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太平部
佛非婆伽婆。即是凡夫。不修功德。故非婆
伽婆。不修智慧。故不名为佛。四是佛亦婆伽
婆。即是佛世尊。智 慧满
故。名为佛。功德具
足故。是婆伽婆。若但佛。恐滥二乘。若单婆
伽。婆滥菩萨及转轮王。若合说者。即是如 (第 0364c 页)
可解。

四明入定位。】

「常脩一切行满功德藏入婆伽度位亦复常住佛慧
三昧。」

【此中一切行满智 慧满
名功德藏婆伽度位此云
世尊亦复常住佛慧三昧者必应受脩义言亦复
在别利物故云常住。

第三结叹。】 (第 0185a 页)
一者师范后学令修定故二者显慧必由依定引
发示相入定发胜慧故三者定慧双修不倾动故入
定定满掉散不动说法 慧满
问难不动四者入定放
光现神变故若不入定恐非佛瑞故又显说法三业
示导利众生故能示能导名为示导身业能起神 (第 0462a 页)
怀故乐后加喜
苦后无此故不开喜。」

【今明慈悲是立誓愿运慈与乐生既苦重即须运
悲二俱未遂何喜之有福 慧满
时药珠功毕方与
众生生乎庆喜。

二如阿下引事例。】

「如阿输加王七日应死虽有五欲之乐忧苦切心又 (第 0048b 页)
二喜者下苦在阙喜二。初约法释。
今明慈悲是立誓愿。运慈与乐生既苦重。即
须运悲。二俱未遂何喜之有。福 慧满
时药珠
功毕。方与众生生乎庆喜。二如阿下引事例。
阿输加王即育王弟。不归三宝见兄饭僧乃
生嫌谤。育王 (第 0903c 页)
。瓒云。未圆巳满众也。通
此二义。为正。由定也。如何偏说定满。不说于慧。答慧
满不必定满。若定满必是 慧满。
故偏举之。

言一异二同者。谓前品总有三类。一满慈。二陈如。三
五百。初之一人别名法明。名为一异。后 (第 0836a 页)
后学令向。后
一切众生定慧双也。

言六示定慧等。二乘唯得四禅八解脱等。唯是定满。
未断所知障。不得 慧满。
又云。佛示定 (第 0434a 页)
慧满。
若不定满。
则定门不彰。若不说法。则慧义不显。

言七者为末等者。为将来作说法摸轨。佛欲说法。尚
(第 0434a 页)
审机故。四显法殊妙故入定观,
令尊重故。五显慧必由證理入定方能起
之,师范后学令修定、慧故。六示定、 慧满,
说法示 (第 0679b 页)
慧满
、入定显定满故。七者为末世
轨,说法必先自静心故。八者示善思惟聪明
之相,亦令馀人审谛事故。九入定现 (第 0679b 页)
佛破此执故明诸法因缘成,由
定发慧故静极则鉴明也。六者、示佛定圆慧
满,入定故显佛定圆,起定说法彰佛 慧满,

不入定则定门不显,若不说法则慧义不彰
也。七者、为末世模轨,佛欲说法尚入定静心,
况复馀人散心欲 (第 0468c 页)

慧满
足去果义近。故言果行。又二慧为因故
以修慧为果。

如经舍利弗如来已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
劫勇猛精进 (第 0802c 页)
界也后偈断三杂染降魔制外皆取二轮摧坏之义)。】

「智 慧满
十方庄严遍法界普洽众生愿令我
载此乘清净如虚空爱见悉除灭利益一切
众令我载此乘愿力速疾行定心安隐住普 (第 0386a 页)
行者。难行唯三故。

疏。八总愿一切门一切种者。一切门者有
四。一不信令信。二犯戒令戒满。三恶慧令 慧满。
四悭吝令舍满。言一切种者。或六或
七。如净行品。

疏。利行爱语亦可参用者。示
其所学。约令行边即是 (第 0508c 页)
 虚空法界等,
 令我载此乘!
 净诸业惑轮,
 断诸流转苦,
 摧魔及外道,
 令我载此乘!
 智 慧满
十方,
 庄严遍法界,
 普洽众生类,
 令我载此乘!
 清净如虚空,
 爱见悉除灭,
 利益一切众 (第 0333b 页)
德力答制外道问。四
入金刚定除心习垢答离尘垢问。上来离
过行也。五于先佛所等答具足成一切德
问。六净 慧满
足答能离恶道等问。上六总是
行修具足。七次第方便智慧力答诸地等六
种名众德圆备。一地。二度。三定。四 (第 0211c 页)
闇。二外放大光。三未来更无此最后
边。四称理而生。五如幻似生。六顿现十方。
七内智具。八外光用。九定 慧满。
十震动益。第
四有十大庄严下四十明在家行。初十明
初生未行之前。大誓自严故也。一拔欲泥。二
开慧眼。 (第 0438a 页)
互为
缘起故也。二中初半颂观一切有及我。谓俱
无所有。后半颂真实。及结人也。三中初半
颂离痴。后半颂 慧满。
及结名。力是天名。四
初半颂佛音。下半颂发起喜勇。及结。五初
半颂佛相好。后半颂无尽。及结。六初半颂 (第 0140b 页)
相除灭。法界法尔。一切凡圣虽同
一心。不妨一一凡圣各自修智自断其惑。法界法尔。
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 慧满
足除惑皆尽。不由一心
之内不容染净。故断惑也。法界法尔。惑未尽时解惑
同体。不由别有心故双有解惑。」 (第 0612a 页)
返照。则楞伽印心之说。当自得于
言说思惟之表。若或执此经文。以求心要。是犹刻舟
求剑。其蹉过远矣。昔 慧满
尝云。诸佛说心。令知心相
是虚妄。今乃重加心相。又增议论。深违佛旨。斯可谓
善观楞伽者也。此经。虽以 (第 0320a 页)
普入一切佛
刹。随方进道。言力通总持印者。即所得功德
法门也。种种变化等。言起化用放光照物。善
入佛 慧满
十大愿。无尽句即愿也。言无方便
行者。即无作功行。犹如日月行空无所依著。
如摩尼随色而现而无自性。如 (第 0394b 页)
论本住。都无语言。唯说非
乘。使自明悟。本觉清净。不借功勋。自性庄严。宁容
污染。所谓根本智明。差别 慧满。
始终本末。会极无
言者矣。总之大道无朕。秪住目前。至理忘怀。匪推
劫外。所以掩室摩竭。杜口毗邪。不说 (第 0106c 页)