋刻避太祖讳故书其字如唐
修晋书称石虎为石季龙或作李乂亦避讳
刋除一字如唐修隋书称 …… (第 1a 页)
一人也文献通考一入杂家引书录解题作
李匡文 一入小说家引读书志作李匡义而
字 (第 1b 页)
济翁 则同陆游集有此书跋亦作 (第 1b 页)
李匡文
王楙野客丛书作李正文然读书志实作匡
乂诸书传写自误耳匡乂始末未详书中称
再从叔翁汧公 (第 1b 页)
知为李勉从孙又称宗人瀚
作蒙求载苏武郑众事云云则晋翰林学士
李瀚之族其人当在唐末唐书艺文志有 李
匡文 两汉至唐年纪一卷注曰昭宗时宗正 (第 1b 页)
笔砚砚之见于时者惟此尔(欧/公)
虢石细紫可爱发墨不渗久渐凹磨墨有泥香(米/史)
元和初叔祖宰虢山涧得一紫石琢为砚名稠桑砚 (李/济)
(翁 资/暇集)
澄泥砚
泽州金道人澄泥砚有吕字坚致可试墨(欧谱王孜藏/石砚识者曰)
(吕公造旁篆二 (第 17b 页)
虢石细紫可爱发墨不渗久渐凹磨墨有泥香(米/史)
元和初叔祖宰虢山涧得一紫石琢为砚名稠桑砚 (李/济)
(翁 资/暇集)
澄泥砚
泽州金道人澄泥砚有吕字坚致可试墨(欧谱王孜藏/石砚识者曰)
(吕公造旁篆二 (第 17b 页)
说郛卷十四上
#+PROPERTY: JUAN 卷十四下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十四下 元 陶宗仪 撰
资暇录 (李济翁/ )
车马有行色
今见将首途者多云车马有行色按庄子称柳下季逢
夫子自盗蹠所回云此也意者以其车有尘而 (第 58a 页)
#+PROPERTY: JUAN 卷十四下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十四下 元 陶宗仪 撰
资暇录 (李济翁/ )
车马有行色
今见将首途者多云车马有行色按庄子称柳下季逢
夫子自盗蹠所回云此也意者以其车有尘而 (第 58a 页)
氏蕃人之好以羊彘之肉饼异
而食者因号毕罗或问汤饼谓之不托何也曰未有刀
机时以手托之既用刀机则不托矣出 李济翁 资暇集
饮酒痛釂谓之举白唐人云卷白波义起于汉擒白波
贼戮之言意气之快耳如今人称文字警绝谓之扫凡
马取 (第 38b 页)
而食者因号毕罗或问汤饼谓之不托何也曰未有刀
机时以手托之既用刀机则不托矣出 李济翁 资暇集
饮酒痛釂谓之举白唐人云卷白波义起于汉擒白波
贼戮之言意气之快耳如今人称文字警绝谓之扫凡
马取 (第 38b 页)
中中露卫之二邑名刘向以为此诗二人所作则一
在泥中一在中露其理或然则此联句所起也
世言行李出左氏杜预注云使人也 唐李济翁 云当作
行使予以谓史记皋陶为大理一本作大李天官书
曰荧惑为李徐广注曰外则理兵内则理政又黄帝 (第 13b 页)
在泥中一在中露其理或然则此联句所起也
世言行李出左氏杜预注云使人也 唐李济翁 云当作
行使予以谓史记皋陶为大理一本作大李天官书
曰荧惑为李徐广注曰外则理兵内则理政又黄帝 (第 13b 页)
名义考缃素杂记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
叵何不为盍从西域二合之音切字之元也龙钟潦倒
正二合之音龙钟切癃字潦倒切老字欲言癃欲言老
即以龙钟潦倒言之后有释者皆不得其义而臆说也
留青日札今人年老行动不便曰龙钟自来多不解其
意余以为钟聚也故说文曰如天之钟美是也盖言龙
至于老则蟠聚而不能奋飞故以之称老年翁也如鲐
背之类也 李济翁 以为钟即涔者谬矣
丹铅总录老人衰惫为龙钟或云当作癃钟或云当作
聋钟或云钟聚也龙至于老蟠聚不能奋 …… (第 6b 页)
代醉编丹铅录龙钟竹名年老曰龙钟言如竹之枝叶
摇拽不能禁持也卮言云龙钟二字尚不得解所谓南
越志罗浮竹每节一二丈曰龙钟竹为喻抑何远也且
竹名本自曰籦笼余按洞冥记阳关之外花牛津时得
异石长十丈高三丈立于望仙宫因名龙钟石武帝末
此石自陷入地惟尾出土上今人谓为龙尾墩也则石
亦名龙钟且无枝叶摇拽如老人之状又 李济翁 资暇
录谓钟即涔耳涔与钟并蹄足所践处则龙之致雨上
下所践之钟固淋漓溅淀矣此说更迂又裴度未遇时
过天津 (第 7a 页)
叵何不为盍从西域二合之音切字之元也龙钟潦倒
正二合之音龙钟切癃字潦倒切老字欲言癃欲言老
即以龙钟潦倒言之后有释者皆不得其义而臆说也
留青日札今人年老行动不便曰龙钟自来多不解其
意余以为钟聚也故说文曰如天之钟美是也盖言龙
至于老则蟠聚而不能奋飞故以之称老年翁也如鲐
背之类也 李济翁 以为钟即涔者谬矣
丹铅总录老人衰惫为龙钟或云当作癃钟或云当作
聋钟或云钟聚也龙至于老蟠聚不能奋 …… (第 6b 页)
代醉编丹铅录龙钟竹名年老曰龙钟言如竹之枝叶
摇拽不能禁持也卮言云龙钟二字尚不得解所谓南
越志罗浮竹每节一二丈曰龙钟竹为喻抑何远也且
竹名本自曰籦笼余按洞冥记阳关之外花牛津时得
异石长十丈高三丈立于望仙宫因名龙钟石武帝末
此石自陷入地惟尾出土上今人谓为龙尾墩也则石
亦名龙钟且无枝叶摇拽如老人之状又 李济翁 资暇
录谓钟即涔耳涔与钟并蹄足所践处则龙之致雨上
下所践之钟固淋漓溅淀矣此说更迂又裴度未遇时
过天津 (第 7a 页)
资暇录李字除果名地名人姓之外更无别训义也左
传行李之往来杜不研穷意理遂注云行李使人也遂
俾今见远行结束次第谓之行李而不悟是行使尔按
旧文使字作□传写之误误作李焉(旧文使字山下人人下子)
西汉丛语 唐李济翁 资暇录云古使字作□左氏春秋 (第 12a 页)
传言行李乃是行使后人误为李字春秋僖公三十年
左氏传云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
杜预曰李使人也又襄公八年左氏传云亦不使一介
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曰行李行人也又昭公十三年左
氏传曰诸侯靖共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
曰行理使人通聘问者或言理或言李皆谓行使也但
文其言谓之行李亦作理耳以此知其非改古文为李
也古文字多矣 李济翁 不言李字出何书未可遽尔泛 (第 12b 页)
举而改作也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云少年李六郡遨
游遍五都李作使音
泊宅编世言行李出左氏杜预注云使人也 唐李济翁
云当作行使予以谓史记皋陶为大理一本作大李天
官书曰荧惑为李徐广注曰外则理兵内则理政又黄
帝有理法一篇 (第 13a 页)
颜师古注曰李者法官之号总兵刑政
故其书曰理法则理与李其义自通盖人将有行必先
治装如孟子之言任郑当世之言治行皆治装之意然
则理亦治也今以行李名装何为不可
名义考 李济翁 资暇录谓□古文使字误以为李行李
当作行使黄直翁谓行李本作行理古文李与理通皆
谓使人李说近奇而黄说为是 (第 13b 页)
传行李之往来杜不研穷意理遂注云行李使人也遂
俾今见远行结束次第谓之行李而不悟是行使尔按
旧文使字作□传写之误误作李焉(旧文使字山下人人下子)
西汉丛语 唐李济翁 资暇录云古使字作□左氏春秋 (第 12a 页)
传言行李乃是行使后人误为李字春秋僖公三十年
左氏传云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
杜预曰李使人也又襄公八年左氏传云亦不使一介
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曰行李行人也又昭公十三年左
氏传曰诸侯靖共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
曰行理使人通聘问者或言理或言李皆谓行使也但
文其言谓之行李亦作理耳以此知其非改古文为李
也古文字多矣 李济翁 不言李字出何书未可遽尔泛 (第 12b 页)
举而改作也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云少年李六郡遨
游遍五都李作使音
泊宅编世言行李出左氏杜预注云使人也 唐李济翁
云当作行使予以谓史记皋陶为大理一本作大李天
官书曰荧惑为李徐广注曰外则理兵内则理政又黄
帝有理法一篇 (第 13a 页)
颜师古注曰李者法官之号总兵刑政
故其书曰理法则理与李其义自通盖人将有行必先
治装如孟子之言任郑当世之言治行皆治装之意然
则理亦治也今以行李名装何为不可
名义考 李济翁 资暇录谓□古文使字误以为李行李
当作行使黄直翁谓行李本作行理古文李与理通皆
谓使人李说近奇而黄说为是 (第 13b 页)
当履绳墨动不失律令也吕延济谓赏赐一
如律令之法二说小异然大槩皆近之今道家符咒类
言急急如律令盖窃此语 李济翁 资暇录乃谓令读为
零律令雷边捷鬼善走故云如此鬼之疾速其说怪诞
不足信
纲目分注记南汉宦官之横云凡群臣 (第 10b 页)
如律令之法二说小异然大槩皆近之今道家符咒类
言急急如律令盖窃此语 李济翁 资暇录乃谓令读为
零律令雷边捷鬼善走故云如此鬼之疾速其说怪诞
不足信
纲目分注记南汉宦官之横云凡群臣 (第 10b 页)
死文公哀之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所谓
隆冬及五日者恐记闻之误今以百五日为正
左传云一介行李杜预云使人也 唐李济翁 云当作行
使宋方勺云皋陶为大理一本作大李天官书荧惑为
李徐广注外则理兵内则理政又黄帝李法颜师古注
李 (第 13b 页)
隆冬及五日者恐记闻之误今以百五日为正
左传云一介行李杜预云使人也 唐李济翁 云当作行
使宋方勺云皋陶为大理一本作大李天官书荧惑为
李徐广注外则理兵内则理政又黄帝李法颜师古注
李 (第 13b 页)
锦缆
吴甘宁住止尝以缯锦维舟去辄割弃以示奢侈陈张
正见赋朔雪映夜舟诗樯风吹影落缆锦杂花浮世言
锦缆始于炀帝非也吴陈之间巳见矣故杜子美秋兴
诗锦缆牙樯起白鸥又锦缆回沙碛兰桡避狄州又送
郑二还江陵诗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并同/上)
行李 唐李济翁 资暇录云古使字作李左氏春秋传言行李 (第 4b 页)
乃是行使后人误为李字春秋僖公三十年左氏传云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杜预曰李
使人也又襄公八年左氏传云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
寡君杜预曰行李行人也又昭公十三年左氏传曰诸
侯靖共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曰行理使
人通聘问者或言理或言李皆谓行使也但文其言谓
之行李亦作理耳以此知其非改古文为李也古文字
多矣 李济翁 不言李字出何书未可遽尔泛举而改作 (第 5a 页)
吴甘宁住止尝以缯锦维舟去辄割弃以示奢侈陈张
正见赋朔雪映夜舟诗樯风吹影落缆锦杂花浮世言
锦缆始于炀帝非也吴陈之间巳见矣故杜子美秋兴
诗锦缆牙樯起白鸥又锦缆回沙碛兰桡避狄州又送
郑二还江陵诗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并同/上)
行李 唐李济翁 资暇录云古使字作李左氏春秋传言行李 (第 4b 页)
乃是行使后人误为李字春秋僖公三十年左氏传云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杜预曰李
使人也又襄公八年左氏传云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
寡君杜预曰行李行人也又昭公十三年左氏传曰诸
侯靖共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曰行理使
人通聘问者或言理或言李皆谓行使也但文其言谓
之行李亦作理耳以此知其非改古文为李也古文字
多矣 李济翁 不言李字出何书未可遽尔泛举而改作 (第 5a 页)
跋尔雅疏单行本
唐人五经正义本与注别行后儒欲省两读并而为一
虽便于初学而卷弟多失其旧不复见古书真面蒙窃
病焉兹见金昌袁氏又恺所藏宋椠尔雅疏单行本不
特𥿄墨精妙且可想见古注疏之式良可宝也此书引
陆氏草木疏其名皆从木旁与今本异考古书机与玑
通马郑尚书璿玑字皆作机隋书经籍志乌程令吴郡
陆机本从木旁元恪与士衡同时又同姓名古人不以
为嫌也自 李济翁 强作解事谓元恪名当从玉旁晁氏
读书志承其说以或题陆机者为非自后经史刊本遇
元恪名辄改从玉旁予谓考古者 (第 10a 页)
但当定草木疏为元
恪作非士衡作若其名则皆从木旁而士衡名字尤与
尚书相应果欲示别何不改士衡名耶即此可徵邢叔
明诸人识字犹胜于 李济翁 也
跋四书纂疏
赵格庵以咸淳六年正月入西府其冬除参知政事十
年二月罢在政地四载虽未有奇节亦无瑕 (第 10a 页)
唐人五经正义本与注别行后儒欲省两读并而为一
虽便于初学而卷弟多失其旧不复见古书真面蒙窃
病焉兹见金昌袁氏又恺所藏宋椠尔雅疏单行本不
特𥿄墨精妙且可想见古注疏之式良可宝也此书引
陆氏草木疏其名皆从木旁与今本异考古书机与玑
通马郑尚书璿玑字皆作机隋书经籍志乌程令吴郡
陆机本从木旁元恪与士衡同时又同姓名古人不以
为嫌也自 李济翁 强作解事谓元恪名当从玉旁晁氏
读书志承其说以或题陆机者为非自后经史刊本遇
元恪名辄改从玉旁予谓考古者 (第 10a 页)
但当定草木疏为元
恪作非士衡作若其名则皆从木旁而士衡名字尤与
尚书相应果欲示别何不改士衡名耶即此可徵邢叔
明诸人识字犹胜于 李济翁 也
跋四书纂疏
赵格庵以咸淳六年正月入西府其冬除参知政事十
年二月罢在政地四载虽未有奇节亦无瑕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