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涅槃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达
广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铨。遂请对译。房融
笔授。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长水此文。出开元中 释智升

古今译经图记〔彼记云〕释极量。中印人也。梵名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居止。神龙元年乙巳五月
巳卯 …… (第 0520a 页)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證译。赞宁宋高僧传译经部极量传并同)〔疏又云〕又据开
元中。 智升
撰释教目录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顶
首楞严经十卷。大唐沙门怀迪于广州译。迪。循州
人。住罗浮山南楼寺 (第 0520b 页)

* 五义解
* 六悟解
* 七随喜

** 传译第一

续古今译经图记(开元庚午沙门 智升
撰)云。沙门般剌蜜帝。唐
云极量。中印度人也。怀道观方。随缘济度。展转游化。
达我支那。(印度国俗呼 …… (第 0850c 页)
人以水渍之。方得开展。或云融
女。以水乳和而浸之 二事流俗盛传。诸书互载。未详所据。续俟根简)
智升
开元释教录第九云。楞严经十卷。右一部十卷
其本见在。

○沙门释怀迪。循州人也。住本州罗浮山
南楼寺 (第 0851c 页)
曾经参考过的经录。其后,唐代的《大唐内典录》也提到
了它,但道宣是否也见到过这部经录,还值得研究。当 智升
撰写《开元释教录》时,已经「寻本未获」。再以后,这部
经录影踪全无。敦煌藏经洞开启后,人们从中发现了 …… (第 0387a 页)
频经》一卷。直云『献
上』,不辩委曲。直编疑录,此删不载。」在《开元录》
卷十八的「疑惑再详录」中, 智升
再次著录了这部经典,说
明把它归入疑录的理由是「既无其本,真伪难定」:


《优娄频经》,一卷。(僧 …… (第 0404a 页)
录》的纪录,并没有著录说自己看到这
部经。则恐怕隋代此经已佚。《内典录》照抄《三宝记》,不
足为训。 智升
发现了问题,指出该经恐怕就是僧法诵出经。 …… (第 0404a 页)
一个值得研
究的问题。即使撰写过,也决不会出现僧法尼翻译《益意经》
之类的内容。

搞清这一问题的是 唐释智升。
(第 0408a 页)
智升
亲眼看到了二卷本的《益意经》,从而做出正确判
断。由于《历代三宝记》等经录都把所谓释法尼译《益意经》 (第 0408a 页)
收入南齐代录。所以 智升
在《开元录》卷六「南齐代录」在
删除有关著录的同时,特意加上这样一段话:


房等又云:齐代沙门释法 …… (第 0408a 页)
。今见有本,文理差舛,
不可流行。若言齐末出者,《祐录》何故不载?今编疑部,
正录不存。


接著, 智升
在《开元录》卷十四详细著录了此事。《开
元录》卷十四是「有译无本录」。所谓「有译无本录」,专
门著录 (第 0408a 页)
智升
考订应该入藏,但却没能收集到经本的经典。
这个目录的一个特点是将诸种异译本放在一起著录,可使查
阅者 (第 0408a 页)
一目了然地掌握某经有多少种异译。在《开元录》卷十
四中, 智升
这样说:


《思意经》,一卷。亦云《益意经》。后汉临淮沙门严佛
调译。第一译。

《益意经》,三卷 …… (第 0408a 页)
品,更访真经」,即认为该经可能是
以假乱真的「疑经」,不排除另外可能存在著真经,要再寻
访。在这里, 智升
比较谨慎,没有将自己亲眼见到的这部二
卷本直接判定为是僧法诵本。因为,如果确定为僧法诵本,
那就应该 …… (第 0409a 页)


右……《大周录》中编之入藏。寻阅文句亦涉人情。事
须重详,且编疑录。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 智升
非常为难。一方面怀疑这两
卷经就是僧法诵出经,另一方面又不能确證。从所得经文内
容看,「亦涉人情」, …… (第 0410a 页)
但这部经糊里糊涂地被当成是一个
叫「法尼」的僧人所译,所以没有被销毁,甚至在《大周录》
中入藏。直到 智升
才基本搞清这个问题。由于 (第 0410a 页)
智升
将它赶出
大藏经,所以亡佚。

11、《般若得经》,一卷。天监元年出,时年十三。智远
承旨。

如前 …… (第 0410a 页)


智升
谨慎地指出它与僧法诵出经的关系,没有作正式判
断。但是,由 (第 0413a 页)
智升
把它归为「伪妄乱真录」,从此此经失
去正统地位,渐渐亡佚。

总之,《般若得经》,又名《般若得道经》 …… (第 0413a 页)
认为,
由于该经在隋代已经亡佚,所以后代经录判其为汉代失译,
祗是照抄前代经录的记载而已。

仍然是 智升
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在《开元录》卷一著录
了《华严璎珞经》与《般若得经》,然后注曰:「已上二经,
僧法 …… (第 0414a 页)
也分别
著录失译本与智严译本。《大周录》卷七收入智严本,卷
十一著录失译本。但入藏录中同样不收。 智升
怎么处理这三种《阿那含经》呢?

《开元录》卷三对《房录》中的东晋失译经进行了清理,
指出其中51部 (第 0416a 页)
都有问题。《阿那含经》也在其中。称:


《阿那含经》,二卷。(宋智严译。伪录亦有。)


在这里, 智升
完全否定了《房录》将《阿那含经》当作
东晋失译的观点,认为该经或者是智严译;或者是伪经,也
就是僧法 …… (第 0416a 页)
并非失译。这实际连带指出了《出三藏记
集》把《阿那含经》当失译经的错误。在《开元录》卷五、
及卷十五 智升
都著录了智严翻译的《阿那含经》。但同时指
出,该经阙本, (第 0416a 页)
智升
本人从来没有见过。关于智严的译经,
应该说存在不少疑点。本文限于篇幅,无法详述,留待将来 …… (第 0416a 页)
另文叙述。但 智升
的确见过一本《阿那含经》,见《开元录》
卷十八「伪妄乱真录」:


《阿那含经》,二卷。(余亲见一本 …… (第 0417a 页)
录及失译录,俱有此经。僧法尼诵中复有
《阿那含经》二卷。即并无本诠定,真伪难分。且各存其目。 智升
看到的是一卷本。古代,由于纸张、抄写等原因,
诸经卷数略有参差本不足怪。如上所述,其 (第 0417a 页)
智升
已经倾向
把该一卷本判为僧法诵出经,但表述时仍然非常谨慎。我的
看法,所谓失译,本来就不存在;所谓智 (第 0417a 页)
严本,也是子虚乌
有。《阿那含经》祗有一种,就是僧法诵出本,原为两卷,
智升
看到时演变为一卷。开元以后亡佚。

15、《妙音师子吼经》,三卷。天监四年出,时年十六。
借张家。 …… (第 0417a 页)
罗什译。第六译。存。

《说无垢称经》,六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第七译。存。

此外, 智升
还指出:「其西晋沙门支敏度,合一支两竺 …… (第 0419a 页)
没有
一部失译经。这样,就把大量后代所出经典的年代前移,造
成又一种混乱。

从上述考察也可以知道, 智升
的《开元释教录》所以得
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不是偶然的。相比之下,道宣的《大唐
内典录》则实在有点「盛 …… (第 0422a 页)
含经》(?)被《历代三宝记》收归入藏。《益意经》被《大
周录》收归入藏。甚至直到开元年间仍然存在,被 智升
所见。
此时距离僧法的生活时代已经有200多年,我们不能不佩服
宗教力量的巨大。

由于这些经典益经 (第 0422a 页)
明。隋开皇九年碑刻《嘱累经》后五年,即开皇十四年
(594)修撰的《法经录》卷四收有《敬福经》一卷, 唐代智升
等人认
为此《敬福经》就是后来的《敬福经》,且与《嘱累经》相同(详下),
但隋代《敬福经》经本不可得 …… (第 0386a 页)
即是《法经录》
中《敬福经》,「是故不重载」。《贞元录》袭用了《开元录》的说法。

《开元录》指出了 智升
所见《敬福经》的全称,并肯定了它与 …… (第 0386a 页)
《金棺嘱累经》的关系,现存经本亦證明 智升
所言有据。至于《如
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是不是《法经录》中《敬福经》的
全称,《法经录》中的 …… (第 0387a 页)

隋代《敬福经》与《嘱累经》可能流行于不同地区。

至于《法经录》所收《敬福经》的全称,可能尚不是 智升
所云
《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也不太可能是《佛说敬福
经》,或是《佛在金棺敬福经》。《法经 …… (第 0388a 页)


《法经录》所收《敬福经》内容,无从判断。

《嘱累经》不仅行于隋代,到唐中叶仍流行世间。道宣、 智升
均见过以此为名的经本,且据道宣的记述,此经收入不少寺院的
经藏中。

道宣对疑伪经录用力不多,编《内 …… (第 0388a 页)
经录中
疑伪部分撮录一处,并添加他所见的若干伪经,未认真核对经
本,造成一经两见之疏漏。这一问题后由 智升
加以解决。他应
见到过标明全称的《敬福经》经本与经题做《佛在金棺嘱累经》的
经本,两相比照,得出两者 (第 0388a 页)
内容相同的结论。 智升
的话说得十分
肯定,但也不能排除《嘱累经》保持隋代旧貌的可能性,毕竟古人 …… (第 0388a 页)
判定经本异同的标准不如今天这么严格。此外, 智升
虽指出并
纠正了道宣的疏漏,但他自己在处理《敬福经》时仍留下一小漏
洞。依《开元录》卷十八的体例,祇 (第 0389a 页)
列各经录首见的疑伪经,剔除
前录已载者,若剔除者的经名异乎前录, 智升
多加说明。他在整
理《武周录》首见疑伪经时剔除了《金棺敬福经》,却未置一词。
如前所述,以往经录除《 …… (第 0389a 页)
。陕西麟游县慈善寺石窟中刊刻此
经,时间约在唐高宗晚期至武后时期。《嘱累经》唐代也传行于
长安,否则 智升
编录时不能比较两种经题的经本。《敬福经》见
藏于洛阳寺院中,《武周录》可證。《武周录》卷十五录该经做 (第 0389a 页)
酝酿于汉魏两晋,形成于南北朝,
其结构体系定型于隋唐。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从开元十
八年(730) 智升
撰成《开元释教录》(以下简称《开元录》)
后,其《入藏录》所定的1076部、5048卷、480帙便成 …… (第 0404a 页)
僧人。他继承律宗僧人编纂佛教目录的传统,首先编纂了《续
开元释教录》(以下简称《续开元录》)三卷,将 智升《
开元
录》编成后新出的佛典逐一著录。其后,因唐德宗的敕命,
在《开元录》的基础上,加上其后新出的经典 …… (第 0407a 页)
经》本《续开元录》在
著录《广品历章》时称「开元末京师华严寺沙门玄逸所撰」,
可见他的相关活动时代在 智升
后、圆照前。他的《广品历章》
依据《开元入藏录》编成,可反映 (第 0407a 页)
智升
后、圆照前我国大藏
经的情况。

由于大藏经篇幅太大,在此祗拟比较首部的「大乘经.般 …… (第 0407a 页)
卷。

上述情况说明,在慧琳编纂《一切经音义》的时代,对
于佛教大藏经的基本结构形态,人们比较认同 智升《
开元入
藏录》的组织。但对于大藏经到底应该收纳哪些经典,不同
的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虽然有《开元 …… (第 0420a 页)
遗书被发现以前,人们
仅知道千字文帙号最早出现在四卷本《开元释教录略出》上,
而该《略出》又被署为由 智升
于开元十八年(730)所撰,
所以人们均以为既然《略出》是 (第 0421a 页)
智升
所撰,《略出》中的千
字文帙号自然为 (第 0421a 页)
智升
所创。进而推论从开元十八年(730)
起,千字文帙号已经流传。实际上,《略出》既非 (第 0421a 页)
智升
所撰,
千字文帙号也非 (第 0421a 页)
智升
所创。这种帙号大约出现在会昌废佛之
后。关于这个问题,拙作《八——十世纪佛教大藏经史》第
四章已经作 (第 0421a 页)
现北方、中原、南方三个不同的系统。

《开元释教录》撰成于开元十八年(730),其入藏录收
录了经过 智升
考订的经典1076部,5048卷,分作480帙。
但开元十八年后,佛典仍不断译出,其中特别是不空译出 (第 0396a 页)
究是不可缺少
的资料。

后来,各种佛教经录被编纂出来,现收入《大正藏》第
55卷目录部中。其中唐代 智升
的《开元释经录》二十卷( (第 0422a 页)
录为「同本别译」。而 智升
的《开元释教录》将上述四种
有译人的经本著录为「同本异译,并阙」,在卷十八的
「疑惑再详录」中著录了 …… (第 0227a 页)
周录虽编入正文,理并涉
人谋,故此录中,除之不载。」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
录》的《不入藏目录》继承了 智升
的著录,由此,一般的
大藏经都把该经排斥在外。但《净度经》曾被权威的敕撰
目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作 …… (第 0227a 页)
起后代出现的所谓「功过格」。类书并不
以宣扬特定的教义为目的,从诸类书对该经的摘引,我们
也可以明白 智升
以前的佛教界对该经的一般评价。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北朝末年以来,隋唐
诸家著作引用该经典 (第 0228a 页)
其本名。
而肆为谤毁之言。使见此书。将无所容其啄
矣。然佛法入中国。经论日以加多。自晋道安
法师。至 唐智升。
作为目录图经。盖十馀家。今
大藏诸经。犹以升法师开元释教录为准。后
人但增宗鉴录。法苑珠林。于下藏之 …… (第 1055a 页)
百有馀国。贞观十九年。回靶
(布讶)上京。敕弘福寺翻译。已上多出静迈法
师。译经图纪。

伽梵达摩。 智升
续译经图纪云。唐云尊法。
西印度人。译大悲经。

阿地瞿多。唐言无极高。中印度人。学穷满
字。行洁圆 (第 1071b 页)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西域天竺国事)

大唐西崇福寺沙门 释智升


* 出后汉书列传七十八

案汉法本内传云。明帝永平年中。夜梦见丈
六金人。光明特异色相无比。明 (第 0397b 页)
坐公堂虚隐
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
家底。公帅越。适亢旱大疫。久祷不应。时神 智升
法师
住兴福。公请师迎观音像入府治。恳祷一夕。雨如霔。
疫亦息。公奏于朝。赐师所住兴福曰圆通。锡号曰 (第 0422a 页)
二十二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左右。

关于《天请问经》的归属,《大周录》将其归在大乘单译经中。 智升《
开元释教录》认为,此经「文理颇涉小宗」,故归在「声闻藏有译
有本」中。此后,历代大藏多从《开元录》入 (第 0096a 页)
赞文(六纸馀) 仝上
沙门仁岳撰
*
集诸经礼忏悔文(二卷北作四卷) (南功北桓)
唐西崇福寺 释智升

上卷共有六段,下卷约求生西方,明六时礼法。
*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忏文(六纸馀) (南实北 (第 0168a 页)
在司成宣范义頵宅难庄易义第三十三,皆辨释老优劣事。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 仝上
唐沙门 智升

西域天竺国事,出后汉列传七十八。
*
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三卷北作四卷) (南兵北富) …… (第 0176b 页)
者,终于唐太宗时玄奘法师,各叙其所译经论。
*
续古今译经图记(一卷) 仝上
唐开元庚午岁沙门 智升

始自唐贞观时沙门智通,终于开元时金刚智国师。
*
开元释教录(旧二十卷南作二十五卷北作三十 (第 0178b 页)
卷) (南宗至禅北轻驾肥)
唐西崇福寺沙门 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分为十卷)。别分乘藏录下,更为七,有译有本录第一,一千一百四十二部,五千四十八卷。 (第 0178b 页)
次疑伪。次录目终次应感。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 【瑟】【吹】
*
续大唐内典录
释智升
撰序经目。续麟德至开元所译。
*
古今译经图纪四卷
右唐释靖迈撰。序次逐代译人事迹。并所译经律 (第 0681a 页)

*
续古今译经图纪
释智升
撰。慈恩寺翻经院图画古人传 …… (第 0681a 页)
题。后有藻绘而无题记。今续之。并序译人事迹并所译经目。
*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 【笙】【阶】
释智升
撰。前十卷总序历代所译经律论目。后十卷分大小乘经论集有译无译。阙本疑伪。别生异名重载。亦有增损拾遗。 …… (第 0681b 页)
比丘尼传四卷
右梁释宝唱撰传。自晋升平讫梁天监。凡六十五人。
*
集诸经礼忏仪二卷
唐释智升
撰。集诸经礼佛赞偈忏罪仪法愿生净土。上卷末云。故信行禅师依经自行此法。以世无正文。故集此书。下卷录比 (第 0684a 页)
试乃得潜政等沙门 智升

频自天竺还贡梵经十一夹
佛舍利菩提念珠并赐紫衣
束帛夏四月赐职掌沙门文
超号圆教大师门弟子道详 (第 0294b 页)
支那。运历圣唐。梵
典盛圆于海藏。而又我玄宗皇帝御极寰宇。
开元一十八年庚午之岁。西京西崇福寺沙
智升。
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目为开元录
藏。总大小乘经律论。及贤圣传集。共五千四
十八卷。计四百八十一帙。盛 …… (第 1048a 页)
三十卷中具述)

开元录藏。

都共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四
百八十一帙 西京西崇福寺沙门 (智升)

开元一十八年庚午岁奉敕集。

贞元录藏。

都一千二百一十三部。合五千三百九十
卷。五百一十帙  (第 1048c 页)
罗菩提(四部七卷经又一部十卷经准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敕编入)

沙门释怀迪(一部一十卷经)

沙门 释智升(五部二十五卷经录谶仪等)
沙门无能胜(三部四卷经) (第 0852b 页)
前十八年撰)
* 续集古今佛道论一卷(同前)
* 集诸经礼忏仪二卷(同前)
右上五部二十五卷 智升
所撰。升早预释流志弘大教。但才微力寡无遂本怀。俛仰之间亟经寒暑。曾未能宣传正法荷担菩提。而近阅藏经仍 (第 0879a 页)
所未然。差错极多。卒难陈委。明达之辈。幸自详焉)
* 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开元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 智升
撰)
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从麟德元年甲子至开元十八年庚午前录未载今故录之)
* 大唐古今译经图 …… (第 0903a 页)
朝总成四卷。房所错者此亦同然。更欲广陈恐繁故止。
* 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开元庚午岁西崇福寺沙门 智升
撰)
从奘法师后至轮波迦罗前纪未载 今故续之。 (第 090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