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涅槃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心矣。
后著译经图纪四卷。铨序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
重翻。疑伪等科。一皆条理。见编于藏。开元中。 智升
(第 0199c 页)
  大鉴下第二十九世
金陵慈禅师法嗣
 宝峰明瑄禅师 太虚满禅师
 云溪智瑛禅师 天印能持禅师(此后不列章次)
 太虚智量禅师 晓山 智升禅师
 大乘碧峰清云禅师 无相智空禅师
 无相智成禅师
大乘本禅师法嗣
 大乘清润禅师(无传)
印宗能禅师 …… (第 0397c 页)
 香山汾溪福满禅师
灵岩肃禅师法嗣
 宝应永达禅师 封龙普就禅师
弘法庆禅师法嗣
 智如禅师(此后无传)  智升禅师
 陈颢学士
香山达禅师法嗣
 尉州宝宫德兴禅师(无传)
 南阳丹霞智安禅师(不列章次)
 万垄圣佛思 (第 0403a 页)
 唐道世 唐法宝 唐道光
 唐会隐 周圆测 周嘉尚
 周彦悰 周义忠 周慧沼
 周宗哲 唐浮丘 唐道成
 唐恒景  唐智升 
唐圆晖
 唐玄逸 唐灵㟧 唐法海 (第 0070c 页)
论七卷。佛性论二卷。先天元年。九月
二十五日卒。春秋七十九。弟子奉葬于所住寺之西
原。 唐智升

未详何许人。悬解二乘。尤善毗尼。然于著述
盖出天性。每以大藏之目。虽有聂道真道安明佺等。
所撰晋魏汉 (第 0275a 页)
。羯磨
疏四卷。菩萨戒疏两卷。学门传贵以为口
实。僧尼从受戒者三千馀人。学士分讲者。则
宝定慧峙慧巘 智升
慧觉等。惟道志法成。
双美竹箭拥徒建业。文昔梦泛舟海钓获
二大鱼。心甚异之。及于东安寺讲。麈尾才
(第 0609c 页)
癸亥庚午壬申)
* 智严
* 尼玄机
* 破灶堕
* 日本睿
* 张说 智升
道氤(庚午庚辰)
* 义福
* 张果老仙
* 李长者(甲戌庚辰)
* 不空( (第 0006b 页)
及观音瑜伽要○唐朝传
译缁素。至是巳有三十七人。所出经律论及传录等。
总三百一部二千一百七十卷○沙门 智升。
撰开元
释教录二十卷。铨次大藏经律论凡五千四十八卷。
(自天地玄黄字号。止笙字函。后数十函系传录。及 (第 0097b 页)
十八年。左溪朗禅师为荆溪湛然禅师说止
观法门○诏天下寺观。建天长节祝寿道场
○西京崇福寺沙门 智升。
进所撰开元释教
录二十卷。以五千四十八卷为定数。敕附
入大藏○武功县丞苏圭。常诵金刚经。合家
五十口 (第 0374c 页)
及来杭请辩才法师为落𩬊。摩
顶。数日即善步。轼赋诗为谢。有师来为摩
顶起步趁奔鹿之句。

五年。神 智升
法师(慈云下)来居越之兴福。时清
献赵公抃为帅。适亢旱大疫。久祷不应。
遂请师迎大士入府治。恳祷一夕 (第 0417c 页)
法宝录
○宰相富弼兼译经润文使○徽宗。译经三
藏金总持。南游江浙。

** 经目僧数

唐玄宗。沙门 智升
撰开元释教录。凡五千
四十八卷。宋仁宗。三藏惟净进天圣释教录。
凡六千一百九十七卷。

北魏孝静。僧 (第 0465c 页)

* 三藏无畏召龙致雨
* 宰相宋璟入曹溪礼塔
* 诏禅师一行撰大衍历
* 沙门 智升
禅师一行进黄道仪
* 沙门牛云
* 日本国僧荣睿
* 菩提流志示寂
* 禅师 (第 0108c 页)
家之谬。闳之言不诬矣。愔亦以为然。行复欲知黄
道进退。而太史无黄道仪。表请创置之。制可。

是岁沙门 智升
上释教经律论目录凡二十卷。铨次
大藏经典及圣贤论撰凡五千四十八卷。自是遂为
定数。

十一年十月癸酉 (第 0184a 页)
【论曰。译经自汉历晋南北朝十有六国而至于唐。
皆有梵僧自天竺来。及华人善竺音者。迭相翻译。
迄开元间 智升
录经律论及圣贤撰集总五千四
十八卷。稍为定数。其后贞元间又别录不空等新
译二百馀卷。及是元和以后译经 (第 0211a 页)
嘻其广矣哉学其书者茫若望洋至于皓首而不能
周览 唐僧智升
尝编入中国岁月及译人姓氏名曰
开元释教录美矣而不采其文也宋户部尚书王古
随其次第而释其因缘至于佛会后 (第 0660b 页)
受法牛头持。为江左学者所归。二
月十八日寂延祚寺。寿七十七。

庚午十八年。

义学沙门京兆西崇福寺 智升
撰开元释教录。

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八年丁卯。至唐开元十八年
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译缁素。总一 (第 0148b 页)
登位。不更披剃。遂于
开皇年中。撰三宝录一十五卷。计三百八纸。题云代
历三宝录。今续有开元录二十卷。 智升
法师。于玄宗 (第 0070c 页)
 第五三业供养礼请陈意自为七。一供养。二奉
请。三赞叹。四作法持咒。五礼佛。六忏悔。七行道
旋绕 第六疑释 第七诫劝檀越。

一心奉请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拜观同上)

宋霅川沙门仁岳撰。
一法式 二观想 三礼
赞 四持诵 五忏愿 六證验 七释疑。

一心奉请礼法华经仪式(拜观同上)

宋四明沙门知礼集。


一心奉请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拜观同上)

沙门仁岳撰。

一心奉请集诸经礼忏文(拜观同上)

唐西崇福寺 释智升
撰。
上卷共有六段。下卷约
求生西方。明六时礼法。

一心奉请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拜观同上)

宋 …… (第 1055c 页)
 无为论 释道安檄魔文 魔主报檄 破
魔露布文 平魔赦文 平心露布文 晋沙
门支道林赞佛诗八首。终宣法师秋日游东山
寺。寻朱昙二法师一首。凡一百五十八首。

一心奉请集古今佛道论衡实录(拜观同上)

唐终南山释道宣撰。
后汉隆法道士。表请角试
事第一。乃至唐天子在司成宣范义頵宅。难庄
易义第三十三。皆辨释老优劣事。

一心奉请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拜观同上)

唐沙门 智升
撰。
西域天竺国事。出后汉列传七
十八。

一心奉请集神州塔寺三宝咸通录(拜观同上)

唐麟德元年终 …… (第 1064b 页)
 与要转读录第四 有目缺本录第五 道
俗述作注解录第六 支派陈化录第七 疑
伪经论录第八 录目终始序第九 应感兴
敬录第十 续录一卷。

一心奉请武周刊定众经目录(拜观同上)

唐沙门明佺等撰有序。
大乘单译经目一。重译
经目二三四五。大乘律论目六。小乘单译经目
七。重译经目八。小乘律论贤圣集九十。大小乘
失译经目十一。阙本经目十二。见定入藏流行
目上下十三十四。附刊定伪经目录一卷。

一心奉请古今译经图记(拜观同上)

唐翻经沙门靖迈撰。
始自汉明帝时摩腾尊者。
终于唐太宗时玄奘法师。各叙其所译经论。

一心奉请续古今译经图记(拜观同上)

唐开元庚午岁沙门 智升
撰。
始自唐贞观时沙
门智通。终于开元时金刚智国师。

一心奉请开元释教录(拜观同上)

唐开元庚午 (第 1066b 页)
岁沙门 智升
撰。
总括笔经录上。分
为十卷 别分乘藏录下。更为七。有译有本录
第一。一千一百四十二部。五千四十八 …… (第 1066b 页)
三圣贤传记
录。巳上共为十一卷 入藏录三卷。

一心奉请元释教录略出(拜观同上)

唐开元庚午岁沙门 智升
撰。
即前入藏录用千
字文编定。

一心奉请至元法宝勘同总录(拜观同上)

元讲经论沙门庆吉祥等奉诏 (第 1066c 页)
译而授房相国融。时本国责
其违制持筴遁去。融亦奏上不行。外则梵本无徵。内
则目录失载。巳不能无疑。而 智升
又谓沙门怀迪遇
梵僧于广州共译十卷。校之融本并不差异。岂迪与
融同时笔受耶。 (第 0509c 页)
智升
所记不详如此何以传信。及考
法显诵之于晋。法聪持之于梁。智者不得见之于隋。
而融等乃始受之于唐。或彼 (第 0509c 页)
元中沙门 智升
撰释教目录二十卷其第九
云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大唐沙门怀迪于
广州译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久习经
论备 (第 0218b 页)

异判。今之融会。颇异旧闻。伹期义畅。非敢执诤。尚
冀高明。曲为印可。

八传译时年者。据开元中。 智升
续古今译经图记。
谓极量乃中印土人。梵名般剌密谛。剖膊藏经。泛
海达广。寓制止寺。值宰相房融谪岭南。 (第 043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